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472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

2、妊娠。

3、躁动而不能合作者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4、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5、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巨大卵巢肿瘤、包囊虫病者。

6、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7、局部皮肤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查“凝血分析”,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4、器械准备:

(1)腹腔穿刺包:

内有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消毒杯2个、腹腔穿刺针(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1个、无菌洞巾、纱布2-3块、棉球、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

5ml、20ml或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戴无菌手套后放入穿刺包内)。

(2)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

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

(3)其他物品:

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容器、培养瓶(需要做细菌培养时)。

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所需药物。

5、B超检查定位。

[操作方法]

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洗手:

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4、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协助病人解开上衣,松开腰带,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放腹水时)。

5、穿刺点选择。

(1)一般取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联线的内2/3与外1/3交界处,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2)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3)少量腹水病人取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此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4)少量或包裹性积液,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6、打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

检查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由助手打开5ml、20ml或50ml注射器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的包装,术者放入穿刺包内,术者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诊断行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

7、消毒:

由助手持持物钳将2.5%-3%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分别夹入2个消毒杯内(注意持物钳应水平或向下持拿,整个过程避免污染),术者左手持镊子,夹持碘酒棉球水平交至右手的弯止血钳中,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每1圈压上一圈1/3),直径大约15cm,待干燥后再用酒精棉球脱碘3遍、脱碘范围一次比一次小,最后1次应超过碘酒的最外层。

消毒时弯盘应置患者体侧,消毒后的棉球、弯止血钳置于消毒碗内由助手取走。

8、麻醉:

铺无菌洞巾;

术者与助手核对麻药(麻药要消毒)无误。

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ml,左手拇指与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

注意先水平进针,打一直径约0.5cm的皮丘,自皮肤至腹膜壁层逐层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过程中应边回抽边进针,回抽无血才能注射麻醉药。

回抽有积液后,记录穿刺深度及方向后拔针。

9、穿刺:

术者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作诊断性穿刺时,右手持带有适当针头的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即可抽取腹水20~100ml,并将腹水置于消毒试管中送检化验。

当大量腹水作治疗性放液时,通常用针座接有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在麻醉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横行0.5~1.0cm,再垂直刺入腹膜腔,腹水即沿橡皮管进入容器(即引流袋,引流袋由助手接在橡皮管上)中记量。

穿刺过程中由术者用止血钳固定针尖,橡皮管上可用输液夹调整腹水流出速度。

随着腹水的流出,将腹带自上而下逐渐束紧,以防腹内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10、结束后处理:

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按压2-3分钟,局部酒精棉球消毒,换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注意穿刺孔向上,复查腹围、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

11、整理用物,并详细记录腹水量、性质、颜色,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其合作。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3、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晕厥、休克等应立即终止放液,并予以输液、扩容等对症治疗。

4、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

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6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

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0ml,时间不少于2小时。

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但在补充输注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5、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6、少量腹水进行诊断性穿刺时,穿刺前宜令病人先侧卧于拟穿刺侧3~5分钟。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

方法是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

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7、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8、诊断性穿刺针头不宜过细,否则易得假阴性结果。

9、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应停止放液。

10、腹带不宜过紧,以免造成呼吸困难。

11、作诊断性穿刺时,应立即送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和脱落细胞检查。

12、大量放液者,应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项目

具体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具体操作

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

5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穿刺点选择正确

20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20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消毒、局麻操作正确

30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畅正确(3分),②操作流畅基本正确(2分),③操作错误(0分)。

穿刺操作正确

45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剌入腹肌,再垂直剌入腹腔(15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性穿刺。

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

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

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3000ml(15分)。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

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15分)。

总得分

考官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