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45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教学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法Word下载.docx

《教学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法Word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法Word下载.docx

Researchonteachingreadingcourse

本课程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选修课。

本课程重点介绍对外汉语基础阶

段阅读课的教学法,使学生能在掌握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的专题研究。

第一章阅读课的性质与教学原则

第二章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各种阅读技能的训练

第三章阅读课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梁荣源《阅读教学:

理论与实践》,新加坡仙人掌出版社,1992年。

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心理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8月。

鲁忠义《阅读理解的过程和影响理解的因素》,

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4期。

吴晓露《阅读技能训练------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的一种模式》,

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1期。

佟乐泉、张一清《外国留学生在快速显示状况下阅读汉语句子的报告》,

载《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3期。

张惠芬《视知觉、知识图式和快速阅读训练》,

载《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速读训练》,

载《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

自选与阅读课教学法有关的论题,写一篇课程论文。

听力课教学法研究

Researchonteachinglisteningcomprehensioncourse

段听力课的教学法,使学生能在掌握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提高听力理解效率的专题研究。

第一章听力课的性质与教学原则

第二章听力课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各种听力技能的训练

第四章听力课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杨惠元《听力训练81法》,现代出版社,1988年。

杨惠元《听力训练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载《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李红印《汉语听力教学再认识》,

陶嘉伟《“以神制形”练听力》,

郭锦桴《听力构成和听力教学的构想》,

载《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1990年。

浮根成《有声作业与听力教学》,

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

李德津《基础汉语教学和“数”——关于听力训练》,

载《对外汉语教学论集》(1997—1984),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年。

张犁《预测原理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毛锐《从听力测试谈留学生听力理解方面的障碍》,

载《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1996年。

自选与听力课教学法有关的论题,写一篇课程论文。

16.黄锦章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7.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18.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年10月。

例如: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以从各种教学法中借鉴什么?

2.怎样运用有关教学法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偏误?

3.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创造性?

4.适用于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形式、或某种课型的教学方法。

5.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策略。

第二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导言

1.学习目的:

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重点介绍和评析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方法、技巧,使学生能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并创造出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直接影响。

因此,需要先介绍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然后再介绍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技巧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基本教学内容:

研究教学法的必备条件:

除了要了解和熟悉上述内容,更重要的是参与课堂实践。

这个学期,可行的做法是:

阅读有关文献,了解课程与教材,多进课堂听课。

3.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实践性,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许多方面,如:

*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文化背景知识。

语音中的声调、洋腔洋调的纠正;

语法中的补语、把字句、无标记被动句、时态表示法------。

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训练阅读速度,培养听、说、写的能力------。

*语言认知和习得规律、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研究、中介语正负迁移的作用与影响。

*不同学习水平、目的、国籍、年龄、性格、人数的教学(课程、教材、教法)。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难易顺序、语句长短、操练形式、功能—结构—文化)。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音像、多媒体)。

4.100多年来,产生了许多教学法流派:

18世纪“语法翻译法”→19世纪末20年代初“直接法”→20世纪30年代“自觉对比法”→40年代“听说法”→50年代“视听法”→60年代“自觉实践法”→“认知法”→“人际法”→70年代“交际法”。

不少著名的语言学家也参与了教学法的研究:

英国的帕默,丹麦的叶斯帕森,美国的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克拉申------。

对外汉语教学是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

20世纪以来,各种学科越来越多,结合新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应该是开创新的教学法的最好途径。

5.研究教学法,最重要的是解决“怎样教”这个核心的问题。

研究的方法,如:

*结合的方法:

教学法+汉语本体研究、习得与认知理论、多媒体教育技术------。

*实验的方法:

确定目标→设计实验(对象、对照组)→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整理分析→结果论证。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

定义:

从宏观上说,它是语言教学理论的一个完整体系,是处理教与学各类关系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

从微观上说,它又是贯彻这些理论、原则的一套方法和技巧。

以往,语言教学法研究的结构模式是单一的,只是具体经验性、单纯操作性的,局限于:

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方法。

现在,语言教学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介绍流派到建立体系,从具体经验到科学实验,从教法研究到习得规律探讨,从了解教材到设计教学大纲,从传授知识到发展智力,从错误分析到中介语研究,从语言教学到跨文化交际,从外语考试到测试理论,等等。

因此,实际上,语言教学法是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它是关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科学,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以及这个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因而,它是语言教学法规律、语言学规律、语言教学规律的总和,并不只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地位

