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530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教学对话平台的延伸Word格式.docx

“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1]现在,因特网无处不在,规模空前。

赛伯空间正在造就着有史以来最奇特的人文景观,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网络信息将更加满足个人的自由度和多元化的需求,教育理论中个性与共性这对长期没有解决的矛盾也许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只有敢于面对网络文化,才可能找到新的空间定位。

当然,赛伯空间不是人文精神的伊甸园,也绝非就是科学的纯洁殿堂。

电脑技术和电脑文化的负面效应,亵渎科学精神的丑恶行径屡见不鲜。

“病毒”、“黑客”、黄毒猖獗等就是明显的例子。

有研究者历数了互连网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一是滥用图像削弱学生的想象,二是固定程序限制课堂的多变,三是人机对话妨碍师生的交往,四是盗用资料扼杀思维的创造,五是庸俗聊天冲击语言的纯洁。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叉点上,是绝望的冬天来了,还是希望的春天来了?

是什么都有,还是一无所有?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它带来巨大的进步,也必然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关键要看利用网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以什么样的动机来到这个平台。

只要我们利用得法,网络就一定能够把作文教学带到“风景这边独好”的境地。

电脑代替传统的手工书写汉字,给作文教学的改革创造了物质条件。

回眸汉字的历史,这样一个事实就会凸现在我们眼前:

特定的文字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与特定的书写条件相联系——龟甲兽骨、青铜器壁,呈示的是神秘典雅的古文字形态;

竹木之简,造就了横展的隶书形态;

纸张毛笔,塑造了楷书体态。

而电脑正在不容商量地改变着人们的书写条件和书写方式。

传统的书法艺术,在电脑这个“幽灵”面前受到威胁。

书法的最终出路是,用电脑处理系统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或者留下极少数人去搞传统的书法艺术,正如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之后训诂学并不断种一样。

电脑的出现使汉字简化就此止步,书同文运动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动。

决定一种文字体态面貌以及发展趋向是文字的认知识别需求和文字的书写需求,而在这两者之间,后者的作用尤为明显。

电脑敲出来的文字端正、整齐、清晰,这些都为手写文字所难以企及,在认识辨别方面不是个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电脑既然已经取消了汉字的手写,并以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提高文字输入的效率,这样就更快地提高了写作的速度。

现在,用电脑“敲”字取代手工写字,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向,尽管这种转换不免使人感到痛心疾首,但他们一边历数电脑“敲”字的“罪状”,一边还是不能自已地享受着电脑敲字带来的便利。

撰文既然只需敲击键盘以调出储存的既成字形,传统的书写效率要求对文字体态的固有作用力就化为乌有了。

[2]由上述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与电脑在语文教学中普及,未来的作文教学将对学生的网络写作提出不同于传统作文的要求。

一是“书写美观、卷面整洁”将会被“选择恰当的字形、字号、行距排版”取代。

二是400字、600字、800字的数量将会被更高的作文长度取代。

三是作文本、钢笔等在写作中的利用率将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被淘汰。

四是作文的评判不象以往只靠教师作为唯一读者发出信息反馈,依靠网络可以把自己的作文发送给更为广泛的读者去作出评价。

当然,电脑在作文中的运用要受到城乡差别、经济条件的制约,但是网络写作肯定是21世纪作文教学行为的特征之一。

谁也抗拒不了科学的力量。

电脑不只是意味着一种新的书写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营造了一个新的话语平台,进而与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交往状态迥然不同。

按文化史家的观点,人类文化交往和传播的漫长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

电子文化阶段的到来,使得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交往与互动变得如此迅速、便捷,弥漫了所有存在的空间。

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不同的感观,任何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会从整体上改变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知觉的比例关系。

口传时代,受时空局限,人们的感觉是“整体”的,交往关系是“谋面”式的。

印刷时代,视觉被突现出来了,感觉分化,时空分裂。

电子时代的文化与印刷时代的文化的重大差别是:

触觉的与视觉的、有机的与机械的、共时的与序列的、即兴创作的与精心创作的、反应性的与主动性的、收缩的与扩张的、不完全的与完全的、合唱的与独白的、模式识别定额与分类的、边缘与中心、马赛克式的与横向组合的、群体治疗与自我表现、图象型的人与文字型的人,等等。

电脑技术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对话关系的“宽带”(平台)。

技术本身不是话语,但它使一个时代的话语带有技术性。

电子传媒的兴起,使我们领悟到人类生存本身的话语性、信息性。

在这个话语平台,话语主体的身份变动不居,虽然传统意义的“自我”不稳定了,但更自由的“自我”展示着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人们把自己的话语输出去,同时享受别人的话语信息。

