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71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设计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兆页、明朝文征明等。

[思维点拨] 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1.汉字的演变有着怎样的规律?

提示 由繁到简;

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2.

王羲之《兰亭序》(部分)

上图中的书法是什么字体?

有何特点?

提示 字体:

行书;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先秦时期

(1)远古: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

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魏晋时期

(1)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2)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3.隋唐时期

(1)特点:

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2)代表:

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这一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4.两宋时期

(1)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2)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其代表作。

5.元明清时期

(1)成就: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特点: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3)代表: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知识点拨] 中国画的分类

不要把文人画与人物画、山水画及花鸟画并列,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法。

因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文人画体现了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中都能体现,绝不是这三种题材外的另一种题材。

3.

 

《人物龙凤图》 《女史箴图》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怎样的艺术特色?

提示 图一:

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图二:

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以形写神”。

4.

《清明上河图》 《墨梅图》

上面两幅图画分别属于何种绘画类型?

有何特色?

提示 类型:

《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

《墨梅图》属于文人画。

风俗画描绘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情;

三、京剧的出现

1.戏曲的演变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优伶。

(3)元代: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4)明朝:

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2.京剧的形成

(1)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2)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3.京剧的传播

(1)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

(2)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5.

图一 元代杂 图二 京剧

剧陶俑   脸谱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提示 地位:

图一中的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图二中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主题 古代中国书画艺术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1.书法艺术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史料 魏晋由于战乱及权势的斗争,人们逃离现实,玄学兴起①,崇尚道家无为,追求飘逸恬淡的生活境界,这必然反映在书法上是对“韵”的追求。

这种时代的审美追求为王羲之这位“书圣”产生提供了时代的气候,形成了影响书法一千多年注重内养、雅的审美尺度②。

——刘云鹏《再论书法的时代风格》

[教你读史]

①揭示了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兴起的社会背景;

②反映了这一时期书法的艺术特色。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归纳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

这种书法艺术特点形成的时代因素是什么?

答案 特点:

追求神韵、意境和风骨。

因素:

战乱;

权势的斗争;

玄学的兴起。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大一统,国家繁盛,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或意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

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法度。

(3)宋代时重文,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也是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

另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加世俗化、平民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色

史料一 随着魏晋时期佛教艺术的传播与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开始,壁画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变化的时代。

隋唐处在这个发展时代的巅峰。

众多新题材与新手法在官导民倡的宗教热诚中化成了形色格局;

而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审美观念与精神期待,也在对形色的造就中影响了佛教艺术。

于是,新兴的壁画造就了一座中华文化中的

佛国殿堂,新兴的壁画艺术影响并造就了一代新的中国绘画之观念与形色。

——陈绶祥《隋唐绘画史》

[问题思考] 

(1)魏晋至隋唐中国绘画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成就:

壁画。

原因:

佛教艺术的传播与佛教中国化;

官导民倡的宗教热诚;

民族文化吸收外来美术的风格。

史料二 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这是艺术品的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问题思考] 

(2)你能否用唐宋元明清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 ①唐朝: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统治者政策开明,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流活跃,唐朝绘画题材广泛,兼容并蓄,达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峰。

②宋朝: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盛行。

③明清:

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人们的思想文化受到控制,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画中的文人画在这一时期盛行。

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

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体系;

魏晋时期,书法兼有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

2.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

3.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体现画家的文化素养。

4.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5.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

1.“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的图画文字可以看出,原始文字起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以图画、符号为基础,逐渐演变发展成现在的方块文字,故选B项。

2.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

解析 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隶书。

A项字体属于楷书,B项字体属于隶书,C项字体属于行书,D项字体属于草书,故选B项。

3.(2018·

北京昌平测试)下图是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宋人摹本局部),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  )

A.当时中外文化的交融

B.宋朝的市民文化繁荣

C.人们虔诚地信仰佛教

D.统一的王朝社会安定

答案 A

解析 《送子天王图》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

通过画面,可以明显看出画中人物的服饰已经中国化了,这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融,故A项正确。

4.元朝六位画家的七幅墨竹图收裱在同一长卷中的珍贵国宝《七君子图》(见下图)已收归苏州博物馆。

对该艺术作品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七君子图》局部

A.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写意特点

B.具有“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墨色恬淡的特点

C.展示了中国绘画集诗书画为一体的风格

D.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特点

答案 D

解析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除文人画之外,还有风俗画,这幅作品没有体现风俗画的特点。

