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729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0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1.docx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1

药用土元养殖教材

 

兔子土元混养新技术

兔粪是土元的好饲料。

临朐县辛寨镇外贸基地部经理张洪鑫经试验兔子和土元混养获得成功。

具体做法是:

一、建土元池;在闲房里或塑料大棚里留出走廊,用砖垒土元池,土元池宽度一米左右,高25厘米,长度视屋长而定,池里放上8至10厘米厚的培养土。

二、改制兔笼;把兔笼装上四条腿、高出土元池30厘米以上。

然后把兔笼放在土元池里,让兔的粪便和掉的兔食漏进土元池里,让土元自行采食。

三、放种;每平方米兔笼可放四只兔为宜,兔种选择以大黄兔、比利时、新西兰兔为好。

每平方米放250克土元卵或者1500克土元母种为好。

这样只喂兔子,不喂土元,每平方米可年产肉兔96斤,价值432元,产干土元10公斤,价值140元,共创产值572元,这是一举两得的新方法,不妨您也试一试。

土元的采收

当母虫已长到成熟,或是需要饲养池用,或产卵数量明显衰退,就需要进行采收,方法是用8毫米眼筛把虫筛出,用沸腾的开水将虫烫死,捞出后再放到清水中淘洗一下,然后放到太阳下晒干为止。

采收应注意,选好晴好天气,速度要快,一次性采收一大批,不能把连续几天采收的混合在一起,引起干湿不等。

采收后要求是:

身干,无杂,完整,不霉变。

土元高效养殖五要素

一、饲养土的配制:

饲养土质量的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因此,配制饲养土最好用无气味的杨树、桐树锯末70%,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土壤30,锯末可使饲养土疏松,通透性强,便于土元活动。

混合过筛后,用水喷湿堆积发酵1周后使用,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能散、有潮湿感为宜。

放入池内厚度约5厘米为宜。

饲养土宜每年更换1-2次。

二、饲料的投放:

土元为杂食性昆虫,喜食麦麸、米糠,其次为淀粉类、饼类、豆渣等食物,也吃各种青草菜叶、瓜果皮等青饲料。

麦麸、米糠可以炒熟喂,以增进土元的食欲,青饲料应保持新鲜可口。

土元为昼伏夜出性昆虫,因此饲喂时间宜在傍晚。

喂量要适当,喂少了土元饥饿,易造成大吃小;喂多了余料易发霉变质,土元吃后易患病。

通常每天喂1次,每1000只成虫喂精饲料80克左右,配以一些菜叶等青饲料。

余料要及时清除,以防霉烂,产生螨虫。

三、控制温湿度:

 温度是土元生长的重要条件,以20℃-30℃比较适宜。

13℃以下时土元活动能力逐渐减弱,若温度超过38℃时应注意通风降温。

夏秋季适量加喂青饲料,利于调节虫体水分,促进生发育。

冬季应适当增加饲养土厚度,并将温度控制在28℃左右,避免出现忽高忽低。

饲养土的湿度一定要严格控制,含水量在20%为宜。

若虫期可稍湿些,成虫期和冬季稍干些,但不得低于10%。

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为宜,不要低于40%。

四、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过大,易造成生长发育不齐,影响生长繁殖;太小又会造成发育不齐,影响生长繁殖;太小又会造成设施浪费。

最佳密度为每平方米成虫0.3万只,或蚕豆大中虫3万只,或幼虫10万只。

只有做到分档饲养,才能达到高效养殖的目的。

五、防病治虫:

 土元的病虫害少,常见的有卵鞘曲霉病和螨害。

1、卵鞘曲霉病:

在孵化期间,由于饲养土温度高、湿度大,曲霉病会大量繁殖,造成卵鞘和幼虫霉烂死亡。

应对所用饲养土进行消毒,保持湿度不超过20%,并注意清理将要孵化的卵鞘,最好每隔10天清理1次,并把卵鞘消毒。

对于刚孵出的幼虫,要单独饲养。

另外,孵化期间可不投料。

2、螨虫:

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螨类会成为土元的致命敌害,尤其对幼虫危害更大。

防治方法施搞好饲养池内的环境卫生,饲养土不宜过湿,如发现螨虫,要立即更换饲养土,并对饲养池和饲养室进行药物处理。

土元养殖有新招

 冬眠是许多动物的习性,土元亦是如此。

对于人工养殖的土元,冬眠期既影响其正常生长,还有可能造成大批量死亡,从而成为束缚土元养殖效益的一大瓶颈。

山东曹县朱洪庙乡邢庄村村民祝效金却在实践中解决了这一难题。

   土元是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材,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