网络写作并不是几个小时敲击键盘的肌肉锻炼,不只是宣泄式的精神平衡方式,而是思想化的自由交流。

网络改变着而且将进一步改变学生的思维形式和语言形式。

“时代的倏忽变化和心性的加速变迁正持续不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剧烈的震荡和眩晕感。

人们迫切地感到需要对世界和自我重新加以命名,或赋予旧的命名以新的内涵,以使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的意义能尽快地向我们敞现出来。

然而,变化了的世界需要以变化了的思维方式才能为之命名;

变化了的意义需要以变化了的方式才能言说出来。

以变化着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来命名和言说我们正在经历的变化着的世界与意义,这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3]也许网络平台或者说电脑媒介,能够解决这个“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命名世界的话语表现形式。

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弊端。

电脑连接着丰富的信息,是解决学生写作材料的资源库之一;

并且可以利用网络的多重功能改进作文教学行为。

学生确立了一个作文题目后,就开始利用网络制定策略,查找信息,评价与辨别信息,然后再将信息综合,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表达的时候学生也要不断地反馈调整或与别人交流合作来完成任务。

这是真正的“集体作文”,一个学生作文的过程有许多人在参与,一个学生作文的结果包含着许多信息的启示,同时与许多人分享劳动的甜蜜。

据介绍,美国老师给他的小学生布置作文题目:

要求介绍各自的国家。

学生饶有兴趣地在网上查阅资料,在查阅的过程中逐渐地产生自己的想法、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再一次仔细地遴选自己需要的信息,最后整理成文章。

老师的初衷只是让学生籍此读书,可结果每个学生都拿出了象样的文章。

这样的网络写作教育是值得借鉴的。

在国内,也有不少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写作。

电脑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设备,也可用来丰富学生课外写作活动的内容。

有教师借此指导学生办班级作文报,学生潜心写作,精心排版制作,为师生提供了一份份温馨的文化快餐。

学语文,用语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作文成果,给学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概而言之,网络写作将会给作文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

二、新概念作文提供的对语平台

尽管新概念作文正如某些人所说的会对作文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它为学生进行精神对话提供了平台,它所提倡的创新的理念代表了未来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新概念作文”,就是在“新概念作文”比赛中涌现的体现“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4]的优秀作文。

国内有人是坚决反对“新概念作文”的。

他们认为:

第一,“新概念”只是一个广告语,而不是一个科学术语。

第二,“新概念”作为一次作文竞赛活动,无论它与高校录取是否挂钩,都是可以的,但把它理解为作文教学改革是毫无道理的,新概念作文体现的是一般作文教学的思想和成果。

第三,“新概念”作文与教学规律相违背。

写作能力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多项积累:

课外阅读、生活观察、情感体验、思维训练、写作技法等等。

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新概念作文”不遵循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知识结构,也因此而给中学生作文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最主要的是助长了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不良文风。

顾小敏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过于淡化文体、章法,写作变成自由主义;

胡编乱造,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作文。

第四,任何关于“新概念作文”的炒作,无论是为名还是利,无论是出于对作文教学改革的诚心诚意的期盼,还是哗众取宠,引人注意,其结果都是十分有害的。

[5][6]

尽管上述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总体上说我是不敢苟同的。

“新概念”以及“新概念作文”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萌芽》杂志的主编赵长天已经说得明白。

“新概念”起源于“新概念英语”,这样说来,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对还是比较明确的。

即使不明确,暂时还较模糊也是无甚要紧的。

因为在社科领域内,一门学科的革命性进步总是以大量新词语、新概念的涌现作为标志,而每一概念的萌芽,其内涵总不可能一下子就非常具体明晰,总是在反复的酝酿、比较、吸纳中,在专家学者的讨论、争鸣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的。

“新概念作文”也是如此,尽管概念的内涵暂时还不明确,关于其内涵的讨论还见仁见智,上上下下的运用实践中还有许多差异甚至是比较大的差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思索的成熟,总会相对统一或者相对统一到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来。

而这一渐趋统一完善的过程,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又何其重要。

既然如此,否定这一名目,既不必要,也不可行。

从上海《萌芽》杂志社1998年首次创办了一项面向全国中学生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来,学生参加人数之多是其它语文课外活动无法相比的。

这个“课外活动”有主题,有组织,是学科教学的必要的补充,对语文教学大有好处。

这种比赛是对应试教学模式和应试作文教学的一次猛烈冲击,使学生们通过比赛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命题很新颖,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海阔天空。

《一只堕落的老鼠的手记》《日子在发霉》《高三与我的交易》《天堂的金币》《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等等,单从学生文章的这些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一旦解开了束缚手脚的绳索,学生们的才华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成功的语文教学在这里开了花,结了果。

