艾灸.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49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艾灸.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艾灸.docx

《艾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灸.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艾灸.docx

艾灸

史上最全的艾灸治病取穴方法

 

一,乳腺增生,艾灸取穴:

选取阿是(乳房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

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

10天为一个疗程。

 二,肿瘤,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10大保健穴轮流灸,

取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

    治疗:

扶正补虚,祛瘀排毒。

   

    取穴:

神阙、关元、足三里。

    每次腹部穴位大约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每穴艾灸10分钟。

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这样艾灸10余次后,你的机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提高,相继会带动其他症状的消失。

三.声带小结,可以艾灸少商和商阳。

大椎穴在此艾灸15-20分钟。

四.便秘,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

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五.虚证,用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

 用铺灸治疗背痛可以主一身之阳,调整人体的正气,使病邪不会在嚣张。

用铺灸调动体内的元阴元阳,疏通经络。

真气动力才可能增强,病情才能痊愈。

六.背痛,治疗:

先用铺灸的方法调动一身之阳。

可以灸督脉,膀胱经

  开始施灸的时候,做的长蛇灸不要太粗,要逐渐适应。

长蛇灸太粗就会很烫,被灸者就会有忍受不了的时候,而造成施灸者手忙脚乱。

如果化脓了在铺灸是很痛苦的,这时在放上蒜泥会杀洌洌的疼痛。

2、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这些是辅助艾灸治疗,主要都是调动体内的阳气升发。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阳失和,引阳扶正是治疗之本。

    放血疗法治疗背痛,。

刺血疗法适应症比较广泛,中医的所谓实热证、痛证、瘀证等,均适宜刺血。

对一些诊断不明,检查不清的病症,也可对症刺血治疗。

还有一些久病不愈的宿疾,屡服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者,亦可行刺血治疗。

如果你一次的刺血量不足20毫升,那么你可以隔天一次。

如果你刺血的量每次在100毫升,那么在一个月内,只能刺血2次-3次。

如果你一次刺血量在200毫升,那么你就可以三个月刺血一次,或就这一次的刺血,就足以把多年的宿疾排除。

刺血疗法可以疏通经络、活络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醒脑开窍、镇静安神、清热解毒、驱邪安正、和血养血、美容养颜等。

    放血疗法,看准血络,点刺放血。

看准血络后,点刺放血,任由血自流,等到血不流的时候,用拔罐器助力拔血。

大约放血50毫升左右-100毫升左右。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意思是说,如果痹症久治不愈,特别是按常规治经的方法治不好的,应该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有没有血络,如果有血络,说明此病已经入络,应该将这些络脉点刺出血,络脉通了,疼痛也该好了。

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仔细把这些络脉点刺出血,病人的疼痛往往就会缓解。

   宫颈炎,艾灸关元、子宫、八髎穴和三阴交即可治疗。

方法:

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大面积移动艾灸,主要在小腹部和后腰部,每天艾灸时间不低于(前、后)1个小时。

   鼻炎,迎香、印堂、太阳、和肺俞。

根据自己不同的症状,在这几个穴位的基础上加减。

艾灸取穴:

关元穴、足三里、迎香、印堂、太阳、合谷

   腰椎间盘突出,在腰部取穴居多,主要是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和腰部的痛点治疗、环跳,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在腰部做移动艾灸,如果出现通窜的感觉,或通窜不到位,那么就在通窜不下去的位置接续艾灸,使通窜进行到底。

也就是通络。

   感冒头痛,以足少阳胆经为主出现偏头痛,还有稍微的咳嗽。

我就用艾灸,先灸大椎近半小时,然后艾灸太阳10分钟,又艾灸头部的完骨、头窍阴、率谷、大约一天灸了三次。

    少商和商阳穴放血,又艾灸,从迎香穴到印堂穴到太阳穴,在灸百会。

咳嗽,我建议她做个穴位注射,在天突穴和肺俞穴注射鱼腥草,这种治疗很快,确对于咳嗽有很神奇的疗效。

    方法:

点燃一根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在沿眼眉到太阳穴,这样反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肤潮红,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感觉有些凉,我认为这就是灸透了。

这样的效果此时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

如果一次不好,第二天再来一次。

   跟腱炎,在跟腱炎痛点放置直接灸2-3个,点燃,每次艾灸10状左右。

(最少放置2次)。

还可以在跟腱炎的局部用隔蒜灸的方法,最好用独头蒜,把蒜切成1元钱硬币厚的片,上面用牙签扎上眼,上置艾绒,放在跟腱炎的痛点施治。

隔蒜灸是用蒜作为一种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要用大蒜呢?

