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75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docx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XX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2005—2010

一、制定本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XX国职业教育法》,全国人大,1996年5月;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

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1月;

5、《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温家宝,2005年11月;

6、2004年全省高教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精神;

7、《XX市人民政府2004年度工作报告》。

二、XX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以及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管理体制、内部结构、运行模式和调控方法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对象大众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和远程化、学科结构集群化、社会职能多样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逐步由高中阶段向高中后阶段延伸,至本世纪初,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教育比重达25-60%之间。

如美国有社区学院近1600所,在校生人数占全部大学生的44%,达1000万人;我国XX省,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即开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相衔接的高职教育体系。

自上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把“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国策,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逐年加大,为我国在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筑了重要阵地。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已达到104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高职教育的在校生达到595.65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3%;招生数达到237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3%。

XX省高职高专达54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5%,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达38.22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4%,招生数达16.44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60%。

高等职业教育已稳稳地占据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终身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并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省委、省政府制定的《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XX的发展要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

XX市第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做中原崛起后起之秀”。

XX省“十一五”规划确定前三年省、市、县、乡四级分期分批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一遍,提高从事技术员以上职业层次的务工人员比例,培训任务繁重。

(二)XX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XX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教育发展将带来不同的影响,初中学龄人口将逐步下降,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后也会逐步下降,生源总量减少。

XX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经济不发达,资源和原材料初加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数量少,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旅游、物流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三农”问题突出,科技水平低,科技专业人员少,科技开发能力不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匮乏、技术人才短缺。

XX教育发展滞后,中小学师资学历层次偏低,到“十五”末,全市小学专任教师中的专科学历教师比例仅占36.1%,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比例仅占24.8%。

上世纪80年代先后转正的中小学民办教师进入新世纪后,将因年龄因素陆续退出教师岗位,因而XX中小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师资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中小学教育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将随之加大,这种形势对我院继续发挥现有师X教育资源优势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XX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现有执业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5527人,按全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5人的平均数计算,目前XX市执业医师缺口6173人。

XX市209所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760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6.97%,全市乡村医生无学历人员占90%,农村因病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

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学历层次偏低,高等医学人才严重匮乏,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已成为XX市乡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大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的力度。

(三)XX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历史

XX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5月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XX教育学院、XX师X学校和XX卫生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医学教育、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XX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师资、医技人员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学院组建前的原XX师X学校创建于1903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原XX卫生学校具有50余年的医学教育历史,原XX教育学院具有丰富的成人专科教育经验,组建以后的XX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基础好,文化积淀深厚。

2、办学规模

学院总占地面积458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学院现设有10个系部,全日制专科在校生2615人,在职进修和函授学生1786人。

3、专业建设

学院现开设有31个高职类专业,涵盖了文化教育、电子信息、医学卫生、财政、旅游、公共事业、艺术设计传媒、法律、环保、制造等11个大类。

4、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2人,其中,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33人,双师型教师14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6人,聘请27名著名高校的教授、博士和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工程师为学院兼职教授。

5、基础设施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运动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各类实验实训室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4个,建成了校园网,校内实验设备总值达2113万元,各类固定资产达2.78亿元。

6、教学改革

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时数,形成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中护理和医学检验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社区医学专业教改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组织开展多种专业技能考核鉴定,使毕业生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7、教育教学研究

学院现设有科研处和学报编辑部,建立了教学科研工作和管理体系。

近年来学院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荣获市厅级以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励90余项,编著教材和出版专著64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

(四)存在问题与差距

虽然XX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基础、基本建设、办学声誉、文化积淀、外部形象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作为一所新组建的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等方面,与全省一流、全国示X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落后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仍制约着学院的发展,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2、存在人浮于事现象,人力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4、专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5、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6、办学资金不足,发展压力大。

对于这些困难矛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XX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战略思想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双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走以就业为导向、产学一体、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X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办学方针 立足市场需要

