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297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一般进行对比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为工业原料的初步评价。

4.2.4 

收集、分析区域资料并与同类型矿山开采资料对比,必要时开展专项调查,大致了解地表水分布,地下水

类型及补给,排泄条件。

4.2.5 

初步了解与主要矿种共、伴生矿产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对其工业价值和利用的可能性做出初步的评价。

4.3 

详查阶段

4.3.1 

通过(1:

5000)~(1:

2000)地质填图和各种勘察方法和手段,详细查明钨、锡赋矿层和汞、锑含矿岩

系的地层年代、岩性、岩相、层厚和层序。

4.3.2 

基本查明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及含量,有用矿物粒度,嵌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化学成分,有用,

有害组分的种类、含量及分布规律。

4.3.3 

一般进行矿石的可选型实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对生产矿山附近,有类比条件的易选矿石,可以进行类比

评价,不作选冶试验。

4.3.4 

4.3.4.1 

水文地质

基本查明地表水体分布范围及水量情况,收集、了解大气降水资料,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圈定出汇水边

界。

4.3.4.2 

工程地质

初步测定矿石、围岩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基本查明矿区内断层、破碎带、风化软弱带等的分布范围,

4.3.4.3 

环境地质

基本查明围岩、矿石、地表水体、地下水、废石中危害人体健康的放射性元素,有害组分种类和含量,收

集矿区附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资料,综合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他们对矿山开发的可能影响。

4.3.4.4 

划分的技术条件类型

根据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综合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

4.3.5 

基本查明共、伴生矿物种类、含量、规模、赋存状态分布范围和共伴生关系,对其工业利用价值作出评价。

4.4 

勘探阶段

4.4.1 

在详查阶段基础上,用加密取样工程及相应的工作,进一步查明矿床的地质特征,建立矿床地质模型,在

三维空间上详细查明勘探区内钨、锡、锑矿体(层)和汞(含)矿体(层)的数量、分布范围,详细查明

主矿体(层)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分布、厚度品位及变化情况,确定其连续性,估算探明的矿产资

源/储量。

4.4.2 

在详查阶段的工作基础上,对主矿体(层)进行详细的矿石质量研究。

4.4.3 

一般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

4.4.4 

4.4.4.1 

详细查明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准确划分其复杂程度。

4.4.4.2 

详细测定主矿体(层)矿石和顶底板围岩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4.4.4.3 

详细查明水体、矿石、围岩、废石中危害人体健康的放射性元素、有害物质组分及含量,充分收集矿山及

附近有关自然灾害资料。

4.4.4.4 

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

综合上述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准确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

4.4.5 

在勘探主矿种和主矿体(层)的同时,对矿体(层)中及勘探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矿产、伴生有益组

分进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确定

5.1.1 

勘查类型的划分

在地质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从矿床实际出发,抓住主要因素,参照类似矿床的勘查经验划分勘查类型。

5.1.2 

确定矿床勘查类型的主要参数

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性、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破坏程度等五个方面。

5.1.2.1 

矿体(汞:

含矿体)规模

矿体规模分级

5.1.2.2 

矿体(汞矿:

含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a) 

简单,即外形规则,呈层状、似层状、薄板状矿体。

b) 

较简单,即外形较规则,呈似层状,板脉状,扁豆状,透镜状,不规则的带状。

c) 

复杂,即外形不规则,多呈透镜状,扁豆状,管状等。

5.1.2.3 

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钨、锡、锑矿按品位变化系数划分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汞矿按含矿系数划分矿化连续性。

5.1.2.4 

厚度稳定性或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

钨、锡、锑矿按厚度变化系数划分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汞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则按含矿体与其中的矿体

产状是否一致及矿化富集规律明显与否来划分。

5.1.2.5 

构造破坏程度

小,即矿体基本无断层破坏或岩脉穿切,矿体的圈定和连接基本没有受影响或影响很小。

中等,即矿体有断层破坏或岩脉穿切,矿体的圈定和连接受构造明显影响。

大,即有较多断层或岩脉穿切,矿体的主体欠完整,错动距离大,严重影响矿体形态。

5.1.3 

勘查类型划分

原则按照主矿体规模、形态、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稳定程度、构造影响程度等因素,将勘查类型划分

