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89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 物质的推断.docx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物质的推断

物质的推断

【相同部分】

一、选择题

(2018,上册,73)(2017,上册,7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答案:

C

解析:

A、碳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但是碳酸不会转化成碳,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碳不会转化成碳酸,故B错误;

C、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故C正确;

D、碳酸钙不会生成氢氧化钙,故D错误.

故选C.

(2018,上册,93)(2017,上册,93)甲、乙、丙、丁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甲与乙、甲与丙、甲与丁、丙与丁混合均产生沉淀,乙与丁混合产生气体,则甲、乙、丙、丁依次为【】

A.HCl、BaCl2、AgNO3、Na2CO3

B.AgNO3、HCl、Na2CO3、BaCl2

C.BaCl2、Na2CO3、AgNO3、HCl

D.AgNO3、HCl、BaCl2、Na2CO3

答案:

D

解析:

乙与丁混合产生气体,说明为碳酸钠和盐酸;甲与乙、甲与丙、甲与丁混合均产生沉淀,甲只能是硝酸银。

故丙为氯化钡,又因丙与丁混合均产生沉淀,故丁为碳酸钠,乙为盐酸。

故选D。

(2018,上册,35)(2017,上册,35)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铜、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B.乙一定是铜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答案:

B

解析:

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两两之间可以相互反应,只有铜不与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反应,故根据题意可知,乙一定是铜。

甲、丙、丁则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2018,上册,96)(2017,上册,96)某白色固体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几种。

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水,搅拌后有不溶物,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碳酸钠B.氢氧化钠C.碳酸钙D.氢氧化钙

答案:

A

解析:

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水,搅拌后有不溶物,不溶物可能是固体中本来就含有碳酸钙,也有可能是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二者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根,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滤液一定溶有碳酸钠。

故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且该固体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物质至少存在其中一种。

(2018,上册,94)(2017,上册,94)为测定超薄材料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弹簧夹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则气球内的气体可能是【】

A.氢气B.氧气

C.甲烷D.氯气

答案:

B

解析: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开始时不会沉在烧杯底部,故A不正确;

B、气球充有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会沉在烧杯底部,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大,会使气球浮起,故B正确;

C、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开始时不会沉在烧杯底部,故C不正确;

D、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会沉在烧杯底部,但二氧化碳的密度也比氯气小,故气球不会浮起,故D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2018,上册,30)(2017,上册,30)有A、B、C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A+2AgNO3=B+2Ag,B+2KOH=2C+Cu(OH)2↓,判断化学式:

A是______,B是_____,C是_____。

答案:

CuCu(NO3)2KNO3

(2018,上册,51)(2017,上册,51)已知反应A+B=C+D,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则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若A溶液呈蓝色,B为烧碱,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若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且C为盐,D为水,但该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其具体例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置换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盐和水,但并不属于中和反应

(2018,上册,60)(2017,上册,例4)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化学方程式:

①为_____;②为______。

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答案:

Ca(OH)2+CO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6HCl+Fe2O3=2FeCl3+3H2O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

解析:

本题属于较难题,主要考查依据框图进行常见物质的推断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强且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该题的四种物质均已知,只需结合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确定框图中的转化关系即可,突破口应该是C和D。

D能转化为铁,说明D为含铁元素的氧化铁;C与其他三种物质以及铁都能发生反应,则C为盐酸;A能转化为B,则应为能溶于水的氢氧化钙转化为难溶的碳酸钙,即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钙。

框图中的四种物质具体对应之后,就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写出具体物质的用途。

(2018,上册,5)(2017,上册,5)下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写出化学式:

甲为_____;乙为_____。

答案:

H2Ca(OH)2等

解析: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甲是氢气,乙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

H2;Ca(OH)2

(2018,上册,18)(2017,上册,18)下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M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景分数为40%。

甲的化学式为_____;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H4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CO2↑+H2O灭火(或作气体肥料等)

(2018,上册,26)(2017,上册,26)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氧化物,B的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X为_____,Y为_____。

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H2SO4NaOH(合理答案均可)Cu(OH)2+2HCl=CuCl2+2H2O

解析: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物质的溶液呈蓝色,所以B是含有铜离子的盐,A是一种黑色氧化物,和X反应会生成铜离子,所以A是氧化铜,X是一种强酸,盐和Y会生成C,C和酸会生成盐B,所以Y是一种强碱,C就是氢氧化铜沉淀,D就是氯化铜,所以X是硫酸,Y可以是氢氧化钠,硫酸和氧化铜会生成硫酸铜,氢氧化铜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盐酸会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铜,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所以X是H2SO4,Y是NaOH,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C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2HCl═CuCl2+2H2O.