土元具有舒经活血,化淤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

现代文献报道及药理实验表明:

土元还具有调节血脂、抑制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近几年,土元又被作为滋补保健品广泛开发利用,土元酒、中华地鳖胶囊都已相继问世,土元市场频频告急。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目前土元产量不及用量的20%。

   由于野生土元资源日渐枯竭,祝效金毅然选择了人工饲养土元的道路。

因对土元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又缺少养殖土元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他养的土元一个冬季就死去了大半。

困难并没有压倒坚韧的祝效金,为了探索出养殖土元的好方法,他跑济南,上北京,去武汉,又多次到山东农业大学、中科院昆虫研究所,向专家教授们悉心求教。

在专家的科学指导下,他认识到自己养土元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人工创造的条件没有达到土元生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

为了彻底摸清土元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他白天黑夜泡在饲养室里,观察土元的生长、采食及活动情况。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土元的长势良好,繁殖也奇快。

   土元养成功了,但生长周期却太长。

祝效金又瞄准了新的目标,让土元在冬季也生长,以缩短其生活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为了让自己的目标不成泡影,他多方查阅有关土元养殖的报刊、资料;多次向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请教。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潜心探索,并综合各家之长,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恒温无冬眠养殖技术,在管理中既省工省力、节约燃料,又可使饲养室内的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23~30℃之间,让土元始终在一个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这种恒温无冬眠养殖法,可使土元的生长周期由2年多缩短到7个月,彻底打破了土元冬眠的神话,这对于增加土元养殖效益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祝效金的土元养殖规模也日益扩大,经济收入成倍增长,上门来学习取经的养殖户更是遍布全国,络绎不绝。

土元养殖前景

据《新华日报》农村版刊载,当前紧缺的六十二种药材中,土元占前位,山东科技报主编的《致富钥匙》也在“今年我国中药趋势”一文中提出:

‘据国家医药部门透露:

土元市场紧缺,应加速发展人工养殖,以满足市场需求’。

《农民日报》、《信息快报》等报刊均刊登过有关中药土元紧缺,让尽力快速发展人工养殖的信息。

同时,随着人们对土元认识的加深,土   据《新华日报》农村版刊载,当前紧缺的六十二种药材中,土元占前位,山东科技报主编的《致富钥匙》也在“今年我国中药趋势”一文中提出:

‘据国家医药部门透露:

土元市场紧缺,应加速发展人工养殖,以满足市场需求’。

《农民日报》、《信息快报》等报刊均刊登过有关中药土元紧缺,让尽力快速发展人工养殖的信息。

同时,随着人们对土元认识的加深,土元已被推向餐桌,开始食用,且用量倍增,一种新的供不应求的格局将再次产生。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曾播出过:

土元含高蛋白、低脂肪,能防止多种病症,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并播出了怎样利用土元制作菜肴,怎样拼碟等。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土元生产量不及用量的20%,价格已上升至每公斤42元.传统的零星散养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土元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已成当务之急。

立体温室化养殖30平方米一间房子,年净收入10000元左右.2004年地鳖虫市场货缺价扬,人工养殖是必然趋势,是适合家庭妇女,下岗职工养殖致富的高效副业。

2004年年初禽流感严重影响其他副业的发展,而地鳖虫养殖将是各位朋友最明智的选择。

土元养殖又到柳暗花明时

土元又名地乌龟、簸箕虫,是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入药后对跌打损伤、妇女产后虚亏、甲肝、乙肝、恶性肿瘤等有良好的疗效。

    其人工饲养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技术简便且成本低廉,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

但由于受炒种影响土元种价过高,加之其饲养技术一度落后、深加工研发相对滞后等原因,土元养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近年来,受市场拉动以及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土元养殖日益升温,并成为特养业中耀眼的亮点。

专家认为,下列原因是土元养殖重新崛起并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

    一、市场拉动,货源紧缺。

     

    近几年来,随着不少企事业单位对土元科研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元的入药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对乙肝具有良好疗效,使得土元的入药量连年猛增,各大药材市场均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10元上涨到每公斤40元左右。

同时,土元深加工产品如土元滋补胶囊、土元保健酒等也相继投放市场。

此外,蜕皮期土元味鲜肉嫩,食有野味,已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广东等地,一盘以土元为原料的“油炸金元”价格均在百元以上,仅广东一地年需鲜活土元百万公斤以上,加上韩国、日本等国近年来也不断从我国大批购进土元干品,使原本就比较紧张的土元市场更加紧俏。

