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35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docx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总结

高校补考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一、高校学生补考管理业务简介每学期考试结束后,各二级院系的办公室根据教师报送的学生成绩报告统计本院系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的信息,填写补考学生明细表,报教务处教务科。

教务科收集各二级院系的统计表,汇总成全校的补考学生明细表。

然后根据教室管理科提供的教室资源的信息安排补考的时间、地点、编制考场安排明细表。

把补考学生明细表和考场安排明细表下发给二级院系办公室。

二级院系办公室收到教务处下发的表格后,为每个补考学生编制补考通知单,发给每个补考学生。

补考结束后,教师阅卷,填写补考成绩通知单。

院系办公室统计补考不及格学生,编制补考不及格学生明细表,报教务科。

教务科汇总全校补考不及格学生的信息,为学籍管理系统产生基础数据。

二、系统开发概况

(一)、系统开发的背景新的管理模式给学校传统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在于方便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成绩管理和统计。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学生补考信息的计算机管理是可行而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在补考管理中,需要从大量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反映情况。

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且速度慢。

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

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系统开发的意义新的管理模式以追求学校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为目标。

开发的新系统功能强大,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学生、课程、教师、教务处、二级院校等教学系统中几个关键要素的科学管理,同时实现准确统计成绩、安排补考、即时查询、按照各项要求灵活完成统计报表,以及对校内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科学的管理。

(三)、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对于高校来说,其本身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其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走在各行业的前面。

本系统的开发主要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和基于微软的Windows体系结构,将开发出安全、有效并且具有可伸缩性及可用性的网络应用系统。

本系统是一个信息发布、成绩查询、成绩统计、补考安排、补考统计的系统平台,本系统的开发技术是先进的、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分析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均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因此,在各项硬件购置以及软

件系统开发中不必再追加过多资金,而只需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就可以基本完成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

3)管理可行性分析

系统开发要想取得成功,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绝对不行的。

而对于高校来说,各项原始材料保存完好、基础数据管理规范,其本身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在很大程度上为系统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既保证了系统的基础数据、文件、报表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系统的信息输入质量,最终保证系统开发的成功。

因此,新系统的开发在管理方面上具有可行性。

三、系统分析

(一)、组织机构

与补考相关的组织机构如图所示

(二)、管理职能分析

1)分管教务的副校长:

全面负责补考业务管理,具体业务有审批教务处拟定的初步计划、审批补考后有关学生学籍变动的处理意见等。

2)教务处:

教务处教务科负责汇总二级院校采集的补考学生信息、安排补考时间、地点,最后汇总学生补考成绩,提出学籍变动意见;教务处教室管理科负责提供补考用的教室信息。

3)二级院系:

二级院系办公室负责收集补考学生信息,上报给教务处,收到教务处下发的补考安排后通知学生;按补考安排组织学生补考,收到试卷后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阅卷;填写补考成绩报告单。

 

(三)、业务流程分析

其中相关内容表示如下

系统外部实体

单据和报表

 

业务处理单位

*数据流向

 

由上图分析得:

首先,教务科拟定初步补考计划,初步补考计划经分管副校长审批、修改后成为正式补考计划;同时,二级院系负责根据教师的“成绩报告单”收集补考学生信息,如学生学号、姓名、不及格课程名称、班级名称等。

其次,教务处根据二级院校收集的补考学生信息和审批后的正式补考计划安排补考的时间、地点。

在此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以下四点:

1、同一门课程应该在同一时间考试;2、同一学生若有多门课程需要补考,则这几门课程的补考不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3、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能参加正常补考;4、每个教室安排的补考学生人数最多为教室容纳人数的一半。

再次,教务处把安排好的补考时间、地点发放给二级院系,由二级院系负责制作学生补考通知单,并通知学生。

二级院系还要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学生补考、教师阅卷、填写补考成绩报告单等工作。

