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699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透镜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透镜分析.docx

《透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透镜分析.docx

透镜分析

1.如图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外的A点出发,沿主光轴经B、C到达D点,当它移动到B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AB=BC=CD=10厘米,蜡烛经过C点时烛焰成    像,到达D点时烛焰成    像.

 

 

1题图3题图

2.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

3.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下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4.小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图乙,使用同一透镜B,若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5cm处,要想光屏上还能接收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刻光屏上所成像将比蜡烛在10cm处所成像变   .(选填“大”或“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2,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原理;

(4)当点燃的蜡烛在a点以外逐渐远离a点,若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则必须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      .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小明改变了蜡烛的位置,然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6题图7题图

7.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填“能”或“不能”)

(4)小张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光屏和透镜不动,应将蜡烛向    (左上/右下)调整.

(5)人眼看物体就和凸透镜成像原理一样,其中      相当于凸透镜,现在青少年近视现象非常严重,近视是由于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方,应配戴    (凹/凸)透镜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了预防近视你觉得你平时应注意      .

8.如图所示,在透镜的左侧有a、b、c、d四个位置,当把一物体先后放在a、b、c、d各处时,则把物体放在      处,在光屏上的像最大;把物体放在      处,在光屏上的像离凸透镜最近;把物体放在      处,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得不到像.

9.如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   (选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  点,光屏应放在  点.

 

8题图9题图

10.小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选填:

“照相机”或“放大镜”幻灯机)

(3)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0cm刻度

线处,小刚从透镜的      侧

(选填“左”或“右”)通过透镜可以看

到一个正立、      的烛焰的像.(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

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

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    (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

(4)若在实验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

 

 

透镜

像的性质

A

放大

倒立

实像

B

缩小

倒立

实像

C

放大

正立

虚像

12.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

由此可知A、B、C三个透镜的焦距fA、fB、fc从大到小依次为      .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试在甲图中画出光线Ⅱ的折射光路.

(2)如图乙所示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17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14.为验证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大小及位置随物距变化规律,某小组用一支长4厘米的LED管作为发光体,在光具座上分别用焦距为10厘米和12厘米的两块凸透镜进行实验,每次他们都使光屏上的像达到最清晰,实验的相关条件、现象及记录的部分数据分别如图(a)(b)(c)(d)所示.

 

(1)分析比较图(a)与(b)或(c)与(d)]表明:

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      .

(2)分析比较图(a)与(c)[或(b)与(d)]表明:

不同凸透镜,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      ,同一物体所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如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这次成的是    立   的实像.

(4)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16.小明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在胶卷上形成的是  、 立的 像.

17.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18.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20

6.7

倒立缩小实像

6.7

20

倒立放大实像

15

7.5

倒立缩小实像

7.5

15

10

10

倒立等大实像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当U=7.5cm,时,、像的性质为      ;

(2)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      .

 

19.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      (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的  点,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      

(4)小莉将自己的近视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

20.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多次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中有三次成像的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

(1)分析、比较图甲、乙和丙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可知      .

(2)分析、比较图甲、乙和丙中像大小随物距变化关系,可知    .

(3)根据你所知道的凸透镜成像的知识,结合图中的信息,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1.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

可以用于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22.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中的      ,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    .

 

23.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填像的性质),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    (填像的性质),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24.如图是小阳制作多用途手电筒.手电筒前面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套筒(调节时套筒足够伸缩长度),DF处装入凸透镜.

(1)当手电筒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   位置,此时射出平行光线;

(2)在此基础上,若要作投影仪使用时,在AB处插入投影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未画出)上观察到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

(3)若要想屏幕上的像缩小一些,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套筒.

 

 

24题图25题图26题图

25.为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在学校大门附近安装了摄像头(如图所示).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26.观察如图中所示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

(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

(2)如保持胶片与银幕的位置不动,想在银幕上成一缩小像,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银幕.

1.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大象B.一只鸡C.一只鸡蛋D.一张课桌

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

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在分度

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3.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5.欲称出质量为39g的物体的质量,应依次往天平右盘内加砝码,则砝码添加的顺序是(  )

A.30g9gB.30g5g4gC.20g10g5g4gD.20g10g5g2g2g

6.一根铁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哪种?

(  )

A.轧成铁片B.给它加热C.用锉刀锉D.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

7.小明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选择了一个物体,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其质量为100g,该物体可能是(  )

 

A.B.C.D.

