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12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对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4、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知识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5、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2.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于原始社会。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早在人类产生之前,教育已在动物界存在。

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的问题上,已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说明。

4、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家保罗孟禄,认为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

5、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是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阶级性。

2、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产生了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学校教育有了明显的阶级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学校产生的社会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国家的出现、文化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必要性。

3)形成了分门类的学科,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

4、封建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校体制日趋完备;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5、现代教育的特征

义务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民主理念的确立;教育的生产性日益凸显;重视教育立法,教育走向法制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a.孔子的教育思想:

1.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

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b.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

c.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d.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e.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3、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1.反思日常的教育经验,提升教育理论。

2.科学地解释教育现象。

3.指导教育实践。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2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1.人的发展包括身体与心理两大方面。

2.人的发展贯穿于生命全程。

3.人的发展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第二节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P26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制约人的个性差异。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人的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4.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最终发展。

2、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2.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与水平。

3.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的含义:

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

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发展的方向。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协作性,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

4、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1.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

2.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与展现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

3.人的能动性对人的发展之决定作用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

第3节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意义P34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第3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1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5.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

2.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

3.文化模式影响着教育模式。

4、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受教育水平。

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年龄结构、结业结构、地域结构。

第2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传递科学知识;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创造科学知识与技术的重要途径。

2、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化。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作用于政治。

3.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对文化具有传递和保存功能。

2.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和批判功能。

3.教育对文化具有交流和融合功能。

4.教育对文化具有更新和创造功能。

4、教育对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2.教育可以促使人口质量的改善。

3.教育可以促进人口结构的合理化。

教育有利于性别结构的合理化;教育影响人口的职业构成;教育通过促进人口迁移来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第3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来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

第4章教育的目的

第1节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

它一方面规定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包括知识、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规定培养的人应为哪个阶级服务,应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需求。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1.教育目的是学术性概念,教育方针是政治性概念。

2.教育目的针对人的发展而言,指向受教育者个体;教育方针则是国家对教育事业整体的要求和希望,定位的是教育事业在国家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的具有理想性,教学方针是必须落实的要求,“教育目的”要通过贯彻“教育方针”来实现。

三、教育目的的结构P59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激励和评价。

第2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受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3.教育目的受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P62

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求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法国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

社会本体论:

教育的一切活动应服从、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

德国凯兴斯泰纳

内在目的论:

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为教育过程所内含。

杜威

外在目的论:

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教育过程本身并无目的,只有教育中的人才是目的。

赫尔巴特、斯宾塞、洛克

教育准备说:

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

斯宾塞“个人完满生活准备说”

教育即生活说:

杜威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

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

3.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4.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2.着眼于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

4.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1.培养独立个性。

2.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德智体美劳

3.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有利教育模式。

2、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

第5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1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P79

双轨学制:

欧洲平民和贵族19世纪

单轨学制: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分支型学制:

苏联是20世纪上半叶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1.从学校系统来看,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上移。

4.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发展,呈现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态势。

第2节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壬寅学制”: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癸卯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9月初,由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成为“壬子学制”。

后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等一系列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的结构框架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学制。

“壬戌学制”:

1922年,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以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全国学制会议的两个议决案,颁布了新的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了“党的教育工作的方针”。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P87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我国教育制度还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1.重视学前教育发展。

2.全面普及、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水平。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第6章教师和学生

一、教师的概念和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示范性、个体性和协作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四、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P98

1.教师的知识结构。

精深的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2.教师的能力结构。

言语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3.教师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第7章课程

1、课程的概念

1.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可以是一门、多门或所有学科。

2.课程即经验。

3.课程是活动。

2、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

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P123

2.经验主义课程论:

杜威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设计;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让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3、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的组织形式而言,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从课程的影响形式而言,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从课程的管理角度而言,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从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而言,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2节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1.目标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是一种系统的课程设计模式

2.过程模式: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

以文化分析著称英国的史北克1976《课程编制类型》

课程设计的内容结构: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

第3节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1.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2.注重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的现代化

3.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化、选择性

4.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5.课程管理正在走着一条互相借鉴、逐渐趋同的路子。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在:

P136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3.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4.确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教师角色

(3)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P137

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强调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8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的概述

1、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教学是一种目的性、连续性、计划性、规范性极强的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作用:

1.教学是传播、延续、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能使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3.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4、现代教学观的演变

1.在教学主体上,从重视教师向更重视学生转变。

2.在教学目标上,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更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在教学方式上,从重视教法向更重视学法转变。

4.在教学功能上,从重视认知发展向更重视整体发展转变。

5.在教学评价上,从重视结果向更重视过程转变。

第2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第3节教学原则P156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第9章教学(下)

1、教学方法概述

内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得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

1.学生的年龄特征、智能发展状况、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

2.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

3.教师自身条件。

4.教学环境和条件。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165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发现学习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P177优点局限性

3、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贝尔-兰卡斯特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小组合作学习。

第3节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第4节教学评价

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功能:

诊断、激励、反馈、导向、鉴别

类型:

1.依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以评价的参照标准来分: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以评价的主体来分:

他评价、自评价

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P188

第10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大德育是中国教育的特色。

2、德育任务

第一个层面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等,成为爱国、守法、文明的公民

第二个层面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个层面是使部分学生成为共产主义者。

3.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4、德育内容的新发展

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

升学就业指导

第2节品德结构与品德发展

品德结构:

道德认识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方式、社会风气、榜样和同伴的作用

内在因素:

智力水平、教育程度、道德认知发展水平、性格、认知失调、态度定势、情绪。

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提高道德认识;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训练道德行为和习惯

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P212-213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P213-216

第3节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1、德育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疏导原则。

第4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班主任工作、学校环境

2、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