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23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1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资料Word格式.docx

4).…………………199

5).…………………199

6).………………………199

7).…………………199

骨2科简介

我院最早源于1990年设立的综合外科(骨伤科、外科),1995年设立了独立的骨伤科门诊和住院部,2006年7月搬入新的标准化住院大楼。

目前我科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护师3人,医师5人,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先后派出多名医师前往重庆、广州、长沙等地的上级医院相关专业进修学习。

每位医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能熟练运用中医、西医两种方法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我科编制床位72张,日平均门诊诊疗人次150人,是湖南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科主任曹怀焱是骨伤副主任医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骨折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担任骨科主任以来,我院骨科日益壮大,从一个病区扩展到3个病区。

骨2科床位数一览表

年度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床位数

40

47

50

55

58

72

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试行)

骨伤专科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1

C型臂X射线机

DG3310CDH5017

438000.00

2

高频电刀

湘达BBD

8000.00

3

骨科电钻

3200.00

4

手术床(新)

5

打磨机

1280.00

辊轴植皮刀

740.00

转式自锁取皮机

SGQ-250A

X线机

8050.00

气垫床

S42-3C

1221.87

3665.61

骨科牵引床

OYC-I

2500.00

5000.00

843-14

2450.00

伤科康复治疗仪

22-300

23000.00

多功能牵引架

777.60

爱克发CR系统

CR25.0

1080000.00

医用电视透视系统

195000.00

500毫安X光机

500MAF99-ibt

101050.00

移动式床头照片机

200mApx51

280000.00

安科CT诊断系统

ASR-800

2650000.00

神灯

10

850.00

8500.00

2800.00

PXPC-600A

36800.00

颈椎牵引仪

3280.00

自动牵引仪

BA20

5100.00

超短波电疗仪

DL-C-C

2646.00

多功能艾灸仪

DAT-4

640.00

超短波治疗仪

CDB-1

1130.00

2260.00

牵引床

14300.00

电针仪

450.00

电兴奋治疗仪

6805

480.00

离子导入治疗仪

3500.00

风湿治疗仪

FD-B4A

1500.00

CMP功能锻炼仪

320000.00

杜琪射频控温热凝仪器

2700000.00

监护仪

26000.00

合计

5434300.00

骨伤二科专科医师一览表

姓名

出生

年月

学历

职称

职务

临床

类别

陈刚

1964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副院长

中医骨伤

曹怀焱

1968

科主任

谢云荣

1982

主治医师

学术

继承人

全建伟

大专

黄立春

1983

主治医师

贾彦涛

1987

医师

王国文

1984

瞿吉峰

1988

注:

共8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8人,占执业总人数的100%。

骨伤二科(四肢关节)学科带头人简介

曹怀焱,男,汉族,1968年生,湖南溆浦县人。

1990年7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获学士学位。

毕业后为支持家乡医疗事业发展,毅然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抱着为家乡人民减轻病苦的强烈信念,坚持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从2005年起任骨伤科主任,2000年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骨科进修1年,共发表论文10余篇2008年11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现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骨折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2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类骨折、骨病。

撰写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其中2005年12月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第3卷第24期发表论文《创伤中医的使用》;

2006年在《中医导报》第3期发表论文《中医手法的临床应用》,在指导专科治疗骨折疏松症、尺桡骨折骨折、胫腓骨骨折等3个优势病种方面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技术上的指导。

骨伤二科专科学术继承人简介

溆浦县中医院骨伤二科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谢云荣,男,1981年6月生,2005年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毕业,毕业后一直在溆浦县中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10年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骨伤科进修一年,师从王爱民教授,并于2011年在湘雅医学院附二进修关节镜,能独立完成各种关节镜手术,2年来完成各类关节手术近2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带引溆浦县关节疾病治疗走向微创。

专科诊疗水平、中医治疗率及优势病种治疗率统计表

溆浦县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专科病人住院及

治疗情况统计报表(2010年-2012年)

时间

项目

住院

病人

门诊

与出

院诊

断符

合率%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中医治疗比率%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比率%

中医诊断符合率%

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

入院三日确诊率%

处方合格率(%)

甲级病历率(%)

治愈好转率(%)

852

96.8

76.4

81

96

97

92

93.1

1342

97.9

80.3

85.2

96.2

99

98

93

95.5

1719

87.9

90.9

100

93.5

骨伤2科服务量统计报表

(2010年-2012年)

指标名称

2010年度

2011年度

(较上年增长)

2012年度

门诊人次

2873

5200

(81.9%)

7025

(35.3%)

住院人次

(57.5%)

(28%)

--------------------------------------------------

溆浦县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中医医院,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医院2011—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医院发展现状

溆浦县中医医院在各级政府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溆浦县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中医特色浓厚的领头羊。

(一)医院发展背景

医院占地23亩,建筑面积10090平方米,编制床位780张,实际开放床位700张,年门诊量22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余人次。

病床使用率98%,现有职工600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90人,设有15临床、医技、职能科室。

医院能够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诊治各种常见、多发、疑难复杂病症。

治疗心血管、心血管病、肝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有独特优势和疗效。

能够开展外科、骨伤、肛肠、妇产、眼、耳鼻喉、口腔等各科的高难度手术,其开展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腹腔镜微创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膀胱肿瘤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技术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C型臂X光机、6排全身螺旋CT、数字胃肠机、DR、大型彩色B超、腹腔镜、最新心功能、肺功能检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颈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乳化仪、心电工作站、电脑牵引床、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50余台(件)。

