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11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钻木取火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水银C.干冰D.澄清石灰水

3.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4.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铁离子:

3Fe2+B.n个一氧化碳分子:

nCo

C.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D.四个氢原子:

4H2

5.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6.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

分子发生了变化

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

C.木炭燃烧: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

D.光合作用:

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

7.若元素X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

A.X2O3B.X2S3C.X2Cl3D.X(NO3)3

8.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溴原子的质量是 79.90g

B.m=35 , n=8

C.溴化镁的化学式为 MgBr

D.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9.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可以制造出一种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利用质谱仪探测可以证实它的存在。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子是一种新的氧化物分子

B.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C.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D.该分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0.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1.水是生命之源。

下面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可溶性杂质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海水淡化

活性炭吸附

B.

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加入明矾

C.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现象

D.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现象

 

A.AB.BC.CD.D

13.学习化学常常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分析,才能获取真知。

现给出下列说法:

①K2MnO4和KMnO4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②在NH4NO3中氮元素表现两种化合价;③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④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⑥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⑦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⑧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正确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二、填空题

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从以下几个角度,进一步认识。

⑴从分类角度:

选填“混合物”,“化合物”或“单质”。

氮气属于____________,水蒸气属于____________。

⑵从用途角度:

写出以下用途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炼钢所需的气体为___________,充入飞艇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_。

⑶从微观角度:

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⑷从变化角度:

已知:

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某学习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⑴小组同学想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原理后,他们组装了图A发生装置,请指出他们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想用制得的氧气来做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实验,思考后决定选择图______作为收集装置。

确定装置后,小组同学开始了实验,首先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于是将双手移开一会后,发现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为选项_________。

⑵小组同学还想用图B装置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其质量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小组同学想验证这个结果,所以在实验前,先用天平称量了二氧化锰的质量,然后进行实验。

为了收集到更为纯净的氧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应选用图____装置收集。

待实验结束后,为了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小组同学进行了____________操作,该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若用水将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氧气导入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则右图装置应如何连接?

水龙头→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b、c、d)

四、流程题

16.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⑴反应Ⅰ是个化合反应,其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___(写化学式)。

⑵Ⅱ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选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或“氧化反应”),在此反应中体现出氧气的________性(填一条具体的化学性质)。

⑶在化学反应前后,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Ⅲ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五、科学探究题

17.小明在学习了空气一课后,对空气的组成测定实验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探究。

(实验复演)为测定空气的组成,小明选用红磷,按下图甲所示的装置,按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最后打开止水夹,他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证实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在此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然而,小明的实验出现了误差,仔细分析原因后发现,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红磷必须足量;③点燃的红磷必须迅速伸入集气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他又做了一次实验,可结果还是有误差,他发现是实验装置有问题,于是对装置进行了改进。

(实验改进)小明改用了下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48毫升。

⑴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⑵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______。

(实验再思考)通过氧气课题的学习,小明知道了硫粉在空气中也能燃烧,消耗氧气,因此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了上述实验,但发现没有倒吸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铁丝的燃烧,小明又迅速否认了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念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选择此实验的反应物时,需要考虑全面。

(实验延伸)通过硫粉与铁丝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出了“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的结论。

如右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其中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有:

i.实验更简便;ii.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D

【解析】

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水,是纯净物,故错误;B、水银是汞单质的俗称,是纯净物,故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错误;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两种物质,是混合物,故正确;故选D。

3.D

【分析】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据此判断氧气的易溶于水,错误;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正确。

故选D。

4.C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铁离子可表示为:

3Fe3+;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n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nCO;故选项错误;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

;故选项正确;

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四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

4H;故选项错误;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5.C

【详解】

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A错误;

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

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D错误;故选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A.食物腐败:

分子发生了变化,是正确的解释;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木炭燃烧: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D.光合作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合成新分子;故答案选择A

考点:

分子的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

7.C

【解析】A、氧元素显-2价,设X2O3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x+(-2)×3=0,则x=+3价;B、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X2S3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2+(-2)×3=0,则y=+3价;C、氯化物氯显-1价,设X2Cl3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z+(-1)×3=0,则z=

价;D、硝酸根显-1价,设X(NO3)3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w+(-1)×3=0,则w=+3价;由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关系,化合价一般为整数值,C选项中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

C。

8.D

【详解】

A、79.90是溴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1个溴原子的质量,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m=35;n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n=35-2-8-18=7;故错误;C、根据镁的化合价为+2价,由C的分析可知,溴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溴的化合价是-1价,故错误;D、溴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故正确;故选:

D。

【点睛】

9.C

【解析】A、因是新型氧分子,则只有一种元素,不是新的氧化物,故A错误;B、因氧气是含有两个氧原子的分子,而该分子是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分子不同则不是同种物质,故B错误;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4=64,故C正确;D、因分子为中性,不带电荷,则带2个正电荷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

C。

10.C

【详解】

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故B正确;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C错误;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D正确。

故选C

11.D

【解析】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

1,故A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C、用过滤的方法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可以使硬水软化,故C错误;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故D正确;故选:

D。

12.C

【解析】A、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故错误;B、水中加入明矾只是使较大的悬浮物凝聚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正确;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故错误;故选:

C。

13.A

【解析】

①K2MnO4和KMnO4中分别是-2价的锰酸根、-1价的高锰酸根,故错误;②在NH4NO3中氮元素分别是-3、+5价,故正确;③原子团的化合价只分正价和负价,故错误;④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错误;⑤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故错误;⑥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错误;⑦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荷,故错误;⑧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只有②⑧正确;故选A。

14.单质化合物O2He氮分子C木条熄灭液氧

【解析】

(1)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蒸气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化学式为:

O2;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制作飞艇的气体,化学式为:

He:

(3)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A中氧气占五分之三;B中氧气占五分之四;C中占五分之一,故选C;(4)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

15.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DC过氧化氢

水+氧气催化不变E过滤【答题空10】B、Cabcd

【详解】

(1)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蜡烛燃烧会产生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于是将双手移开一会后,发现烧杯内导管口处会产生一段水柱;

(2)图B装置不需要加热,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水+氧气,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为了收集到更为纯净的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常用到的仪器有:

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3)氧气不溶于水,若用水将氧气排出,水应从瓶底进入,故水龙头连接a端;若用图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O2导入端为c。

16.H2氨气+氧气

一氧化氮+水氧化氧化性属于

【解析】

(1)反应Ⅰ是个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中含氢元素,是氢气,化学式为:

H2;

(2)据图可知,Ⅱ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氨气+氧气

一氧化氮+水,有氧气参加,又不符合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故属于氧化反应;在此反应中体现出氧气具有氧化性;(3)反应Ⅲ中O2中的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NO中的氮元素由+2变为+5价,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7.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但未全部充满集气瓶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必须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避免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逸出避免了残留在导管中的水引起的实验误差20.8%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变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消耗氧气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使铁丝能够持续燃烧

【解析】

【实验复演】红磷燃烧耗尽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冷却至室温后,装置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水面以上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实验分析】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等;故④是:

必须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实验改进】

(1)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避免了残留在导管中的水引起的实验误差;

(2)根据本实验数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0.8%;【实验再思考】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变;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消耗氧气;【实验延伸】①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②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会产生氧气。

点睛:

根据本实验是借助能够和空气中某一成分的反应消耗掉装置内气体,并且通过等体积外界气体的进入实现对消耗气体体积的测定;根据实验时药品选择的依据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