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680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湾站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Word下载.docx

图2-1车站地理位置图

车站起点里程YCK1+502.750,终点里程YCK1+713.10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1+585.000。

车站结构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线间距为13.6m,站台宽10.4m,车站总长度为210.35m,总宽度为19.6m,底板埋深约16.2m,顶板覆土约2.6~3.2m。

车站总体平面布置如图2-2所示。

图2-2深湾站总体平面布置图

本站为地下两层双跨单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中、底板与中柱、内衬墙形成一闭合框架,顶、中、底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车站内衬墙与围护结构间设置柔性防水层,采用重合式结构。

在通道、风道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变形缝,

变形缝宽度20mm。

车站结构断面如图2-3所示。

图2-3深湾站横断面(标准断面)示意图

本站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共分两期完成,一期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二期进行车站两侧的风道、出入口等附属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标准段主要构件尺寸为:

顶板800mm;

中板400mm;

底板900mm;

侧墙及端墙700mm,顶纵梁1200×

1800mm,中纵梁700×

1100mm,底纵梁1400×

2100mm,结构中柱800×

1000mm,板与内衬墙支座处设300*900mm斜托局部加厚。

2.2塔吊布置情况

深湾站东侧主体已经完成,西侧还剩余154米车站主体结构,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对前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综合考虑场地布置及施工效率,我部拟安装两台【TC5613-6】型塔吊,以满足西侧主体施工的需要。

具体塔吊布置平面图见附图一。

其中,1#塔吊基础距基坑净距10.0米,位于5轴西侧2.15米处(基础中心);

2#塔吊基础距基坑净距11.1米,位于12轴西侧2.0米处(基础中心)。

塔吊位置确定主要考虑施工料场及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场地管线及后期施工的出入口等附属设施。

第三章塔吊基础设计

3.1场区地质条件

根据《深圳地铁九号线深湾站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及补勘》显示,拟设立塔吊部位地质情况见表3-1:

表3-1场区地质分层情况表

岩土分层

岩土名称

层厚(米)

备注

<

1-2>

杂填土

0.2

1#塔吊处原地面为市政道路绿化带,2#塔吊原地面为市政沥青路面

1-3>

人工填石

7.1

2-1>

淤泥层

1.6

6-1>

可塑状砾质粘土层

7.8

6-2>

硬塑状砾质粘土层

12.3

其详细地质剖面图如图3-1、图3-2:

图3-11#塔吊地质剖面图

具体地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2

表3-2地层物理力学参数表

天然密度

(g/cm3)

天然含水率

(%)

孔隙比

e

承载力

特征值(fak)

〈1-1〉

素填土

1.84

50

〈1-3〉

人工填石

2.00

〈2-1〉

淤泥土

1.67

53.1

1.397

80

〈6-1〉

砾(砂)质粘土

1.83

30

0.95

250

〈6-2〉

28.9

0.907

300

塔吊基础位于〈1-1〉、〈1-3〉、〈6-1〉位置。

3.2塔吊规格参数

根据深湾站场地条件及施工需求,深湾站拟安装两台中联重科【TC5613-6】型塔吊,其机械性能及技术参数见表3-2:

表3-3TC5613-6型塔吊主要参数表

本工程塔吊使用独立固定式

3.3塔吊基础确定

3.3.1塔吊基础设计说明

根据所定的塔吊位置、基坑结构条件、场地地质条件、塔吊各项技术参数、以及类似工程塔吊设置经验确定:

1#塔吊基础承台中心距基坑边缘为10.0米,采用3根¢800的冲孔灌注桩,桩长为16米,桩顶标高为+3.32m,桩底标高-12.68m。

桩顶竖向主筋均锚固进入塔吊基础承台,锚固长度不小于35d。

基础承台平面形式为边长5.3m的等边三角形,厚度1.2m,保护层100mm。

基础承台布置图见附图二,基础承台及桩身配筋图见附图三。

2#塔吊基础承台中心距基坑边缘为11.1米,采用3根¢800的冲孔灌注桩,桩长为16米,桩顶标高为+3.60m,桩底标高-12.4m。

基础承台平面形式为边长5.3m的等边三角形,厚度1.2m,厚度1.0m,保护层100mm。

详细见附图二、三。

3.3.2塔吊基础主要建筑材料

塔吊基础主要建筑材料见表3-4

工程部位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桩基

钢筋

HRB335HPB300

混凝土

C30

承台

HRB335

C35

所有材料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4安全验算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80A

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548.70kN

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60kN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M=1766kN.m

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

M=-342kN.m

塔吊计算高度:

H=40.5m

塔身宽度:

B=1.6m

桩身混凝土等级:

承台混凝土等级:

保护层厚度:

H=100mm

承台边长:

5.3m

承台厚度:

Hc=1.2m

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

承台钢筋级别:

承台顶面埋深:

D=0.0m

桩直径:

d=0.8m

桩间距:

a=2.65m

桩钢筋级别:

桩入土深度:

16m

桩型与工艺:

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

计算简图如下:

二.荷载计算

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

1)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548.7kN

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k=5.3×

5.3×

1.732/4×

1.20×

25=364.8891kN

3)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60kN

2.风荷载计算

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2)