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取独头蒜横截厚一分,扎眼上置艾绒点燃施灸。

每次施灸5-10状不等。

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目的。

    再就是温和灸了,可以手持艾条或用单眼艾灸盒,每天对准施灸穴位艾灸20-30分钟。

然后在用小的按摩工具(如甲虫按摩)艾灸后在局部按摩,这样会很快促进活血化瘀的目的。

还可以在局部先喷射红药或白药,然后在艾灸,艾灸后自己按摩。

妇科病,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

方法:

可以用直接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温和灸的方法还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

工具:

关元,子宫,归来这几个穴位都在腹部与小腹部。

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做移动艾灸,每天40分钟左右,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双侧同时艾灸。

子宫穴是奇穴,在中级和曲骨之间旁开三寸左右艾灸,就可以灸到子宫穴。

   近视眼,艾灸治疗近视眼以眼周围穴位为主。

眼部温灸器艾灸。

患者取座位或卧位,用眼部温灸器里面放置专用艾条点燃,可以在眼周穴位来回艾灸,自己感觉微热或周围皮肤潮红,然后艾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每穴艾灸3-5分钟。

然后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风驰和大椎穴。

每天艾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需要注意】在艾灸期间,不要过度用眼,免得疗效不佳。

   前列腺炎,可以艾灸关元和曲骨还有八髎穴,膝盖疼痛可以局部艾灸。

“八字治疗法”中的八个字是:

“阴阳、相对、平衡、反应”。

   “八字治疗法”中所说的“阴阳”有三个层次的概念:

   1)方位概念;2)生物电的概念;3)人体的阴阳总概念。

    现仅就方位的概念作一说明:

   A上阳下阴

   B背阳腹阴(即后阳前阴)

   C左阳右阴

   D外阳内阴

   E四肢中,手掌连胳膊肚面为阴,足背顺连腿前为阴,反之为阳。

    以上方位阴阳的论述均可在内经中找到出处,如“素问?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有云: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相对”的总原则是“阴病阳治、阳病阴治”,分述如下:

   A上病下取

   B下病上取

   C左病右取

   D右病左取

   E后病前取

   F前病后取

   G内病外取

在“八字治疗法”中,病点与治疗点之间必须同本体的中心点是一个垂直线。

无论是一个椭圆体还是一个长方体,在本体总面积中,必须形成一个1/2的平衡相等的各半面积。

    在“八字治疗法”中,在找准基本平衡点后,在基本平衡点处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即可出现不规则的红点或红块状,它就是“八字治疗法”的反应区或反应点。

在这些反应点或反应区最明显的中间施针,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反应”在“八字治疗法”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一般只要定位准确,刺激适当,往往效如桴鼓。

   口苦,使用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

    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

即使是重的口苦症,连续服药3~4天也能解决问题。

   乳腺增生,艾灸局部阿是穴和三阴交,每天艾灸1-2次,每次双乳40分钟以上。

    痛经,灸关元、中级、子宫穴、三阴交。

 坐骨神经痛,这样的疾病多由腰痛而引起。

如果艾灸,就重灸肾阳虚、环跳、委中穴悬钟穴最好委中穴放血。

按摩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

 

   肩周炎,针灸治疗肩周炎多取穴条口透承山,用三寸针,取透穴直刺。

视老人家体质,决定针灸的补泻手法。

在针灸期间,你一直用手法运针,然后叫老太太自己动肩,抬臂、够背。

这是一种方法,这叫动针疗法,就取一个穴位也是单穴疗法。

二是:

你可以针灸肩峰部位、臑俞、秉风、肩贞、曲池、外关。

可以针灸后拔罐。

三是:

按摩,这是以上述穴位为主。

四是刮痧:

主刮缺盆、中府、天柱、肩井、肩髃、肩贞、曲池外关,主刮小肠经和大肠经。

若经脉失养加刮肩内陵、肩外陵、阿是穴,以挂起痧为度。

主要是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强经壮骨。

五是:

功能锻炼。

   宝宝,灸肚脐足三里关元穴涌泉

   小儿得艾灸之温煦,表现得异常安静,特别是灸大椎、肺腧、风池、三个穴位,十五分钟内就会入睡。

   低热发烧,一般肝热病的,肝气上逆,则见头疼眩晕,这是因为热邪循肝脉上冲头部所致。

治疗时应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

放血疗法:

