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569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

全区共接诊可疑结核病人133例,与2007年比下降41.9%,综合医院网络报告人数82例,与2007年比下降54.2%。

2010年全区共管理结核病人33例(其中部分病人有石嘴山第一人民医院管理),33例病人全部实行不间断免费治疗,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4.3%,与2007年比治愈率下降0.7%。

(4)2011年共登记报告结核病人57例,与2007年比下降17.4%。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数35例(指标数35例),任务指标完成率100%,与2007年比较指标数下降10.3%,涂阴病人17例,肺外结核1例,胸膜炎4例。

全区共接诊可疑结核病人104例,与2007年比下降54.6%,综合医院网络报告人数67例,与2007年比下降62.6%。

2011年全区共管理结核病人43例(有部分在外地治疗),43例病人全部实行不间断免费治疗,涂阳病人治愈率为88.6%,与2007年比治愈率下降6.7%。

4、健康教育工作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们每年都根据不同的宣传主题开展不同的宣传工作,如深入农村、工地、厂矿、学校、劳教所和人群聚集的场所,针对各类人群如农民工、农民、学生、工人以及市场里的从业人员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

同时还利用计划免疫日、红十字会日、艾滋病日及其他卫生日开展宣传,2008年—2011年4年来共发放宣传单等资料累计约25000张,发送宣传短信15000人次。

二、公卫健教科工作

1、职业卫生:

一是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强化宣传方式,每年于4月底—5月初与监督所、公务素镇共同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咨询35人次,接受咨询56人次;

每年6月都参加全区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出动车辆5台次,人员18人次,披绶带,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

二是开展了辖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四年来,共检企业四家、职工648人,检出职业禁忌症者9人,均要求调整了所禁忌的岗位,未检出职业病。

三是举办了四期企业负责人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共有16户次企业的38人次参加了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300份。

2、绩效考核:

完成2008、2009和2010年度绩效考核中关于健康教育,职业卫生以及学校卫生的相关数据的上报工作。

3、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

完成了每年直管学校的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

及时调整并健全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完成了自治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工作和健康教育督导评估的自查及督导工作;

每年按要求完成了健康教育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

完成了自治区、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2005-2010年)终末督导评估的自查及督导工作,接受了自治区、市卫生局及市健教所的检查,并受到自治区及市局、所的肯定及表扬;

完成了每年4-5期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的制作及宣传。

2011年开展了“三进”活动,于8月11日在海勃湾发电厂开展了“职业危害与防护”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进企业活动,参加职工130余人;

于10月26日在市十八中(即海南区中学)开展了“青苹果红苹果”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参加学生300余人,教师20名。

配合防疫科、地病科、结防科利用世界卫生日、计免日、结核病日、红十字会日、碘缺乏病防治日、世界无烟日、科普宣传周、爱国卫生月、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以及饮用水卫生宣传周、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广泛开展了相关公众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每年开展10-11次。

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年均20000多份,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

4、信息上报:

按业务要求将业务信息均及时上报给了市疾控中心。

三、地病科工作

1、鼠疫监测工作

2008-2011年每年进行两次以上鼠间鼠疫的监测工作,未检出鼠疫杆菌,无人间鼠疫病例。

2、消除碘缺乏病工作

(1)碘盐监测工作:

2008-2011年每年监测全区居民户食用盐300份,每年的合格碘盐食用率都在90%以上,每年对盐业公司批发的食用盐进行抽样监测,样品全部合格,以上结果均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规定的标准。

(2)健康教育工作:

在2008年和2010年我区抽取为消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旗县,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我们开展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广大群众消除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

3、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

2008-2009年每年对牛、羊养殖户等重点人群进行监测,抽取300人份血清,实验室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2010年卫生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开展为期5年的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在2010年完成了我区的基线调查工作,未监测出阳性血清。

2011年完成监测工作,对重点人群监测300人份血清,3例阳性血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诊3人为人间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

4、慢性病管理工作:

2010年全区5个乡、镇办事处开展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截止2011年年底,全区常住人口数103294人,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85215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7669人,累计建档数79230人,建档率76.7%;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累计建档数6401人,建档率83.5%;

高血压累计进档数8634人,建档率53.4%;

Ⅱ型糖尿病累计进档数2216人,进档率48.2%。

四、检验科工作

1、全力以赴配合地病科完成鼠疫监测工作,完成了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任务。

捕获各种鼠类,全部进行剖验,结果均为阴性。

2、配合卫生监督所完成生活饮用水检测。

共采集水样340余份,所能开展检测项目均合格。

3、配合地病科完成了碘盐监测。

共检测食用盐1200份,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检测加工企业盐样288份,碘含量全部合格。

同时还完成了自治区地研所对我实验室碘盐的质量控制工作。

4、配合卫生监督所完成了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

2008年至2009年共检测4000余人,其中HbsAg阳性19人。

2010至2011年共检测4500余人,甲肝和戊肝均为阴性。

5、顺利的通过了自治区卫生厅对我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验收考核工作。

五、防疫科工作

(一)甲型流感的防控

2009年9月中旬,全市陆续出现甲型流感疫情后,我疾控中心积极应对,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取得了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大面积爆发的阶段性胜利。

