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446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缺少地点;

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

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

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分析】

(1)紧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号召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

①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②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根据通知内容可知,通知中少了报告会的地点。

“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能用于通知中。

(3)根据表头、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2)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

熟悉格式诗答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2.合肥美食,名扬四海。

合肥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其中“龙虾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2019年4月16日上午,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第18届中国·

合肥龙虾节新闻发布会召开,以下文字是新闻发布会的部分材料,请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内容。

举办龙虾节的目的是发挥我市虾稻产业优势,搭建虾稻种养、虾稻精深加工、龙虾餐饮桥梁;

满足市民需求,扩大合肥龙虾及合肥虾稻米的品牌,推动我市虾稻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和绿色方向发展。

①材料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自5月28日以来,2019第18届中国·

合肥龙虾节吉祥物征集评选活动吸引万人参与,最终选出此次中国·

合肥龙虾节吉祥物:

火火(见下图)。

请说明其寓意。

(3)7月12日,2019第18届中国·

合肥龙虾节在滨湖世纪金源广场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需要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美食特点,体现霸都人民热情,有一定文采,不超过20字(含标点)。

(4)在龙虾节上,《方正教育》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请你根据回答的内容,补出所提的问题。

问:

________

答:

活动现场将会为龙虾大王、品牌养殖基地等颁奖,揭晓本届龙虾节吉祥物,举行“万人龙虾宴”活动。

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音乐、歌舞、创意快闪等缤纷多彩的各式活动,还参与其中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参加花式吃小龙虾抖音挑战赛、“霸都虾王”大胃王争霸等活动。

【答案】

(1)①桥梁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②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2)寓意:

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3)庐州龙虾美滋滋,霸都热情红火火;

吃庐州美食,交合肥朋友;

来大湖名城,享美食佳酿。

(4)负责人(先生)您好!

请问您能介绍下活动现场会有哪些精彩内容?

有市民可以参与的活动吗?

(1)①“龙虾餐饮桥梁;

满足市民需求”不是并列关系,故把“分号”改为“逗号”。

②搭配不当,“扩大”没有宾语,故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2)要求学生写出构要素和分析寓意,重点分析徽标中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的徽标的名称分析,如“龙虾节”“中国合肥”,表达了地点和主题。

图像一种拟人化的“红色”龙虾正跑步挥手欢迎八方来客。

“红色”巧妙地表达了“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的主题。

“跑步挥手欢迎八方来客”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3)(4)结合“活动现场将会为龙虾大王、品牌养殖基地等颁奖,揭晓本届龙虾节吉祥物,举行‘万人龙虾宴’活动。

”分析:

问题应是:

举办哪些活动?

结合“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音乐、歌舞、创意快闪等缤纷多彩的各式活动,还参与其中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参加花式吃小龙虾抖音挑战赛、‘霸都虾王’大胃王争霸等活动。

”分析,问题应是:

市民能参与那些活动?

然后综述即可,注意称呼。

⑴①桥梁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⑵寓意:

⑶庐州龙虾美滋滋,霸都热情红火火;

⑷负责人(先生)您好!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把握,注意分号的准确运用。

②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运用,注意通读句子,压缩修饰成分,提取句子主干,明确缺少成分。

⑵本题考查漫画语义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构图要素,然后结合主题明确要素所包含的意义。

⑶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把握,注意突出美食特点,体现霸都人民热情,有一定文采。

⑷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根据回答的内容,揣摩所问问题,注意礼貌用语的把握。

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广安也在为此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阳光中学学生会正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关于爱国的诗词。

(2)请仿照示例,另外设计两个活动。

示例:

“我为祖国点赞”的征文比赛。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歌中唱道:

“国事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广安市我们美丽的家,请你向来宾推荐一处广安美景或一种广安美食,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推荐词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语言得体)

【答案】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歌咏比赛;

“爱国故事我来讲”的故事会(“最美方块字”的汉字书写大赛)

(3)推荐示例一:

小平故居;

推荐词:

亲爱的来宾,小平故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

这里简朴的三合院、意义深远的陈列馆,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推荐示例二:

广安盐皮蛋;

亲爱的来宾,广安盐皮蛋,质细油多。

切开它,红红的蛋黄挑逗着你,会让你忍不住抓一块塞进嘴里,沉醉在这美味之中……

【解析】【分析】⑴爱国诗句有何多,比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其二》;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⑵设计的活动要围绕着“国家”内容开展,可以举办“我把祖国唱”的歌唱比赛;

“我把祖国颂”的朗诵比赛等活动形式。

⑶根据题干要求,要求学生拟写一段文字,向来宾推荐一处广安美景或一种广安美食,做题的时候可以任选一个有关广安美景或者美食进行回答,同时注意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语句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

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⑵“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歌咏比赛;

“爱国故事我来讲”的故事会(“最美方块字”的汉字书写大赛)

⑶推荐示例一:

推荐示例二:

【点评】⑴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积累。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题干要求,学生做题时只需将有关“爱国”的两句连续写出即可。

⑵本题考查设计主题活动。

答题时应注意,认真审题,明确活动主题,明辨命题指向,把握大体要求。

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不明确性,要自己去观察和提炼,体现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语言表达体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⑶本题考查拟写地方文化的推荐词。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题目要求,仔细介绍一处广安美景或一种广安美食,语言准确恰当,突出地方特色。

4.最近,上海某校举办了“孝文化节”。

在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作留念。

对这种做法众说纷纭,你怎么看?