在耳尖部常常会看到一些血络,如果血络不清,可以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就会看到血络,这时用三棱针对准血络快速点刺,如果点刺准确,会很快有血液流出,让其自然流,等到不流的时候,用双手协助,挤出血液,一般出血3-10毫升为宜。

耳穴也是十二经脉,十五络脉气血灌注的部位,他和人体的经络密切联系。

督脉走罐:

太阳为一身之阳,主一身之表。

所以太阳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督脉也是总统一身之阳,督脉之“督”,有总督的意思因这条经脉循行于背部脊柱正中,有总督全身阳经的作用。

邪气之所以侵入人体,就是因为阳气不足,正气先虚。

治疗取大号拔罐器,在后背督脉处涂上凡士林油或家用香油,从大椎穴开始,顺着椎体推下来到长强结束,反反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方才奏效。

一般这样治疗后,会感觉神清气爽,热、很快就会褪下来。

   孕无经,针灸取穴:

董氏奇穴的妇科穴、还巢穴加三阴交和脐针的坤位、坎位。

坤主脾,脾统血。

坎主肾。

    妇科穴:

在大拇指第一节之外侧。

    主治:

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

当大拇指背第一节小侧,计二穴,取穴采三分点法。

    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配内庭治痛经极有效。

配还巢穴,治疗不孕症效果极佳。

还巢穴:

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拇指之侧)正中央。

 主治:

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取穴:

取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

五分针,针2-3分。

    说明及发挥:

还巢穴位于阴掌无名指第二节E线上,仅一穴,取穴才二分点法,即无名指第二节靠近小拇指之侧黑白肉际中点。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透过理三焦、疏肝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你还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教会病人自己每天艾灸隐白、三阴交、子宫穴、关元穴。

   支气管哮喘

     1.艾灸疗法:

在天突穴和双肺俞穴每天艾灸2次。

一次用艾条熏烤。

一次用姜片,把姜片切成3MM的片状,然后再用锥子把姜片扎若干眼,这是在放艾状,同样是三个穴位,每次灸艾状3-5状。

每次每穴10分钟。

连续灸20天为一疗程。

直至灸之皮肤潮红。

  2.刮痧疗法:

    

(1)取穴(图5-24);项从刮、肋隙刮、项三带、骶丛刮、膻中刮、尺泽、内关、足三里。

咳嗽加天突刮,鱼际;痰多加三脘刮,丰隆。

    

(2)运板技巧:

首刮项从刮、项三带、肋隙刮、内关以定喘。

四肢部应尽量拉长刮拭,对内关、尺泽应重点加强刺激。

    (3)刮痧每三天一次,5次为一疗程。

    (4)你试试上面我说得方法,只要坚持治疗,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疗效。

支气管哮喘用艾灸治疗应该说,效果还是很好的。

   方法:

在背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这些多发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俞、神阙等区域。

   操作:

先用两根艾条一起在这些穴位,从上到下逐步艾灸一遍,这个时间大约是5-10分钟左右,再有气感明显的穴位要多停留一会,这个手法是以激发经气为主,温热局部气血,开通经络。

     1、风门:

用双眼艾灸盒在此处艾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并传到上肢,灸治感传消失。

   2、至阳、次髎穴也是用双眼艾灸盒在这些穴位来回移动,一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消失。

   3、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命门这些穴位整体施灸,使患者感觉热透至深部,并扩散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

还要以,穴位敏感部位艾灸,这样会气至病所而达到气至而有效。

   4、艾灸神阙的时候,可用单眼艾灸盒放在神阙穴上,待有温热或很热的时候,可以在脐周移动,以达到热感透至胸腔和整个腹部。

   痹症,畏寒怕冷,1.艾灸的方法,用艾灸来改善你的整体免疫功能,艾灸关元穴、足三里、和大椎穴,先从扶阳做起,经文中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关元穴:

    【穴位取法】:

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主治】:

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中风脱证,失眠,奔豚,寒邪入腹,水肿腹胀,疝气,虚痨咳嗽,潮热,咯血,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抗早衰,而且亦用于治已病,治已乱。

    【效能】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为什么艾灸法,能壮阳气呢?