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009年9月底疾控中心成立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大流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主任岳有担任,副组长为中心书记和副主任;

成员由流调组、消杀组、监测组、后勤保障组等人员组成。

预备队员由中心其他人员组成。

同时,制定了《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为有效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暴发,中心与教育部门密切协作,将防控措施落实到基层网底,群防群控。

2、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针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术进行了两期本单位全员培训,累计培训50余人次;

对辖区所有学校及托幼机构校医和相关人员80余人开展培训1次。

通过培训使本单位全体人员均掌握了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毒知识和操作技术,使学校和托幼机构相关人员掌握了防控技术和措施,从而能较好的开展防控工作。

并随时将最新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及时向重点人群传授,从而提高了重点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能力,确保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转。

3、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1)加强检查指导和疫情监测工作。

为确保我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能够及时被发现,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多次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检查指导设立预检分诊咨询台、发热门诊情况,并要求对接诊的发热病例由导医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接诊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及传染病诊治、转诊工作流程收治传染病病人,并按规定时限报告。

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尽快完善,全面提升应对能力。

(2)与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了联系。

深入到学校、幼儿园和医疗

机构进行巡视,搜索发热、流感样病例,指导和要求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晨检工作,对因病缺课学生进行登记并核实缺课原因,发现相关病例及时报告疾控中心。

(3)加强疾控应急组织和队伍建设,积极储备应急物资,开展相

关人员的技术演练。

(4)及时、规范处理疫情。

我区出现甲流感病例后,疾控中心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后对几起学校流感样病例事件进行了防控处理,有效控制了甲流感在学校的传播蔓延。

截止目前我中心共对15例确诊病例和91例流感样病例进行了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对500余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跟踪医学观察,指导学校实施终末消毒10余次,累计消毒面积3000余平方米。

(5)疫苗接种。

按照上级要求,本着“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认真规范的实施甲流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4300人次。

4、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积极向大众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

另外,通过移动通讯公司发送手机短信的方法,向群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及甲流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累计约10000人次受益。

二是编印并下发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资料。

区疾控中心积极制作了20000余万份甲流感宣传单,并先后下发到各乡镇及各中小学校,直到社区居民,同时还制作了有关防控甲型H1N1流感信息的宣传展板,及时向群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

(二)传染病防控

1、按要求开展网络报告及管理,网络报告系统畅通。

按要求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卡的浏览审核,发现异常信息及时开展调查核实,未出现迟审漏审现象。

2、调查分析并处置了传染病预警信息,及时处置率100%。

3、按要求完成了月、季及年疫情分析。

各年度发病情况见下表:

表1各年度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一览表

年度

发生病种数

发病数

发病率

(/十万)

发病数与上年比较(%)

乙类

丙类

合计

2007

7

2

435

34

469

462.87

17.83

2008

4

345

51

396

386.47

-15.57

2009

9

6

282

160

442

433.09

11.52

2010

5

265

211

476

433.8

7.69

2011

7

291

507

798

767.2

67.64

4、开展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检查和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5、对发生甲型H1N1及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指导学校、幼儿园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的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6、加大日常监测力度,专人负责网络直报和审核,随时观察分析报告情况。

指导各医疗机构及时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并加强对首诊病人的报告和诊断。

指导各医疗机构建立规范的预检分诊制度,发现疑似传染病人,要安排单独科室诊治,做好病人隔离治疗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防止疫情扩散。

做好应急技术准备,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7、存在问题:

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儿园,卫生设施差,管理不规范,晨检和因病缺课儿童的病因跟踪工作不做或形式化,存在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隐患。

(三)免疫规划

1、每年度均能按要求及时、准确的完成了常规免疫接种及汇总上报任务;

按要求完成了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2007-2011年累计完成常规免疫接种102139人次,强化免疫接种51543人次,接种率均达到了目标要求。

各年度接种情况统计表

常规免疫接种

强化免疫接种

应种

人次数

实种

率(%)

14376

14244

99.08

12501

12269

98.14

14345

14243

99.29

8417

8414

99.96

21753

21653

99.54

15714

15505

98.67

24528

24387

99.43

5592

5543

99.12

27646

27612

99.88

10016

9912

98.96

102648

102139

99.50

52240

51543

2、按旬开展了AFP病例,麻疹疑似病例,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主动查询,主动监测等报告工作。

2007年-2011年累计完成主动监测180余次。

3、对基层医疗单位防保科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进行督导,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规范了接种操作技术,保证了疫苗接种质量和接种率。

4、各年度均开展了免疫规划工作检查和接种率调查,评估儿童接种率目标完成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5、指导各接种单位启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培训和指导接种单位人员录入2007年后出生儿童的接种信息。

6、每年对学校、托幼机构新生入学查验接种证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指导、督促各学校、托幼机构完成查验证工作。

(四)艾滋病项目工作

从2008年开始,开展高危场所及暗娼的摸底调查,并按要求开展了咨询检测和行为干预工作,规范了VCT门诊,完成了每年度项目工作任务量。

到2011年累计完成咨询检测944人次,暗娼行为干预1210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安全套4500余只。

六、存在问题与不足

1、中心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2、中心项目资金配套不足。

3、中心疾病预防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缺少资金。

领导审核签字:

海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