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79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①想象说话。

   师:

影子还像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用像说话。

   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趣味性。

影子确实很有趣。

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来呢?

大家试一试。

   练读——同学互读——指名读后评议(他读得怎样?

哪里读得特别好?

)——赛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2、趣味诵读全文

   过渡:

影子真有趣,练习读一读全文,看谁读得最有趣。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节,自由选择伙伴对读,评评谁读得最有趣。

  (3)伴着动作带着表情朗读短文,一边读一边用手指出前、后、左、右。

也可两人合作,一人扮影子,分角色表演。

  (4)试着背一背。

  (5)分组赛背短文。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同桌互认本课生字并组词,看谁组得多。

  2.指导书写“在”“后”“我”“好”。

   ⑴出示“在”“后”“我”“好”,读一读、记一记。

   ⑵观察发现,指出应注意的地方。

(小组交流,互相提醒)

 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这三个字呢?

(学生自主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画顺序和关键的笔画。

   ⑶练习规范书写。

   ⑷自评互评,夸一夸写得好的,指出不足。

  五、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游戏激趣

  过渡:

同学们写字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

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

大燕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

想不想学?

(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

  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

说一说。

  3、编写有关影子的谜语。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影子可多啦,而且不同情况下影子的大小长短方向都不同。

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影子的现象编个谜语?

(学生自由编)

  4、课后把谜语说给你的朋友、父母听,让他们猜一猜。

教后反思:

 

1.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

如教学一开始,我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

然后说说:

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那么,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吗?

”话音刚落,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说明了把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句话时,我说:

“为什么不说影子像只小黑熊?

”“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小狗是怎么跟你玩的?

”亲切的家常话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

 6.比尾巴

教学目标

  1、自由读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的口语和说话训练。

  4、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各动物尾巴的特征,并与图对应连线;

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和相关二类字的音节,指导“?

”“反义词”“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学习;

练习给书中的六种动物画尾巴。

教具准备

  文中的六种动物及尾巴模型、彩色笔、小作业本纸一张、师画的其它无尾动物图及空白方框、彩色粉笔、音乐录音磁带及录音机、师画简笔画(空地、树木、小草及野花)、课题板书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你们边听边想:

猴子叫大家干什么?

  2、(师配乐讲述)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居住着一群动物。

有一天,动物们都聚到了一块空地里。

它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边上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和五颜六色野花。

动物们在空地上玩耍、嬉戏,快乐极了。

这时,倒挂在树枝上的猴大哥发话了:

“喂,大家停下来,我提个建议,咱们来比赛比赛吧。

”哟,小兔妹妹的耳朵最灵,马上停住,趴在地上喊:

“猴大哥,我们比赛什么呀?

”猴子往下一瞧,看见了兔子的尾巴,再抬头一瞅,望见了自己的尾巴,眼珠子骨绿绿一转,有主意啦:

“我们就来比尾巴吧!

  3、故事讲完了。

小朋友,刚才的故事里,空地周围有什么?

(抽生答:

绿树、青草、各色野花。

师画黑板上)猴子叫大家在空地上准备干什么?

比尾巴)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尾巴”这一课。

(板书:

比尾巴)请大家看课题的拼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抽生说:

两个三声的变调、轻声)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翻开书,看着课文,自由练习朗读。

边读边想:

你读懂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然后,在书上作好记号。

开始。

(师进行个别学生的自学指导)

  2、现在,请小朋友交流:

你读懂些什么?

(全班学生边说边互相补充)(略)(师根据学生说的顺序,把无尾的插图中的动物图,贴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演示)

  三、图文结合,了解各尾巴的特点

  1、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动物,它们都少了什么?

尾巴)

  2、请看猴子,它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长)(师出示“长”,并连线)

  3、现在大家边听音乐静息,边看老师写。

(师板书:

短、伞、弯、扁、好看)

  4、坐好,你们看拼音,黑板上这几个字的拼音要注意些什么?

齐认读三遍。

(抽生说后齐认读)

  5、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照着前面“猴子——长”的样子,给另外的图和字连线,大家会吗?

(会)(抽生上台连线)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伞孔雀——好看(扇)

  6、我们来检查,看连得对不对?

(师指“长”字问:

谁的尾巴长?

生齐答:

猴子的尾巴长)(后面略)鼓励一下。

  四、画尾巴

  1、观察书中动物们的尾巴,请大家用纸蒙在图上,临摹动物的尾巴,还可涂上颜色。

(生自由临摹,师观察指导:

略)

  2、现在,我们抽六个小朋友为黑板上的动物们画出尾巴。

老师这有彩色粉笔,你们自己上来,选出最喜欢的颜色粉笔画尾巴。

(抽生)

  3、老师讲桌上有这些动物尾巴的模型,请一个同学上台找出猴子的尾巴模型,与黑板上画的尾巴比一比,说说同学画得怎样?

哪点像,哪点不像?

)最后贴上尾巴。

(依次完成:

  五、巩固练习

  1、动物们比尾巴,比出了各尾巴的特征。

想一想,学了这一课,你认为“比尾巴”有结果吗?