但野生土元已被捕捉殆尽,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得土元养殖商机无限,一些捷足先登者已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二、好养易管,成本低廉。

     

    土元由野生驯化而来,适应能力极强,普通农房、阳台院角、塑料大棚等均可作为场房,只需备盆、缸、罐等简易设备即可投入生产。

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土元卵块孵化到成品收获仅需6~8个月。

土元的饲料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如麦麸、玉米粉、米糠、麦秸、玉米秸、菜叶、瓜皮等均可用来饲喂土元。

土元每天只需投喂一次,整个生育期不会发生任何病害,且土元本身干净、卫生、无异味、无噪音,无论平原、山区一年四季均可养殖。

总而言之,土元养殖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首选,也是工人、农民很好的第二职业。

    三、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品种、技术逐步更新。

     

    多年来,我国土元养殖一直沿袭传统落后的饲养模式,加之品种混杂且退化严重,养殖效益不高,导致了土元价格一涨再涨但养殖户热情不高的怪现象。

为改变这一现状,一些致力于土元产业化发展的科技企业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不但摸索出了利用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废弃秸秆立体速养土元的新技术,还培育出了生长快、耐粗饲、药性强的药食兼用土元新品种,使土元的养殖效益较以前提高了5倍以上。

    专家同时提醒养殖户,养殖土元切忌一哄而上,引种之前一定要学好技术、选好品种、认准场家,以确保养殖成功。

土元的采收与加工

 1、成虫采收加工

    土元的采收较为简便。

烫死晒干便可,要求无杂,干燥,不碎。

    土元经11-13个月的饲养,产卵盛期已过,母虫体重开始减轻并逐渐死亡,这时便可选择晴好天气,把母虫筛出,放入沸水烫死,冲洗干净,在烈日下爆晒3-5天即干,如遇阴雨天应考虑烘干。

检测土元的干燥程度,只需挤压土元的腹部,腹部仍有胶状软物质表示未干,未干燥的土元不便存放。

     2、土元的成品保存方法

    土元采收晒干后,因市场动态的因素,有时需放置一段时间才上市,以求最佳经济效益,这涉及到库存方式。

药材公司,药厂等单位都有专业的库房。

一般养殖场无此条件,我们可借鉴其方法做一些小型库房。

土元晒干后冷却,用不破不漏的塑料袋盛装,袋内放置磷化铝片剂或粉剂防虫。

磷化铝毒性较大,用药后扎紧袋口,并远离住房以防人误吸中毒。

冬季低温时无需用药。

土元养殖四注意

人工养殖土元受消费市场和品种突破的拉动,现市价药用虫稳定在每公斤23~26元,食用虫(冷冻)价格在每公斤10元~15元。

下面对土元养殖提出四项注意以促进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饲养设施。

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室内或大棚均可建饲养池,饲养池的大小,以养殖量的多少而定,饲养池用砖砌成立体层架式,四周用4.5厘米的塑料条封严,池底用水泥处理好,以防外逃。

土元也可用塑料箱或塑料盆饲养。

将盆和箱一层一层地架起,进行立体养殖,以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提高产量。

(二)生活习性。

土元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多为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和交配,怕日光直射。

(三)温度要求。

人工养殖土元必须恒温立体养殖,适合活动的温度为17℃~38℃,最适温度为23℃~32℃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土元可四季生长产卵。

科学合理的饲养从幼虫至成虫需用7个~8个月,最短时间为6个月,一间饲养室每年可生产两批成虫。

(四)饲养技术。

无论饲养设施是池还是箱,必须在底部铺上疏松肥沃的饲养土,厚度为5厘米~15厘米,饲养土厚度以虫龄大小而定,虫龄越小土层稍薄。

饲养土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给土元投食时间应选在傍晚,每天投喂1次,投喂食料以麸皮和洗净的菜叶为主。

适度加水搅拌均匀撒入饲养土表层即可,做到投喂的麸皮吃净,叶菜有余为佳。

 

地鳖虫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大肚子病  又叫腹胀病、肠胃病。

  1.病因:

池内过于潮湿,饲料含水量较大,地鳖虫暴食脂肪性饲料后,体内水分营养积累过多而引起。

  2.防治:

发现地鳖虫患此病,立即拣出病虫进行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以降低养殖土湿度;二是取出表层养殖土,更换新土;三是停喂青料,投喂干料;四是药物治疗,按每0.5公斤饲料加氯霉粉4克、酵母片6片(研末)的比例搅拌均匀,连续投喂3—4次。

二、软瘪病 又称绿霉病。

  1.病因:

养殖土过湿,剩余饲料发酵霉烂,使地鳖虫受到感染。

  2.病状:

虫足收缩,触角下垂,全身柔软,行动呆滞、不进食,发病后期体表出现暗绿色斑点,继而陆续死亡。

  3.防治:

一是根据气温的变化及养殖土的湿度来调整饲料的湿度。

梅雨季节应少喂青饲料和含水量较大的精料;二是控制养殖土湿度,保持最佳状态;三是筛虫时,筛出的地鳖虫应放入备有养殖土的器具内,让地鳖虫钻人士中,避免虫体相互挤压而受伤;四是发现病虫尸体,立即拣出,并更换较为干燥的养殖土;五是发现地鳖虫发病,可用药物治疗,用1:

5的漂白粉水或0.1%的来苏尔水对养殖池全面喷洒消毒,并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按每0.25公斤饲料、药1片(研末)的比例搅拌均匀,连续投喂3-4次。

三、卵鞘白僵病

  1.病因:

卵鞘因受伤或感染而导致霉变。

  2.症状:

卵鞘霉烂,卵粒腥臭,锯齿状一侧长出白色菌丝。

丝症会感染其他卵鞘,造成卵和幼龄若虫死亡。

  3.防治:

一是成虫产卵后,就及时取出卵鞘,清洗干净;二是养殖土保持一定湿度,孵化土的含水量应为20%左右;三是掌握时间合理筛虫,筛虫时尽量减少对卵鞘的损伤;四是严格做好孵化器具的消毒工作。

四、裂皮病

  1.病因:

地鳖虫代谢失调,蜕皮时养殖土过于干燥或饲料含水量过低。

  2.症状:

地鳖虫不蜕皮或半蜕,不吃食物,逐渐消瘦,最后死亡。

  3.防治:

一是饲料营养要全面,保证虫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促使虫体顺利蜕皮;二是合理控制养殖土湿度和饲料的含水量,增加虫体内水分;三是地鳖虫将要蜕皮时不要筛虫,以免损伤虫体。

地鳖虫的饲料和喂食方法

地鳖虫的食性广泛,各种植物叶、水果皮、瓜瓤以及麦麸、谷皮、油渣等都是它的好饲料。

按饲料性质不同,地鳖虫的饲料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饲料3类。

 

一、动物性饲料 各种肉、鱼、乳类加工后的副产品,以及鱼虾和畜禽内脏均可做为地鳖虫的饲料。

但腐烂变质的东西不能饲喂。

二、植物性饲料 包括青绿饲料、谷类饲料和各种饼(粕)类饲料,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青绿饲料包括部分水生、陆生植物,如青菜、浮萍、树叶、野菜、南瓜、丝瓜以及农作物的秆、茎、叶、果等。

谷类饲料主要来源于粮食加工后的副产品,如米糠、麸皮、玉米皮。

这类饲料含蛋白质较低,但含淀粉和糖类较多,是喂地鳖虫的主要饲料。

饼类饲料主要来源于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等)的籽粒榨油后的枯饼。

饼类饲料含蛋白质丰富,但棉籽饼与菜籽饼中含有毒物质,需经过加热处理,除去有毒成分后才能利用,且不可过量饲喂。

这类饲料需求量不大,但却十分重要。

三、矿物姓饲料 矿物性饲料主要用畜禽、鱼类的骨头晒干后加工成细粉,与其他饲料混合投喂。

一般情况下,若虫在天黑就出来活动觅食,天亮前又重新入土隐伏,因此喂食应在傍晚前后进行。

一般每天投喂一次,喂食量的多少根据饲养密度而定,虫多则量大,虫少则量小,每次喂食后应注意观察饲料余、缺情况,掌握“精料吃完,青料有余”的原则,既要地鳖虫吃饱,又要避免浪费。

根据地鳖虫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若虫的活动情况,可分别采用下列几种喂食方法:

