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199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x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普通机床加工方向)教学计划及主干课程设置方案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

一、专业名称

机械加工技术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冷加工的车工(兼有铣工和磨工操作能力)、钳工(兼有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操作能力)和计算机绘图等,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五、人才规格

本专业(普通机床加工专门化方向)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及态度和职业资格证书:

1、知识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零件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机床电气基础知识和控制系统知识

▲机械传动知识

▲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

▲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

▲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

▲设备润滑系统及切削液的应用知识

▲工具、夹具、量具使用及维护知识

▲划线知识

▲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铰孔、攻螺纹、套螺纹)

 

2、技能及态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素养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技能

▲检索信息的能力

▲应用计算机处理和交流信息能力

▲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能应用AutoCAD软件测绘机械零件图样

▲能根据图样要求完成机械零、部件加工

▲能查阅极限偏差表

▲机械零件加工质量分析及控制的能力

▲机床设备维护保养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绘图能力

▲设备装配和调试能力

 

3、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钳工(四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装配钳工(五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机修钳工(五级)操作技能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一)课程学时比列

三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年(集中或分阶段)。

选修课程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10%。

 

(二)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文化课

语文(216学时)

■知识:

学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及写作技艺,学校专业应用文的写作应用。

■能力:

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观察及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数学(216学时)

■知识:

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数列及数列极限、向量、立体几何、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学习它们的解题方法。

■能力:

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会简单的基本运算、会使用基本计算工具、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

英语(216学时)

■   知识:

学习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   能力: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听懂简单对话。

具有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108学时)

■知识:

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能力:

会操作计算机,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德育(144学时)

■知识:

学习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学习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学习人际沟通及礼仪

■能力:

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法律意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社交能力,学会以礼待人。

职业生涯规划(36学时)

■知识:

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能力:

具有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具备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初步能力。

体育(216学时)

■知识:

学习体育及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

■能力: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及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1)机械制图(128学时)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国家标准《图幅》、《比例》、《字体》、《图线》中常用的基本规定;常用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和用品的使用方法;尺寸标注;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

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常用的基本规定;掌握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和用品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尺寸标注;能绘制平面图形。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认识:

通过图纸对比活动认识国家标准对图幅、比例、字体、图线的基本规定。

2、字体、图线基本功训练:

按国标规定练习字体和绘制图线。

3、平面图形的绘制:

运用绘图工具、绘图仪器绘制平面图形。

8

2

投影法

基础

投影法的分类,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几何体(包括不完整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对圆环不作要求);截交线和相续线的投影画法(只要求圆柱、圆锥和圆球之间正交的情况);相贯线的简化画法规定;轴测图的应用和投影特点;正等测、斜二测的画法规定;根据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组合体上常见结构和交线(如相截、相贯、相切、切口等)的投影画法;组合体视图的分析和识读;补画第三视图和补画漏线;组合体尺寸标注。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相贯线的简化画法;能根据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会补画第三视图和补画漏线;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

1、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图绘制:

根据投影特性绘制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图绘制: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3、根据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4、补画第三视图和补画漏线

28

 

 

3

 

 

 

 

 

3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标注;剖视图、断面图的分类和剖切面的分类;剖面符号的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的简化画法;第三角画法及第一角画法的主要区别和识别符号。

   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标注;掌握剖视图、断面图的分类和剖切面的分类;掌握剖面符号的画法;掌握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了解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的简化画法;了解第三角画法及第一角画法的主要区别和识别符号。

1、绘制基本视图:

要求学生在图纸上按规定画出各种零件的基本视图。

2、绘制综合性视图:

按要求完整、合理的绘制综合性零件的视图。

3、识读视图:

分组讨论、交换不同图纸识读工厂中较复杂零件的视图。

 

10

 

 

 

 

 

10

4

图样中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概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极限及配合;零件的形状及位置公差。

了解技术要求概述;掌握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标注;掌握极限及配合标注;掌握零件的形状及位置公差标注。

识读和标注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极限及配合、形状及位置公差

8

5

盘盖类

零件

零件图概述;盘盖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盘盖类零件的视图、剖视图及有关的简化画法;盘盖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盘盖类零件读图实例。

掌握盘盖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能绘制盘盖类零件及标注尺寸、技术要求。

 

 

 

 

1、识读盘盖类零件图:

分组讨论、交换不同图纸识读盘盖类零件图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

2、盘盖类零件图的绘制:

按要求完整、合理的绘制盘盖类零件的视图。

3、盘盖类零件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

完整、清晰、合理地标准零件尺寸、技术要求。

12

 

6

轴套类

零件

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轴套类零件的局部视图及局部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有关的简化画法;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轴套类零件读图实例。

