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844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轮定位参数Word下载.docx

8)松开制动器,用力压下车身前部和后部,使弹簧减振装置恢复到中间位置;

9)安装制动器锁,锁定制动踏板。

2.偏心补偿    图3偏心补偿界面  1)补偿的必要性  把测定传感器装配于轮辋上时,须保证传感器夹爪定位面与轮辋边缘贴紧夹牢,但因人为或轮辋变形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此而产生的水平垂直及偏心误差,为修正或尽量减少这些误差带来对精度影响,设计了此项功能,目的在提高整机测量精度,。

2)使用方法  在进行补偿阶段前,先按下传感器Reset键,使各传感器电源处于开机状态。

顺次进行补偿,没有特别的顺序,操作者可从任意传感器开始。

3)补偿作业顺序a2点补偿,3点补偿;

b把夹具旋转180°

,然后按传感器的Reset键;

  c此时,第一号电铃响,第一阶段灯变为黄色;

d在黄色灯状态下进行测定,测定结束后电铃响两次,灯变绿色;

e紧接着夹具要立即旋转180°

  f旋转后,电铃会自动响一次,另一个灯变黄色,进入第二阶段的测定;

g灯黄色变成绿色表明测定结束,等待下一个传感器进行开始补偿;

h在l—6个阶段,各传感器中若有补偿错误,再进行补偿;

i进入下个画按F1键不进行补偿,直接进行下一步工作时使用。

按F5键回到选择车辆画面。

3.车辆下落    图4车辆下落操作界面  车辆下落前先要确认转盘的中心线位置是否在轮胎中心,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踏板都要固定住,不然车辆下落时轮子会跑动,左右跑板和前后板高度水平,以保障测量精度准确。

使用方法:

  车辆放下前,要拉紧驻车制动,固定行车制动,然后慢慢放下车辆。

前轮放下前要保证转盘滑动正常,位置归0°

后轮放下前,要保证侧滑板滑动正常。

尽可能让车辆位于举升机的中心位置。

  车轮落下后,按下传感器的MEMORY键或键盘的M键。

  F1——要进行下个工作时按此键;

F5——要回到补偿画面时,按此键。

4.后轮退缩角测量  调整后轮传感器的水平位置,使电脑显示器上的红色水平泡处于中心位置。

接着按键盘上的M键或传感器上的M键进行后轮退缩角的测定。

  下个画面F1——要进行下一步骤时按此键;

上个画面F5——要返回上一画面时,按此键。

    图5退缩角测量界面  5.前轮退缩角测量    图6前轮退缩角测量界面  1)将车轮按中央箭头指定方向旋转,使方向盘调整杆的黄色横杠减小,直至方向盘调整杆视窗全变为绿色,表示车轮己摆正。

  2)调整前轮传感器的水平,直至显示屏幕上红色水平泡处于中心位置。

  3)紧接着按前轮传感器“M”键,屏幕显示前轮退缩角正在测定中,等待自动进入下一画面。

  此步骤操作特别注意前轮摆正后又回弹,此时角度正在测量极易造成死机,若死机则按F1进人下画面,再按F5返回到后轮退缩角测量画面,重新操作。

6.主销后倾角测量    图7主销后倾角测量调整一    图8主销后倾角测量调整二    图9主销后倾角测量调整三  1)向右边转10°

        把车轮转到右边+10°

位置,按下传感器的MEMORY键,或键盘上的M键,立即转到下一界面。

2)向左边转10°

  把车轮转到左边-10°

3)0°

  把车轮回转到0°

即初始位置后,按传感器上的MEMORY键,或键盘上的M键,屏幕立即显示出测量结果。

7.观察测定值    图10观测值界面  此项为综合分析表,根据显示误差结果,准确判断出底盘故障。

1)前轮调整F1:

调整前轮时,按此键;

2)后轮调整F2:

调整后轮时,按此键;

3)补偿F3:

做补偿工作时,按此键;

  4)后轮测定F4:

转换前轮或后轮时,按此键;

  5)再做主销后倾角F5:

再次做主销后倾角时,按此键  6)100分/60分度变换:

在测前束、外倾、主销后倾角时,要在100和60分度之    间切换时,按键盘上A键;

  7)mm/角度变换:

在测前束时,mm角度单位切换时,按键盘上M键。

8.前轮调整  1)首先看懂画面含义-*、-*分别左前轮外倾角误差,左前轮前束误差;

-*、-*为右前轮外倾角误差,右前轮前束误差。

中间部分大显示窗为左右差值误差,其上侧小数字为调整的标准值,左右侧数值都要调整在其范围之内。

  2)显示窗颜色含义:

须将屏幕上红色显示窗调到变成蓝色、绿色;

