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86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七年级文言文必备.doc

七上

通假字:

1.何忧令名不彰邪通“耶”,句末语气助词

2.怒雷鞭之,万首镞镞通“簇簇”,攒聚之貌

3.由庄至颤通“巅”,山顶

4.虽幽谷县岩通“悬”,形容高耸陡峭

5.凡山深辟者多荒凉通“僻”,偏僻

6.石壁竦峭通“耸”,高耸

7.一株直万余钱通“值”

8.徐以杓酌油沥之通“勺”,勺子

9.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

10.左手倚一衡木通“横”,横着的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

12.满坐寂然通“座”,座位

13.反身入室通“返”,返回

14.并移坐声通“座”,座位

15.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16.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17.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18.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19.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直”,一直

20.无陇断焉通“垄”,高地

古今异义:

1.年已蹉跎古义:

过时今义:

光阴白白地过去

2.令名不彰古义:

好的今义:

命令

3.崔式二小生古义:

年轻人今义:

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乃记之而去古义:

离开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5.不可久居古义:

停留今义:

6.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古义:

旧例,旧俗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能感染人

7.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古义:

跑,疾走今义: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8.凡此皆山之病古义:

缺点,毛病今义:

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9.睨之,久而不去古义:

离开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10.尔安敢轻吾射古义:

疑问代词,怎么今义:

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1.卧右膝古义: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义:

躺着,躺下的样子

1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古义:

高高的帽子今义:

峨眉山之顶

13.其两膝相比者古义:

靠近今义:

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14.高可二黍许古义:

大约今义:

可以

15.盖间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

通“拣”,挑选今义:

简单,容易

16.会宾客大宴古义:

适逢,正赶上今义:

会议

1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

夹杂今义:

事物两端之间

18.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义:

跑今义:

步行

19.当是时古义:

这,那今义:

判断词

20.但窃窃语,莫敢咳古义:

只今义:

转折连词,但是

21.方七百里古义:

方圆今义:

常指矩形

2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

草木今义:

毛发

23.惩山北之塞古义:

苦于,被......所苦今义:

惩罚

24.地不周载古义:

遍,全今义:

周围

一词多义:

1.或:

或说处杀虎斩蛟有人

蛟或浮或没有时

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

隶而从者,崔式二小生:

曰怒己,曰奉壹跟随

3.以:

以其境过清因为

卷石底以出不译,表示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

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以钱覆其口用

4.差:

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5.清:

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冷清

6.可: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可以,能

可二十余里副词,大约

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7.鲜:

峭削者鲜迂曲稀少

貌古则鲜妍不足鲜艳

8.射: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技

9.尔:

唯手熟尔语气词,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10.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为人五刻有

11.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

12.扇: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量词,扇

居左者右手指蒲葵扇扇子

13.盖:

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14.乳:

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15.而:

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16.妙:

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17.指:

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18.绝:

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

19.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20.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词类活用:

1.古人贵朝闻夕死意动用法,以......为贵,认为.......是宝贵的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3.皆若空游又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那样

5.凄神寒骨意动用法,使......凄凉

6.如鸣佩环意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7.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

8.则飓风逼之名词作状语,像飓风

9.炮碎龙湫,半空雪飘名词作状语,用炮

10.著面皆湿动词作名词,穿的,戴的,这里指衣帽

11.怒雷鞭之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12.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名词作状语,在山里。

13.某亦不敢面誉名词作状语,当面

14.吾射不亦精乎动词作名词,射技

15.但微颔之名词作动词,点头

16.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7.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篛篷

18.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19.石青糁之名词作动词,涂染

2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样子

21.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2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2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25.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26.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28.聚室而谋曰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

特殊句式:

1.被动句:

(1)为乡里所患

(2)帝感其诚

2.倒装句:

(1)全石以为底

(2)尝贻余核舟一

(3)又用篆章一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其两膝相比者

(6)会宾客大宴

(7)甚矣,汝之不惠

(8)告之于帝

3.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

(2)斗折蛇行

(3)山僧以为异

(4)则题名(刻在)其上

4.判断句:

(1)一绝也

七下

通假字:

1.可爱者甚蕃通“繁”,繁盛众多

2.比其反也通“返”,返回

3.公输盘之说通“悦”,高兴,愉快

4.知而不争通“诤”,直言劝告

5.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6.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7.孰视之通“熟”,仔细