掌握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会轴套类零件的局部视图及局部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有关的简化画法;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1、读轴套类零件图:

分组讨论、交换不同图纸识读轴套类零件图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

2、绘制轴套类零件图:

按要求完整、合理的绘制轴套类零件的视图。

3、轴套类零件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

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尺寸、技术要求。

12

7

叉架类

零件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叉架类零件的单一斜剖切平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视图的展开画法及有关画剖视图的规定;叉架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叉架类零件读图实例。

掌握叉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会画叉架类零件的单一斜剖切平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视图的展开画法及有关剖视图;叉架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1、读叉架类零件图:

分组讨论、交换不同图纸识读叉架类零件图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

2、绘制叉架类零件图:

按要求完整、合理的绘制叉架类零件的视图。

3、叉架类零件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

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尺寸、技术要求。

8

8

箱体类

零件

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箱体类零件视图的选择原则及常见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方法;箱体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箱体类零件读图实例。

掌握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会箱体类零件视图的选择及常见箱体类零件的画法;箱体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1、读箱体类零件图:

分组讨论、交换不同图纸识读箱体类零件图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

2、绘制箱体类零件图:

按要求完整、合理的绘制箱体类零件的视图。

3、箱体类零件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

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尺寸、技术要求。

10

 

9

标准件及常用件

螺纹及其紧固件标记的含义、连接画法和标注方法;齿轮及其啮合画法;键、销的标记、查表及其连接图的画法;轴承代号的含义和画法;弹簧的画法。

掌握螺纹及其紧固件标记的含义、连接画法和标注方法;掌握齿轮及其啮合画法;掌握键、销的画法;掌握常用轴承代号的含义和画法;掌握弹簧的画法。

1、螺纹及其紧固件的绘制。

2、齿轮的绘制。

3、键、销的绘制。

4、轴承和弹簧的绘制。

 

10

 

 

10

 

 

 

 

 

 

10

 

 

装配图

 

 

 

 

 

 

装配图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基本画法、特殊画法和常用画法;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装配图的序号、明细栏及技术要求;装配体测绘及其画法;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熟悉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装配图基本画法、特殊画法和常用画法;掌握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要求;掌握装配图的序号、明细栏及技术要求;掌握装配体测绘及其画法;掌握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了解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读装配图:

分组讨论、交换不同图纸识读装配图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工艺结构、表达方法。

2、装配图的绘制:

按要求完整、合理的绘制装配图。

3、装配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

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

4、装配图的序号和明细栏编写。

5、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根据装配图拆画出必要的零件图。

 

 

14

 

 

 

 

 

 

 

14

机   动

4

考   核

4

合   计

128

(2)CAD绘图(56学时)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图形绘制

及编辑

安装AutoCAD;常规设置和基本操作;基本绘图、编辑、显示控制命令;高级绘图、编辑命令。

会安装AutoCAD绘图软件和常规设置;会AutoCAD绘图基本操作。

会绘图、编辑命令。

1、安装AutoCAD绘图软件

2、设置绘图环境

3、用绘图命令、绘图辅助工具绘制图形

4、用编辑命令编辑图形

22

 

2

图层、实体

属性设置

及图案填充

设置图层组织图形;设置实体的属性;图形的图案填充。

会使用图层组织图形;会设置实体的属性;会图形的图案填充及编辑

1、用图层组织图形

2、用实体属性设置命令设置图形实体的属性

3、用图案填充及编辑命令绘制和修改图形

 

6

3

文字、尺寸标注

图形的文字样式设置、标注及编辑;图形的基本尺寸样式设置、标注及编辑;图形的尺寸公差样式设置、标注及编辑;图形的形位公差样式设置、标注及编辑。

会图形的文字及尺寸样式设置、标注及编辑。

 

1、设置图形文字样式,标注及编辑图形文字。

2、设置图形尺寸样式,标注及编辑图形尺寸。

3、设置尺寸公差样式,标注及编辑尺寸公差。

4、设置形位公差样式,标注及编辑形位公差。

 

8

4

图块及外部参照的使用

l    图块的设置及使用;外部参照的使用。

会图块的设置及使用;会使用外部参照。

1、设置图块,使用图块

2、用图块提高绘图效率

6

5

综合绘图训练

绘制机械零件图及装配图;图纸布局、视口的使用及编辑;打印设备的设置及图纸输出。

会绘制机械零件图及装配图;会图纸布局、视口的使用及编辑;会打印设备的设置及图纸输出。

1、用已绘制的机械零件图绘制出装配图

2、用创建布局命令创建布局

3、用打印设备输出图纸

10

机   动

2

考   核

2

合   计

56

(3)机械零件测量(56学时)

