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62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

《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doc

资料1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首先要能辨别修辞手法的类型,掌握其基本特点与表达作用;其次是能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该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内容与表达效果。

关于常见修辞手法的基本特点与表达作用,简要列述如下: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形象生动,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的三种类型:

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

例句: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比喻的表达作用主要有:

①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②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③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并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表明作者的立场。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的表达作用主要有:

可以增加叙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抒发强烈的感情;‚可以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的描写;ƒ可以有利于创造气氛,表现主题。

例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排比:

是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来表达较复杂意思的一种修辞。

排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有:

可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可以加强语势,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ƒ可用以抒发强烈的感情。

例句: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有:

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反复的表达作用主要有:

可以强调、突出重点、渲染气氛;‚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ƒ可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可以起到标明层次、段落的作用;„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例句: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

5.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有:

突出差异、强化矛盾,使褒贬、好恶之情表达得更为鲜明。

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6.反问:

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它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

反问的表达作用是:

加强语气,突出其无可辩驳的力量;‚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句:

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7.设问:

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一种修辞。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

无疑而问。

设问的表达作用是: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句:

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8.夸张:

是特意对某些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

夸张的表达作用有:

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借代:

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

借代的表达作用有:

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强调重点,增强语言的形象性;②可以使文笔简练;③可以使叙述有变化,不死板;④可以充分抒发作者的感情,鲜明地表现作者的立场。

例句:

那群红领巾从校园里飞了出来。

10.双关:

是让一个(或几个)词语,一句(或几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方面的一种修辞。

双关的表达作用有:

①可以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②可以使表达生动而又深刻。

例句: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11.反语:

是用相反的话来表达的一种修修辞。

反语的表达作用有:

①可以用来揭露、批判、讽刺消极的方面,增加语言的战斗力;②可以鲜明地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③可以使语言有变化,不死板;④可以把话说得幽默诙谐,有风趣。

例句:

中国军人屠杀妇人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12.对偶:

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或词组)连接一起来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对偶的表达作用有:

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例句:

山如青螺伏水,水似玉带腾空。

13.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

通感的表达作用是: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例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整理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阅读中的表达效果题

常见提问方式: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是?

/这句话好在哪里?

/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的作用是?

答题三步走:

1、指明修辞方法

2、结合句子具体分析修辞内容及修辞的作用

3、结合句子分析作者的情感

«注意:

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不能笼统的说“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感染力”。

范例1:

“书籍是我们目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提问:

“通行证”一词好在哪里?

答:

“通行证”一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明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书籍对于人们了解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分析修辞内容和作用),表达出书籍在作者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情感)。

范例2:

“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

提问: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答: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明修辞),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具体分析修辞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修辞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于雨的喜爱(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