1.撒喂。

这是一种简便的喂食方法,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养殖土表层即可。

此法适于喂1—3龄幼若虫,因为1—3龄幼若虫常在养殖土表层中活动。

2.在食料板上喂。

食料板可用薄木板、硬纸板做成,长宽各20厘米为宜。

在养殖土表层放若干块食料板,将饲料撒在板上。

此法适宜喂4龄以上若虫、成虫及产卵虫。

由于地鳖虫多在池子边沿及四角活动,故而食料板应放在这些地方。

土元的饲料及配制

土元又名地鳖虫,属杂食性昆虫,饲养土元时应掌握这样的喂食原则,即所喂食物应对土元有一定诱引作用,使它一见到食物就爱吃。

还应注意所喂食物的品质,一定要选用新鲜、无毒、没有霉变的可口食物。

土元的饲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天然饲料  指从自然界中可以获得的新鲜植物种类,如米糠、麦麸、豆腐渣及炒熟的杂粉等。

土元也喜食青菜叶、瓜果皮瓤等。

如喂青菜叶应选未喷过农药的,以防虫体中毒死亡。

也可以喂动物性饲料,如人们吃剩的鸡、鸭、鱼、肉等下脚料。

  在气温高的夏秋季,每天清晨可喂些新鲜的青菜叶,以调节土元体内水分的平衡。

在成虫期尤其是繁殖期内,应加喂些含蛋白质成分较高的动物性饲料。

  

2人工合成饲料  指人为混合的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饲料。

配制时最好制成固态品,以适应土元咀嚼式口器的需要。

但在饲喂固体饲料时,还要考虑到设置饮水器的问题,以便土元饮水。

饮水器不宜过大,水量也不宜过多、过深,以免若虫饮水时落入被淹死。

人工合成饲料的配制应就地取材,下面列举几种:

  配方一:

玉米粉10千克、豆饼2千克、骨粉1千克、鱼粉1千克、麦麸5千克、菜叶粉适量。

用时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达到手攥成团,手松开落地后即可散开为好,这种饲料应随配随用,不便久留,以免变质。

  

配方二:

麦麸50份、奶粉45份、干面包酵母5份、琼脂2.5克、蔗糖3.5克、干菜叶粉10克、抗坏血酸0.5克。

经水煮溶解后的琼脂冷却到40℃时,加入麦麸、奶粉、酵母、蔗糖,最后放人抗坏血酸搅拌均匀,将要凝固时制块烘干(温度不能过高),喂养时将料块压成豆粒大小块状,投放于供食的器皿中。

由于食料是干粉状,应再给饮水。

  

配方三:

水125毫升、琼脂3.5克、纤维素2.7克、葡萄糖5.475克、啤酒酵母2.188克、无维生素干酷素5.475克、胆固醇0.219克、玉米粉3.6克。

配制时将上列原料倒入三角瓶中,高压消毒杀菌25分钟后,用棉塞堵口。

使用时将配好的饲料于培养皿中,放入饲养瓶内,移入幼龄若虫,可促使发育生长,待吃尽时更换饲料,一直喂到第二次蜕皮后,便可用粗料饲养

地鳖虫的人工饲养

地鳖虫又名土元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以前靠捕抓野生作为家庭副业,现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及工农业建设等方面的污染,使地鳖的自然繁殖逐渐减少而紧缺,全国十大药材市场上收购价格连年上涨,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现介绍协会养殖基地的饲养经验供养殖爱好者参考。

    

一、设备  小规模饲养用盆、缸即可,大规模饲养用125×80cm水泥制板,可放养种虫5~10斤,上下每层间隔40cm左右,每间房屋利用空间面积可建养殖池近100m2左右。

    

二、窝泥  用无毒菜园土60%,草木灰25%,各种畜禽粪12%,旧石灰3%。

先把各配料晒干拷细,筛去残渣,混合加水至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温度,密封发酵两天后放进饲养池。

窝泥厚度:

小虫5~10cm,大虫10~20cm。

窝泥最好提前多配,备用。

    

三、孵化  卵与窝泥比例1:

1,孵化盆内卵与泥每天上下翻动数次,恒温30℃最佳,盆口盖塑料布保住温度,盆内已出幼虫多时需分批筛出或增加窝泥进行饲养。

    

四、饲养  幼虫喂食各种瓜果皮和花为好,大虫喂食最好精粗搭配。

青料是各种蔬菜,精料是米糠与麦麸,需要增加营养时补喂黄豆或蚕蛹为佳,傍晚喂食数量最好当天吃完不浪费。

投喂次数:

夏季每天一次,春秋隔一次,冬季如不加温饲养进入冬眠期不需喂食也不要动它。

    

