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685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素材《力》教案教科版1文档格式.docx

教学用具

两辆小车、两块条形磁铁、大头针几枚、圆规、三角板、弹簧秤、钩码、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有关力的一些知识,而物体的受力分析是整个力学的基础,高中阶段将在这一基础上加深和提高.

二、新课教学

(一)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哪些现象涉及到了力?

[学生]踢球、人提水桶,手拉弹簧,机车牵引列车前进,撑竿跳高等.

[CAI课件模拟]

人提水桶,踢球,用手压弹簧,机车牵引列车前进,撑竿跳高.

[教师]思考上述几个物理情景中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学生]共同之处是:

1.都有两个物体存在.

2.物体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

[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你对力的认识.

[学生甲]用脚踢球,球被踢出去了,但脚感到痛.

[教师]试分析脚为什么会感到痛?

[学生乙]这是因为脚在踢球的同时,球也会给脚一个作用力.

[教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生活动]总结对力的概念的正确认识.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不能脱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教师]谈到一个力,要涉及到几个物体?

[学生]两个.

[教师]举例说明.

[学生]人推车时,人对车子施加了作用力,同时车子对人也施加了作用力.

[教师]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前者叫受力物体,后者叫施力物体.在同学所举人推车的例子中,哪一个是受力物体,哪一个是施力物体?

[学生]车是受力物体,人是施力物体.

[演示实验]

实验一:

在两辆小车上分别放两块磁铁,并把两辆小车靠近放在光滑的实验台上.

实验二:

用条形磁铁靠近大头针.

实验三:

在弹簧秤上挂一个钩码.

[学生]

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描述

实验一中:

两辆小车将会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

实验二中:

大头针在没和磁铁接触时就被吸起.

实验三中:

看到弹簧被拉伸到一定程度.

[教师]同学们从上述三个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并发表看法.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巩固训练]

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作用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之所以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

[分析与解]

正确选项为C

物体不接触时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实验二中磁铁和大头针之间的作用力.故A错.

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错.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所受向上的升力找不到施力物体,故D错.

[评析拓展]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3.有时为了方便,只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

4.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也可产生力.

(二)力的图示

[教师]

回忆一个力应如何测量?

力的单位是什么?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教师]怎样来表示力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

方法一:

可以用语言把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叙述出来;

方法二:

可以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力;

方法三:

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

[教师]具体来说,怎样用图示法和示意图来表示力呢?

请作出一小车受水平向左的80N的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学生活动]分析并作图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

[教师]比较甲图和乙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甲图中既表示出了力的方向,也表示出了力的大小;

乙图中只表示出了力的方向.甲图是用力的图示法表示的,乙图是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的.乙图表示力的方法较简便,但不能完整地表示一个力.

[教师]用力的图示法能完整地表现一个力.其作图步骤如何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力的图示法的步骤:

1.依题意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由力的大小和所选标度确定.

3.标上刻度,画上箭头.

[教师]如果是力的示意图呢?

[学生]只要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标上箭头即可.

[强化训练]

分别用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表示下边的力:

1.一辆小车重为500N,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

2.在物体上作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45°

角的向右上方的100N的拉力作用,表述这个力.

[投影]上述二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题后总结]

在做力的图示时,标度可以任意选取,但要依题而定,还要使所选取的标度有利于作图,在力的图示中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

(三)力的种类

[教师]同学们能说出哪一些力的名称?

[学生]拉力、支持力、压力、重力、动力、阻力、浮力、推力、摩擦力…

[教师]在同学们举出的这些力中,

像拉力、支持力、压力、浮力、推力、动力、阻力等这些力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听到力的名称,就知道力的作用形式和作用效果.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正确.因为这些力是根据效果来命名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力的性质对力进行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

关于力的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一定不同

C.根据效果命名的相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不同

D.根据效果命名的相同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

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拉力和支持力按性质分都属于弹力.又如,当拉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时,动力和阻力的性质不同.