教学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跟第二语言教学的四个方面(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都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跟总体设计的关系,例如:

*不同的学习对象:

直接法和听说法适合儿童,认知法适合成人。

*不同的学习目的:

只要学会日常生活对话,用听说法比较好。

要学会阅读,用语法—翻译法、阅读法比较好。

要当语言教师、翻译,用认知法比较好。

*不同的学习阶段:

初级阶段宜用听说法。

中级阶段宜用交际法。

高级阶段宜用认知法、语法翻译法。

2.跟教材编写的关系,例如:

在确定课文内容或前后次序时:

*语法—翻译法:

强调根据语言点的难易程度和系统性来编排。

*功能法:

强调根据交际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先后来编排。

*听说法:

强调设计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

3.跟课堂教学的关系,例如:

主张使用学生母语,着重课文内容和语法的讲解及翻译能力。

*直接法和听说法:

不主张使用学生母语,着重听和说的能力。

确定教学方法:

如何展示和讲练,从课文开始还是从句型开始,先分项练习还是先综合练习,怎样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如何进行交际性练习(交际法),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人本法),教师的语言如何体现i+1的可理解输入的原则(自然法)。

4.跟语言测试的关系(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例如:

重视语法结构、翻译能力的考查。

*直接法和听说法:

重视听和说的考查。

三.语言教学法与相关学科的互动关系

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语言教学法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呈现出了与其他相邻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边缘交叉的趋势。

1.与心理学的关系

首先,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最密切。

各类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心理学基础,例如:

*语法—翻译法:

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直接法:

心理学依据是联结主义心理学、幼儿语言习得论。

*听说法:

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认知法,心理学依据是认知心理学。

其次,所有教学法都涉及到心理学学科的相关问题。

*全身反应法:

涉及听—说的心理机制。

*阅读法:

涉及书面符号认知记忆的阅读心理。

实施语言教学,研究语言教学规律,需要研究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策略,这就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备受重视,是语言习得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

2.与语言学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一直受语言学理论的支配。

理论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

*认知法:

理论基础是转换生成语法。

其次,也涉及到语言研究的方面,如:

认知语言学、配价理论------。

3.与教育学的关系。

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类。

*静默法、咨询法:

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的出现和成熟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水平的测量:

与教育统计学有密切的关系。

4.与神经生理学的关系。

*启示法:

是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

此外,相关学科发展得比较成熟,相应的教学法也会比较完善。

*20世纪以来,描写语言学一直在稳步发展,以之为基础的“听说法”也发展得比较成熟。

*50年代末产生的转换生成语法,其理论一直在不断修正,以之为基础的“认知法”也就一直没能发展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系统,第一语言系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发挥着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迁移。

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起阻碍作用的叫负迁移,或干扰。

第一节各种教学法流派的分类:

100多年来,产生了许多教学法流派,其出现的年代与先后顺序:

各种教学法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体现的教学原则、采取的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

原理、类别、特征,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根据哲学原理,可以分为三类: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理性—经验主义

(2)根据教育学原理,可以分为三类:

演绎法、归纳法、演绎—归纳法

(3)根据心理学原理,可以分为三类:

认知规则说、刺激—反应的习惯说、认知≒习惯说

(4)根据语言学原理,可以分为三类:

语言是规则的体系、语言是习惯的体系、语言是规则—习惯的体系:

(5)综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类别,以及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派:

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

主要是:

语法翻译法、阅读法、认知法、自觉对比法。

哲学类别是“理性主义”教育学类别是“演绎法”

心理学类别是“认知—规则说”语言学类别是“语言是规则体系”

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

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

哲学类别是“经验主义”教育学类别是“归纳法”

心理学类别是“刺激—反应说”语言学类别是“语言是习惯体系”

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

团体语言学习法、咨询法、沉默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

心理学类别是“情感和相互交往”语言学类别是“语言是交际工具”

4.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

功能法(交际法)、综合法、折衷法、自觉实践法、功能—结构法、

情景—结构—功能法。

哲学类别是“经验—理性主义”教育学类别是“归纳—演绎法”;

心理学类别是“习惯—认知说”语言学类别是“习惯—规则体系”

第二节各类教学法流派的基本理论基础

根据语言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语言习得理论,这四大派又可分成两大类。

当然,这两大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其中存在交叉现象。

第一类:

重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规则,强调课堂中的自觉学习。

又可分为两类:

*认知派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认知学派认为:

教育的最高要求是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创新,不是模仿;

强调有意义的理解性学习,并重视语言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理论基础是:

1.传换生成语法:

强调语言是能创造性运用,并能生成无限句子的的规则体系。

2.认知心理学:

强调语言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发现、掌握并运用语言规则的过程,

是一种自觉的智力活动。

*经验派以直接法为代表,强调通过对句型的大量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经验派认为:

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和对之进行强化形成的;

强调模仿、重复、强化等手段的运用。

1.结构主义语言学:

强调句型结构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扩展、替换有限的句型结构

就能掌握外语。

19世纪后期产生新语法学派:

强调语言学习中由模仿操练形成类推的原则。

2.联结—行为主义心理学:

强调语言学习要跟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结,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建立条件反射------形成语言习惯;

认为学习外语跟习得母语一样,都靠感知和模仿获得的。

第二类:

重语言功能意义和交际技能,强调在课堂内外的交际中自然习得。

也分两类:

*人本派理论基础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与人际关系;

语言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应该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清除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

*功能派理论基础是: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强调: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语言学习应通过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表达来掌握语言;

在课堂内外,不仅要自觉地学习,更要自然地习得,在言语交际中逐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第三节对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再分析:

1.教学目标:

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以及口语、听力技能的训练。

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

1.语言能力:

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听、说、读、写。

2.社会语言能力:

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得体地运用。

3.话语能力:

表达完整语义,进行连贯表达。

4.策略能力:

应变能力、增加效果。

如:

解释、委婉、回避、语体转换-----

2.教学内容、顺序安排、大纲特点:

教学内容:

着重语言知识的学习。

教学顺序:

根据语言内容的难易程度或出现的频率,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大纲特点:

配有语法项目表、词汇表。

着重情景、功能的学习。

教学顺序,由学习者交际的需要来决定。

大纲特点:

有用于交际的功能、意念、话题、表达,也包括语法和词汇内容。

功能:

指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即“怎么说”。

问候、介绍、感谢、道歉、询问、请求、同意、高兴、希望、建议等。

意念:

指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规定所要表述的具体内容,即“说什么”。

分为两种:

一种是普通意念:

时、空、数量等,如存在、方位、时间、空间、数量、质量---

一种是特殊意念:

话题直接决定的各类词汇,如问路、购物、天气、爱好---

话题:

如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经济贸易、文化教育、交通、医疗、环境等。

表达:

根据社会身份、性别、年龄、场合等,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得体的表达。

3.教与学的活动类型:

如听说法,基本上采用句型操练和对话活动。

如交际法,主要采用“完成任务”的活动。

如学习了询问姓名、地址、电话等句子后,让学生互相询问,并将所得信息记在通讯录上。

同一种对话、交互式的活动,在不同教学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在听说法中,只是为了避免学习枯燥。

*在交际法中,则是为了进行相互交流的练习。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如在听说法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只是一种刺激—反应的机器,其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如在交际法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体现“自我学习”的过程。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依赖教师。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顾问。

6.教材的内容:

在教材内容、进度上有详细的规定,并需要提供足够的示范性结构规则,以及词语用法。

强调教材应给教师和学生自主性发挥的空间,所用材料不应是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编写的,而应是为本族语学习者所用的“真实”的材料。

各种教学法流派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虽然存在对立、排斥的关系,但却是不断向前

发展的,后者吸取前者的优点,弥补以往的不足,形成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各种教学法详介

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

盛行于18世纪末的欧洲,起初用于学习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

其实,当时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已经不再用于口头交际,仅是用于学术著作、官方文件的“国际语”。

而是否精通这些语法极为复杂的语言,也是当时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具有智慧的标志。

因此,语法—翻译法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读和写,并不是为了听和说。

顾名思义,语法—翻译法就是以“语法”为教学内容,以“翻译”为教学手段的。

其基本特征是:

(1)教学目的是双重的:

通过翻译,培养学生阅读、书写的能力;

通过讲练复杂的语法,发展学生的智慧。

(2)语言材料是古典书面语,词汇和语法规则是主要的教学内容。

(3)教学语言依靠学生母语,教学方式以翻译为主(外语和母语互译)。

(4)词汇教学主要通过对译的词汇表孤立地进行。

(5)语法教学主要讲词的形态和曲折变化,以及复杂的语法现象。

教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