最后,教务处负责汇总学生补考后的成绩,按照学生管理文件的有关内容,提出学生学籍变动意见,如退学降级等。

学籍变动意见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成为正式学籍变动文件。

该文件要发放给二级院系和学生本人。

(四)、数据流程分析

根据上述的业务流程,对其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流动过程进行抽

象,得到了系统的逻辑模型,即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外部实体

数据流

其中相关内容表示如下

 

处理

数据存储

具体流程图如下: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详细、全面的描述,通过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的相互对照,可以便于发现流程图中的问题。

1)数据存储字典

补考学生明细表的数据如下:

编号:

D1

简述:

纪录所有参加补考学生的信息

数据结构:

班级名称(bjmc)c(8)学号(xh)c(10)

姓名(xm)c(8)课程名称(kcmc)c(30)

补考标志(bkbz)c⑵

流入的数据流:

补考学生明细表上的数据流出的数据流:

涉及的处理:

P1补考安排明细表的数据如下:

编号:

D2

简述:

该表下发到各二级院系,二级院系根据该表的内容组织补考

数据结构:

日期(rq)d(8)结束时间(jssj)t(8)课程名称(kcmc)c(30)补考人数(rs)int(4)流入的数据流:

补考安排表上所需的数据流出的数据流:

涉及的处理:

P3

开始时间(kssj)t(8)教室编号(jsbh)c(6)班级名称(bjmc)c(8)监考人(jkr)c(8)

补考通知单的数据如下:

编号:

D3

简述:

学生根据此通知单的内容参加补考

数据结构:

学号(xh)c(10)

姓名(xm)c(8)

班级名称(bjmc)c(8)

补考课程*

课程名称(kcmc)c(30)

补考日期(rq)d(8)

开始时间(kssj)t(8)

结束时间(jssj)t(8

补考地点(bkdd)c(6)

流入的数据流:

补考通知单所需信息

流出的数据流:

补考通知单上与补考后管理相关信息

涉及的处理:

P4

补考成绩表的数据如下:

编号:

D4

简述:

纪录所有参加补考学生的成绩数据结构:

班级名称(bjmc)c(8)学生成绩*

学号(xh)c(10)姓名(xm)c(8)

成绩(cj)int(4)

流入的数据流:

补考成绩表上所需的数据流出的数据流:

补考成绩涉及的处理:

P5

2)处理描述

登记补考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下:

编号:

P1

流入:

学生成绩报告单和其补考申请流出:

参加补考学生数据和补考学生明细表

处理:

本处理过程过滤出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生纪录:

(1)考试成绩不合格(小于60分);

(2)申请缓考;(3)考试作弊;(4)应届毕业生申请毕业前补考;(5)结业生为换发毕业证书申请回校补考。

编辑教室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下:

编号:

P2

流入:

教室资源信息流出:

供补考用教室数据处理:

该处理利用教室资源信息,根据补考教室的空闲情况,编写可供补考用的教室数据。

安排补考的时间、地点的处理过程如下:

编号:

P3流入:

参加补考学生数据和供补考用教室数据流出:

补考安排明细表的数据和补考的时间、地点等数据处理:

在该过程中应满足以下约束:

(1)同一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参加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补考;

(2)同一门课程应该在同一时间考试;(3)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能参加正常补考;(4)每个教室安排的补考学生人数最多为教室容纳人数的一半。

编辑补考通知单的处理过程如下:

编号:

P4流入:

补考的学生、课程、补考时间、地点等流出:

补考通知单

处理:

该处理利用可供补考用教室数据、参加补考学生数据和为每个学生安排的补考时间、地点等数据为每个参加补考的学生编辑“补考通知单”

登记学生补考成绩的处理过程如下:

编号:

P5流入:

教室阅卷后的成绩数据和补考通知单上与补考管理相关的信息流出:

“补考成绩明细表”上所需的数据和补考不及格学生的数据处理:

该处理利用补考通知单上学生和课程的相关数据,以及教师批阅试卷后所给出的补考成绩,编制补考成绩明细表;过滤必考不及格的学生名单,用于学籍管理处理。

六)、系统边界输入边界——学生成绩报告单、教室资源情况明细表。

输出边界一一各种表格和查询响应输出

四、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目标

(1)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补考管理工作,为管理则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2)方便的数据输入性能,良好的人机界面,尽量避免汉字和长字符串的重复输入。

(3)灵活的查询功能,能快速实现各种数据的查询。

(4)良好的完整性约束,用户几乎没有输入非法数据的可能性。

(5)随时以电子和纸质文件方式提供相关信息。

除必须存档的纸质文件外,信息基本以电子的形式传输和处理。

(二)总体设计

1)系统空间硬件结构的设计

作为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对于硬件有如下要求:

操作系统:

MicrosoftWindowsXP中文版

数据库:

VisualFoxpro6.0

2)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下图为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功能层次结构图:

(三)详细设计

1)代码设计

1)补考时间代码设计

查看学校数据,根据以往经验,最多的补考场次为30场,因此,每场次设置两位代码,预设99个场次,代码“01”到“99”。

2)补考原因代码设计

由于学校学籍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使用两位数字表示补考原因,其中首位为

0”,

具体的代码如下:

00

考试不及格

04重修补考

01

考试请假

05毕业前补考

02

考试作弊

06毕业后补考

03

考试旷考

3)补考备注代码设计由于学校学籍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使用两位数字表示补考原因,其中首位为

“1”,具体如下:

10

正常

11

补考请假

12

补考作弊

13

考试旷考

 

4)部门编号

本学校共有12个二级院系,按照单位成立的时间顺序编号,教务处是本系统中

唯一涉及的部门,编号为“0”,

其他单位编码如下:

00教务处

04纺织系

08人文系

01机械系

05管理系

09数理系

02电气系

06生化系

0

10外语系

03艺术系

07计算机系

11机电学院

5)

课程编码

课程采取七位三级编码方式:

1—2为是开课院系代码,第3—4位是教研室代

码,5—7位是顺序码

6)学号

学号编码共10位,其中1—3位为入学年代码,4-5位为院系代码,6-7位为专业代码,8位为班级代码,第9—10位是顺序码。

如:

学号3060703203

3是本科,06是指06年入学,07是指计算机系,03是指信管专业,2是指2班,03是指学生的序号

2)输出设计本系统基本输出入下报表

表一,学生成绩报告单:

课程名称:

班级名称:

授课单位:

学生单位:

序号

学年

学期

学号

姓名

补考成绩

备注

1

2008

1

2

2008

1

 

表二,补考通知单

姓名:

学号:

班级:

院系: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补考原因

补考时间

考场

08-091

08-091

注:

(1)考试时必须持身份证、学生正和本通知单单制定的考场,缺少任一证件不得进入考场

(2)考试后3-4周公布成绩

 

表二,考场安排明细表

时间:

09-2-209:

00-11:

00

教室:

一教jt203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备注

 

表四,班级补考安排表

级:

******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备注

考试时间

考场

表五,补考成绩报告单

班级姓名

学号

序号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补考成绩

备注

表六,补考不及格学生名单

学生院系:

班级名称:

学号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补考成绩

备注

(三)存储结构设计

本系统设计了一个数据库、11个数据库表。

其文件名称及作用如下:

