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383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

水体、文化、名人资源是泰州市主体旅游资源,休闲性资源尤其丰富。

泰州市的旅游资源共有7个主类,占国标中所列全国旅游资源8个主类的87.5%,其中18个亚类占全国34个亚类的53%,48个基本类型占全国181个基本类型的27%。

可见,泰州旅游资源类型还是比较丰富的。

第七条旅游市场

1、泰州市旅游市场情况

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近距离旅游是主体;

入境旅游市场以东南亚地区游客为主;

商务客人和休闲度假客人是泰州旅游的主体。

2、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个性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多;

家庭伙伴式旅游趋势明显;

以康体保健、放松身心为动机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趋势增强;

城市周边以及近距离城市之间的短距离旅游需求增长。

第八条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

资源丰富,自然和文化组合好;

生态环境优越,水乡湿地及水体景观保存较好;

区位优势明显,客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旅游开发基础好,社会环境优越。

劣势:

旅游工作网络不健全,旅游管理体制需转变;

项目建设地区差异大,旅游投入相对不充分;

旅游产品结构较单一,旅游产业规模需扩大;

旅游专业人才较匮乏,旅游服务水平需提升。

机遇:

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投资力度加大;

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的快速成长;

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未来旅游消费的趋势;

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发达交通网络已形成;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泰州旅游带来机遇。

威胁:

周边地区的旅游业比较发达,泰州市相对落后,竞争激烈;

旅游业的市场门槛提高;

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已经不再受到欢迎;

区域协调与合作乏力;

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第三章定位

第九条市场定位

泰州市的国内旅游市场定位为:

重点开拓和发展的市场(近期重点):

长三角城市群及江苏、浙江、安徽其他城市;

目前有直达火车可以到达且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及城市,如北京、天津、广东、四川、山东等。

前期开拓和发展的市场(中期重点):

河南、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

潜在市场:

国内其他省份。

泰州市国际旅游市场的运作方法应是通过商务旅游和文化影响积极发展国际旅游,市场定位为:

重点开拓和发展的市场:

港澳台市场、东南亚市场。

初期以商务客人为主,再以旅游者为主。

前期开拓和发展的市场:

中亚、欧美、大洋洲市场。

世界其他地区。

第十条旅游产品及功能定位

改变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现状,形成观光、度假和其他专项旅游产品并举的产品结构体系。

着力打造水乡生态、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吉祥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努力成就泰州市旅游产品新品牌。

第十一条旅游主题定位

泰州旅游主题应是以水为魂、以文为脉。

泰州市的旅游主题定位应为“中华凤城,祥泰之州”,努力打造吉祥宝地和生态水城的旅游形象。

把吉祥文化和生态水城的城市旅游理念,贯彻到点、线和面上,营造泰州城市旅游的大环境。

第四章旅游发展战略

第十二条战略目标

提升泰州市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将泰州市建成江苏旅游强市、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城市及休闲度假胜地;

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支柱产业,进而成为泰州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第十三条战略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政府主导为中心,以“五个统筹”统领全市旅游业发展,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兴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泰州市旅游资源优势,面向江浙沪旅游市场,重点接轨上海市场、南京市场和苏南市场,以里下河风光为依托、以文化为特色、以节庆活动为媒介,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专题旅游,开发高品位旅游景点,培育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形成旅游与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格局,将泰州市建成江苏旅游大市、强市,使旅游业成为泰州市第三产业支柱产业。

第十四条战略任务

泰州市的旅游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可归纳为“135”战略,即强调“一个坚持”与“一个中心”,实现“三大跨越”,实施“五大战略”与完成“五个提升”。

1、“一个坚持”与“一个中心”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旅游强市为中心。

2、三大跨越

将泰州市旅游业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为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并进而转变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将泰州市从旅游资源大市建成江苏旅游大市,进而建成江苏旅游强市;

将泰州市从一般旅游观光地,转变为在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

3、“五大战略”与“五个提升”

实施资源整合、区域合作与产品升级战略,提升旅游产品水平和旅游地的竞争力;

实施形象提升和全方位营销战略,提升旅游市场知名度和吸引力;

实施体制创新和结构优化战略,提升旅游产业的内生力;

实施精致化服务战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行业应变力;