艾炷之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

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说:

‘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可见灸法治病之广。

几十年来据临床上的实践,很多病均适宜用灸法。

    也可以采用中药熏蒸的方法。

中药熏蒸又叫中药汽疗,中药导药用中药汽熏蒸人体来治疗或健身的一种外治疗法。

药汽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邪毒”随汗排除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中药熏蒸可适应于: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疼痛、骨刺引起的疼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伤后期功能恢复、银屑病、皮炎、湿疹、痤疮、硬皮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瘙痒症、感冒、神经衰弱、失眠、慢性肠炎、胃寒痛、肾病尿毒症等疾病。

痹症,艾灸治疗:

取穴:

大椎穴、身柱、肾俞、腰阳关、曲池、外关、昆仑、丘墟、太溪。

   配穴:

行弊加肝俞、膈腧;痛弊加关元、肾俞;着弊加足三里、阴陵泉、脾俞;热弊加大椎、曲池。

灸法:

每穴用艾条悬灸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

还可以用艾状,每穴放2-4状,每天一到两次。

也可选用艾灸盒温和灸,这样艾灸比较方便。

   痔疮,也可以这样炙,我曾经告诉一例患痔疮的朋友。

首先要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塑料小凳子,然后洗干净屁屁,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那个眼肛门对准小凳子的眼。

在灸之前,要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眼,就可以灸了‘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大约10几次,她就好了。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的一种疾病。

  【治则】培元补肾

  【取穴】小儿遗尿如果用艾灸的方法也很好。

可以艾灸关元穴、肾俞、外关、三阴交

  【灸法】可以艾条悬灸、温和灸或艾灸盒艾灸,每天一次,每穴5分钟。

   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取穴:

隐白、三阴交、中极、次髎、虚者加关元。

   灸法:

隐白最好用小艾状灸7-10状,其他穴位用艾灸盒或艾条悬灸每穴10分钟。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为井木穴,可启闭开窍,收敛止血。

《针灸大成》中记载隐白治疗“妇人月事过时不止”;《保命集》云:

“崩漏症宜灸隐白”。

虚者配合艾灸关元穴,以补虚状元,温中止血。

《普济方》中记载了许多治疗崩漏的灸疗处分,如“治崩中带下,穴针灸中级”、“治漏胞,下血不禁,关元灸两傍三寸百状”“治白崩及血伤,带下赤崩,灸小腹横纹。

当脐孔直下百状”等。

任主胞胎,脾主统血。

故取穴以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膝关节疼痛,可以选择艾灸盒艾灸治疗:

也可以用自贴式艾粒直接放在疼痛部位或感传点艾灸治疗。

     1、艾灸盒治疗:

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或自己手拿两根艾条在疼痛或肿胀的部位开始艾灸,在膝关节周围和局部压痛点和肾俞穴等部位。

如果有热感或微热感并能顺着经络感传,并向四周扩散,这是气至而有效。

并观察气至点是否有感传?

是否有接续的感传。

肾俞穴,用两根艾条分别在双肾俞穴施灸,患者可感觉热感向四周扩散并传至下肢,部分患者可感觉传至膝关节。

若感传不能达到膝关节,可以再点燃一根艾条放在所感传到的远端接续感传。

以膝关节,肾俞为主要艾灸穴位,并观察感传路线,做好接续感传。

   2、用自贴式灸粒,把两个或三个自贴式灸粒直接贴在疼痛点或肿胀部位,一次性点燃,每次联系艾灸2-3次。

在肾俞穴也是这样的。

感传的性质,判断以温热,酸、麻、胀、凉等 

   3、对于艾灸的施灸部位,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疼痛部位为腧穴,这就是以痛为输或以感传为腧、或以温热,酸、麻、胀、凉等为腧,为艾灸点。

艾灸不一定要求穴位准确,主要是有感传,就是我们针灸所说的气至而有效,艾灸也是,有这些感觉也是气至而有效。

   4、艾灸后最好按摩患处或顺着经络按摩,每个人的不适感都不同,这些要根据自己的不适,按摩腿部的足三阳或足三阴的经络。

黄褐斑

    

(1)从大椎穴开始,最好先用一次性点刺针,在大椎穴点刺3-5下,然后放血3-5毫升后,在此艾灸治疗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即可。

还可以艾灸神门和涌泉穴,把睡眠调整好了,你就会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关元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在30分钟左右。

辅助穴位可以取肾俞、命门、也是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时间在20-30分钟。

艾灸取穴以中脘,神阙,天枢和足三里为主,这些穴位多以调整消化和吸收为主。

用一个三眼艾灸盒和四眼艾灸盒即可涵盖这些穴位,可以艾灸30分钟。

剩下就是在局部施灸10分钟左右,我们也叫阿是穴施灸。

  

