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48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考号

姓名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考场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本考场试卷序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5题各2分,第6题每空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īn)胆怯(qiè)吹毛求疵(cī)

B.商酌(zhuó)两栖(xī)获益匪浅(fěi)

C.称职(chènɡ)克扣(kè)沥尽心血(xuè)

D.襁褓(qiǎnɡ)淳朴(chún)不可磨灭(m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轻盈失横人声鼎沸

B.蜿蜒烦躁物竞天则

C.决别骄奢无动于衰

D.藩篱绮丽五彩斑斓

3.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来不合坐一条板凳。

B天空中眼花缭乱地飘着白云。

C他的故事讲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D设计者和匠师们闭门造车,别具匠心,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5.下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江一—智取生辰纲B.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6.(10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归园田居》表达作者不擅农事的句子:

,。

(2)《使至塞上》描绘壮美大漠风光的句子,。

(3)《渡荆门送别》中描写夜景的句子,。

(4),老木苍波无限悲。

(5)《陋室铭》描绘陋室环境的句子:

,。

(6)予独爱莲指出淤泥而不染,。

二.语言应用题:

(14分)

4月23日。

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7.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或者学习的名人名言。

(2分)

8.“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

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4分)

材料一:

现在常听人说:

“多读杰作,学取技巧。

”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

”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沦“人迷”》)

材料二: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

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

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

9.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

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4分)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10.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

请你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

(栏目名称为4个字)(4分)

三、阅读(39分)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11~l3题(7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1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

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3分)

(二)阅读《镜子的“履历”》,回答14—20题(18分)

①镜子,该算是你的老朋友了。

每天清晨,当你刷完牙,洗完脸,总是习惯地走到镜子前面,杭梳头,整整衣服,结好红领巾。

②然而,你可曾知道你的这位老朋友的“履历”吗?

哈,镜子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哩。

③最早的镜子,自然就是水面了。

我国自古便有这样一句成语:

“水平如镜”。

在古代,人们便常常趴在河边或者水塘旁,对着水面,照照自己的脸究竟是什么样子。

不过,这样的镜子,风一起,“吹皱一池春水’,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④后来,人们便发现了青铜镜。

⑤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估计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运往日本、朝鲜等国。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里所说的“以铜为镜”,便是指的青铜镜。

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晚镜但愁云鬓改’,《木兰诗》里的“_______,________”,这里所说的“镜”,也是指青铜镜。

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常有叫喊“磨镜啊,磨镜啊”的工匠,是专门替人家磨青铜镜的。

⑥在埃及,也很早就有了青铜镜了。

有趣的是,古代埃及的炼金家们用“♀”的符号来表示银,其实,“♀”便是青铜镜的象征。

此外,欧洲人在古代曾制造过“银镜”,而俄国人还制造过“钢镜”。

⑦然而,青铜镜毕竟太晦暗.银镜太贵重,钢镜又太容易生锈。

⑧现在,人们所用的镜子.都是又亮又便宜、又不会生锈的玻璃镜。

⑨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王国”——威尼斯诞生的。

在300年前,威尼斯是世界上玻璃工业的中心。

最初,威尼斯人是用水银(即汞)来制造玻璃镜。

就是先在玻璃上紧贴一张锡箔,然后再倒上水银。

因为水银能够很好地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齐”。

这种锡汞齐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使玻璃成为一面镜子。

⑩然而,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了,要整整花一个多月的功夫,才能做出来。

而且,水银又有毒,镜面也不算太亮。

100多年前,科学家利比喜接着又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你现在用的镜子。

⑾镜子,从水面,到___________玻璃镜,这算不算已是登峰造极、十全十美了呢?

不!

最近,科学家们正在试制一种镀铝的玻璃镜,这样的镜子将比镀银的镜子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

此外,人们还用金子、铝合金及其他金属,制成了黄色、玫瑰红色、蓝色、绿色的彩色镜子。

⑿科学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镜子的历史也正在写着崭新的一页。

我热爱镜子,我赞美镜子,因为镜子永远是那样忠实,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

14.在第⑤段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2分)

15.根据文章.第⑾段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是哪一项?

()(3分)

A.银镜、钢镜、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的

B.青铜镜、银镜、钢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的

C.青铜镜、银镜、铜镜,到镀银的玻璃镜和镀水银的

D.青铜镜、铜镜、银镜,到镀银的玻璃镜和镀水银的

16.用文中原语回答:

(4分)

①玻璃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考号

姓名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考场

②镀铝的玻璃镜的特点是__________

17.文中画曲线的句子⑦,⑧,运用了______说明方法。

(3分)

18.概括本文段说明的内容。

(2分)

19.本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分)

20.第②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

(2分)

(三)阅读《人性的爱抚》,回答13—17题(11分)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

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

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

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

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

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

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

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

”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

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

”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

“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

”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

“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

”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

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

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

男人有些不耐烦了:

“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

“……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

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

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

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

“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21.(2分)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2.(3分)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23.(2分)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

24.(4分)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四、作文(50分):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初三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日本社会学家谷子博士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翁为了测试别人对他是否真诚,就假装生病住进了医院。

出院后富翁对谷子博士说:

“我觉得我的亲人是为了分我的遗产而来医院看我的;我的朋友是为了例行应酬而来医院看我的;那几个与我平素不睦的对手是为了看我的热闹而来医院看我的……”一句话,富翁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对他有真情。

谷子博士就问他:

“你为什么要这么苦心地测试别人,却从来不想想自己对别人是否付出过真心呢?

”请以“真心换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200字

400字

600字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2、D3、A4、C5、A

6、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④白头吊古风霜里。

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⑥濯清涟而不妖。

二、语言应用题:

7、如: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莎士比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8.(4分)第三则不符合要求。

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

(答出“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得1分,说明理由得3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9.(4分)示例:

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请您到场指导。

(答出称呼、时间、地点、内容得3分,符合口语表达特点得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10.(栏目名称2分,栏目内容简介2分)

三.古文阅读

11、念:

考虑、想到步:

散步、漫步(每空1分)

1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3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

(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

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忘记忧愁,排遣郁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镜子的履历》:

1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15.B16.①又亮、又便宜、又不会生锈②比镀银的镜子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17.作比较18.镜子的历史.19.时间顺序20.承上启下(过渡)

《人性的爱抚》

21.(2分)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

22.(3分)

(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

(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23.(2分)①女主人刻薄(多疑冷漠)②反衬男主人友善(信任温和)

24.(4分)

(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