小窗内蓝色球体调到变成红色球体。

    图11前轮调整界面  将左、右两边数值分别调至标准值范围内即可。

屏幕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调整外倾角:

JACKUP工作就是为了在车体举升状态下一次性调整好外倾角,而勿需落地二次调整的一项自动补偿工作。

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做外倾调整工作。

按传感器“一”键开动。

程序出现在画面上,此时把千斤顶抬起来,按传感器记忆键,M进行外倾角调整工作,工作结束,把千斤顶放下,按传感器的Reset键,就解除JACKUP工作了。

  主销后倾角固定工作:

这是为了固定主销后倾角的调整测定值,想要起动则按传感器的+键,主销后倾角数据窗字变成天蓝色,主销后倾数值便能固定,如未调该值恢复固定工作将水平调到初始水平状态后,按传感器的Reset键即可。

  如果主销后倾角进行调整后,则必须进行方向盘的左右摆动10°

归0°

的测量方可显示调整后的真实值。

  a后轮调整F1:

  b调整图F2:

看车辆调整部分的三维动画时,按此键;

c补  偿F4:

再次做补偿工作时,按此键;

d调整结束F5:

调整结束时,按此键。

9.后轮调整  1)画面的读法与前轮相同;

  2)同样要将窗显变成蓝色、水平尺变成绿色、球体变成红色;

3)后轮调整一般需配合垫片完成。

  将左、右轮两边数值分别调至标准值范围内即可。

a前轮调整F1:

  b调整图F2:

看后轮调整部位图片时,按此键;

c补  偿F3:

重新做后轮补偿工作时,按此键;

d测定值F4:

移到测定值画面时,按此键;

e结束调整F5:

结束调整时,按此键。

    图12后轮调整界面  10.可能出现误差的地方1)于设备元件出现的误差  现代汽车底盘测量系统有自检的软件和检查测量精度的功能,以及将感应器调到准确位置的操作引导。

但如果对测量设备进行了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或不完善的保护,将会出现测量误差。

例如:

  a转角盘管理得不好,使轮角盘在转动前轮时有阻力,因此车轮支架撑紧,对前束和外倾角的测量带来误差。

  b同样,对后滑板也有上述情况。

  c违反规程操作卡具,能使距离销磨损不均匀,导致前束和外倾角的测量误差,必需进行轮圈的偏位补偿。

  d感应器上的插销受损(于带有油污的砂粒作用)能导致卡具上的感应器插套过度磨损,产生前束和后倾角的测量误差。

  e受损的插座电缆会产生不良接触或断开,这将使程序运行和测量过程受到破坏。

2)于测量平台引起的误差  现代汽车底盘测量系统要求有很高的精度,因此也对测量设备提出高要求:

a测量平台应在车间安置好,以使汽车能直线行驶上去。

b在选取测量用四柱举升器时要考虑到,在4点支撑的测量板上,能通过两个甚至三个工作高度的调节使汽车行驶轨道能准确地被校准,这样得到极好的稳定性。

  c放置转角盘和后滑板的支点应只有横向最大1mm和纵向最大2mm的标准误差,否则将对前束、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测量产生影响。

  d为了避免定位仪盘测量系统上的电流交叉,要安装良好的接地装置,优点是能避免测量板上的行驶轨道与计算机间的电势差。

11.避免操作误差的措施  为避免操作误差,下面给出几个检查误差的步骤:

a要检查和调整胎压,否则产生测量外倾角的误差。

b在对轮圈偏位进行补偿后放下汽车时,要将转角盘的转盘对准车轮支架撑开的方向向里推动一点,否则转盘在汽车转向时会滑向相反方向,这也导致汽车支架的撑紧而带来测量误差。

  c在汽车驶上平板后,要上下晃动前后轴,使悬架系统处于自放松状态。

  d转向时不要忘记安装制动器锁,否则车轮在转向时会滑脱,导致主销内倾角的测量误差。

  e测量前轮的单独前束时,方向盘要位于“正前打直行驶”位置(方向盘辐垂直或平行于仪器板),如果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单独前束不对称,表明方向盘转动过大,这是不允许的,将导致方向盘在后面的测量中倾斜。

  f前轴单独前束调整时,要先得到转向装置中心点,接着检查方向盘是否装在耦合装置上,在方向盘位于“正前打直”位置时调整前束杆。

这时应安装方向盘制动装置,使得在松开前束杆时方向盘不会过分扭转。

  四、实验记录表: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检测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环境温度:

    气压:

  汽车型号:

    轮胎气压:

左前轮    右前轮    左后轮    右后轮    参数名称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退缩角后轮前束后轮外倾角后轮退缩角推力角单位mm  mm  技术条件    实测值  实验过程的其他记录:

    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