面向未来发展

3、办学理念 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负责

4、发展思路  “123”发展思路——

瞄准一个目标——争创特色鲜明、省内一流

的示X性高职院校

抓好二个建设——内涵建设和新校区建设

实施三个步骤——适度扩展(2—3年):

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夯实基础,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千亩校园,万人大学”建设目标。

——逐步做强(1—2年):

强化管理,练好内功,走内涵发展道路,打造精品专业,全面提高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努力创优(2—3年):

加快构建专业优势、质量优势、就业优势和管理优势,彰显特色,打造品牌。

5、学院精神 艰苦创业、团结奉献、开拓创新、勇争一流

6、专业建设思路 巩固、提升医药卫生类专业

调整、优化文化教育类专业

改造、拓展艺术设计类专业

积极发展市场紧需的专业

7、办学原则

——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原则。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个灵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学院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发展规模和速度,保证学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理念上以创新视为学院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院管理上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德育为首原则。

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格塑造,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质量第一原则。

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院全部工作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贯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的方针,学院发展规模有计划控制,由“做大”向“做强”转变,坚持质量是学院生命线,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

——就业优先原则。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度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专业计划、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培养模式、素质培养等方面全面服务就业工作。

——特色兴校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学院特色专业,重点投入,优先发展。

专业设置少而精,专业建设不贪大求全,走精品专业发展之路。

——人才强校原则。

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应用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要努力改善教师政治生活待遇,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专家学者来院工作,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打牢人才强校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原则。

坚持学院是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定位,围绕中共XX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做中原崛起后起之秀”的要求,明确方向,为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服务。

全面促进学院办学思想的转变,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中专办学和管理模式向高职办学和管理模式转变。

深化内部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国内交流,不断增强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目标任务

1、学院发展定位

立足XX、面向全国,形成集高等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层次、多科类、多功能、多形式办学格局,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力争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示X性高职院校。

2、专业建设

按照加强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积极发展市场紧缺专业的方针,牢记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岗位分析,准确把握专业的内涵,针对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为核心,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做到“三个贴近”和“三个协调”,即贴近市场、贴近岗位、贴近学生,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协调。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和精品专业。

建设院级精品专业6—7个,省级精品专业2—3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2个;以精品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8个以上,省级精品课程2—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个。

3、师资队伍建设

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引进和管理工作制度和师资优化配置机制,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水平的实质提升。

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坚持积极培养和大力引进人才两手抓。

制定引进人才配套政策,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做兼职教授。

同时采取选送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到企业和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2010年以前学院教师培训面达到80%,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实施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工程,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专兼职教师总数达725人,具有副高级(不含高级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30%以上,其中教授比例达5%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比例达70%以上,教师硕士以上比例达40%以上,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20%左右,在引进博士等高级人才上有新的突破,同时使大部分学科培养出1—2名在省内同类专业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适时实行“访问工程师”进修制度,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工艺技术流程,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并形成教学骨干队伍的梯队结构。

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机制与政策,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学生满意率高,有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

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完善聘任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4、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观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管理观。

强力实施“六双”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实现订单培养学生达到在校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

科学实施模块教学,创新教学制度,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课程改革大趋势,与时俱进,革新、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扩大实践课课程总量的比例,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XX书的“双证书”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推广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尽快建立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5、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行实验室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实验室建设规模。

到2010年前使学院各类实验实训室总数达150个左右,实践课达到课程总量的50%,实验室利用率平均达85%以上。

教学设备总值达到5000万元,生均达到5000元以上。

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00个以上。

要加强对附属医院等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加大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力争进入国家或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的行列。

6、图书馆建设

2010年以前要新建一座面积为1.8万平米的图书馆,着力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120万元。

到2010年力争使图书馆成为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能为全院师生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

各类藏书达80万册,期刊年订阅量达700种。

7、人才培养

2007年通过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力争取得优秀成绩,打造高职教育优秀品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好,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创业和创新能力强;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达到基本要求,职业技能达标率进入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各达到3000人的规模,努力成为XX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培训的重要基地。