配有中医诊疗设备2百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千多万元。

近几年,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现有重点专科5个,其中省级重点专科2个:

心血管专科、骨伤科;

市级重点专科3个:

针灸科、肿瘤科、肺病科,针灸科已发展床位40余张,因中医特色突出、社会效益显著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被评为娄底市示范中医医院。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建院以来,医院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许多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就医环境和条件较差;

人才梯次结构不尽合理、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偏低;

部分临床科室中医特色不浓,无医院自己的中医药制剂;

专科优势不够突出,尚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多层次的诊疗需要;

中医药文化建设无特色,服务质量仍须进一步提高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致力解决。

(三)医院发展形势分析

医改《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随着医改的深入,对中医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也将为我院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医特色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知识认识的提高,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

中医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疗效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工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要求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的比例,这既是医院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需求。

二、2011—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把医院做精做强”的办院总则,突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建院、管理强院”的四大战略重点,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发挥基层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保证在内涵建设、特色优势等方面发挥中医特色,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医疗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溆浦县人民提供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为溆浦县现代化新城市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争取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中医特色突出,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

1、医疗工作

(1)加强学科建设,完全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技术水平。

(2)成立医疗中心,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提高临床、医技的业务技术档次和科技含量。

(3)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医疗事故。

2、科研教学

(1)提高以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防治中医药治疗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研水平。

积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汲取现代医学科技成果,推动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2)临床教学工作得到加强,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抓好继续教育,承担多项继续教育项目。

(4)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经验继承工作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

(5)强化在职教育,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3、加强中医药事管理

(1)建立健全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奖惩机制,提高中医药使用比例。

(2)进一步优化中药从业人员的结构。

(3)完善中药房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4)规范煎药室的建设和管理

(5)建设中药制剂室和生产医院制剂。

4、人才队伍建设

(1)逐步增加中医药专业人才配备。

(2)加强中医人才培养。

采取师承教育、定向培养、进修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大力强化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中医培养战略。

(3)建立优秀人才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

重视学科带头人建设,有计划选拔、培养、引进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员学历结构。

经过五年努力,使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梯队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各类人员的学历层次完全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要求,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硬件设施建设

(1)调整医院规模与布局。

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在5年内,基本完成具有中医观念特点、流程方便、功能到位、布局合理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业务建设用房,为医院发展奠定基础。

(2)引进必要的高、新、尖医疗设备,更新大型C型臂X光机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6、专科专病建设。

本着“打破均衡、重点倾斜、扶强扶优”的原则,对现有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科室,对具有发展潜力、开拓意识强、中医特色突出的特色科室,给予大力支持。

完善中医药诊疗措施及新技术科研创新机制,健全对科室带头人的重点培育机制。

建立名科的技术优势,打造名科社会品牌。

通过加强重点专科培养,以点带面,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1)建设重点特色专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在专科建设上,继续推行“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方、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加大对省、市重点专科的投入。

首先,加强中医专科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中医人才,选送年青中医师到上级医院学习深造,重点培养几名专科学术带头人;

其次,引进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新技术、新方法、诊疗设备,以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力争三到五年把骨伤科和心脑血管专科(心血管科)建设成为湘西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科,同时带动针灸科、肺病科、肿瘤科等市级重点专科的发展。

在外科、妇产科推广应用腔镜技术。

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急救能力,配齐配强医疗人员和设备设施。

加强健康体检工作,专设体检中心。

加强医技和功能检查科建设,增添新设备,拓展业务范围和提高医技诊断水平。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整体素质。

医院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是中医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尤其是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引进中医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力争5年内中医医师占临床医师60%以上;

二是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中医药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

三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尽快地成长为县域或市级名医;

四是认真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青年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五是做好专科专病人才的建设培养;

六是开展西学中工作,提高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普及范围。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人才,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特色鲜明、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体制改革有关方针政策,做好医疗器械、药品招投标和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严抓医德医风与行风建设,不断降低医疗费用,优化服务流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广大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创建成一所人民满意的放心医院。

(4)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医院作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领军单位,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把医院建成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基地、培训基地,推动我县中医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和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服务。

(5)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塑造“医乃仁术”的人文精神。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在医院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医院标识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建设,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

做好院徽、院训、院歌、愿景活动,利用门诊、住院部走廊等宣传中医药知识。

未来新住院大楼的设计上体现传统的中国元素和中医药元素,体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建筑风格。

弘扬“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传统医德。

(6)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

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健康体检系统,逐步推行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开通远程会诊系统。

未来新住院大楼要建成现代化、多用途的医院信息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最终实现医院数字化。

7、中医特色建设。

加大中药协定处方的推广应用力度,引导各重点中医专科加强中医药的继承、发掘和创新,鼓励骨伤科、心血管科、肾病科、等科室优先推广使用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特色诊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宣传的长效机制,让社会多层次了解、感受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

8、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我院研究决定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以患者、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在我肿瘤科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力争到2013年,覆盖面达30%,到2015年达到规定的目标。

9、建立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创建节约型医院。

10、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积极推广“治未病”服务。

11、完善总务后勤服务体系。

12、加强党建与群团工作,确保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提高医院的综合满意度,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

(四)建设重点

在争取政府项目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适度利用国家财政专项基金,新建我院门诊大楼,力求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经济适用、功能先进、条件舒适、设施完善、体现特色。

此项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办医条件和就医环境,为全县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温馨、便捷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三、实施措施

(一)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合理设置科室,突出中医特色,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立和完善创伤救治中心、肿瘤综合防治中心、慢性病诊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