表一,数据库设计

序号

文件名称

作用

1

Student.dbf

学生信息表,记录学生基本信息

2

Department.dbf

院系信息表,记录院系基本信息

3

Class.dbf

班级信息表,记录班级基本信息

4

Course.dbf

课程信息表,记录课程基本信息

5

Classroom.dbf

教室信息表,记录教室基本信息

6

Roomszjk.dbf

教室信息过渡表

7

Exam-flag.dbf

补考原因信息表

8

Bk-stud.dbf

学生补考信息表,记录学生补考信息及补考原因、结果

9

Bk-clas.dbf

班级补考信息表,记录每个班级、每门课程补考人数、时间、地点

10

Bk-cour.dbf

课程补考信息表,记录每门课程的补考人数、时间

11

Bk-times.dbf

补考场次信息表,记录每场考试的时间、人数

表二,学生信息表(student.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Xh

学号

C

10

2

Xm

姓名

C

8

3

bjmc

班级名称

C

8

表三,院系信息表(department.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Yxbh

院系编号

C

2

2

Yxmc

院系名称

C

40

 

表四,班级信息表(class.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Yxbh

系号

C

2

2

Bjmc

班级名称

C

8

 

表五,课程信息表(course.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Kcbh

课程编号

C

10

2

Kcmc

课程名称

C

30

3

Yxbh

院系编号

C

2

 

表六,教室信息表(classroom.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Lh

楼号

C

4

2

Jsbh

教室编号

C

8

3

Rnrs

容纳人数

Int

4

 

表七,教室过渡信息表(roomszjk.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Jsbh

教室编号

C

6

2

Bkrs

补考人数

Int

4

3

Rnrs

容纳人数

Int

4

 

表八,补考信息表(exam-flag.dbfg)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Bzbh

标志编号

C

2

2

Bzmc

标志名称

C

8

 

表九,学生补考信息表(bk-stud.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Xh

学号

C

10

2

Kcmc

课程名称

C

30

3

Bjmc

班级名称

C

8

4

Bkcj

补考成绩

C

1

5

Bkyy

补考原因

C

2

6

Bkbz

补考标志

C

2

 

表十,班级补考信息表(bk-clas.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1

Kcmc

课程名称

C

8

2

Bjmc

班级名称

C

30

3

Bkrs

补考人数

Int

4

4

Cc

场次

C

2

5

Jsbh

教室编号

C

6

 

表,课程补考信息表(bk-cour.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41

Kcmc

课程名称

C

30

2

Rs

人数

Int

4

3

Cc

场次

C

2

4

Bz

标志

C

1

 

表十二,补考场次信息表(bk-times.dbf)结构

序号

属性

属性说明

类型

长度

备注

41

Cc

场次

C

2

2

Kssj

开始时间

Datetime

8

3

Jssj

结束时间

Datetime

8

4

Rs

人数

Int

4

五、系统实施

(1)、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本系统采用中文WindowsXF平台,VisualFoxpro6.0为开发工具,软件开发

在WindowsXP平台下运行,最终产品可脱离VisualFoxpro6.0运行环境,在Windows9X/2000/XP平台下运行。

(2)、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

首先是学生登录,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可以登录。

学生登录成功后,输入学号,然后读学生成绩库,查询是否有补考通知单。

教务处教务科根据工作人员提交到数据库中的成绩编写补考通知单;教务处教室管

理科录入补考用的教室信息。

工作人员再次把成绩输入,提交到数据库中

通过输入实际数据对系统进行总体测试,各功能基本实现,系统测试成功。

(3)、系统评价

1)优点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系统的数据流向是合理的。

(1)基于VF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灵活。

控制界面和数据库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可以利用数据库访问技术方便地访问数据库。

(2)系统控制界面软件采用VisualFoxpro6.0开发,操作方法与Windows应

用程序一致,图形化感觉较好,与其它开发语言相比更具可操作性。

系统界面设计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模块性、可移植性和可修改性。

(3)系统数据库软件VisualFoxpro6.0,该数据库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性能稳定,适应于各种软件操作平台的优点。

2)缺点

系统整体功能偏少,不能满足成绩管理的所有需求,需要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

3)改进

(1)由于学生学籍变动不仅与考试有关,还与学生的其他表现有关,如考勤、违纪等,所以学籍的处理功能应纳入“学籍管理子系统”。

本系统仅提供与学籍处理有关的成绩数据。

(2)增强各种灵活的及时查询分析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