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322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耳鼻喉常见疾病Word文档格式.docx

是中耳粘膜的急性普通炎性疾病,多数由细菌的急性感染引起,小儿多发

1)急性非化脓性:

急性分泌性和气压损伤性(环境内压力急剧变化引起的中耳损伤)

2)急性化脓性:

在儿童中,两者的临床表现,在疾病早期有不少相似之处,而由于抗生素的早期和广泛应用,少数以化脓性开始的中耳炎经过短期的抗生素治疗以后,也可以发展为分泌性中耳炎

(2)分泌性中耳炎

定义:

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

解剖:

中耳介于外耳和内耳之间,是位于颞骨中的不规则含气腔和通道,包括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向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以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咽鼓管(长约3.5cm,外1/3骨部,开放性;

内2/3软骨部,平时闭合,打哈欠或吞咽时开放)、鼓窦、乳突4部分

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

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部肿瘤等。

咽鼓管非机械阻塞融入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

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

致病菌:

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免疫反应:

III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儿童咽鼓管短、平、宽

病理:

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腔,中耳内原有空气被粘膜渐吸收,腔内形成负压,中耳粘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中耳积液=漏出液+渗出液+分泌液。

早期为浆液性,后期为粘液性,“胶耳”积液甚为粘稠,呈灰白或棕黄色,含大量高分子糖蛋白及核蛋白,呈胶冻状

表现:

1)耳痛:

起病耳痛,小儿夜间发作,次晨耳痛减轻,持续1-2天,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2)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

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

3)耳内闭塞感:

按捺耳屏后暂时减轻;

4)耳鸣:

多为低调间隙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拧鼻时,耳朵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检查:

1)鼓膜检查:

鼓膜内陷,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毛玻璃样,失去光泽、呈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浆液性者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

2)听力检查:

音叉试验和纯音听阈测试:

传导性听力损失。

声导抗测试:

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压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内有积液;

3)颞骨CT:

示鼓室内有低密度影,乳突部分或全部气房内积液;

4)小儿X线头部侧位片:

了解腺样体是否肥大;

5)成人作鼻咽部检查排除鼻咽癌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听力检查+鼓膜穿刺术

治疗:

1)控制感染:

抗生素:

红霉素、二三代头孢,成人3-5天,儿童7天

糖皮质激素:

急性期,地塞米松或泼尼松,3天

2)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

咽鼓管吹张术(是一种治疗咽鼓管阻塞病症的方法,用于诊治咽鼓管阻塞,引流中耳鼓室积液,提高听力,捏鼻自行吹张法:

具体操作为以麻黄素液滴鼻腔,清除鼻涕,用手指捏住两侧前鼻孔,张口吸气后屏气,促使气体自鼻腔进入鼻咽部达耳咽管,以达到通气目的,并可反复多次,但在上呼吸道感染、脓鼻涕增多时忌用)。

口服桃金娘油胶囊稀化粘液。

鼻腔减充血剂。

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术或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加置管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探查术或单纯乳突开放术,清除病灶后行鼓室成形术

3)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

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3)化脓性中耳炎

病变主要在鼓室,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你嗜血杆菌、普通球菌等,儿童好发

临床以耳痛(穿孔前剧烈,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听力减退、耳鸣,流脓。

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常见),外耳道鼓膜途径,血行感染(少见)

耳镜检查:

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识难以辨识,鼓膜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宜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之鼓膜有闪烁搏动之亮点(灯塔征),或见脓液从该处涌出

听力检查:

呈传导性聋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多,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及早足量抗生素,务求彻底治愈,一般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

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

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

局部治疗:

1)穿孔前2%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注意:

鼓膜穿孔后立即停止使用,较重的鼓膜切开术。

2)鼓膜穿孔后,以3%双氧水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滴耳剂:

无耳毒性的抗生素溶液:

0.3%氧氟沙星滴耳剂,脓液减少:

甘油或酒精滴耳:

3%硼酸甘油,3%硼酸乙醇,长期不愈合可行鼓室成形术

8、急性乳突炎

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

中耳炎后症状加重,全身症状重,乳突压痛明显。

骨性耳朵后上壁红肿他先,外耳道疖鉴别

大剂量抗生素,单纯乳突切除术

8、真菌性外耳道炎

又称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所致

游泳、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致病菌以曲霉菌、青霉菌、念珠菌及毛霉菌为常见

一般表现为耳内发痒及闷胀感,有少量分泌物,伴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肿胀、疼痛及流脓

检查:

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状如薄膜、细丝或碎屑,也可呈筒状或块状(像雪花一样)

清除污物,保持干燥和酸化状态,予3%双氧水冲洗耳朵(歪头5min待起泡泡后倒出),然后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最后予达克宁乳膏

鼻腔疾病

1、鼻骨骨折

鼻骨上部厚而窄,下部薄而宽,故多数鼻骨折仅累及鼻骨下部,暴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骨折的类型,严重的鼻骨骨折常伴有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骨折处多有粘膜撕裂

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鼻出血,鼻梁上段塌陷或偏斜,皮下瘀血,数小时后鼻部软组织肿胀

诊断:

鼻骨X线侧位拍片可作为诊断依据

2、鼻疖

鼻前庭、鼻尖或鼻翼部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挖鼻或拔鼻毛导致局部损伤时皮肤表面金黄色或白色葡萄球菌侵入致病,局部或全身抵抗力弱时可诱发

严重者可合并蜂窝织炎,甚至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而危及生命

3、急性鼻炎

鼻腔粘膜的一种急性进展性、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的感染性疾病,称为鼻炎或伤风

病毒(90%的感冒是由病毒(鼻病毒)引起的,经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感染)

细菌:

可合并细菌感染,如白喉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损伤

过敏:

发生干草热时,鼻黏膜肿胀,易过敏者会继发炎症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

各种疾病伴发鼻炎,如麻疹、流感

局部诱因:

鼻腔阻塞、邻近感染灶

全身诱因:

气候环境、烟酒过度、疲劳、受凉、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及全身性慢性病

鼻黏膜肿胀,导致呼吸困难、流涕,病毒性疾病初期流清水样涕,继而为稠厚的黄绿色涕。

干草热的症状则主要以打喷嚏和流清水样涕为主

病毒性感染的症状可通过治疗而缓解

吸入治疗,如生理盐水的雾化吸入

增加液体吸入,稀释分泌物

鼻腔内滴入盐水或滴鼻液,以减轻鼻黏膜的肿胀

定期拧鼻子,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预防鼻窦炎)

缓解过敏引起的感冒症状看采用抗过敏的滴鼻液,或针对过敏原进行治疗(脱敏治疗),或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或动物毛发)

4、慢性鼻炎

急性鼻炎可发展为慢性感冒

广义上包括单纯性、肥厚性、干燥性、萎缩性和干酪性鼻炎5种,临床上常指单纯性和肥厚性2种

慢性鼻窦炎

有毒气体的吸入

腺样体肥大:

常见于儿童,由于解剖位置相邻,经常会引起咽鼓管堵塞

其他疾病所伴发:

人结核、梅毒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粘性或粘脓性鼻涕,闭塞性鼻音,可有嗅觉减退,头痛、失眠,可并发中耳炎、鼻前庭炎、唇部湿疹、鼻黏膜充血肿胀,但光滑有弹性,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好

消除病因,恢复鼻腔通气功能,病因治疗:

血管收缩剂的应用,封闭疗法,中成药,酌情应用抗生素

5、慢性肥厚性鼻炎

大多由单纯性转化而来,少数开始即呈肥厚性改变,病因与单纯性相同

症状与单纯性相似,但鼻塞较重多呈持续性,鼻涕少且粘稠,合并症较多,全身症状较明显;

下甲明显肿大,多与中隔接触,呈暗红或灰白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弹性差,对收缩剂反应差(上、中、下鼻甲汇入咽喉部)

原则与单纯性相同,除病因治疗外,局部治疗:

初期用血管收缩剂、冷冻、激光、微波、射频或下甲硬化剂注射,后期手术治疗(下甲部分切除术等)

6、萎缩性鼻炎

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炎性病变,常伴咽、喉粘膜同样病变

特点:

鼻黏膜甚至鼻甲骨质萎缩致鼻腔异常宽大,嗅觉明显减退,大量黄绿色脓痂附着,又名“臭鼻症”,分原发和继发两种

原发病因不明,可能因素:

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细菌感染、免疫功能紊乱

继发性病因明确:

环境因素、鼻腔鼻窦慢性炎症、鼻部手术不当

鼻干燥、发热,鼻塞(脓痂或误认),鼻出血、嗅觉障碍、头痛头晕,鼻腔宽大、粘膜干燥,鼻甲明显缩小,大量黄绿色脓痂附着,可闻恶臭

鼻腔冲洗和滴药,全身治疗:

维生素疗法(A、B2、烟酸)、铁剂、胎盘组织液、抗生素。

有提高粘膜抵抗力,改善循环,增加营养作用;

鼻腔缩窄术等,以减少鼻腔气流,防止水分过多蒸发,保护粘膜以免干燥、结痂

7、变应性鼻炎

又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以鼻粘膜病变主的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常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

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可伴眼痒、流泪、咽喉痒、声嘶甚至哮喘发作,鼻黏膜苍白或灰紫色,有多量清涕,尤以季节性明显

避免接触变应原预防发作,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其他治疗:

降低鼻敏感性(激光、冷冻等)手术治疗(鼻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鼻中隔矫正术等)

8、鼻息肉

是鼻腔、鼻窦粘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肿物,因其外观似荔枝肉,好发育双侧筛窦,基底宽而无蒂者统称为息肉样变,形如葡萄有蒂者称为息肉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塞性鼻音、打鼾、鼻涕增多,多位于中鼻道和中鼻甲,呈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肿物,触之柔软、活动、无痛、不易出血,长期大量鼻息肉存在可导致“蛙鼻”

皮质类固醇适用于息肉小而少的病例,手术适用于大的

9、鼻中隔偏曲

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

表现:

鼻塞、鼻出血、头痛、邻近器官症状:

鼻炎、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0、鼻出血

又称“鼻衄”,鼻腔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到咽部

止血法:

以1%麻黄素棉片或0.1%肾上腺素棉片塞入鼻腔暂时止血,以便寻找出血点;

指压两侧鼻翼10-15分钟,有条件可加冰敷、加压止血、射频

11、急性鼻窦炎

由于鼻腔与鼻旁窦天然相通,因此急性鼻炎会蔓延到鼻旁窦,导致鼻旁窦粘膜的感染。

可局限在一个鼻窦或同时累及多个鼻窦,可一侧或两侧受累,上额窦发病最高,其次为筛窦、额窦

原因:

病毒(如流感期间)

细菌(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真菌

过敏

牙齿感染累及鼻旁窦(通常为上颌窦)

处于不利位置的鼻旁窦出口肿胀,儿童腺样体肥大

症状:

额窦感染(额窦炎)期间,会出现头痛,尤其是身体前倾时,由于额窦下有流出道,这些症状在一天内会逐渐减轻

上颌窦急性感染(上颌窦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颌部位的疼痛,可放射到前额,由于流出道的解剖位置,因此采取平卧位改善分泌物的引流,症状可缓解

筛窦感染(筛窦炎)通常会引起头痛

各类鼻窦炎都有共同的特点:

鼻塞、粘液流向咽喉部,某些情况下伴咳嗽和发热

体格检查:

面部压痛点

鼻内窥镜:

显示分泌物流出的途径

鼻旁窦超声扫描:

显示蓄积的分泌物、囊肿或肿瘤,这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孕妇和儿童

X线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可显示鼻旁窦腔内或不规则骨性结构内肿胀、液平的变化

并发症:

眶内感染,球后视神经炎,骨髓炎(上颌骨和额骨),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治疗:

全身:

与急性鼻炎相同,全身足量抗生素,必要时给予抗变态反应药物,治疗邻近疾病或全身慢性疾病;

局部:

鼻内应用血管收缩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类滴鼻剂,体位引流,理疗,上颌窦冲洗(注意时机),一周一次

12、慢性鼻窦炎

最初产生的非感染性分泌物在鼻窦内蓄积,继而鼻窦粘膜肿胀,鼻窦的流出道阻塞,阻塞在鼻窦内的分泌物可引起细菌性感染,继而出现粘膜变形,原因与急性感染相同

全身因素:

慢性疾病、特应性体质等

慢性鼻窦炎引起的疼痛较轻,但急性发作期,症状可明显加剧,典型表现为持续的鼻塞、流涕(慢性鼻炎)和面部神经痛

急慢性鼻窦炎最初的治疗与鼻炎相同,局部使用盐水或滴鼻剂喷雾剂,以减轻肿胀,此外,还可使用片剂或吸入型的粘液溶解剂,红光照射或微波治疗通常可减轻疼痛,抗生素治疗适用于发热时,对于久治不愈的鼻窦炎,耳鼻喉科医生可行鼻窦冲洗,特殊情况下,可行鼻窦流出道开窗术

如果慢性感染引起腺样体过度肥大(常见于儿童),耳鼻喉科医生可手术切除腺样体

13、真菌性鼻-鼻窦炎

致病菌最常见是曲霉菌,一般先单侧起病,临床表现为慢性鼻窦炎,但疼痛、恶臭多常见,CT示密度不均匀增高,多为钙化斑点

14、鼻前庭囊肿

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的囊性肿块

一侧鼻翼附着处隆起,鼻内及上唇肿胀

15、鼻窦囊肿

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头痛,鼻窦拍片,CT或MRI

无症状者无需处理,大囊肿者行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摘除,含牙囊肿者同时拔牙

咽部疾病

1、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感染之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

如为病原体感染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染杆菌及病毒

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全身不适、关节酸困,头痛,食欲不振,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升至38°

,检查口咽及鼻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颚弓及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对症,通畅大便,多饮水,发热者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如吗啉双胍、金刚胺、病毒灵等)。

局部可用1:

5000呋喃西林液或复方硼砂液漱口,洗必泰、薄荷片或含碘片含化,或抗生素加激素雾化吸入(效果比较快)。

中医中药治疗:

牛黄解毒丸、丹参酮等

2、慢性咽炎

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本病多见,病程长,症状顽固,治疗困难

局部因素:

多为急性转化而来,患有各种鼻病,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等影响所致;

物理因素如粉尘、烟酒过度,长期接触化学气体。

全身因素,各种慢性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障碍,肝脏及肾脏病等都可继发本病

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干净,讲话易疲劳,或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鼻咽及咽喉排除鼻、咽、喉食管(返流)、颈部的隐性病变,以免误诊

消除病因,如治疗全身性疾病,治疗鼻窦炎,注意营养,增强体质锻炼,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4、咽异感症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既可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也可为非器质性者,后者以30-40岁女性病人较多

非器质性病因,癔病,精神症等;

器质性病因,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神经肌肉痉挛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病,扁桃体结石,角化症,悬雍垂过长,舌扁桃体肥大,慢性鼻窦炎等,咽、喉、食管、贲门部癌肿早期,内分泌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皮肌炎,颈椎病,颈动脉炎等

5、急性扁桃体炎

是颚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往往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

正常人的咽部、扁桃体内存在着这些病原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腺病毒等,细菌与病毒混合也不少见),平时不会致病,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可通过飞沫、食物和直接接触传染,潜伏期2-4天,病原体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

急性卡他型扁桃体炎:

全身及局部症状较轻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咽扁桃体肿大、周围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及片状假膜,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创面

并发症:

(1)局部:

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颈淋巴结炎及咽旁脓肿等

(2)全身:

多认为系变态反应所引起,可并发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风湿热,急性血管球性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应特别警惕心肌炎病人的突然死亡

