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64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后期复习中国古代史单元知识网络及5年全国高考题Word下载.docx

⑵经过

早期:

霸主原因标志

中期:

霸主和,主要战役

晚期:

霸主和

⑶战争性质:

⑷影响:

瓦解奴隶制度;

加速了民族融合。

3、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⑴战国七雄

⑵经过:

早期:

和交战,主要战役是

中期:

和交战,主要战役是

晚期:

秦国的统一

⑶意义:

加速统一进程;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⑴原因:

经济政治

⑵代表:

商鞅变法

措施

影响:

成功原因

⑶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意义: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一般规律)

(1)政治:

(2)经济:

(3)民族:

(4)人民:

农具生产技术水利工程和工具有

(2)手工业:

行业有业、业、业、业、业、手工业专著

(3)商业:

商业中心有,

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显著发展

以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并且出现手工业专著

经济活跃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文化特点:

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

2、繁荣原因:

(一般规律)

(2)经济基础:

(4)文化教育:

3、发展表现:

(1)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物理学

医学

(2)哲学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成就)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3)文学:

《诗经》:

成书时间地位内容影响

《离骚》:

诸子散文:

主要有的散文

(4)艺术:

最古老的帛画有代表行乐器有

高考试题集锦 

1.(2007上海历史)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 

2.(2003年上海卷)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3.(2005广东历史)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它最初的都城是

A、阳城 

B、殷 

C、镐京 

D、牧野

4.(2005江苏历史)“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2007广东卷单科)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BCD

6.(2004年江苏卷) 

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A夏、商 

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 

7.(2005上海历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8.(07海南历)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

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9.(2006年江苏卷)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吴越争霸D.葵丘会盟

10.(2006年北京卷)读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完成下题。

图5春秋形势图图6战国形势图

对比图5。

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B.楚王问鼎C.三家分晋D.秦修万里长城

111.(2003年全国、广东卷)我国古代用木炭冶炼生铁始于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12.(2006年广东历史卷)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

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13.(2005全国文综)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 

B.河北地区 

C.渭河流域 

D.淮河流域

14.(2005天津文综)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15.(2003年江苏、广东卷) 

提出“若使天下相兼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16.(2004年上海卷) 

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位思想家是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7.(2004年广西卷) 

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18.(2003年上海卷)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boat,yet,it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19.(2004年上海卷)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20.(2005江苏历史)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1.(2007上海历史)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

22.(2007上海历史)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

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

23.(2007江苏历史)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

24.(2007广东文基、理基)“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25.(2007广东卷单科)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26.(2007全国文综二)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书省决策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7.(2007上海历史)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A.邓世昌B.林肯C.拿破仑D.屈原

28.(2004年上海卷)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有孔子像),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

“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

“可能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

“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年。

”……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29.(2007重庆文综)(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4分)

30.(2007山东文综)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6分)

材料一 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

表3

宗教类

中国经学类

自然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及其他

天道溯源、救世之妙、罗马书等

书经、诗经、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易经等

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积分学、天文揭要等

读作诗文、万国通鉴、二十一史约编、是非学、富国策等

材料二 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

“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注:

艺学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为用。

”――安作璋等《齐鲁文化通史》

(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

(3分)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分)

28[答案要点]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后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29.答案要点:

“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30答案要点

(1)政治:

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本周暑期的重要封国。

经济:

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思想:

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膑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2共同之处:

都有中国经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作用:

培养了新式人材,促进了山东近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封建大统一时期——秦汉

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一、秦朝

1、统一中国

⑴历史条件(一般规律):

⑵统一时间:

⑶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⑷最深远的影响: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⑴目的:

实质

⑵措施:

政治:

建立制制制,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由皇帝实行专制统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制定

经济:

土地实行实质按亩纳税;

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

统一,,。

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局限:

3、秦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

,表现在

农民起义特点:

历史意义: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1、两汉制度的特点:

2、两汉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

⑴监察制度是。

沿革:

帝以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

时期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成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⑵汉初地方行政制度是。

危害:

解决措施:

汉武帝推行,意义:

⑶选官制度是。

目的;

到东汉时期,察举的主要标准变成

⑷户籍(赋税)制度是。

规定农民的主要负担是,

目的:

征税标准:

说明:

封建社会初期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重。

三、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1、匈奴:

⑴匈奴的进攻两汉战争的性质,西汉对匈奴战争的性质

⑵西汉初被迫和亲的评价:

⑶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条件:

⑷昭君出嫁呼韩邪的评价:

⑸两汉时期出击匈奴的主要将领:

西汉东汉

2、西域:

⑴西域的地理概念:

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表现在

⑶东汉经营西域

3、西南夷和百越:

汉帝设

四、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特点:

、原因:

(一般规律)

2、表现:

⑴东方: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朝鲜:

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交流

日本:

经济:

越南:

输入象牙犀牛珍珠、输出技术

⑵西方:

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到到到西亚到

海上丝绸之路:

从出发到达半岛南端

西亚安息:

安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转手贸易

与欧洲大秦:

出使大秦到达;

后汉书记载派使节到达东汉是正史中关于中国与直接来往的最早记载。

五、秦汉时期的文化

1、繁荣的原因:

(一般规律)

2、特点及地位:

有机结合、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

3、成就:

⑴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帝制订第一部完整历书、西汉最早记录、东汉张衡、,早年。

数学:

东汉是世界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医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汉末神医发明麻沸散1600年;

医圣张仲景创作。

造纸:

出土了西汉时期世界最早的纸;

东汉改进造纸术,世纪传欧洲。

2思想和社会科学

哲学:

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核心观点是使儒家学说成为地主阶级的治国的正统思想;

东汉王充的主张意义。

宗教:

西汉末年传入;

东汉形成。

史学:

西汉的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3文学艺术:

写的子虚赋上林赋;

写的两都赋;

乐府:

特点

高考试题集锦

1.(07广东单)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2.(2007宁夏文综)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3.(2007江苏)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ABCD

4.(2006上海历史)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 

5.(2006年广东历史卷)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

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中

6.(2005上海历史)“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

7.(2006上海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B、光武中兴C、西晋统一D、开元盛世

8.(2006年天津卷)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9.(2007全国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10.(1997年全国卷) 

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11.(2004年广西卷) 

秦汉之际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乌桓 

12.(2000年春季卷)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13.(2007上海历史)3.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B.盖棉被、穿绸衣C.放鞭炮、听说书D.抽卷烟、烤甘薯

14.(2007北京综)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

读图5,

图5中国200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山皮B.匈奴C.突厥D.回纥

15.(07全国II综)13.图五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16.(2004年江苏卷) 

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 

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 

17.(2005全国文综1)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

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18.(2005全国文综3历史)(20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

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

”匈奴歌谣称: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

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

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8分)

18答案要点:

(1)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2)由畜牧业转为农耕;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19.(2006年江苏卷)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20.(07天津综).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

”此评价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C.制定了《大衍历》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21. 

(2004年上海卷)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

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22.(2007宁夏文综)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3.(2004年广东卷)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班固 

D司马光 

24.(2006上海历史)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之理,凡百三十篇。

”这“百三十篇”就是后来的

A.《诗经》B.《春秋》C.《史记》D.《资治通鉴》

25.(2005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

26.(2005广东历史)东汉明帝让西域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建造了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莫高窟D、白马寺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阶段特征:

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一、经济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迅速开发相对缓慢;

士族庄园经济和庄园经济有重要地位;

水平低;

交流加强。

⑴江南开发

古代史上江南开发过程总结:

时期开始开发、时期大规模开发、时期开始赶上北方、后期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魏晋时期大开发的表现:

开垦,兴修,增多,提高。

特点:

广、各地发展。

原因:

(主要),,,民族,政策。

意义:

为打下基础。

⑵北方农业的恢复表现:

水利发明有曹魏马钧、水碓水磨等.。

⑶手工业:

主要行业有

丝:

曹魏在设织造机构;

吴有;

蜀有行销吴魏。

铁:

北魏军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