=0.8×

1.48×

1.24×

1.654×

0.2=0.49kN/m2

=1×

0.49×

0.35×

1.6=0.27kN/m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

H=0.27×

40.50=11.01kN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

H=0.5×

11.01×

40.50=223.05kN.m

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75kN/m2)

=0.8×

1.56×

0.75=1.92kN/m2

=1×

1.92×

1.6=1.08kN/m

H=1.08×

40.50=43.54kN

43.54×

40.50=881.66kN.m

3.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342+0.9×

(1766+223.05)=1448.15kN.m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342+881.66=539.66kN.m

三.桩竖向力计算

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GJ94-2008的第5.1.1条

其中Fk──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Mxk,M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y轴的力矩;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kN)。

经计算得:

桩顶竖向力最大压力设计值:

非工作状态下:

Mxk=Mk+Fvk×

h=539.66+43.54×

1.20=591.91kN.m

Nk=(Fk+Gk)/n=(548.7+364.89)/3=304.53kN

Nkmax=(548.7+364.89)/3+(591.91×

2.65×

1.732/3)/[(2.65×

1.732/3)2+2×

(2.65×

1.732/6)2]=562.45kN

Nkmin=(548.7+364.89)/3-(591.91×

1.732/6)2]=46.61kN

工作状态下:

h=1448.15+11.01×

1.20=1461.37kN.m

Nk=(Fk+Gk)/n=(548.7+364.89+60)/3=324.53kN

Nkmax=(548.7+364.89+60)/3+(1461.37×

1.732/6)2]=961.32kNNkmin=(548.7+364.89+60-0)/3-(1461.37×

1.732/6)2]=-312.26kN

2.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

其中M──通过承台形心至各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kN.m);

Nmax──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三桩中最大基桩竖向力设计值(kN);

sa──桩中心矩;

c──塔身宽度。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最大正弯矩:

M=(961.32-121.63)×

(2.65-1.732×

1.60/4)/3=547.81kN.m

最大负弯矩:

M=(-312.26-121.63)×

1.60/4)/3=-283.07kN.m

3.配筋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式中α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底部配筋计算:

αs=547.81×

106/(1.000×

16.700×

1530×

11002)=0.0177

=1-(1-2×

0.0177)0.5=0.0179

γs=1-0.0179/2=0.9911

As=547.81×

106/(0.9911×

1100.0×

300.0)=1675.0mm2

顶部配筋计算:

αs=283.07×

11002)=0.0092

0.0092)0.5=0.0092

γs=1-0.0092/2=0.9911

As=283.07×

106/(0.9954×

300.0)=861.7mm2

四.承台受冲切验算

角桩轴线位于塔机塔身柱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内,且承台高度符合构造要求,故可不进行承台角桩冲切承载力验算

五.桩身承载力验算

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8.2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5×

961.32=1297.78kN

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Ψ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5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Aps──桩身截面面积,Aps=502655.20mm2。

桩身受拉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7条

受拉承载力计算,最大拉力N=1.35×

Qkmin=-421.55kN

经过计算得到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1405.163mm2。

由于桩的最小配筋率为0.20%,计算得最小配筋面积为1005mm2

综上所述,全部纵向钢筋面积1005mm2

六.桩配筋计算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的第6.3.3和6.3.4条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324.53kN;

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ax=961.32kN.m

桩基竖向承载力必须满足以下两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其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sik──第i层岩石的桩侧阻力特征值;

按下表取值;

qpa──桩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

u──桩身的周长,u=2.51m;

Ap──桩端面积,取Ap=0.50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

序号

土层厚度(m)

侧阻力特征值(kPa)

端阻力特征值(kPa)

土名称

1

6.1

10

回填土

2

5

松散粉土

3

35

粘性土

4

0.5

600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6m,所以桩端是在第4层土层。

最大压力验算:

Ra=2.51×

(6.1×

10+1.6×

5+7.8×

35+0.5×

50)+600×

0.50=1223.97kN

由于:

Ra=1223.97>

Qk=324.53,所以满足要求!

1.2Ra=1468.76>

Qkmax=961.32,所以满足要求!

七.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的第6.3.5条

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in=-312.26kN.m

桩基竖向承载力抗拔必须满足以下两式:

式中Gp──桩身的重力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

λi──抗拔系数;

Ra=2.51×

(0.750×

6.1×

10+0.750×

1.6×

5+0.750×

7.8×

35+0.750×

0.5×

50)=731.992kN

Gp=0.503×

(16×

25-7.18×

10)=164.971kN

731.99+164.97>

=312.26满足要求!

塔吊计算满足要求!

