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708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Word文档格式.docx

D.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5.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A.

B.

C.

D.

6.在0.1mol/L的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NH3•H2O⇌NH4++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减少

B.通入少量HCl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

0 ,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

D.

研究

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A.AB.BC.CD.D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的水溶液导电性较弱,故C属于弱电解质

B.难溶于水,故B属于非电解质

C.强电解质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导电实验显示,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一个由强到弱再变强的变化过程

9.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B.增加B的量,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

10.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B.C.D.

11.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H2SO4

BaSO4

HClO4

弱电解质

NH3•H2O

CaCO3

HClO

C2H5OH

非电解质

SO2

Al

H2O

CH3COOH

12.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

A(g)+3B(g)⇌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

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转动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D.C的百分含量减小

1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3Y(g)⇌2Z(g);

△H<0.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时加入了催化剂B.时降低了温度

C.时增大了压强D.时间内转化率最高

1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倍

C.根据时的数据,可求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D.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B.;

C.;

D.;

16.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 

mol•L-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中可能等于 

C.该溶液的pH可能为4也可能为10

D.该溶液有可能呈中性

17.pH=2和pH=4的两种稀硫酸,等体积混合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C.D.

18.(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的是(  )

A.在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B.在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C.由 

元碱BOH溶液的,可推知BOH溶液存在

D.的一元酸和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后溶液一定存在:

19.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H2CO3

H2S

H3PO4

1.8×

10-5

K1=4.3×

10-7

K2=5.6×

10-11

K1=9.1×

10-8

K2=1.1×

10-12

K1=7.5×

10-3

K2=6.2×

K3=2.2×

10-13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

B.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增大

D.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电离常数不变

20.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HCN易溶于水

B.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C.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

D.HCN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2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B.

22.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C.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C的体积分数降低

23.室温条件下,现有四种溶液:

①pH=2的CH3COOH溶液;

②pH=2的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

B.将、溶液混合后,,消耗溶液的体积:

C.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

24.25℃时有三瓶溶液:

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和醋酸溶液至,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前者小于后者

B.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同的锌粒,醋酸中锌粒先反应完

C.三瓶溶液加水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醋酸溶液

D.三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均为 

25.已知Ⅰ容器恒压,Ⅱ容器恒容,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Z,起始时容积相同,发生反应2X(g)+2Y(s)⇌3Z(g)并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

ⅠⅡ

B.平衡时Z的转化率:

C.平衡后若在Ⅰ中再加入,则X的物质的量将减少

D.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2mol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6.将HI(g)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变化:

2HI(g)⇌H2(g)+I2(g)△H<0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则H2(g)+I2(g)⇌2HI(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1=______(用K表示).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I2)=0.5mol/L,c(HI)=4mol/L,则HI的分解率为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HI)不变

C.c(I2)=c(H2)

D.v(HI)正=v(H2)逆

(4)若该反应800℃时达到平衡状态,且平衡常数为1.0,某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溶浓度分别为c(HI)=2.0mol/L,c(I2)=1.0mol/L,c(H2)=1.0mol/L,则该时刻,反应向______(填“正向”或“逆向”,下同)进行,若升高温度,反应向______进行.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7.某学生用0.1500mol/L 

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2~3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D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滴定管______(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0.60

20.60

3

0.20

20.19

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精确至0.0001).

(5)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

C.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28.(12分)燃煤会产生CO2、CO、SO2等大气污染物。

燃煤脱硫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ΔH1=+281.4kJ/mol(反应Ⅰ)

1/4CaSO4(s)+CO(g) 

1/4CaS(s)+CO2(g)ΔH2=-43.6kJ/mol(反应Ⅱ)

(1)计算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ΔH=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aSO4(s)和1molCO,若只发生反应I,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υ正(CO)=υ正(CO2)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d.n(CO)+n(CO2)=1mol

(3)一定温度下,体积为1L容器中加入CaSO4(s)和1molCO,若只发生反应II,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所示。

①在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

②曲线B表示过程与曲线A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③若要提高反应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aSO4(s)和1molCO,下列能说明反应I和反应II同时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反应后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b.反应过程中,CO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

c.反应体系达平衡前,SO2和CO2两种气体的浓度之比随时间发生变化

d.体系压强逐渐增大

29.(16分)已知水在25℃和100℃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100℃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填“A”或“B”)

(2)25℃时pH=5的硫酸溶液100mL中,由水电离的c(H+)=______。

将此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0倍,稀释后溶液中c(H+)/c(SO42-)=______。

(3)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

(4)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mol•L-1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______。

(5)若相同温度下将等pH、等体积的NaOH和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则m______n(填“<”、“>”或“=”)。

(6)今有A.盐酸 

B.醋酸 

C.硫酸三种酸:

①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填写酸的序号并用符号“>、<、=”连接,下同)

②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粒,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同温同压下),则刚开始反应时速率大小关系是______,反应所用时间长短关系是______。

2018—2019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答案和解析

1.D2.D3.D4.B5.D6.B7.C8.D9.D10.C11.A12.C13.C

14.B15.A16.C17.C18.C19.C20.B21.C22.A23.A24.C

25.D

26.;

20%;

B;

正向;

逆向

27.E;

A;

C;

G;

乙;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1200mol/L;

A、D

28.

(1)-455.8kJ/mol 

(2)ac 

(3)①0.45mol/(L∙min) 

②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③降低温度 

(4)c

29.B;

1.0×

10-9mol/L;

20:

1(或20);

10:

1;

10;

<;

C>A=B;

A=B=C;

A=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