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50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0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docx

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奉节县三江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0分)

1.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  )

 A.腺细胞B.刺细胞C.变形细胞D.领细胞

 

2.章鱼属于(  )

 A.鱼类B.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D.扁形动物

 

3.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该物质不透气),结果蚯蚓将会(  )

 A.运动变慢B.运动变快C.不动D.死亡

 

4.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B.软体动物C.线形动物D.腔肠动物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  )

 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

 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

 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

 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6.蚯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靠(  )

 A.鳃B.体壁C.肺D.气门

 

7.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8.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B.有小肠大肠C.有口有肛门D.有肛门无口

 

9.河蚌的贝壳是由何种结构分泌形成的(  )

 A.斧足的分泌物形成的

 B.柔软身体产生的分泌物形成的

 C.外套膜形成的

 D.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10.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蟋蟀B.蜈蚣C.蜜蜂

 

11.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血吸虫B.涡虫C.疟原虫D.猪肉绦虫

 

12.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

 A.摄食B.散发体内的热量

 C.吸收水分D.呼吸

 

13.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  )

 A.血吸虫B.猪肉绦虫C.涡虫D.海葵

 

14.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

 A.接触疫水B.食未熟的鱼C.蚊虫叮咬D.不讲卫生

 

15.蝗虫的气门位于(  )

 A.头部B.胸部C.腹部D.胸部和腹部

 

16.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17.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B.生殖器官C.感觉器官D.消化器官

 

18.下列有关日常卫生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时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B.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C.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D.粪便要经过处理才能作肥料

 

19.寄生虫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  )

 A.蛲虫B.钩虫C.绦虫D.蛔虫

 

20.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鲢鱼、鳙鱼、鲫鱼、鲤鱼D.草鱼、鲤鱼、鲫鱼、鲢鱼

 

21.用鱼缸饲养金鱼时,如果数量过多,就会出现金鱼频频浮头,并导致死亡,这是因为(  )

 A.食物缺乏B.氧气不足C.空间太小D.相互攻击

 

22.在做观察鲫鱼的实验时,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预防人类捕捉B.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鱼体表湿润D.辅助呼吸

 

23.鲫鱼、虾都生活在水中,若将它们分成两类,其依据是(  )

 A.是否用肺呼吸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胎生

 

24.鲍鱼称“鱼”而非鱼类,而有些动物不称“鱼”而属鱼类,如下列动物中的(  )

 A.海豚B.海狮C.海豹D.海马

 

25.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其动力主要来自(  )

 A.尾鳍B.胸鳍和腹鳍

 C.各种鳍共同作用D.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26.下面三种水生动物,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具有共同特征是(  )

 A.都有脊柱B.都用鳍游泳

 C.都能适应水中生活D.都没有脊柱

 

27.与鱼体形最相似的是(  )

 A.

B.

C.

D.

 

28.图中鲫鱼的胸鳍是(  )

 A.AB.BC.CD.D

 

29.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图中标号(  )

 A.1B.2C.3D.4

 

30.深秋,温度下降到10℃,鼠和壁虎的耗氧量将(  )

 A.均减少B.均增加

 C.鼠增加,壁虎减少D.鼠减少,壁虎增加

 

31.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D.蟾蜍、鳄鱼、水獭

 

32.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

 C.两栖动物是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D.两栖动物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33.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4.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两栖动物B.昆虫C.爬行动物D.节肢动物

 

35.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

 A.鳃B.后肢C.尾巴D.肺

 

36.在我国北方,每年1O月以后到第二年3月之前,青蛙呼吸的情况是(  )

 A.完全靠肺呼吸B.主要靠肺呼吸

 C.几乎全靠皮肤呼吸D.靠肺和皮肤呼吸

 

37.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  )

 A.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B.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C.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D.头、胸、腹、四肢、尾五部分

 

38.蜥蜴的呼吸器官是(  )

 A.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C.终生只用肺呼吸

 D.既可以用鳃呼吸,又可以用肺呼吸

 

39.军舰鸟善于飞翔,捕获时飞行时速可达400千米左右,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军舰鸟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其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肺B.气囊C.肺和气囊D.气管

 

40.家鸽是一种常见鸟类其身体最发达肌肉是(  )

 A.胸部肌肉B.后肢肌肉C.颈部肌肉D.臀部肌肉

 

41.下列不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

 A.爬行动物B.两栖动物C.鱼D.鸟

 

42.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肺、肺B.肺、鳃C.肺和气囊、肺D.肺和气囊、鳃

 

43.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

 C.心脏有四腔,体温高恒定

 D.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时行气体交换

 

44.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器官②是肺③是气囊

 D.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45.家鸽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

 A.增强氧气的运输能力B.使体内产生的热量多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

 

4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

 B.所有哺乳动物体表长有毛,靠体表皮毛保持体温

 C.哺乳动物多为胎生,幼崽依靠母乳喂养长大

 D.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47.下列动物中,不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鲸和家兔B.家鸽和虎C.猫和狗D.狮和家鼠

 

48.胎生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

 A.使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B.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D.减轻母亲负担

 

49.如图为哺乳动物的牙齿的结构,下列关于图中动物食性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植食性动物

 B.甲、乙均为肉食性动物

 C.甲为植食性动物,乙为肉食性动物

 D.甲为肉食性动物,乙为植食性动物

 

50.取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把蝗虫甲的头部浸没在水中,把蝗虫乙的胸部、腹部浸没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

 A.甲乙均正常B.甲乙均死亡

 C.甲死亡,乙正常D.甲正常,乙死亡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奉节县三江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0分)

1.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  )

 A.腺细胞B.刺细胞C.变形细胞D.领细胞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

解答:

解:

腔肠动物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胶层没有细胞结构.刺细胞位于口和触手的周围.能帮助捕食,是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刺细胞的作用.