五、生活习性  地鳖虫昼伏夜出、怕光、喜欢阴暗潮湿,白天伏在窝泥中,傍晚出来寻食,生长温度10℃~38℃,最佳温度25℃~35℃,冬眠温度0℃~10℃,0℃以下至38℃以上有死亡的可能。

    

六、饲养  正常饲养生病极少,绝无传染病,只需防逃和鼠、鸡等敌害即可。

根据现在市场行情,出产1斤商品虫的精料成本1~2元,售价20元左右,利润是精料成本的10倍以上,养殖地鳖投入少、收益大。

而且,无毒无味,无噪音,对人畜无害。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致富好门路,现在养殖户在流传着:

“饲养地鳖虫,简便又厚利”。

土元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远古以来,土元作为昆虫类小动物天敌较多,能生存繁衍至今也确有其避敌能力,动物天敌有蚂蚁,老鼠,蜘蛛,鸡,鸭,鸟等,以下介绍人工饲养过程中碰到的主要病害,敌害。

  

1、真菌性肠炎   发病原因:

饲养环境过度潮湿,温度不稳定,吃食变质食物。

症状:

腹部鼓胀,淡黄色,体表有黑色斑点,爬行缓慢,用手挤压腹部易破,有黄绿色脓水流出。

生长缓慢,不交配,不产卵,有部分死亡。

  防治方法:

本病以防为主,更换潮湿的饲养土,打开门窗通风,使坑房内空气保持新鲜。

不饲喂高蛋白饲料,以粗放型饲料为主,并防止食料霉烂变质,在饲料中添加0.5克土霉素拌入250克麦夫中饲喂。

  

2、螨虫  螨虫是昆虫类的较大天敌之一,繁殖很快,只有针尖那么大。

寄生于土元身体各部位,也寄生于饲养土表面,以吃食麦夫等饲料为主,也吃食病弱的土元。

对幼虫危害较大。

螨虫的大量产生主要是喂食饲料过多,长期剩食以及饲养土过湿,温度过低引起。

  

清除螨虫的方法如下:

  

(1)、带有螨虫的表层土刮出用窗纱筛过筛。

(2)、泡制麦夫抓成1-2厘米直径的小团,白天每平方米分3-5点放置在饲养土表面,螨虫蜂拥而上吃食,过1-2小时后把麦夫团连螨虫抓掉。

(3)、结合以上方法1-2天不投喂饲料,螨虫饥饿而死,土元并不影响生长,并调整好饲养土的湿度。

  

3、蚁害的防治  蚂蚁无处不有。

土元饲养池里也难免,其拖食幼虫较多。

  

(1)农资或化工门市部有氯丹油和氯丹粉出售,对蚂蚁有驱赶作用。

  

(2)最新的"蟑蚁净"放置蚂蚁出没的地方,此药是慢性药,蚂蚁会把此药拖入洞穴,2-3天一窝蚂蚁全部杀死。

但应防止土元误食。

  

(3)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灭杀。

土元的管理

土元的管理  

1、幼虫、中虫的管理  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

筛出的幼虫连同饲养土一齐放入坑池内或盆内饲养。

幼虫的放养密度大一些(0.3-0.4公斤/平方米,约8-10万只)密度大便于饲喂.观察。

放养幼虫的饲养土不必太深,有8厘米即可,以后随着分池饲养逐渐加深饲养土,中虫8-12厘米。

幼虫饲养温度在32℃,中虫在30℃。

幼虫出壳后5天开始吃食。

这时需要部分麦麸,瓜果的花,小青菜,南瓜丝等。

麦麸最好用细眼筛筛过后泡制。

幼虫期需添加面粉,豆粉等更优质的饲料,用量不需过大。

幼虫的吃食量很小,在投喂时要注意适量。

随着幼虫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变得过大。

此时的幼虫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这时便需第一次分池。

分池时连土带虫扒出二分之一放入另备的空池或盆内,括平,然后填入新的饲养土,略超过原来的饲养土深度,分池饲养土如果温差太大,应预热才能进池。

  中虫的管理较为粗放,饲料也是需粗放一些,能吃饱就行。

  

2、拣雄交配的管理  土元的幼虫期公母一样,在蜕第9次皮时,雄虫随之羽化。

一只雄土元可与8-16只母土元交配。

雄土元数量占总量的43%左右。

这样一来,雄土元就显得过多。

人工饲养者利用土元生长的参差不齐的特性,在雄土元蜕第8次皮后,分拣出生长快,但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