为三类。

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5.2.1 

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依据

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合理性主要用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检验的,当一个矿床有多个稳定程度不等

的矿体或矿段组成时,已根据各自特征分别确定工程间距。

5.2.2 

影响勘查工程间距的主要因素

影响勘查工程间距的主要因素是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变化规律及矿体地质变量。

5.2.3 

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

第一种地质统计学方法,即对勘查工程数量较多的矿床,运用地质统计学中区域化变量的特征,确定

最佳网度值。

第二种类比法,即对一般的中小型矿床,有类比条件时,运用传统类比法确定最佳网度值。

第三种实验法,即对大型或超大型矿床,应进行不同勘查手段的工程验证,确定最佳网度值。

5.2.4 

不同勘查工作阶段及控制程度对工程间距的要求

预查,即只用极少量工程验证地质、物化探异常,达到大致了解矿体情况的目的,故对工程间距不做

要求。

普查,即主要根据验证异常和初步控制矿体的需要布置有限取样工程,对工程间距一般采用类比法,

用稀疏工程初步控制矿体。

详查,即要用系统取样工程控制矿体,一般以矿体地质变量的变化区间长度的 

1/2 

为基本控制间距,

达到基本确定矿体连续性的目的。

d) 

勘探,即在勘探区内已有系统工程控制的技术上加密取样工程控制,最终达到肯定矿体的连续性,排

除矿体连接的多解性。

5.2.5 

不同矿种及不同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的确定

5.3 

控制程度的确定

5.3.1 

预查阶段应对发现的矿体或矿化异常,根据极少量工程取得的资料,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为

区域远景规划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

5.3.2 

普查阶段除大致查明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外,应根据有限的取样工程数据并根据地质成矿规律等

估算推断的矿产资源量,最为矿山远景规划的依据。

5.3.3 

详查阶段除基本查明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加工技术特性,主要开采技术条件等外,

根据系统工程取得的资料估算的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一般应达到矿山最低服务年限的要求。

5.3.4 

勘探阶段除详细查明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加工技术性能,主要开采技术条件外,还

应根据在系统工程基础上的加密工程取得的资料圈定,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其中可采储量部分一

般应满足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返本还息的要求。

5.3.5 

对延伸很大的矿床,勘探垂深应根据矿床规模、类型的不同于投资上确定。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6.1 

地形及工程测量

6.2 

地质填图

6.3 

物化探工作

6.3.1 

依据矿床的地址、矿化特征及矿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选择有效的化探、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查。

6.3.2 

应开展一定数量的参数测定,布置一定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剖面作为物化探推断解释

的依据。

6.4 

探矿工程

6.4.1 

原则

根据矿体产状、形态及地形条件合理选择勘探手段。

6.4.2 

槽探、井探、硐探

6.4.3 

坑探

6.4.4 

钻探

6.5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加工和测试

6.5.1 

基本分析样品

凡是矿化露头和探矿工程中揭露控制的矿体、矿化带及夹石、矿化带顶底板界线都应贯穿矿体全厚度连续

采取基本分析样品,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矿石应分段连续采取,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6.5.2 

光谱全分析样品

为确定组合分析和化学全分析项目,需要在矿体不同空间部位、不同矿石类型及某些围岩、蚀变带取样,

样品可从基本分析样的副样中挑取或单独采取。

6.5.3 

组合分析样品

主要了解矿石半生的有益和有害组分。

6.5.4 

矿石化学分析样品

为全面查定矿石中元素的种类含量,应在光谱分析与岩矿鉴定的基础上进行矿石化学全分析。

6.5.5 

物相分析样品

用于研究矿石中有用、有害组分在不同物相中的分配值、分配率。

6.5.6 

单矿物分析

主要查明贵金属、稀散元素或稀有金属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含量及其与主元素的关系,为选冶流程提