实施协同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旅游发展支撑力。

第十五条战略重点

调整旅游产品结构;

积极实施形象提升和市场推广工程;

优化旅游环境;

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旅游体制改革;

积极实施旅游人才工程。

第十六条战略措施

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引导)战略;

以接轨上海、南京、杭州,融入长三角为契机,实施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旅游投入力度;

积极培育泰州经济和旅游活力,增强泰州综合吸引力;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发旅游精品;

塑造和提升旅游形象,加大旅游市场促销的力度;

进一步深化旅游体制改革,推进旅游产业的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

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十七条战略计划和精品工程

实施“451”计划,建设“813”旅游精品工程。

“451”计划,即确定四大旅游主题、五大旅游区、一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四大旅游主题:

水乡生态观光与度假、艺术文化、名人故里、吉祥文化。

五大旅游区(即四区一带):

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兴化人文水乡旅游区、泰州(泰兴)红色旅游区和沿江风光带;

一个旅游服务中心:

泰州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813”旅游精品工程,即八大重点项目、一大节庆活动和三大特色旅游产品。

八大重点项目:

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泰州市名人历史街区、泰州市红色旅游景区、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江苏(泰州)里下河湿地旅游区、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沿江休闲旅游区;

一大节庆活动:

中国泰州旅游节;

三大特色旅游产品:

名人故里游、水乡生态民俗文化体验游、温泉美食度假游。

第十八条旅游空间布局

根据泰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地域结构、旅游发展条件、未来发展方向和主导功能,将泰州市旅游空间布局概括为“四区一带”。

四区即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兴化人文水乡旅游区和泰州(泰兴)红色旅游区;

一带即沿江风光带。

1、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

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由城区凤城河风景区和名人历史街区两个景区构成,主要以泰州市城区海陵路和府前路为景观轴线,以凤城河风景区环河两侧游道为主游线。

景区特征:

城河风光、名人遗迹、吉祥文化、泰式民居、宗教文化,其中以凤城河风光、吉祥文化、名人文化为主要特征。

主要功能:

观光、游憩、美食、教育、体验、购物等。

景区定位:

祥泰之州,凤城水韵。

开发方向:

规划整合市区旅游资源,围绕主题开发建设重点景区(点),塑造名牌产品,打造品牌景区(点)。

通过串线的方式将环河旅游景点串联,高标准建设环河配套设施,营造优美的城市滨水景观环境,构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带。

连接市内重点景区(点)成片成区,使分散资源组合形成产品,推向市场,如梅园、柳园、桃园及相关资源组合,形成戏曲旅游产品;

城中府前路——五一路附近儒释道文化景区、泰山行宫、扬郡试院、城隍庙等组合,兴建美食、购物、休闲场所等特色街,形成城中旅游精品;

泰山公园、安定书院、岳武穆祠、新四军东进谈判纪念馆、西山寺等组合,形成西城河文化教育旅游景区;

规划设计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作为泰州旅游突破点,贯彻吉祥文化于城市建设中,使吉祥文化成为泰州市城市旅游的主题。

2、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

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位于姜堰市境内,由溱湖风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潼古镇、河横村生态农业园和华侨城休闲旅游项目组成,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

水乡湿地、会船节庆、古镇民风、生态农业、溱湖八鲜,其中以生态与民俗风情、秀水古镇最为著名。

观光、休闲、度假、美食、健身、会议等。

长三角地区著名休闲度假胜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

整合资源,使古镇、溱湖和河横村生态农业园之间的互补优势发挥最佳,打通湖镇村之间的水上交通线和水上游览线;

开发建设地热温泉;

使溱湖民风民俗固化,充分发挥其娱乐参与功能;

进行溱湖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度假村建设,以适应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

3、兴化人文水乡旅游区

兴化人文水乡旅游区位于兴化市境内,由乌巾荡风景区、郑板桥故居及纪念馆、施耐庵遗迹、李中水上森林、万亩荷塘、千岛垛田、西郊镇秋雪湖(徐马荒湿地)、大纵湖、得胜湖、戴南镇与张郭镇等部分构成,总规划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