序号

工作

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轴类零件

测量

光滑圆柱体尺寸公差;圆锥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测量范围、精度和读数;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零件长度和外径;圆锥套规及其工作原理,用圆锥套规检验零件圆锥角度(间隙法、涂色法),用圆锥套规检验外圆锥零件直径尺寸;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外圆锥角;百分表和V型铁,测量零件偏心距等形位公差;使用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比较来判断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量具的日常维护。

会正确使用量具进行轴类零件测量;会查阅公差配合表;会量具的日常维护。

1、查阅极限偏差表

2、认识、识读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

3、用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测量轴类零件长度和外径。

4、用圆锥套规检测外圆锥直径和圆锥角度

5、认识、识读游标万能角度尺。

6、用游标万能角度尺测量零件的外圆锥角。

7、认识、识读百分表

8、用百分表和V型铁测量零件偏心距等形位公差。

9、认识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

10、用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比较来判断被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11、学会量具的日常维护操作。

14

2

盘套类零件测量

游标深度尺、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圆柱塞规的测量范围、精度和读数,进行盘套类零件内径、深度、内沟槽轴

向尺寸的测量;圆锥塞规及其工作原理,用圆锥塞规检验零件内圆锥角度(间隙法、涂色法)和内圆锥零件直径尺寸。

会正确使用量具进行盘套类零件测量;会量具的日常维护.

1、查阅极限偏差表

2、认识、识读游标深度尺、内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圆柱塞规。

3、用游标深度尺、内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圆柱塞规测量盘套类零件内径、深度、内沟槽轴向尺寸。

4、用圆锥塞规检验零件内圆锥角度(间隙法、涂色法)和内圆锥零件直径尺寸。

5、学会量具的日常维护操作。

8

 

3

螺纹及齿轮测量

螺纹公差及配合;螺纹中心规、螺距规、螺纹千分尺、螺纹量规,会普通螺纹的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螺纹单针测量法、三针测量法测量螺纹中径(包括选择单针、三针直径的计算方法),螺纹中径测量和参数计算;百分表和量块,多头螺纹分头和参数计算;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误差项目;齿厚游标卡尺,会齿厚测量和参数计算;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的长度、齿条的齿厚和周节以及参数计算

会正确使用量具进行螺纹及齿轮等零件的测量;会查阅极限偏差表;会量具的日常维护。

1、查阅螺纹极限偏差表

2、认识、识读螺距规、螺纹千分尺、螺纹中心规、螺纹量规。

3、用螺距规测量螺距

4、用螺纹单针测量法、三针测量法测量螺纹中径和参数计算。

5、用百分表和量块进行多头螺纹分头和参数计算。

6、查阅齿轮极限偏差表

7、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和参数计算。

8、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的长度、齿条的齿厚和周节以及参数计算。

9、学会量具的日常维护。

12

4

箱体类零件测量

使用高度游标尺;测量零件上孔的位置尺寸和孔中心距;用刀口直尺和标准平板(涂色法)对零件平面度误差检测;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用百分表和平板测量两平行平面间的平行度误差和尺寸精度;用角尺对零件相邻平面间的垂直度误差检测;用万能角度尺、专用角度样板对斜面及基准面之间夹角测量;

1、用高度游标尺进行零件高度测量。

2、用高度游标尺测量零件上孔的位置尺寸和孔中心距。

3、用刀口直尺和标准平板(涂色法)检测零件平面度误差。

4、用外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两平行平面间的平行度误差和尺寸精度。

5、用角尺检测零件相邻平面间的垂直度误差。

6、用游标万能角度尺、专用角度样板测量斜面及基准面之间夹角。

 

 

4

箱体类零件测量

用平板、芯轴、90º角尺和百分表组合对孔轴线的垂直度误差测量;用芯轴或用芯轴和百分表组合对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测量的方法;用同轴度量规对孔同轴度误差检验;用两根标准直径量柱和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对燕尾槽和燕尾块的宽度尺寸作间接测量;借助平板用百分表对台阶和直角沟槽位置误差检测。

会正确使用量具进行箱体类零件测量;会量具的日常维护。

7、用芯轴或芯轴和百分表组合测量孔轴线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误差。

8、用两根标准直径量柱和千分尺测量燕尾槽和燕尾块测量宽度

尺寸。

9、借助平板用百分表对台阶和直角沟槽位置误差检测。

12

5

配合件测量

用半径样板、塞尺、25×25验框罩检测零件接触精度和间隙测量;用圆柱销、圆锥销和平键作配检的测量;水平仪、自准直仪、跨步仪;用水平仪等测量机床导轨直线度和两导轨平行度误