2#塔吊技术参数及基础部位地质条件与1#塔吊相似,故省略计算。

第四章塔吊基础施工

4.1基础施工顺序

桩位放线→桩基施工→承台基础放线→土方开挖→浇注砼垫层→钢筋绑扎→固定支腿预埋安装→模板支设→浇筑砼→养护

4.2桩基施工

一、桩基施工准备

本塔吊桩基为冲孔灌注桩,设计桩径¢800,1#塔吊有效桩长16米,桩顶标高为+3.32m,桩底标高-12.68m,2#塔吊有效桩长16米,桩顶标高为+3.60m,桩底标高-12.4m。

由专业的桩基单位施工。

二、工艺流程

原地面破除→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导管→二次三、机械设备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场地地质条件,确定采用1台冲孔桩机,配备直径为800mm的锤头两个,按要求配备泥浆泵、钢护筒、导管、储料料斗、16吨吊车和泥浆比重测试仪器。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由于冲孔作业对临近土层震动大,容易影响已灌注完混凝土但强度未达到要求的桩身,因此,施工时必须待先浇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才可钻相邻孔位。

具体施工顺序依次为1-1#、2-1#、1-2#、2-2#、1-3、2-3#桩基,具体见图4-1

图4-1塔吊桩基施工顺序

(2)泥浆的制备

冲孔灌注桩是靠泥浆护壁,防止坍孔,运用泥浆循环清孔掏渣。

在本工程泥浆指标根据前期地连墙施工的经验及相关规范确定为1.2-1.5。

由于工程量较小,利用现场粘土及碎石片制备。

(3)冲孔过程

先测量放线,找准桩位,然后定位埋设钢护筒,护筒直径为1.0米。

钢护筒周围使用砾质粘性土填平夯实。

正式开始冲孔前要检查机械性能及桩锤锤径、锤牙、钢丝绳是否符合要求。

刚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当孔位已形成稳定时,再适当提高冲锤落距,以获得较快的进尺,在本工程中,由于要穿过抛石层,冲锤落距在抛石层应低锤密击;

冲孔过程中,泥浆循环量应根据地层和进尺速度加以调整,若进尺速度快而循环量小,泥浆必定粘稠而泥块沉渣多,影响成孔质量;

在松软地层若循环量大,则会造成扩径甚至坍孔。

终孔时,需对桩孔的孔深、孔径和是否到达持力层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终孔。

(4)清孔

当钻孔至设计标高时,开始清孔,使用泥浆泵将新鲜的泥浆泵入孔底,使带渣的废浆由护筒上口流入废浆池。

在清孔过程中必须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坍孔,清孔完毕后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应达到以下技术性能要求:

孔底沉渣厚度≤100mm,泥浆比重1.2-1.5。

(5)钢筋笼制安

  钢材应具备材料合格证明文件并经现场复验合格,钢筋绑扎及焊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关于钢筋分项工程的相关要求。

钢筋笼制作的技术要求主要是:

  ①钢筋笼直径应符合设计尺寸;

  ②每节的长度不宜超过9米,也不宜短于5米,因为过长则吊起时易弯曲变形,过短则增加焊接时间,对成桩的质量不利;

④制作好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场地,堆高不得超过两层。

⑤钢筋笼应逐节吊装,孔口焊接,钢筋笼主筋焊接方式为单面搭接焊,焊工应持证上岗。

  ⑥钢筋笼在下笼过程中应从速,一般桩孔应在2—4个小时内完成。

(6)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罐运至施工现场。

灌注前,需对孔底沉碴厚度进行测定,如沉碴厚度超过规定标准100mm时,应进行第二次清孔。

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混凝土从输送罐中倾倒入料斗中,再用吊机起吊料斗进行混凝土灌注。

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在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放入首批混凝土。

在确认储存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

灌注首批混凝土量应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不小于1.0m,首批混凝土不得少于1.5m3。

混凝土灌注必须保持连续进行,以防止断桩。

浇注过程中应勤量测,勤拆管,始终保持导管埋深在2.0~6.0m左右,最后一次拆管时要缓慢提升导管,以免孔内因导管拆除留下的空间,不能被周围砼所填充,桩体中出现空芯。

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免形成断桩,同时严禁将导管埋置过深,以防混凝土堵管或钢筋笼上浮。

随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应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而下倾入管内,以免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的橡胶密封垫。

为确保桩头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桩芯混凝土需超浇50cm,浇注过程应作好详细记录。

在砼灌注过程中,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开始灌注砼时放慢灌注速度;

当孔内砼面进入钢筋笼1~2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不小于1m),增大钢筋笼在下层砼中的埋置深度。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180~220mm,并留置试块。

4.2基础承台施工

一、承台钢筋施工

承台按照三向板要求进行配筋,即上下两层平行三角形三个边各分布8根HRB335级φ25,箍筋及拉筋为HPB300级Φ12的钢筋,拉筋梅花形布置,并按照实际平面形式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

当预埋固定支腿与主筋交叉时,主筋位置可作相应调整,但主筋数量不得减少和切断。

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00mm。

基础配筋图详见图附图四。

二、基础模板施工

承台基础底模利用垫层作为模版,侧模采用18mm后木胶合板拼制,后背采用50*100mm木枋及¢48*3.0扣件式钢管支撑加固,模板内边线不得超过承台外边线。

三、固定螺栓预埋、安装

本工程塔吊采用预埋螺栓固定基础,具体平面布置及安装见图4-2、4-3所示:

图4-2预埋螺栓固定基础平面图

图4-3预埋螺栓固定基础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