供依据。

6.5.7 

样品加工

6.5.8 

化学分析质量

6.5.8.1 

承担单位

6.5.8.2 

内部质量检查

6.5.8.3 

外部质量检查

6.5.8.4 

内、外捡样品分析结果误差处理办法

按 

DZ/T0130.3-94<

<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执行,内检合格率不低于 

95%,外检合格率不

低于 

90%。

6.6 

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试验

6.6.1 

矿石选(冶)试验程度

6.6.2 

样品的采集

6.7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6.7.1 

为了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和研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在详查、勘探中必须测定岩石、矿石和矿体

的顶底板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

6.7.2 

体积质量(体重)样应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采样,在空间上应有代表性。

6.7.3 

岩、矿石物理力学样采集重点放在矿体的上下盘,采样要有代表性,能反映出各种岩矿石的主要

特征。

6.8 

原始记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6.9 

新技术、新方法

可行性评价

7.1 

概略研究

指在普查阶段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7.2 

预可行性研究

指在详查阶段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

7.3 

可行性研究

指在勘探阶段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1 

8.1.1 

分类依据

储量和资源量分类依据是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程度的经济意义。

8.1.2 

地质可靠程度

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

8.1.2.1 

预测的

是指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8.1.2.2 

推断的

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

8.1.2.3 

控制的

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

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

8.1.2.4 

探明的

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内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的

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

8.1.3 

可行性评价程度

8.1.4 

经济意义

8.1.4.1 

经济的

8.1.4.2 

边际经济的

8.1.4.3 

次边际经济的

8.1.4.4 

内蕴经济的

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

8.2.1 

储量

8.2.1.1 

经济的可采储量(1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8.2.1.2 

经济的预可采储量(121)

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同(111),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使经济的,内

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8.2.1.3 

经济的预可采储量(122)

它是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指已达到详查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地质勘查达到控制的程度,经

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8.2.2 

基础储量

8.2.2.1 

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

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11)所述,与其惟一差别

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2.2.2 

经济的(预可研)基础储量(121b)

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通(121)所述,与其惟一差别

8.2.2.3 

经济的(预可研)基础储量(122b)

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均与(122)相同,差别在于用未扣除设计、采矿

损失数量表述。

8.2.2.4 

边际经济的(可研)基础储量(2M11)

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

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

8.2.2.5 

边际经济的(预可研)基础储量(2M21)

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分布特征与(2M21)完全相同,但只进行过预可行性研究,估算的

基础储量可信度高,但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2.6 

边际经济(预可研)基础储量(2M22)

指达到详查工作阶段要求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圈定了矿体

的三维形态,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之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内部收益率介于

与国家或行业基准收益率之间,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这部分基础储量可以覆盖

全详查区,也可以是详查区的一部分,可以在可采储量(122)周围或其间分布。

8.2.3 

资源量

8.2.3.1 

次边际经济的(可研)资源量(2S11)

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

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内部收益小于 

0,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

经济的,所估算的资源量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8.2.3.2 

次边际经济的(预可研)资源量(2S21)

指勘查工作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同(2S11),但只进行过预可性研究,在确定之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内

部收益小于 

0,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3.3 

次边际经济的(预可研)资源量(2S22)

是指已达到详查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之时,开

采是不经济的,内部收益率小于 

0,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

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3.4 

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

在已达到勘探程度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做了

概略研究,经济意义尚不确定,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2.3.5 

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

经济意义尚不确定,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2.3.6 

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估算,

其可信度低。

8.2.3.7 

预测的矿产资源量(334)?