这是一种新的选拨人才的方式。

首届比赛(1998年),4000多名作文高手经过两个多月的角逐,决出一等奖学金20名,其中9名小秀才被北大、复旦等5所著名高校提前破格或优先录取。

凭一篇优秀作文轻松地跨入了名牌大学,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新概念作文”发现和培养了文学新人。

作为评委的王蒙、方方、铁凝、叶辛、叶兆言、赵长天、曹文轩等对大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纷纷发出赞叹。

用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的话来说,这些文章立意之巧绝,构思之新颖,文字之成熟,使他们这些写小说的人都惊叹不已。

新概念作文与学校的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没有学校作文教学的努力,学生的新概念作文不会写得这样漂亮;

反过来,新概念作文的创新的思想会进一步稳固和推进作文教学的创新教育,甚至对全国各地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命题都具有借鉴意义。

也许作为一种作文比赛,“新概念作文”也会有“疲软”的时候,甚至某一天有可能会消失,就象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消失一样,但新概念作文提供的话语平台、对作文教学的正面效应是功不可没的。

三、低龄化创作提供的对话平台

低龄化创作,是指一批中小学生象作家一样从事文学活动,并且出版了有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的现象,这的确是新世纪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低龄化创作既不要大惊小怪,以为是泰斗升天了;

也不要认为是什么祸水来临,殃及宇宙。

毕竟,低龄化创作为一部分学生文学才能的展示提供了话语平台。

先介绍有关背景材料。

深圳小学生毛昱2000年由花城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集《黑眼睛》,因其蕴含着同龄人少有的生命悲剧意识引起了京沪深传媒的关注。

深圳另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黄露,父母帮助热爱写作的孩子出了一本书。

湖北小学生蒋方舟(12岁)的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引起了反响。

1999年,张天天(16岁)的《真心英雄》再版6次销售一空。

而与此同时,这位一直学业优良的天才少女学习成绩一滑再滑。

于是,一道无法回避的严肃教育考题,搅动了人们的心,横在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前。

上海松江中学高中学生韩寒,中国正统教育的等外品,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

七门功课亮红灯,以致不得不休学而浪荡江湖。

王小平,原是石家庄市第27中学高二学生,因“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于1997年(15岁)退学自修搞研究,迄今已经出版了《大成奥秘》、《本领恐慌》两部专著。

2003年以来,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等小说为中学生所喜爱,得到曹文轩等学者的好评。

如果说上述学生多是“偏才”和“怪才”的话,那么河北省廊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子弟中学翟暾老师培养的五位少年作家则是“全才”——既符合应试教育的口味,又称得上是文学才子。

他们发表或出版作品,且功课全都优秀而考上大学。

[7]

近几年全国产生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学生作家,激起了舆论的喧然大波。

反对者的意见是:

第一,这些小作家的文化底蕴浅薄,没有什么“天才”的迹象。

一位博士谈到了韩寒,他说:

韩寒的文化背景是单薄的,接触的文化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通过报刊;

从他的文集中,我们没有看出他的天才来。

甚至有文学评论家说,这些小作家只不过是热闹一阵而已,85%的在成年后就会“泯然于众人矣”;

过早地将他们定位于作家,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文学是神圣的,“文学不宜小鬼当家!

”这些小作家不值得中小学生“崇拜”。

第二,学校教育对于人的成长起全面的奠基作用,这些孩子“偏科”或者弃学埋藏着巨大的危机;

最好要走“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道路。

第三,低龄化写作太多地依赖于出版社的商业化炒作,小作家的出名是商业包装的产物;

反过来,小作家们又被人利用了,“韩寒这孩子毁了”!

在他们看来,“毁了”的、“捧杀了”的不只韩寒一个,我们的媒体千万别“炒”坏了孩子。

其实,上面这些意见并没有什么新东西,跟许多人反对“新概念作文”的意见差不多,只不过对象不同罢了。

理智告诉我们:

对低龄化创作的评价不应该是从个人好恶出发,而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态度。

在语文教学受到普遍指责的形势下,在中小学生中产生一批文学天才是一件好事。

首先,这个年龄产生了文学天才不是什么新鲜事。

曹植从小聪颖,7岁能诗;

李贺7岁能即席赋诗,10岁被称为“东京才子”;

夏完淳7岁善词赋古文,17岁牺牲,《大哀赋》凄切感人。

刘绍棠,戴着红领巾写下了《青枝绿叶》;

田小菲,13岁就因出版了诗集进入北京大学。

拜伦、雪莱、普希金等作家,都在15岁之前,名扬文坛。

与这些人相比,张天天、韩寒等算不上是“早熟”。

固然,稻子的成熟有早晚,花的开放有季节,我们对文学家的产生不可固定时日。

韩寒等人在这个时间成为作家,何错之有?