5.(2017·

广州六中期末测试)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

”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

A.真实性B.通俗性

C.虚拟性D.优美性

答案 C

解析 戏曲的表演更趋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越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由“三五步”代表“千山万水”等信息可知戏曲的特点之一为虚拟性。

答案为C。

[基础达标]

1.(2018·

周口高二检测)下图反映的是“雷”字的发展演变历程。

据此可知,汉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逐渐趋向(  )

A.多元化B.形象化

C.国际化D.简约化

解析 图片中汉字“雷”的发展演变历程反映了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C,故选D。

2.位于岱庙东御座内的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该刻石上的字体是(  )

A.篆书B.隶书

C.楷书D.行书

解析 有两种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字体的特点,二是根据题干中“秦”这一信息判断;

备选项中,楷书、行书皆在秦代以后出现,隶书是秦后期出现的非官方字体,而篆书属秦朝官方字体,故选A。

3.下面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被誉为“书圣”。

该作品的作者是(  )

A.王羲之B.颜真卿

C.欧阳询D.怀素

解析 本题图片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故选A。

4.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解析 图片中“字形多变”的特征表现得非常突出,选D项。

5.元代书画家赵孟重视绘画中的书法趣味,要求“以书入画”。

下图为其代表作《二羊图》。

对此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倡以书法的笔法画画

B.表现出“书画同源”的理念

C.“以书入画”拓展了文人画的内涵

D.表现出明显的写实风格

解析 结合画作,并从“以书入画”分析,赵孟主张“书画”结合,反映其“书画同源”的理念,丰富了文人画的内涵。

文人画更注重写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8·

西安模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

其原因在于(  )

A.商品经济发展B.社会思潮变化

C.传统文化影响D.社会上层倡导

解析 宋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的大量出现,市民阶层产生并逐渐壮大,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世俗化文艺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表现为风俗画的出现。

7.下图为宋代《货郎图》,下列作品与其题材类似的是(  )

A.展子虔《游春图》B.阎立本《步辇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王冕《墨梅图》

解析 《货郎图》体现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描绘了北宋都城商业繁荣的情景,都属于风俗画。

A项属于人物山水画;

B项属于人物画;

D项属于文人画。

8.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

“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

A.风俗画B.宫廷画

C.文人画D.山水画

解析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追求抒情写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项以民间风情为主,B、D两项不具有这一特点。

9.(2018·

太原模拟)“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

A.汉赋B.宋词C.京剧D.书法

解析 从题干表述来看,这是一种表演艺术,再加上题干中“丑角”信息,可以断定选C项。

10.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主要说明了(  )

A.京剧是在融合多个剧种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B.京剧是我国的“国剧”

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

解析 材料主要讲的是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京剧是多个剧种互相融合的产物;

京剧后来发展为我国的“国剧”,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京剧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

故选A项。

[能力提升]

11.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

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

这表明(  )

A.小篆的私印是冷贤的后人放进去的

B.冷贤生前一定是著名的书法大家

C.这两种书写字体在当时同时流行

D.隶书在当时已经成为主流字体

解析 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官方文字,当时就有了,可排除A项;

只从私印字体无法得出冷贤是书法大家,可排除B项;

秦朝的主流字体是小篆,隶书主要在民间流传,故排除D项。

秦代小篆和隶书同时流行,前者是官方字体,后者流传于民间,故选C项。

12.(2018·

枣庄八中测试)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

“(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蔡襄书法       苏轼书法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解析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宋代书法各具特点,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选B。

13.蔡元培曾评价: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他强调中国画(  )

A.与书法相伴而生B.与文学相兼而成

C.追求神韵与意趣D.画、诗、书相融

解析 由材料“中国之画……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可知中国画追求神韵与意趣,故选C。

14.(2017·

济南二模)元代出现了许多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

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

B.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

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

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

解析 世俗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

15.“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材料主要说明(  )

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

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

解析 “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反映的是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汉字“车”的字体演变为例: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三

《牡丹蕉石图》

材料四

   《窦娥冤》  《四郎探母》

(1)请你从汉字“车”的变化中总结汉字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并简要说明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苏轼对什么艺术形式的评论?

(3)材料三属于绘画的何种类型?

体现了绘画的精髓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剧目分别是什么戏曲形式?

有何地位?

答案 

(1)规律:

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

意义:

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书法艺术。

(3)类型:

文人画。

精髓: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4)《窦娥冤》是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四郎探母》是京剧,是戏曲界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国粹”“国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