里下河风光、历史文化资源。

观光、休闲、度假等。

以水域生态环境为背景,将兴化建设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区域著名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整合最有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通过游览线路的衔接,打造人文水乡景区,营造清新、秀丽、优雅、脱俗的旅游天地。

4、泰州(泰兴)红色旅游区

泰州(泰兴)红色旅游区包括泰州市区、泰兴、姜堰等地红色旅游资源。

以“海军诞生地”、“黄桥战役”为品牌,做好新四军东进谈判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及纪念馆、姜堰曲江楼、泰兴黄桥战役纪念馆等景点。

红色资源。

革命传统教育、观光、考察等。

以红色旅游作为突破点,将该区域建成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著名红色旅游区。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与区域生态旅游项目,打造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和革命教育基地。

5、沿江风光带

沿江风光带由高港区、泰兴市、靖江市沿江地区构成,长达90多公里。

分布着泰州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高港雕花楼、泰州港(包括杨港、高港、过船三大港区)、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中)、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杨根思烈士陵园、庆云寺、黄桥古镇、生祠岳庙、刘国钧故居、孤山、江心洲等资源和景区(点)。

是江苏沿江旅游带的重要区域。

长江水域风光、江堤及港口、现代水利工程、生物群落、革命史迹,以水域风光和生态资源为主要特征。

观光、度假、美食、休闲等。

滨江自然风光游览和度假区

在确保水源水质的前提下,按照“打造绿色工业走廊和生态景观走廊”的要求,规划整合沿江重点旅游资源,构建江堤观光体系,建造滨江公园、沿江生态林、仿古观江亭阁、垂钓区、休闲度假区和生态保护区,发展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水上娱乐为主要功能的风光带。

充分利用长江岸线及湿地资源,突出抓好沿江、沿路及区域内花卉苗木、森林公园、果品林带、水上休闲等生态建设项目,形成沿江农业旅游带,构筑生态廊道。

近期重点建设高港滨江新城(暂名)、靖江滨江旅游度假区、泰兴江心洲生态旅游区、靖江江心洲生态旅游区和泰兴生态观光旅游带等核心区域。

一个中心:

将泰州城区建成全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综合接待、旅游集散、信息服务、导游管理、旅游商品开发与销售等。

规划指导思想:

从服务泰州市民和外来旅游者两个主体出发,努力完善城市游憩功能,美化城市景观环境,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优化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实现旅游和城市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将泰州市建成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规划要点:

严格按城市规划要求改造和建设城区,实施旅游和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战略,从培育城市的综合发展活力和整体吸引力出发,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旅游产品进行建设和包装。

在城市各项建设上强化旅游意识、园林意识和环境意识,强调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的园林化,建设风格与立面造型的环境协调性,标识系统的规范化和艺术化。

注重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主要对城市街道广场、城市轮廓线、新旧城结合区、城市边缘区进行美化、和谐和统一设计,形成景观街区,提高城市绿化率,使园林、城市公园、滨河绿地、街头绿地有机融于城市环境中。

构造泰州城区“双水绕城”的城市格局。

打通北城河与西城河通道以及梅园西侧东城河通道,使得内城河畅通无阻,沿河两岸打造各宽50—100米不等的绿化带或园林景观带,形成一条环绕老城区的水上旅游精品线路和水上绿带,为深化“花园水城”主题服务。

外环河(引江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老通扬运河(或翻身河)——南官河)也应打通,并注意外环河与内环河的沟通,修建两岸防护林及生态绿地,营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空间。

完善管理系统,保证旅游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社会环境强调高效顺畅、安全有序;

经济环境强调公平合理、童叟无欺;

人文环境强调热情好客、文明服务。

挖掘泰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营造旅游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历史街区和凤城河风景区、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进行开发建设,增加城市文化底蕴,丰富城市文化景观。

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积极开展游览观光、商务会议、文化娱乐、购物、美食休闲等旅游活动。

采取特色旅游街的发展模式,开发建设泰州城区旅游购物、美食和休闲娱乐等特色街区;

建设主题文化广场,增加生态与文化休闲空间;

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适度增加主题饭店和特色文化娱乐设施(如表演泰州民间曲艺的场所),建立泰州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信息网站,提高旅游服务与接待水平;

