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729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

渡普中学九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运用(20分)

1、抄写下面的名句,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

书jí(籍)像一艘船,引导你冲出狭ài(隘)的沟谷,驶向生活的海洋。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羞sè()gōu()火liàngqiàng()

chì()烈fù()予lǐnliè()

羞(涩)、(篝)火、(踉跄)、(炽)烈、(赋)予、(凛冽)

3、默写诗文(2分)

(1)《岳阳楼记》一文的警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在王维的《汉江临眺》中,与杜甫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3)王维《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是: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爱莲说》高度概括莲品格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①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脚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

形象地描写出骆驼在奄奄一息时对生命的渴望

②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闪”字化静纬动,形象地写出富春江曲折多姿、委婉袅娜的特点。

5、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两组句子,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任选两题2分)

例句:

种子,如果害怕调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鲜花,鲜花,如果害怕调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铁。

蜡烛,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6、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4分)

别离在即,我脑海中时长浮现出同学们的面容,三年来,我们一起探讨怎样提高成绩的方法,一起在绿荫场上挥洒汗水,与同学们相知相识的点点滴滴是我美好的回忆。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长改为常;荫改为茵

(2)文中有一处句式杂糅,请改正:

(1分)

去掉“怎样”

(3)文中有一处语序不当,请改正:

(1分)

“相知相识”改为“相识相知”

7、口语交际(2分)

一个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大和尚向老和尚打小报告,说:

小和尚洗碗时把碗打破了一个。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

“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老和尚的潜台词是你从来不洗碗。

二理解阅读(50分)

(一)乡土情结(11分)

柯 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根植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

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民习,千丝万缕沾着边。

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却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

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

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自下而上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江湖子弟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

清朝时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

为了发迹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韧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

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

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

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

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8、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4分)

答:

①父母亲族的爱

②家乡的山水草木

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④邻里乡情

9、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

请概括说明。

(2分)

答:

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10、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3分)

答: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演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主题得到深化。

11、“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主要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2分)

答: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的孤苦无助的境遇。

(二)“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10分)

⑴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素”——负氧离子。

⑵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

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

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

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

⑶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

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喷花的淋浴头也都会产生负氧离子。

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

⑷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不会无限增多,也不会长期停留,而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

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

负氧离子惧怕灰尘、细菌、病毒,一旦碰到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灰尘和细菌的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它们时便降至地面。

这就是负氧离子多的地方有毒颗粒少、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

⑸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

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⑹据最新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报道,世界上三个有名的“长寿村”——巴基斯坦东部的芬扎、厄瓜多尔南部的毕路卡其巴以及前苏联高加索的一个村庄,仅百岁以上的寿星就有数百人。

这三个长寿村皆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负氧离子浓度很高。

⑺懂得了负氧离子的有关知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海边去放松放松,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12、本文从、消亡、三个方面介绍负氧离子的知识。

(2分)

13、第⑶段中加点的“研究表明”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答:

14、第⑷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2分)

15、第⑹段举三个“长寿村”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什么?

(2分)

答:

16、要增加我们校园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应不少于两项,措施合理均可)

答:

12、产生(形成),作用。

13、不能去掉,因为“研究表明”用在这里表明了下文所说明的内容并不是主观猜测,而是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是科学可信的。

(意思对即可)

14、列数据,作比较。

15、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长寿非常有益。

16、栽花种树、修建喷泉、添置负氧离子发生器等。

(应不少于两项,措施合理均可)

(三)习惯的力量(8分)

①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

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

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

“你继承了这笔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

“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②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即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③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继而形成稳定的习惯。

④亚里斯多德说: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

因此,追求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⑤我国南宋诗人陆游笔耕不辍,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其中他晚年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

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用“时间统计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在50余年间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

由此可见,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

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17、请概括出本文的论点。

(不超过15个字)(2分)

18、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告诉我们,习惯是怎样对人产生影响的?

(2分)

19、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20、请你为第⑤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正面或反面的事实论据。

(2分)

17、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成功(或:

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18、习惯对人的影响是自然而然、不易察觉的,也是长期的。

19、道理论证(或:

讲道理、引证法);引用亚里斯多德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证明好习惯能助人成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0、示例:

爱迪生一生勤奋成为习惯,具有惊人毅力,为了找到能够发亮的灯丝,做了7000多次实验,终于在多次失败后找到了这一根亮了十五分钟的“灯丝”。

(四)白杨礼赞(11分)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1、从文中搜索一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外形的基本特征。

(2分)

力争上游

22、文中运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哪四个方面具体写白杨树的外形?

突出了白杨树的哪些内在性格?

(2分)

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具体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了白杨树的正直、倔强、不折不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内在性格

23、“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在选段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分)

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

24、白杨树的内在神韵是作者“礼赞”的根本原因,但作者为什么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欲扬先抑以“好女子”和“伟丈夫”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25、试赏析“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句话的佳妙之处。

(2分)

读者的视线集中在白杨树的“皮”上,仿佛给白杨穿上了一件富有光泽和色彩的外衣。

这一笔很传神,像定格一样,使刚才还略觉模糊的形象,一下子清晰起来,活现出白杨的神韵风采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下列习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2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分)

2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2分)

2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2分)

3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3分)

26、B、E

2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2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2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

基本意思对即可。

3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基本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50分)

31、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你以“聆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横线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