词类活用: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显出灵异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名词作动词,有芳馨

3.无丝竹之乱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5.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蔓

6.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枝杈

7.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8.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9.左牵黄形容词作名词,黄犬

10.右擎苍形容词作名词,苍鹰

11.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戴着锦帽,穿着貂裘

12.牛衣古柳卖黄瓜名词作动词,穿着蓑衣

13.则冻馁其妻子动词使动用法,使......受冻,使......挨饿

14.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5.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

16.忠之属也形容词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18.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19.齐师败绩名词作动词,大败

20.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2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2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23.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让......听到

一词多义:

1.之:

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王之臣助词,的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动词,到......去

弃之,代词,他,代友人

已之代词,他,代士师

如之何代词,他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问之代词,代这件事

吾妻之美我者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孰视之代词,代徐公

数月之后连词,无意义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事

2.清:

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3.远:

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

4.尽:

垂柳阑干尽日风全,都

笙歌散尽游人去完

5.士:

士师与“师”连用,指古代的司法官,典狱官名词

治士当指士师的下属

6.为: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介词,替,给

夫子何命焉为语气助词,表疑问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助词,做,制造

7.故: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8.从:

民弗从听

战则请从跟随

9.以:

何以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

10.其:

其乡人曰代他的,指曹刿

吾视其辙乱代他们的,指齐军

11.请:

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12.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动词,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

朝服衣冠名词,早晨

13.孰:

我孰于城北徐公美代词,美

孰视之通“熟”,仔细

14.于:

欲有求于我也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15.上:

受上赏第一等的

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呈上

16.下:

乃下令颁布,下达

受下赏下等的

17.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及,比得上

门庭若市动词,如,像

18.美:

不如徐公美美丽

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19.而:

而形貌昳丽连词,表并列

而复问其妾曰连词,表顺承

窥镜而自视连词,表修饰

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身体今义:

形状

2.无丝竹之乱耳古义:

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

丝绸和竹子

3.宜乎众矣古义:

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

合适,应当

4.亭亭净植古义:

竖立今义:

种植

5.有托其妻子古义:

妻子和儿女今义:

夫妻双方中的女方

6.王顾左右而言他古义:

周围今义:

方位名词

7.再拜古义:

两次今义:

有一次

8.齐师伐我古义:

讨伐今义:

9.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今义:

隔开,不连接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

目光短浅今义:

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11.衣食所安古义:

养今义:

安稳

12.弗敢专也古义:

个人所有今义:

独自掌握或占有

13.牺牲玉帛古义:

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

放弃或损害一方利益

14.必以信古义:

实情今义:

诚信

15.必以情古义:

以实情判断今义:

感情

16.可以一战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能,行

17.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今义:

去、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18.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

规劝今义:

讽刺

19.窥镜古义:

照,看今义:

偷看

20.明日,徐公来古义:

第二天今义:

明天

2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土地方圆今义:

地点

22.能面刺寡人之过古义:

批评今义:

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23.谤讥于市朝古义:

指责议论今义:

诽谤嘲讽

24.臣之妻私臣古义:

偏爱今义:

自私

2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身边大臣今义:

方位名词

26.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

长,原文指身高今义:

改正

27.虽欲言,无可进者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孔子云:

何陋之有?

为“有何陋”的倒装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为“爱莲,何人同予者”的倒装

(3)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

(4)簌簌衣巾落枣花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装

(5)无言谁会凭阑意为“谁会无言凭阑意”的倒装

(6)狼籍残红为“残红狼籍”的倒装

(7)双燕归来细雨中为“双燕细雨中归来”的倒装

(8)浓睡不消残酒为“浓睡残酒不消”的倒装

(9)宋何罪之有为“宋有何罪”

(10)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为“于鲁起”的倒装

(11)何以战为“以何战”的倒装

(12)战于长勺为“于长勺战”的倒装

(13)忌不自信为“忌不信自”的倒装

(1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的倒装

(1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的倒装

2.判断句: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以上三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2)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着也......者也,表判断

3.被动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沾染污秽

(2)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4.省略句:

(1)濯清涟而不妖省略主语“莲”

(2)伫倚危楼风细细省略主语

(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省略主语“你我”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省略主语“我”

(5)试问卷帘人省略主语

(6)却道海棠依旧省略主语

(7)将以攻宋省略宾语“之”,云梯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主语

(9)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省略宾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