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38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doc

十陋室铭

一、目标导学

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2.二读课文,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3.三读课文,口头翻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1.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

案牍之劳形( )()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

文中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4.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

“何陋之有?

(三)解析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深刻含义是什么?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写出陋室的什么特点?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与写作者的陋室有什么关系?

 

5.引用孔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扬,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

文章的这种写法叫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本文作者(人名)是(朝代)著名文学家。

“铭”是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⑷无丝竹之乱耳(          )

⑸无案牍之劳形(         )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5.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

何陋之有?

6.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二)课内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丝竹之乱耳()

2.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

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

就不陋。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五、拓展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孔子曰:

“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曾子曰:

“何谓也?

”子曰:

“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

长进。

③损:

减损。

④贤己者:

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

谈论。

⑥视:

看,比照。

⑦化:

融和。

⑧鲍鱼之肆:

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只需填序号)

日:

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简答题: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

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并在下面默写

2.完成学案“拓展阅读”部分

10.陋室铭答案

二、预学导学

1.

(1)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互动探究

(三)解析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语见《论语•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课堂总结:

简陋的居室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托物言志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刘禹锡唐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略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D 

6.“上”这里是“长上”的意思,动词;“入”在这里是动词,“映入”的意思,两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意近即可)

7.诸葛亮;杨雄

(二)课内阅读

1.出名这学识渊博的人奏乐的声音

2.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

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②:

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五、拓展阅读

1.①博学的人②使身体劳累③所以,因此

2.D

3.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4.

(1)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答题要求:

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内容2分,语言1分。

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

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

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

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

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