 

8.用天平测量铁块质量时,放砝码的右盘下沉,要使天平平衡,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右旋B.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左旋

C.将右盘中的砝码减去一些D.将左盘中增加一些砝码

9.如图是生活中常见警示标志,它通常立在桥头,它警示的内容是(  )

A.该桥的质量是20吨B.该桥的质量不会超过20吨

C.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能超过20吨D.过桥车辆在桥上停留时间不能超过20天

10.“神舟”三号飞船载有模拟宇航员系统,进行拟人载荷试验,其中的形体假人具有质量、形状与真人基本一致的特点.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形体假人质量的是(  )

A.10千克B.50千克C.120千克D.150千克

11.如图是一托盘天平横梁上的标尺,标尺的最大

值是  g,分度值是      g,游码所对的

刻度是    g.

12.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增加/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

 

13有一种小儿用药的用法用量写到:

溶于40℃以下的温开水内服,成人一天8~16袋,分2~3次服用;小儿一天30mg/kg体重,分2次服用.共有:

0.16g×12袋.根据以上数据,如果一个小孩的质量是16kg,则每次用量是      g,      天内能将此盒药用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

由“蜡烛移动到B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可知B点正好是2倍焦距处;因为已知AB=BC=CD=10厘米,所以此透镜的焦距f=15cm,则蜡烛经过C点时,位于2f>u>f范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到达D点时,位于u<f范围,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

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

2.解:

由题意知,f=15cm,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故答案为:

缩小;照相机.

3.解:

现在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方,根据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蜡烛向上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把蜡烛移到A点处,2f>U>f,V>2f,所以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

上;右;放大.

4.解:

(1)图甲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A透镜的1倍、2倍焦距之间,图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大于B透镜的2倍焦距,而两次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

(2)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凸透镜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图乙可以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3)若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5cm处,则物距减小,像距应该增大,所以光屏应原理凸透镜,此时成的像也会比原来变大.故答案为:

(1)大于;

(2)照相机;(3)远离;大.

5.解:

(1)在实验过程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靠近光屏的上方.所以应向上移动光屏.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调;

(3)由图2可知: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在c点时,成放大倒立实像,主要应用是投影仪;在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若将蜡烛远离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小.故答案为:

(1)凸透镜;

(2)上;(3)a;d;c;(4)靠近;变小.

6.解:

(1)由图可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偏高,因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可以使蜡烛的高度升高,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当蜡烛移到A点时,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应该大于二倍焦距,故应把光屏向右移动;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能能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小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说明此时不成像,或者成的是虚像,即蜡烛位于焦点上或焦点以内.故答案是:

(1)升高蜡烛高度;

(2)右;放大;投影仪;(3)蜡烛位于一倍焦距之内或焦点上.

7.解:

(1)由图可知,u=v=2f=20cm,所以焦距f=10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过程中,物距减小,像距应增大;(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u=8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光屏上不会有像出现;

(4)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像和成像物体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光屏上的像在左上角,必须向右下方谢调整才到光屏的中心,所以物体要向相反的方向调整,故凸透镜应向左上移动;(5)根据眼睛的构造与视物原理,晶状体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近视的原因,正是因为所成像的位于视网膜的前方,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正好起到矫正目的;近视眼的形成多是由于眼部疲劳引起的,保持正确的坐姿、经常做眼保健操可预防近视眼形成.故答案为:

(1)10;

(2)大;(3)不能;(4)左上;(5)晶状体;前;凹;保持正确的坐姿、经常做眼保健操.

8.解:

屏上出现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蜡烛放在c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蜡烛放在a点,屏上的像距离凸透镜最近;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到光屏上.所以蜡烛放在d点,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得不到像.故答案为:

c;a;d.

9.解:

在实验中,凸透镜应放在物体和光屏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从图上可以看出BC大于AB,所以蜡烛应放在C点,光屏应放在A点.故答案为:

凸透镜;C;A.

10.解:

由题意知,f=15cm,2f=30cm.

(1)当蜡烛位于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等于50cm﹣20cm=30cm,等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当蜡烛位于30cm刻度线处时,物距等于50cm﹣30cm=20cm,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当蜡烛位于40cm刻度线处时,物距等于50cm﹣40cm=10cm,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应从凸透镜右侧观看.

故答案为:

(1)等大;

(2)幻灯机;(3)右;放大.

11.解:

(1)将蜡烛放在A点,此时蜡烛距离凸透镜50cm,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应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光屏应在60cm和70cm之间,所以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2)①在1﹣4次实验,物体都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第6次实验,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第5次实验中,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大;

(3)将蜡烛放在C点,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则物距增大,虚像越大,所以应将蜡烛向左移动.(4)若在实验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所以应将蜡烛向上移动.故答案为:

(1)左;

(2)①缩小;②大;(3)左;(4)C.

12.解: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物距大于A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B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物距小于C凸透镜的焦距.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可知物距相等,所以C凸透镜的焦距最大,A次之,B最小.故答案为:

fC>fA>fB.

13.解:

(1)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会聚光线,说明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能把由图知,光屏上出现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