硬要他们大器晚成是不科学的,正如揠苗助长一样。

其次,他们是不是天才,自己说了不算,别人说了也不算,要以事实为根据。

中国的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0.2%的天才是有的。

即使不出现韩寒等人,也会出现“李寒”等人。

再次,我们说他们是天才是相对于他们的同年人而言的,不可动不动就拿钱钟书老人去吓唬他们。

这样的话,就没有天才了。

最后,几百万中小学生需要产生自己的作家,反映他们的悲欢离合,并且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而被崇拜(这总比“追星”有意义)。

学生有自己选择的自由,相信他们也有自己的眼光。

韩寒、张天天等人的书,销售量超过某些“大作家”,就是广大学生选择的结果。

文学不能由一些“作家”独霸天下。

文学固然很重要,但文学不是一个需要有人发放准住证才能进入的领域。

事实上,凡有表达欲望又有一定表达能力的人都可以利用文学形式与人交流,而不必顾虑自己的写作符合不符合文学的标准。

我们要想这些目前产生的文学天才避免85%在成年后“泯然于众人矣”的悲剧,就得有创造出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包括热情的鼓励和善意的批评。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已经偏向了或者过早偏向了某一方面。

那么,我们是硬要他们抑长治短呢,还是长善救失呢?

我们的教育不必用统一的规格,按照统一的生产流水线,制造统一的产品;

教育应该培养出千姿百态的“人”。

张天天、韩寒等人的事例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挑战,究竟在学校要学多少知识才好?

是不是非要能够成为作家的人象一般的读书人一样“多多益善”、“厚积薄发”(许多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中文系,算得上是“多”和“厚”了,可并没有“善”和“发”)?

学校的知识系统是否一定是完整又完整为好?

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既照顾绝大多数的学生,又考虑分别对待?

怎样选择一个好的模式,既要使考试面前或者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又能够以灵活的策略保证有特长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我总觉得教学和教育制度搞“一刀切”、“大一统”不是一件好事。

就从带给我们诸多思考这方面而论,低龄化写作提供的标本比10本教育学著作还要有价值。

同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媒体对中小学生的关注当成是商业行为,而要看到对低龄作家的扶持。

从低龄化创作的主体即小作者的角度看,他们的创作,至少在最初的阶段,带有很强的自娱自乐的成分。

他们的创作是很少有功利目的的,包括韩寒,最初也没有要成为明星或赚多少版税的考虑,倒是成人的写作很少有这么单纯的。

他们在写作中得到的满足,主要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被人认可以及内心积压的某种情感得到了自由的渲泄。

在这些方面,无论韩寒还是黄思路,他们的区别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么大。

另一方面,没有人告诉我们,在当代社会,如果不以市场和商业为媒介,出版物如何送到读者手中?

阅读的过程如何才能完成?

市场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纽带和桥梁。

出版商所关注的也许主要是经济效益,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他们会非常重视一本书所负载的内容。

事实上,我们不认为凡是经过商业炒作的书都是毫无价值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看好低龄化创作,就简单地否认他们可能具有的非功利的作用。

我们总不能说,越是卖不出书的书越是好书吧?

出版商固然可以引导和左右读者,但在这里他们很难塞进自己的私货,他们总是试图对可能成为读者大众阅读趣味的东西作出价值判断,而这种趣味的形成,则是人类群体的美学——道德体系决定的。

所以,单纯指责出版商的浅溥和浮躁不仅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且没有出版商所做的努力来得实在且富有建设性。

[8]

低龄化创作与新概念作文、网络写作一样,产生于我们今天宽厚的文化背景,反映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渠道的多元化,同时又使世界丰富起来了;

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我们需要的不是“堵”,而是“导”。

我们应该把它们作为学校作文教学之外的另一个精神对话的平台,并把它们巧妙地与学校作文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M].北京:

西苑出版社,2003.44-46.

[2]刘志基.电脑对汉字命运的影响[J].语文建设,2000,(6):

13-14.

[3]戴登云.人类交往方式的新挑战[J].中国比较文学,2002,(3):

25-32.

[4]刘建、胡喜盈.“新概念”:

挑战现行语文教育模式[N].中国改革报,1999-11-16.

[5]顾小敏.“新概念作文”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导[J].教书育人,2001,(7):

8-9.

[6]黄厚江、严华银.关于“新概念作文”的通信[J].中学语文教学,2000,(12):

19-21.

[7]出兮.“韩寒现象”与五位少年作家、全优生[J],中学语文教学,2001,(9):

3-6.

[8]解玺璋.低龄化写作:

文学之外的视野[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3):

5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