(2018,上册,41)(2017,上册,41)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的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O22H2O

2H2↑+O2↑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则单质丙为氧气;乙通常为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又可由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甲反应生成,可判断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乙→丙,即水转化为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

2H2↑+O2↑;根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甲:

过氧化氢H2O2、乙:

水H2O,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物质的性质有差异。

(2018,上册,53)(2017,上册,53)(2017,下册,例4)下图中,甲是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乙是黑色粉末;丙和丁是可溶性盐。

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在氧气和水存在时能发生反应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属于信息推断题。

首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甲是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由图中已知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可初步推断甲为铁的氧化物,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刚好为70%,可确定甲为氧化铁。

由题目可知乙为黑色粉末,而氧化铁被还原后生成的铁粉为黑色,可推知乙为铁。

反应①为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可利用一氧化碳、碳或氢气还原。

加入试剂A后,氧化铁和铁都会转化为可溶性盐,由此推断加入的试剂A为酸,可判断其为常见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由丙和丁中加入试剂B后转化成含有铁元素的两种碱,可推断加入的试剂B应为可溶性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钾等。

根据题给信息可书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Fe2O3+3CO

2Fe+3CO2(或2Fe2O3+3C

4Fe+3CO2↑等)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等]

NaOH[或Ca(OH)2等]4Fe(OH)2+O2+2H2O=4Fe(OH)3

(2018,上册,54)(2017,上册,54)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1)Cu(OH)2CuSO4+Fe=Cu+FeSO4(或CuCl2+Zn=Cu+ZnCl2等)

(2)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O2+Ca(OH)2=CaCO3↓+H2O等]

解析:

(1)A是紫红色金属,因此A是铜,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难溶性碱,因此D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

Cu(OH)2;由于C能够和氢氧化铜相互转化,且C能够转化为铜,因此C是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等,因此由C转化为A可以是铁与硫酸铜等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CuSO4+Fe=Cu+FeSO4(或CuCl2+Zn=Cu+ZnCl2等),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A为氧化钙;A与水化合得B,B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是白色难溶固体,因此C是碳酸钙,D和碳酸钙能相互转化,D可以是钙盐,也可以是二氧化碳,由D转化为C是产生碳酸钙的反应,因此可以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O2+Ca(OH)2=CaCO3↓+H2O等]。

(2018,上册,56)(2017,上册,56)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G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已略去)。

已知A为单质;C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方法;E是用量最大的金属,其含量在地壳中居第四位;F是最轻的气体。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

(2)写出物质的名称:

C为____;D为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复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稀盐酸

(3)3Fe+2O2

Fe3O4

Fe3O4+2C

3Fe+2CO2↑Fe+2HCl=FeCl2+H2↑

(4)作清洁能源等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

根据“E是用量最大的金属,其含量在地壳中居第四位”,可知E为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根据“F是最轻的气体”,铁E和D反应生成F氢气,D为酸,又D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气体C,且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方法,可推知D为盐酸,进而可知G为氯化亚铁;因为“A为单质;C为气体”,则A为碳;②为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方法,则C为二氧化碳,代入符合题意;

(1)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故为复分解反应;

(2)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D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3)反应①为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3O4+2C

3Fe+2CO2↑。

反应③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4)由上述分析可知F为氢气,氢气可以作清洁能源,还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2018,上册,59)(2017,上册,59)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若甲、乙、丙分别为稀硫酸、氢氧化铜、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则乙是_____。

(2)若甲、乙、丙均为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乙并放出大量的热。

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丙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若甲、乙、丙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依次为固态、气态和液态,则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硫酸铜溶液

(2)CaO+H2O=Ca(OH)2CaCO3等(3)氧化铁等

解析:

甲、乙、丙为初中常见物质,

(1)若甲、乙、丙各为稀硫酸、氢氧化铜、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硫酸和氧化铜会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铜,所以乙是硫酸铜;