(2)转手关节和脚关节,每天转300下。

能调动全身十二条经的原穴。

原穴本来就是各条经络相通的接口。

这一转,堵塞不通的经络瞬间接通,有许多人表里经,子母经交接不畅,如肝胆为表里,胆经是肝经排浊气的出口,若交接不畅,浊气就会堵在肝经里,肝必会受到损害。

肝经属木,心经属火,木为火之母,二者为母子关系。

若两经交接受阻,必然会形成木不生火的情况,也就是所谓心脏供血不足。

   此法既能解除肝斑,自然黄褐斑,面色灰暗等诸多面子工程也可一同解决了,看来还是一粒美容神丹。

前两天,已经有网友反馈此法对足寒症效果甚佳。

我也推荐给了几个睡眠不好的人,反映都说有效。

(3)取穴头面部按摩蘸少许按摩油或甘油等润滑剂在头面部百会、四神聪、太阳、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承泣、迎香、颧穴位采用泻法进行按摩。

以点、按、揉手法为主。

每次30min,都做到面部泛红,使患者自觉面部微热感为止。

取穴拔罐嘱病人俯卧,暴露肩背部,在背部背俞穴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实施罐法。

选用4号玻璃火罐进行闪罐,当罐体发热后迅速进行滚罐,闪罐、滚罐交替进行,穴位刺激约20~30次,然后在背部均匀涂抹液状甘油等润滑剂,实施游走罐。

先从督脉推罐,往返7~10次,再沿脊柱两侧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推动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各俞穴,吸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但吸力不能太小,否则刺激量不够,达不到罐法的驱邪排毒作用。

随着罐体的移动,相应脏腑的背俞穴上产生明显的罐痧,循经推罐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然后进行摇罐,螺旋式地上下推动往返7~10次,最后在相应的穴位上着罐,留罐6~10min。

嘱病人平卧,在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着罐15~20min。

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例均治疗2个疗程。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肌体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肝郁气滞、肾精亏虚、脾虚湿阻导致阴阳不调,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经脉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致黄褐斑。

而通过火罐刺激背俞穴,起到振奋阳气[1],排毒祛湿,温经通络,舒肝解郁,促进代谢的功效;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可以除阳经之热;肺主皮毛,肺俞穴可以治疗皮肤病变;膈俞为血之会,拔罐刺激可以去除血之郁热,肝主疏泄,取肝俞穴来调整肝之疏泄失常,胃俞以泄阳明经之热。

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可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拔膻中穴、气海穴可补益心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中脘可调理脾胃,气海、关元可补肾强身,从而达到肾气平稳,肝脾调和治本的目的。

黄褐斑好发于面颊及额头部,均为阳明经之分野,故取头面部穴位按摩以泄阳明经之热,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总之,取诸穴实施按摩、拔罐,能加强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2],减少体内黑色素的分泌,逐步消退面部黄褐斑,促进皮肤康复。

子宫脱垂

    属于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

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

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

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取穴:

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位。

百会可以隔姜灸,每次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每次用1.5*1.5左右的艾状灸5状左右。

其余穴位可以用3-4眼艾灸盒在腹部来回悬灸,这样治疗就比较方便了。

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固定到三阴交的穴位上艾灸,开始可以每天一次,5天后,可以隔天一次。

效果你自己去体会,如果方法得当,在10天内肯定有疗效。

   失眠

    艾灸涌泉穴。

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

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

肓募穴位于腹中,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治疗失眠。

   隐匿性肾炎

    可以艾灸腰阳关、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

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30-50分钟。

上述穴位可以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说明:

复溜本身可以益肾固表,利湿消肿;涌泉穴能交济心肾,两穴配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腰痛倒药,黄柏150、大黄150、杜仲150、续断150、牛膝150、丁香25、木香25、木通150、白芨100、血竭50、乳香150、没药150、羌活50、独活50、合欢皮100、自然铜50、骨碎补150、元胡25、红花100、肉桂50、土元50、当归尾150、川芎50、五加皮150、地龙50粉为细末,过80~100目箩。

    用法:

每人每次用30~50克滴入山西老陈醋5~8滴,然后加开水调成糊状敷于突出部,用场效应治疗仪导入或电热垫、电烤灯等仪器导药30分钟-1个小时。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一次或隔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委中,飞扬,昆仑,太溪穴,复溜穴,阳池穴

   白带阴部瘙痒艾灸疗法:

    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小肠俞,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丰隆、行间。

    方法:

1.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5-7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