适当隔离,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咽剧痛及高热时可予解热及镇痛药物,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可用80万u肌注,每日两次,重者可静脉点滴,每日2次,一般用5-7天,如2-3天无好转,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或酌情用激素,或加用抗病毒药物如吗啉双胍等。

用复方硼砂溶液,1:

5000呋喃西林液或淡盐开水漱口,含溶菌酶片,杜灭芬喉片,华素片等,抗生素+激素作蒸汽或雾化吸入等

6、腺样体肥大

定义:

腺样体又名增殖体、增殖腺、咽扁桃体等,是位于鼻咽腔顶部、蝶骨体底和枕骨斜坡颅外面的一团淋巴组织,(无淋巴穿流,表面覆盖的淋巴样粘膜上皮具有免疫屏障作用,产生T、B淋巴细胞),于小儿出生时即已存在,逐渐长大,约于5-6岁时达到最大,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腺样体与咽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咽淋巴环(扁桃体群)内环包括咽扁桃体(腺样体、增殖体),管扁桃体(两个)、腭扁桃体(两个)、舌扁桃体。

儿童时期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复发作,腺样体可迅速增生肥大,致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1)耳部症状:

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机理:

其一为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或功能障碍,咽鼓管可能被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压迫而阻塞(两者的管道是相邻的,一个通往鼓室,一个通往咽喉),造成鼓室负压而致黏膜渗液,其二为咽鼓管返流,增大的腺样体可阻塞后鼻孔,导致吞咽时鼻咽部压力增高,致使咽部分泌物向咽鼓管反流进入中耳,其三腺样体是细菌的“储蓄池”,从中耳积液中发现有细菌、衣原体、病毒等等。

其四为腺样体免疫异常使鼻咽部粘膜易感染和水肿,有学者证实腺样体可释放炎性递质,如前列腺素、组织胺、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他们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引起咽鼓管和中耳黏膜水肿,造成分泌性中耳炎。

(2)鼻部症状:

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鼻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

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4)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面容”。

(5)全身症状:

患儿表现为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因呼吸不畅,胸闷不安,肺扩张不足,可导致胸廓畸形(日久鸡胸或扁平胸),夜间呼吸不畅,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家长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时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的症状

主要危害:

腺样体面容;

易患支气管炎;

易造成儿童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诊断方法:

症状、鼻内镜、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

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向鼻咽腔突出,呈圆弧形或山丘状,边界清洗,鼻咽腔不同程度受压变窄

(1)控制鼻窦及鼻腔炎症

口服药物(抗生素、抗组胺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滴剂或顺耳宁、粘液促排剂、中药),负压置换、雾化吸入、激素。

睡眠呼吸紊乱的患儿,上气道淋巴组织中的白三烯抗体增强,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可与白三烯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腺样体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使腺样体缩小,孟鲁斯特纳咀嚼片(顺而宁)2岁以上。

(相比较而言糖皮质激素鼻喷对腺样体的抑制作用更大)

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与腺样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抑制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鼻腔及鼻咽部炎性反应和对腺体菌落的调理,使得腺体组织缩小。

(地塞米松0.75mg=强的松5mg=甲基强的松龙4mg=氢化可的松20mg。

吸入性激素:

可的松25=氢化可的松20=强的松5=强的松龙5=甲强龙4=曲安西龙4=倍他米松0.75=氯地米松0.5。

二丙酸倍氯米松1000ug=布地奈德800ug=盐酸氟替卡松500ug。

曲安奈德、布地奈德(雷诺考特)和二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适用于6岁;

糠酸莫米松(内舒拿)适用于3岁;

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适用于4岁。

原则是:

用药剂量应严格控制,选用最佳疗效——全身生物利用度比,并通过症状缓解程度,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具体用法是:

每侧鼻孔2喷,内舒拿为1日1次,上述其他3种为一日2次,总量均为200ug/日,常用的鼻用激素每次用药量大约相当于口服或注射用药量的1%,而且真正能进入全身被利用的药物要小于所用药量的0.1%,所以有鼻用激素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