(2)若甲、乙、丙均为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乙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甲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放出热量,所以乙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转化成氯化钙、碳酸钙,所以丙可能是碳酸钙;

(3)若甲、乙、丙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依次为固态、气态和液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所以甲可能是氧化铁,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

三、简答题

(2018,上册,20)(2017,上册,20)甲、乙、丙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均含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甲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写出①②③④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①C+O2

CO2

②2C+O2

2CO

③CO2+C

2CO

④4CO+Fe3O4

3Fe+4CO2

解析: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即碳元素。

且已知甲是单质,故甲是C;丙能和四氧化三铁反应,故丙是CO,生成的乙是CO2。

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018,上册,47)(2017,上册,47)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什么?

(2)D可能是有机物或无机物,请分别写出其可能的化学式。

(3)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产生淡蓝色火焰。

(2)C6H12O6或H2CO3

(3)2H2O

2H2↑+O2↑

(2018,下册,6)(2017,下册,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H4)2SO4、NaCl、BaCl2、Na2CO3、Na2SO4、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a.取适量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匀、共热,没有任何异味产生;

b.另取适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c.取b中的白色沉淀,往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白色沉淀全部消失。

请回答: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

一定不含什么物质?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定含有BaCl2、Na2CO3。

一定不含(NH4)2SO4、Na2SO4、CuSO4

(2)BaCl2+Na2CO3=BaCO3↓+2NaCl

解析:

a.取适量白色粉末于熟石灰混匀、共热,没有任何异味产生;说明不含有硫酸铵;

b.另取适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产生的沉淀可能是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

c.取b中的白色沉淀,往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白色沉淀全部消失.说明一定不会是硫酸钡沉淀,是碳酸钡沉淀,从而说明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钠,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不能确定氯化钠的存在;

(1)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硫酸钠和硫酸铵,故答案为:

碳酸钠、氯化钡;硫酸铜、硫酸钠和硫酸铵;

(2)产生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答案为:

BaCl2+Na2CO3=BaCO3↓+2NaCl.

(2018,上册,12)(2017,上册,12)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I)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Ⅱ)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提示:

BaCO3难溶于水;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

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答案:

(1)肯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

(2)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2018,上册,23)(2017,上册,23)A、B、C、D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将它们两两混合时,产生如下现象:

A、B混合时有气泡产生;A、C混合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其他无明显现象。

请确定D中溶质的化学式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D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

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2HCl=CaCl2+2H2ONaOH+HCl=NaCl+H2O

解析:

根据A+B反应有气泡,A+C反应有白色沉淀,由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A为Na2CO3,B为HCl,C为Ca(OH)2,则D为KOH;

(2018,上册,44)(2017,上册,4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图,其气密性良好。

(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

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答出两种组合即可)

答案:

(1)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或被吸入锥形瓶中)等。

CO2+2NaOH=Na2CO3+H2O(或CO2+NaOH=NaHCO3)

(2)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稀硫酸和锌,或盐酸和碳酸钠,或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或浓硫酸和水,或水和氧化钙等。

(答出两组即可)

【不同部分】

2018

一、选择题

(2018,上册,例8)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B.H2O2、O2、H2O

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

答案:

D

分析:

本题属于较难题,主要以框图推断的方式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互相转化关系,涉及的物质多,综合性强。

该框图中的三种物质以选项的方式给出,只需逐项验证即可。

若对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熟练掌握,就能又准又快地选出答案。

框图中包含三步转化,其中,乙和丙的转化是互相转化,A、B、C选项中物质均能满足三步转化,而D选项中的NaNO3不能转化为NaCl,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本题答案选D。

二、填空题

(2018,上册,例4)A、B、C、D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

则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建筑材料(或补钙剂等)CaCl2[或Ca(NO3)2等]

CaO+H2O=Ca(OH)2

解析:

本题属于较难题,主要考查依据框图进行常见物质的推断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强且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题的突破口是A物质,由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可知A为CaCO3;四种物质均合同一种元素(可能为Ca),C常作干燥剂(初中常见的干燥剂有

浓硫酸、烧碱和氧化钙等),则C为CaO;D属于碱,则D为Ca(OH)2;B和CaCO3能够相互转化,根据酸、碱、盐的性质以及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