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87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

最新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

活动一:

趣味童年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

(出示古诗)《小儿垂钓》.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二、出示画面:

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

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

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

        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

(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

(幼稚 稚嫩 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 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出示《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玩的事做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验,好吗?

 

 

                           活动二:

感受亲情 

活动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前准备:

          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板书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

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

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检查课前搜集的资料.(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杜甫: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

 

活动三:

春意盎然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并背诵.

2、感受诗中春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大家知道吗?

对前面我们刚学习过一首他写的秋天的诗,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自然中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色.不少文人墨客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杜甫《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沐浴在春光中,我们感到分外的惬意;畅游在诗海中,我们收获颇丰.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活动四:

传统节日《清明》

  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学生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课前准备

  电脑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

(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

(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

(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

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学生观看.

  4、问:

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学生讨论.)

  5、向学生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学生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学生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学生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学生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学生慢慢跟读.

  2、学生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学生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学生.

4、请学生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除了清明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我们中华儿女几千年都过这些节日,也有许多诗人写了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活动五:

祖国风光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想象、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课本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谁的一首诗,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朗诵给大家听吗?

你能说说这几首诗描写的什么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怎么样?

(好)

(板书课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4、感受祖国的美好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集体带有感情地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课后继续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集体背诵〈望天门山〉这首诗;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活动六:

名句诵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人文修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诵读古诗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是文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耀眼,请同学们接诵古诗文名句.

二、名句接诵

岁月悠悠,大浪淘沙,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例:

a.明月松间照,________.

b.江碧鸟逾白,________.

c.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d.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e.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

f.水南水北重重柳,________.

三、自由诵读

1.直接诵读

中华民族璀璨的诗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阐明人生哲理的,有吟咏深厚情谊的,有陶冶高尚情操的,它们深得人们喜爱,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自己最喜爱的古诗文.(只要说得恰当均可.)

2、联想诵读

四、小结活动

中国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无数的优美诗篇给人以美的享用受,情感的熏陶.希望同学们今后更要多读多记,在生活中恰当运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祖国的经典文化,不但包括古诗词还有名人名言和谚语.今天我们来诵读名人名言和谚语.

二、初读名句,整体感知

1、出示名人名言.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三、细读名言,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句中含义.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四、出示谚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自己读一读.

2、教师范读.

3、抽生读.

五、诵读名句,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名人名言和谚语.

2、带有感情地诵读.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祖国文字灿烂辉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活动7:

夏日炎炎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夏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夏天景物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

你们见过夏天的雨吗?

谁来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夏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夏天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夏天虽然很热,但是优美的诗句却带给我们惬意舒服.

写写这几首诗.

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

一、活动目的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激发我班学生读书和诵读热情,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决定举办 “诵中华美文、展中学生风采”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 活动主题 

   诵中华美文、展中学生风采 

三、活动形式 

1.     抽查背诵.抽签5名学生检查背诵下发的篇目,所得分计入小组总分. 

2.     个人诵读.各组推选出一名班内诵读最好的学生参赛,比赛得分计入团体总分,同时作为个人奖评选依据.

3.     集体诵读.全组学生参与,以四人组为单位集体诵读,比赛得分计入小组团体总分. 

诵读篇目题材自选、不拘一格,突出特色,诵读时间不超过7分钟,可以配乐诵读.

四、诵读内容及要求 

1.     参赛诵读内容:

中华经典古诗词、美文,可以是教材内容也可以选取课外读本内容.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     仪表稳重大方,要有感染力,使用普通话,朗读正确、流利,不丢字,不添字,停顿适当,感情丰富,诵读出作品的韵味,要脱稿朗诵. 

五、     评分标准(个人诵读、集体诵读) 

1.     朗诵时间(1分):

2—7分钟,不足或超时要酌情扣分. 

2.     作品演绎(3分):

理解作品内容,准确再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感情饱满、真挚,声情并茂,生动感人. 

3.     语音表达(2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音色优美,声音富有感染力. 

4.     朗诵效果(2分):

脱稿朗诵,朗诵内容与音乐配合得当.

5.     仪表仪态(2分):

精神饱满,自然大方,动作、表情与古典诗词、美文特定情境相贴切.

活动8:

秋意浓浓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秋景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这首诗《夜书所见》.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秋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在正值秋天,寒意袭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秋天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杜牡《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初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