 

2.章鱼属于(  )

 A.鱼类B.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D.扁形动物

考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章鱼、河蚌、蜗牛、乌贼(墨鱼)都属于软体动物.名字里带鱼字而不属于鱼类的有:

章鱼、鲸鱼、甲鱼、墨鱼、等不属于鱼类,据此答题.

解答:

解:

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腕足,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章鱼、河蚌、蜗牛、乌贼(墨鱼)都属于软体动物.

故选:

B

点评:

只要熟记名字里带鱼字而不属于鱼类的有:

章鱼、鲸鱼、甲鱼、墨鱼、等不属于鱼类,明确各种动物类群的常见动物,即可解答本题.

 

3.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该物质不透气),结果蚯蚓将会(  )

 A.运动变慢B.运动变快C.不动D.死亡

考点:

蚯蚓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分析.

解答:

解: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给蚯蚓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会窒息死亡.

故选D

点评:

关键点: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4.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B.软体动物C.线形动物D.腔肠动物

考点:

动物的分类.

分析: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

解答:

解: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故选:

A

点评: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  )

 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

 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

 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

 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分析:

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具有外骨骼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但是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昆虫具有蜕皮现象.

解答:

解:

昆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继续长大,所以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每蜕一次皮,昆虫就增加一龄,蜕皮完成后变成成虫.

A、具有外骨骼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而昆虫蜕皮后身体非常柔软,不适应陆地生活.故此选项不正确;

B、昆虫的蜕皮现象是一种生长现象,不是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的.故此选项不正确;

C、昆虫的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继续长大,为了继续生长必须蜕皮.故此选项不正确;

D、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外骨骼限制了昆虫的生长.所以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蜕皮的原因.

 

6.蚯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靠(  )

 A.鳃B.体壁C.肺D.气门

考点:

蚯蚓的特征.

分析: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解答:

解: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体表完成的.

 

7.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考点: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螅的生殖方式.解答时可以从酵母菌和水螅的生殖方式特点、种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出芽生殖是由亲代体表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等.水螅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的动物,属于腔肠动物,水螅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出芽生殖的过程是:

先在母体的体壁上形成与母体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离开母体,形成独立的新个体.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在一定部位是出芽生殖.在营养条件不良进行有性生殖.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酵母菌和水螅的生殖方式.

 

8.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B.有小肠大肠C.有口有肛门D.有肛门无口

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

分析: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出现了肛门.分析解答.

解答:

解: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假体腔的出现,为体内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出现了肛门.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特征.

 

9.河蚌的贝壳是由何种结构分泌形成的(  )

 A.斧足的分泌物形成的

 B.柔软身体产生的分泌物形成的

 C.外套膜形成的

 D.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考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据此解答.

解答:

解:

河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外套膜的特点及功能.

 

10.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蟋蟀B.蜈蚣C.蜜蜂

考点: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分析:

本题考查昆虫的主要特征,即: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足和翅等.

解答:

解: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蜈蚣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一般有多对足,没有翅属于多足纲;蜻蜓、苍蝇、蜜蜂、蟋蟀等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

故选A.故选:

B

点评:

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血吸虫B.涡虫C.疟原虫D.猪肉绦虫

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

分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营寄生生活,据此解答.

解答:

解:

扁形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营寄生生活.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猪肉绦虫.涡虫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消化能力不足,营自由生活.

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

故选:

B

点评:

明确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以食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

 A.摄食B.散发体内的热量

 C.吸收水分D.呼吸

考点: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

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鱼总是不停地大口吞水这并不是在进食而是在呼吸.

解答:

解: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

故选:

D

点评:

多用学到的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13.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  )

 A.血吸虫B.猪肉绦虫C.涡虫D.海葵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血吸虫、猪肉绦虫、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海葵属于腔肠动物.

解答:

解:

血吸虫、猪肉绦虫、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海葵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属于腔肠动物.

故选D

点评:

熟练掌握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中各动物的主要特点,即可解答.

 

14.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

 A.接触疫水B.食未熟的鱼C.蚊虫叮咬D.不讲卫生

考点: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

解:

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人类传染病分为四类: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例如图所示:

可见,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任何人只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就有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机会越多,身体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越大.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类型,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

 

15.蝗虫的气门位于(  )

 A.头部B.胸部C.腹部D.胸部和腹部

考点:

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

蝗虫的气门位于胸部和腹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

解答:

解: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蝗虫的气门位于胸部和腹部.

故选:

D.

点评:

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16.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考点:

蚯蚓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蚯蚓的运动,期间我们要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可以从蚯蚓的呼吸过程方面来解答.

解答:

解: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17.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B.生殖器官C.感觉器官D.消化器官

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

分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

解:

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