根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工作,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勘查工作只达到预查程度,

并根据地质、物化探异常预测矿体(层)的存在和有极少量工程验证,其资源量是根据与其地质特征相似

的已知矿床类比估算的,可信度很低,其经济意义尚不确定,属于潜在矿产资源,只能作为勘查工作规划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9.1.1 

工业指标定义

工业指标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9.1.2 

工业指标的确定

9.1.2.1 

类比法

9.1.2.2 

统计法

9.1.2.3 

价格法

9.1.2.4 

方案法

9.1.3 

不同勘查阶段确定工业指标的方法

不同勘查阶段确定工业指标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9.1.4 

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

有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矿区(床)平均品位,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对小于可采厚度而品

位较高的矿体,采用米百分值。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2.1 

除预查、普查阶段可使用本规范的工业参考指标外,详查、勘探阶段必须严格使用投资方提出并

经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正式审批下达的工业指标。

9.2.2 

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各项工程质量均须检查合格。

9.2.3 

共生组分应与主金属等同估算矿产资源/储量。

9.2.4 

必须根据矿体的产状、形态和勘查工程布置形式,选择最合理的估算方法,并论证其正确性。

项目

要求

备注

边界品位(WO3 

质量分数)

0.064%~0.1%

坑采厚度<

0.8m 

时应考虑米

百分值计算

最低工业品位(WO3 

质量分

数)

0.12%~0.20%

可采厚度

≥1m~2m

夹石剔除厚度

≥2m~5m

w(Cu)

%

w(Pb)%

w(Zn)

w(Sn)

w(Mo

)%

w(Bi)

w(Sb

w(Co

w(BeO

w(Li2O

0.05

0.2

0.5

0.03

0.01

0.3

表 

I.1 

钨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I.2 

钨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

9.2.5 

根据矿床控制程度,按矿体、分块段、矿石类型、矿产资源/储量类别分级估算矿石量、平均品

位、金属量,并在计算图件上标明各类储量、资源量在地质空间的分布。

9.2.6 

估算已开采的矿床时,应扣除截至到勘查工作结束时的采空区储量,对埋藏在永久性建筑物及文

化古迹以下的矿体,应列为基础储量数据。

9.2.7 

对估算方法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应进行检验,要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矿体矿段,采用其他方法进

行检验估算。

9.3 

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9.3.1 

面积测定

块段面积的测定可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方格纸法、称量法及其他方法。

9.3.2 

平均品位计算

9.3.2.1 

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

一般用样长加权求得,遇有特高品位时,则应处理特高品位后在计算。

9.3.2.2 

特高品位处理

通常品位值高于矿体平均品位 

6~8 

倍的样品称为特稿品位。

9.3.2.3 

快段平均品位计算

用地质块段法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时,块段平均品位通常用单工程(或样品段)厚度加权法求得。

用垂直

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计算时,先采用单工程厚度加权,再采用面积进行加权求取块段平均品位。

9.3.3 

平均厚度计算

用于地质块段法的矿体厚度,都应是垂直于矿体投影平面的假厚度。

9.3.4 

矿石体积质量(体重)

一般致密矿石用小体积质量(体重)平均值估算储量。

9.3.5 

含矿系数

汞矿床含矿系数必须客观地反映含矿体内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石比值。

9.4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

根据矿体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分类,

并编制分类结果表。

钨、锡、汞、锑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

边界品位(Hg 

0.04%

最低工业品位(Hg 

0.08%~0.10%

≥0.8m~1.2m

≥2m~4m

注 

1:

由于汞矿勘察时只能圈出含矿体,上述指标则用于勘查工程中圈定见矿厚度,并据

以计算含矿系数及矿体平

均品位。

2:

评价含矿体时,按含矿系数与品位乘积提出指标要求,即含矿系数 

矿体平均品位

大于等于 

0.04%。

3:

指标中品位下限用于规模较大,开采建设条件较好的汞矿床。

4:

厚度下限用于陡倾斜矿床,反之则用上限。

5:

厚度<

0.8m,用米百分值(厚度 

品位)确定指标。

边界品位(Sn 

0.1%~0.2%

时应

考虑米百分值计算

最低工业品位(Sn 

0.2%~0.4%

≥(0.8m~1m)

≥2m

本参考指标是以全锡计算,适用于以锡石为主的矿体。

当矿体中液态锡、硫化锡

所占比例>

10%时,要提高指标。

以胶态锡、硫化锡为主的矿石,要按采、选、冶技术经济条件另行制定指标。

w(Ta2O

5)%

w(Nb2O

w(Tr2O

3)%

w(Ga

w(Ge)

w(Cd

w(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