8、科技开发研究

建立高职高专教育研究机构,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积极开展科技服务。

提倡重点系部有条件的可建学科研究所,对外挂牌服务。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加强产学研结合,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与安钢集团XX钢铁XX、羚锐集团、XX省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和科研成果孵化基地,促进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建立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争取建立1—2个学科研究所。

继续实施教研、科研项目扶持和科研成果奖励政策,重点奖励高水平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科研成果,设立院科研基金,为重点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对引进人才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费。

加强校际间的联系与合作,对重点课题开展联合攻关。

承担市厅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100项以上,横向开发和推广项目30项左右,出版高职类专业教材和专著总数达50部以上,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0篇以上。

其中核心期刊达200篇以上。

完成学院学报的审批,经过3—5年努力把学报办成省级优秀学术期刊。

9、数字化校园建设

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的建设。

建立课件制作中心、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建设虚拟实验室,强化电子校务建设,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应用水平。

10、校园规划

对现有校区进行科学地规划,在XX羊山新区征用1000亩土地,筹建新校区。

校园建设规划的总原则是要科学论证、精打细算,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数字化、人性化、园林化的新校区。

11、对外合作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20所左右的国内外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积极承办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学术会议,年邀请20名左右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全面加强学院领导班子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管理、经营和运行模式,形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展现,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证学院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加强教职工队伍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职工的头脑,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化人际环境,不断增强全体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是以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建设为重点,制定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教职工尤其是对专任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是继续坚持“引进优化、培养提高”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引进与培养、引进与使用、物质驱动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年轻教师的力度,积极吸收和引进国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逐步实现教师“三高”(即高学历、高水平、高技能)的素质结构。

四是切实做好现有教师的稳定、培养和使用工作,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参加进修、培训或攻读学位。

实施“名师工程”,制定政策支持、鼓励教师晋升教授职称,使学院的职称比例超于合理。

五是拓宽聘任渠道,增设流动编制,争取国内外人才来我院访问、讲学和科研,继续坚持聘请外籍教师制度,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级工程师、政府高级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为我院特聘教授或兼职教师。

六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管理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科学考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深化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

一是深化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界定学院和系部的管理职能,加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

加强院级宏观决策调控的职能,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科学规X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深化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行全员聘任制,完善奖励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教师以岗定薪、职工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新机制。

三是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聘任机制,建立科学规X的退出和淘汰机制,保证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行。

四是精简机构,加大人力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和完善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办学效益。

五是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整分配政策,使各类职务与岗位职责、待遇、考核、奖惩紧密结合,重点改善学科带头和学术骨干、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的待遇,稳定教师干部队伍。

六是继续坚持和完善院务公开制度,加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七是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理顺关系,实行公司化运作,提高适应能力,加强对外发展,做大后勤产业,以最优化原则,创造最大效益,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开展优质服务,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证。

4、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教育国际化、大众化、人才培养市场化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进一步完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即双德育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双纲导教(理论课教学大纲、实训课教学大纲)、双堂施教(理论课堂、实训课堂)、双师执教(双师型教师上课)、双项考核(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双证就业(学历证书、相应的职业XX书),实施“精品课程”工程。

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创新授课方式和培养手段,实施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大素质教育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以公共基础课、主干课和跨学科课程为重点的名牌课程建设,加强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材建设。

继续重视招生、就业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以出口保进口,保证学院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一起抓,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起抓,加大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工作特别是劳务培训的力度,坚持校际联合、行业联合、校企联合,坚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行业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和联合办学,创新办学机制。

5、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一是完善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系部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开展市场调查论证,选择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建设。

二是以精品专业建设带动重点专业建设和发展。

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改造已有专业的培养方向,创造条件开设新专业,适时组建新的系部,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及时坚决地舍弃一些就业困难的专业。

四是建立系部责、权、利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机制,调动系部专业建设积极性。

6、改善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

认真科学地做好校园整体建设规划,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实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和补充配套。

强化实验室二级管理,采取扎实的措施,使系部实验室管理上水平,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逐步完成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文献资源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