根据效果命名的相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拉力和推力是动力,性质相同;

如重力、拉力是动力时,性质不同.正确选项为AC.

1.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

3.一般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分类的.例:

拉力、推力、动力、阻力等.

4.科学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力的性质来划分的,即从力产生的本质、根源来划分.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三、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应知道: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用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可以按性质和效果来进行分类.

四、作业

1.课本作业P5练习-①②

2.思考题

一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了8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和2N的阻力,请画出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力的图示.

(参考答案:

作力的图示时,一般要选择适当的标度.同一物体所受的力,要选定同一标度)

 

五、板书设计

六、本节课堂参考练习〈习题选自北大附中付小,名师名校网〉

1.木块浸在水中,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2.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如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______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3.在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回复力、分子力、电磁力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有___________;

按力的性质命名的有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用天平测量

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D.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三要素中任意一个发生了变化,该力的作用效果一定改变

B.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弹簧秤是测量力的仪器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必定是有力作用的结果

B.施力物体必定也是受力物体

C.物体速度不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D.用锤子砸钉子时,钉子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用这把锤子的人

7.气球下挂一重物,沿与水平成45°

角的方向斜向上匀速上升,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气球和重物整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浮力、水平方向的风力

B.只受重力、浮力作用

C.受重力、浮力、斜向上的冲力

D.受重力、浮力、风力、斜向上的冲力

8.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并说明该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物块受250N的重力;

(2)用400N的力用绳竖直上提箱子.

(3)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000N.

[参考答案]

1.水 2.重,地球,手榴弹

3.浮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回复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

4.C 5.CD 6.AB 7.B

8.

(1)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块.如图甲;

(2)施力物体是绳,受力物体是箱子.如图乙;

(3)施力物体是脚,受力物体是足球.如图丙.

以O点表示物块、箱子和足球,如图所示:

图甲         图乙         图丙

备课参考资料:

四种相互作用:

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支配物质世界各种运动现象的力可归结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这就是:

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长程力,它们的作用范围从理论上说是无限大.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强相互作用只在10-15m范围内才有显著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力程更短,不超过10-16m.

引力作用是所有物质客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称为万有引力,由于引力常量G很小,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是非常弱的,所以,对一般物体之间以及原子、分子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常常忽略不计.但是,当物体的质量很大时,引力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因此,引力作用成为星体之间以及星体与其附近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的,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运动着的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除了静电力还有称为磁力的洛伦兹力,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电和磁是密切相联系的、统一的,因此,电力和磁力统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只在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强相互作用是介子和重子(包括质子、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把核子束缚在一起,物理学家们把它称为核相互作用.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描述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理论,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或称层子)组成,强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来实现的,弱相互作用是在原子核的β衰变中发现的,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和中微子都参与这种相互作用.

以上四种相互作用按强度排列的次序是:

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难题巧解点拨

  例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施力物体一定有受力物体

  B.物体之间相互有力的作用,一定要有接触

  C.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D.根据力的效果,可以把同一种性质的力在不同情况下命名为不同效果的力

  解析:

这是力的基础概念的问题,要在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作出推理和判断.根据力的产生,容易得A正确.而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一定要接触的判断是错误的.如磁铁和磁铁之间吸引或排斥就不要接触;

高空的气球及飞机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不要和地球接触,所以B错.又根据力的三要素得C正确.再根据对力的命名,也容易得到D是正确的.因此要深刻理解力知识的相关概念.

  答案:

ACD

  点拨:

认真阅读教材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2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50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如图1—1—4所示.

  解析: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1)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2)选取单位长度L代表力的大小,

  (3)再沿力的作用线截取线段长为

  (4)在截取的力的作用线段上加上力的方向.

  根据有施力物体一定有受力物体,故B是受力物体,A是施力物体.

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按照步骤进行规范地操作,形成良好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