差。

会正确使用量具进行配合零件测量;会量具的日常维护。

1、了解水平仪、自准直仪、跨步仪。

2、用半径样板、塞尺、25×25验框罩检测零件接触精度和间隙。

3、用圆柱销、圆锥销检测零件配作精度。

4、用水平仪测量机床导轨直线度和两导轨平行度。

6

机   动

2

考   核

2

合   计

56

(4)机械制造基础(84学时)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塑性指标及表示方法;金属材料的硬度指标及检测方法,三种常用硬度适用检测范围;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指标及提高疲劳强度的方法。

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了解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及提高疲劳强度的方法。

会金属材料的拉伸及硬度试验。

 

 

1、做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压缩试验。

2、做金属材料的硬度实验。

6

 

2

认识常用金属材料

钢铁材料的组成、分类、牌号及性能(普通碳钢、优质碳钢、低合金钢、灰口铸铁、球墨铸铁);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及性能(铝、铜、有色合金);新材料。

了解钢铁材料的组成分类及常用钢铁材料的牌号、性能及使用场合;会识别普通碳钢、优质碳钢、低合金钢、灰口铸铁、球墨铸铁等。

1、读懂常用材料的牌号并及实物对照。

2、观察钢材的磨削火花形状初步判断材料的类型。

 

8

3

钢的热处理基础

钢的基本组织性能;热处理的原理;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及目的(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

掌握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学会一到二种普通热处理的方法。

观察钢的一到二种普通热处理。

 

8

4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的各种方法及发展趋势;工艺的基本概念(工序、工步、走刀、工位、加工余量、加工精度等);工艺基准的内涵,定位基准、工序基准;零件工序余量、加工余量;零件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常用机械加工设备;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

理解工艺的基本概念(工序、工步、走刀、工位、加工余量、加工精度等);会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工序基准;会正确确定零件工序余量及加工余量;会正确安排零件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会工艺尺寸链的计算;会正确选择及零件技术要求相匹配的加工设备;了解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

 

1、认识常用机械制造设备。

2、找出轴类零件的基准、计算尺寸链、分析加工余量、工艺。

3、找出箱体类零件的基准、计算尺寸链、分析加工余量、工艺。

 

16

 

5

车削工艺

车削设备;车削的工艺范围;外圆车削的粗车、半精车、精车等加工特点及所能达到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选择轴类零件定位基准、装夹方法;盘套类零件定位基准、装夹方法;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的工序余量计算;螺纹车削的尺寸计算及余量计算;车削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了解车削设备工艺范围;会正确选择轴类零件定位基准、装夹方法;会正确选择盘套类零件定位基准、装夹方法;会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的工序余量计算;会螺纹车削的尺寸计算及余量计算;会编制车削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1、参及车床上粗车、半精车、精车外圆的操作实验。

2、学会细长轴的装夹。

3、观察标准螺纹的车削。

 

10

6

 

铣削工艺

 

铣削设备;铣削的工艺范围;平面铣削的圆周铣和端面铣的加工特点;顺铣及逆铣及对加工的影响;平面、斜面加工的装夹及工序余量的计算;铣削孔类零件的方法及刀具的选择;分度装置的结构及使用;分度零件铣削的计算及对刀;零件铣削加工工艺编制。

了解铣削设备工艺范围;会正确的装夹加工平面、斜面的零件及工序余量的计算;会正确选择铣削孔类零件的方法及刀具;会使用分度装置铣削分度零件;会零件铣削加工工艺编制。

1、参及铣床上进行圆周铣和端面铣的操作实验。

2、参及不同尺寸孔的铣削操作实验。

3、学会分度零件的计算及对刀。

 

8

7

磨削工艺

磨削设备;磨削的工艺范围及特点;零件平面磨削的圆周磨削和端面磨削的加工特点;外圆和内圆零件磨削的装夹及机床调整;零件磨削加工工艺编制。

了解磨削设备的工艺范围及特点;会外圆和内圆零件磨削的装夹及机床调整;会编制零件磨削加工工艺。

1、观察平面磨削操作实验。

2、观察外圆磨削操作实验。

3、观察内圆磨削操作实验。

 

8

8

钳工工艺

钳工基本工作内容(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削、铰削、攻丝及套丝等);钻床的类型及工艺范围;钳加工装配的工艺尺寸链计算;装配工艺、调试工艺及装配技术要求;钳加工工艺编制。

了解钳工基本工作内容;了解钻床的工艺范围;会钳加工装配的工艺尺寸链计算;能识读装配工艺、调试工艺及装配技术要求;会零件钳加工工艺编制。

1、观看钳工基本工作内容演示。

2、学会装配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3、学会简单零件的钳加工工艺编制。

12

机   动

4

 

考   核

4

合   计

84

3、专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