并请说明理由。

(40字左右)。

【答案】支持观点。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解析】【分析】“孝文化节”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作留念。

这次活动能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大力推行“孝文化”,应该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机会。

应该是支持的态度,说出留有即可。

支持观点。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5.读了下面的小故事后,请你写一句话表达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铁罐遇见瓦罐,建议一起出去旅行。

瓦罐说:

“出门在外多难啊,还是守着家里的炉火好。

我撞到再小的东西都会粉身碎骨。

你就没事啦,皮比我硬,我看没有什么能拦得住你。

”铁罐回答道:

“我可以保护你。

如果有什么硬的东西出现,我会马上跑到你们中间,这样你就安然无恙了。

”瓦罐被这个承诺说服了,和铁罐结伴同行。

两个家伙都是三条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只要有一丁点磕绊,就会撞到一块儿。

瓦罐真是活受罪,还没走上百步,就被铁罐撞成了碎片,甚至来不及开口抱怨。

【答案】交朋友得讲究地位平等。

【解析】【分析】在理解这个故事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从陶罐和瓦罐的特点这个角度进行分析,陶罐的特点是容易破碎,而铁罐的特点是非常结实。

他们两个差别较大。

在一块旅行还不到百步,陶罐就成了碎片。

这启示我们,交朋友得讲究地位平等,地位不平等,出于弱势的那个人往往要吃大亏。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陶罐明知道自己容易破碎,但在铁罐的承若下下,就和铁罐一起去旅行,结果被铁罐撞成了碎片,假如当初陶罐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信承诺,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这就启示我们:

做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轻信被人的承诺,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等。

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交朋友得讲究地位平等。

【点评】此题考查探究能力。

探究故事给人的启示,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本题解答时可从一个侧面探究故事的启示。

6.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

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

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

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80字以内)

(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

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

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

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

(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

上联:

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

下联:

________

为人处世谦受尊

【答案】

(1)参考示例:

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

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2)示例:

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

(3)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

知书达礼和为贵

(1)要求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开放性试题。

可以先谈什么是“有教养的人”,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真实有效,结论要呼应观点但要避免与观点的语言重复。

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

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不能出现命令语气。

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这一劝说主题。

(3)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如题干所给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整体上是个主谓宾结构;

“人心轻重”又是个偏正结构。

所以可拟为“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从内容看,与上联构成“正对”。

而题干所给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的前四个字是成语,“谦受尊”也是个主谓宾结构。

由此,上联可拟为“知书达礼和为贵”。

从内容看,与下联也是构成了“正对”。

⑴参考示例: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⑵示例:

⑶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

知书达礼和为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的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主题,围绕材料的互通进行表达,注意观点要明确,语言要通顺,注意字数的限制。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结合材料内容,注意说话的对象,语气要委婉、得体,阐述时中心要明确,主题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要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要结合上联的内容和材料的仔细,进行补写对联。

7.综合性学习。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

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3)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恩重如山;

②才高八斗;

③气壮山河;

④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

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成语极具文化价值。

根据材料三可知,成语值得学习和推广。

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第一个空,左边是恩,右边是重,中间一座山,可知是恩重如山;

第二个空,左边是才,右边是八个斗,是才高八斗;

第三个空,气里面有山河,是气壮山河;

第四个空,火与目中间是岸,是隔岸观火。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修辞也要一致。

可以把成语比作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恩重如山 

②才高八斗 

③气壮山河 

④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点评】

(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读懂材料内容,把握筛选信息的标准,确认筛选信息的区间,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把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分析,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仔细观察,弄懂图中各个部分的位置以及指代的意思,然后整体感知图中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

隐性要求一般有:

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

8.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全国25个省区市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

该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即将面世的25套省级版实验教材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

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

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

高年级段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等;

初中阶段则学习《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

课题组专家委员还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

(1)请你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2)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

请简述理由。

【答案】

(1)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问世。

(2)示例一:

赞成。

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

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解析】

(1)通读整个文段,我们可以捕捉到这篇新闻介绍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结果是“年内问世”,所以标题可以为“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年内问世”。

(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对于开设国学课这种做法,我们可以赞成,当然也可以持反对意见,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简述理由即可。

如果赞同,可从“国学课的意义”方面阐述,如果反对,可从“加重学习负担”方面阐述。

(1)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问世。

(1)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消息类拟写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一般采用主谓句,即对象+事件。

解答本题时,首先阅读语段,从语段中提取新闻中的“对象”和“事件”,然后进行最简洁明了的压缩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陈述观点理由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阐明提出观点的原因、理由。

这样往往可以使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观点的合理性,为赞同你的观点打下基础。

陈述观点要具体明白,理由要充分具有说服力,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用命令的口气。

9.请运用一种修辞,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并说明理由。

本报济南2月28日讯 

虎年的元宵节因为不寻常的天气显得格外不同,这一天,雷电、冰雹、雨雪都降临了齐鲁大地。

2月28日是元宵节,上午10时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至中午12时许,天气开始变坏,风急雨骤。

到下午2时许,降雨变成了绿豆大小的“冰雨”。

下午2时30分左右,突然传来雷声。

至下午3时以后,省城街头就开始出现积雪。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元宵节当日,我省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潍坊等地也遭遇了雷电天气,聊城、泰安、淄博等地则受到了冰雹袭击,泰安地区的冰雹如玉米粒一样。

雨雪雷电冰雹齐聚,把齐鲁大地的虎年元宵节闹得好不热闹。

气象专家分析指出,南方气旋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北方气旋带来的冷空气在我省上方交汇,带来了此次降水,因对流强度大,带来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

【答案】标题:

雨雪雷雹齐鲁闹元宵。

理由:

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对该地区的影响程度大;

同时该标题点名了时间、地点,简单明了。

【解析】【分析】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

人+所做的事;

事(物)+结果。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第一段,通常情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元宵节”、“雨雪雷雹”、“齐鲁大地”,然后运用修辞组织成句。

并结合所拟标题说出理由即可。

据此作答即可。

标题:

理由: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以及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

没有导语的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