完善旅游交通、旅游信息中心、标识系统、旅游安全等辅助设施,使泰州城区成为具有接待、中转、组织等功能的旅游中心地。

加强城市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实施形象工程,以良好的城市形象推进泰州市与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科技联系。

第十九条城市间旅游规划

1、泰州市城区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建设为泰州地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功能。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配套能力。

完善“双水绕城”城市格局,打造水上游线和水际绿化带。

规划建设府前路历史文化一条街,改“五一路”为“府前路”的西延部分,形成一条东至东城河,西至西城河的横穿老城的历史文化旅游线或区域,并将其南侧税东街规划建设成旅游特色街区,如美食、休闲、娱乐街,发扬光大泰州美食和泰州休闲文化。

注重城市文化资源和民居集中区域的保护与开发。

规划设计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和教育旅游项目。

强化市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

强化“中华凤城”的吉祥文化内涵,规划建设“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深化“祥泰之州”的文化底蕴,并使之贯穿于城市建设中。

2、姜堰市旅游发展规划

建成江苏省县级旅游强市和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度假、观光旅游胜地。

塑造“水乡湿地,会船之乡”旅游形象。

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相关规定。

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溱湖风景区为切入点,规划建设姜堰市品牌景区;

沟通溱潼镇、溱湖、河横村之间的水上游览线;

深入发掘其生态内涵,修复生态,使之形成国内一流的水乡湿地;

并在其中规划建设休闲度假设施,实现生态旅游的功能。

重新规划设计中国溱潼会船节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安排,最大限度地放大其综合效应,更好地发掘其里下河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策划举办溱湖八鲜节。

利用溱潼“世界茶花王”的地位,发挥其在花卉界的影响,延伸发挥其旅游效应。

保护姜堰镇、白米镇名人旧址,维护和建设姜堰镇环城河资源和民居群,以期在将来进一步开发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吸引外地旅游者。

考虑到将来行政区划的调整,姜堰市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应注意与泰州市城区相关项目的协调。

3、兴化市旅游发展规划

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区域著名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塑造“板桥故里,垛田之乡”旅游形象。

组合兴化市最有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形成旅游线路。

把“垛田风光”打造成兴化旅游向外推广的主打品牌,并采取按季节更换作物的手段确保垛田的旅游趣味性。

把握郑板桥这个历史人物大做文章,使之成为除垛田之外兴化市旅游的又一主打品牌。

4、泰兴市旅游发展规划

以红色项目和孑遗植物——银杏为中心发展成全国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科普之乡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打造红色旅游与“中国银杏之乡”旅游形象。

规划设计和扩建以黄桥战役纪念馆为核心的黄桥镇旅游区域,提升纪念馆展示手段,增加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利用“黄桥烧饼”的历史由来,策划美食旅游活动。

规划建设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进行主题展示和深度开发,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孑遗植物教育和科研基地。

以长江沿岸为主,建设沿江生态林与湿地,配合江苏长江旅游区建设,打造沿江观光带。

5、靖江市旅游发展规划

依托长江丰富的岸线及湿地资源,把靖江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长江江鲜美食之乡”。

规划建设孤山景区、江阴大桥桥北观光区以及江心洲度假区,并在适当地点规划建设长江江鲜品尝一条街,建设长江水生(鱼)文化展示馆。

第二十条旅游产品

1、指导思想

在强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旅游产品,突出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和专项旅游的产品特色,积极建设景区精品、文化名品和休闲度假新品,开发高品位、高效益的旅游产品,形成以休闲度假为龙头,以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和商务会议为支撑,以生态旅游和其他专项旅游为辅助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并通过“重点驱动,热点带动,新品促动”,达到“整体联动”的效果,把泰州市建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2、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泰州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方向应该是由一般性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其开发方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休闲度假为龙头,积极开发和培育泰州温泉度假、美食品尝和水上休闲旅游产品;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策划举办中国泰州旅游节等精品旅游节庆活动,创造泰州市的旅游品牌;

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尤其要重视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温泉度假区、湿地生态园、特色旅游街区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

塑造“中华凤城,祥泰之州”的旅游形象;

重视与周边旅游城市和景区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

规划设计贯穿泰州市的精品旅游线路,将泰州市的主要旅游景区(点)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3、旅游产品开发重点

重点旅游产品:

休闲度假旅游

次重点旅游产品:

观光游览、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节庆旅游、商务会议、自驾车旅游等

4、线路性旅游产品

(1)市内旅游线路组织

凤城河风景区、城区名人历史街区(含五巷——涵西街民居群、府前路一条街、特色旅游街区等)、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溱湖旅游区(含溱湖、溱潼、河横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含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四军东进谈判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及纪念馆等)、江苏(泰州)里下河湿地旅游区(含兴化城区郑板桥故居及纪念馆、上方寺、乌巾荡公园、秋雪湖<

徐马荒湿地>

、李中水上森林等)、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泰州沿江休闲旅游区等8个重点区域,可根据游览时间、景点类型、游览方式等进行配置,组织一日游、二日游或三日游线路以及精品游线路。

(2)专项旅游线路

修学文化旅游线路:

省泰中(安定书院)——崇儒祠——大浦小学——扬郡试院——洋思中学——襟江书院——马洲书院;

戏曲文化旅游线路:

梅园——桃园——柳园;

名人文化旅游线路:

梅园(梅兰芳)——安定书院(胡瑗)——崇儒祠(王艮)——郑板桥故居及纪念馆——施耐庵遗迹;

生态旅游线路:

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溱湖风景区(河横生态农业园)——张郭镇——李中水上森林;

工业旅游线路:

扬子江药业园——中华医药城——春兰工业园——华东五金城——戴南不锈钢城;

红色旅游线路:

新四军东进谈判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及纪念馆——姜堰曲江楼——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泰州城区(城隍庙庙会、吉祥文化)—靖江(讲经唱卷)—姜堰(古镇民居、溱潼会船)—兴化(水上婚礼、东岳庙会);

吉祥文化旅游线路:

光孝寺最吉祥殿——中华吉祥文化主题公园(策划规划中,可与园博园建设相结合);

水上游憩线路:

凤城河—凤凰河—引江河;

温泉休闲度假游:

泰州城郊温泉—溱湖温泉;

美食游线路:

泰州特色早茶——靖江江鲜、汤包——泰兴银杏美食——溱湖八鲜——兴化水席;

节庆旅游线路:

中国泰州旅游节系列活动。

(3)区域性旅游产品

走区域联动旅游发展之路,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寻求旅游产品合作联动。

戏曲文化游览线:

以梅兰芳、柳敬亭、孔尚任等生平、事迹、故事发生地等为线,组织泰州—扬州—南京—上海—北京旅游线;

湿地生态旅游线:

以湿地的类型来组合,形成泰州—盐城—扬州旅游线;

红色旅游线:

以革命事迹的历史传承及人物的关联性来组织,形成泰州—常州、泰州—盐城—淮安—徐州或泰州—常州—镇江旅游线;

领袖故里游:

泰州—扬州—淮安旅游线。

5、节庆旅游产品

在进一步做大、做好现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以中国溱潼会船节为主,整合现有节庆旅游资源,并力求有所创新突破,适时推出‘中国泰州旅游节’,进一步扩大影响,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积聚旅游人气,争取打造为全国性的旅游节庆活动。

旅游节每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可从3月下旬到5月初,考虑到活动的连续性和效果,整个活动应控制在1个半月左右。

中国泰州旅游节由旅游观赏活动、民俗活动、民间文艺活动、美食、经济活动、学术活动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系列活动组成,共同营造一段时间内的旅游氛围,激发全民旅游意识,形成旅游关注热点和旅游亮点。

旅游节活动地点的选择,以泰州城区为主,适当分布在各个县区里。

每年节庆都应有一个开幕式和闭幕式。

旅游节的组织者,应是市政府主办,有关市(区)政府、市旅游局承办,各部门协办,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办理。

第五章重点旅游项目

第二十一条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

1、基本情况

泰州市城区重要旅游景区和游憩景区,以水体、戏曲文化、宗教文化和重教文风为主体,在近期将此(与城区名人历史街区一起)打造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主题:

水景、戏曲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盐税文化。

主要景点:

望海楼、文会堂、梅园、桃园、柳园、文昌阁、南山寺、泰山公园、岳武穆祠、西山寺、安定书院、新四军东进谈判纪念馆等。

重点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