小组讨论。

  2、认为“没结果”的同学站起来,说说你们的理由,老师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抽生答后师表态)

  3、认为“有结果”的同学站起来,也说说你们的理由,老师看你们说得有没有道理?

(抽生答后老师表态)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

语文的答案很灵活,没有固定的答案。

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答得有道理,就一定对。

但如果答不出道理来,就是错的。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我们学完了这课,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文,有感情朗读一遍。

(齐读)

  七、布置作业

  1、这大树林里,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六种动物,还有哪些动物?

它们的尾巴又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回家去想一想,下节课告诉老师,好吗?

  2、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努力,老师准备奖励大家一幅动物画。

但由于老师粗心,忘记了给这些动物们画上尾巴和涂颜色,你们今天回家去帮老师画上,好吗?

  3、你们画好后,吴老师希望你们把它保存好,留作纪念。

今后,只要看见这幅画,你们就会想起老师,想起老师为你们上的《比尾巴》这堂课。

(发《动物画》奖品)

  八、板书设计:

       猴子——长  公鸡——弯

       兔子——短  鸭子——扁

       松鼠——伞  孔雀——好看(扇)

教后反思:

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而且语言简明易懂,读来朗朗上口,能充分调动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在读中提升语感。

怎么读呢?

以往学生习惯于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今天来个师生对读怎么样?

像少数民族的对唱一样,有问有答,肯定很有意思。

这样想着,课上,在孩子们认识了生字之后,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我换一种朗读方式,我来问,你们来答,例如:

我问——‘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你们怎么回答?

”孩子们齐声读: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对,就这样。

”接下来,我们开始对读课文,孩子们兴致勃勃,读了两轮之后,换做他们来问我来答,男生问,女生答,这样读了几遍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下来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学得非常带劲儿,这是令人欣慰的。

  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孩子愿意读,想读,主动去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有孩子产生了兴趣,下一步才有可能学好。

7.青蛙写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逗号、句号、叹号、省略号的作用,并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恰当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生字,会写“泡、呱”。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学习课文,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导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课件。

在这个美丽的荷花池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青蛙。

咦,下雨了,青蛙看着晶莹的雨点,即兴作了一首诗,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

现在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学习“诗”字。

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

组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多有趣的一首儿童诗呀!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你圈画生字词的读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3.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①自由读。

②同桌互读。

③小老师领读

④开火车读。

⑤去掉拼音小帽读。

⑥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导语,调皮的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1.自由练习读。

2.分段接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3.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

4.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文中提到了几种标点符号?

5.指名上黑板写出这几个标点。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下”、“雨”。

2.学生仔细观察,练习在田字格中写这两个字。

五、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查找资料,了解逗号、句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

1.(课件演示)(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1)自读。

(2)小组内读

(3)全班汇报读。

(4)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老师放录音:

嘀嗒,嘀嗒……这是什么声音?

(下雨了)

是啊!

哪句话写的呀!

出示课件

指生读:

“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

你感受到什么?

(雨点儿下的很小)

从哪感受到的?

(通过朗读在语境里理解词语“淅淅沥沥、沙啦啦”)引读小雨淅沥沥

、沙啦啦的感觉。

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然后说自己想象景象。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

(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高兴极了;

它觉得景色太美了)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

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二——四小节。

(1)听到小青蛙要作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

课件出示第二、三、四小节的内容。

(2)自由读思考:

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它们来当标点符号。

(课件出示:

小蝌蚪图片——逗号水泡泡图片——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看课件总结后,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

(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

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

(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

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

多有趣啊!

快出声地读一读。

指生读。

③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省略号是六个的,一个不行的。

)还能说一串什么?

师引读:

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①指生读。

②齐读。

3.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了(课件出示诗文),快出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青蛙作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

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

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

(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

①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五彩缤纷的春天,它大声地朗诵:

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地朗诵:

③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

三、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是啊!

多有趣的对话呀!

多好的朋友哇!

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比赛读。

3.多有趣啊!

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

我们是无处不在的好朋友。

4.师指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对话,能背的背下来。

四、指导书写。

“个”、“们”。

1.指导观察字的特点,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

1.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书写要求会写的字给爸爸妈妈看。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逗号

青蛙写诗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一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

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

在上课的过程,需要灵活的教学机智来很好地完成。

1.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

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了教师的爱,以情感人。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

8.雨点儿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手段: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

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

雨点儿

  师:

你知道怎么读题吗?

(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画出不懂的词句;

标出自然段。

   2.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

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

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

落叶飘落。

)“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

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

问什么?

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

“你哪?

”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你要到哪里去?

   4.桌间相互读课文。

要求:

正确、流利。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

这都是谁的功劳?

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

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教学回顾: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育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教师只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落实了创新智能的培养目标。

  本节教学的启发是,过于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以基础知识没有真正地落实,尤其中识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完善。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

(兴奋地)聪聪,你好!

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愿意!

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

“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

”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

“请不要大声说话!

”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

“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

我来,我知道!

呀,你们都知道啊!

快来说一说吧!

    生1:

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

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

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