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034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

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

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方式】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合。

  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资料,材料可以包括史实资料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材料: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清朝一位军机大臣

讲授新课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原因

  材料一:

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四处征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惟庸的官越做越大,最后官至右丞相。

随着权势的不多扩大,日益嚣张跋扈,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一律不予上呈。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等人处死。

  材料二: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材料三:

废除宰相制度15年之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学生:

依据材料回答

  师:

在地方,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布政司、都指挥司与提刑按察司,分管一省的行政,军政与司法监察,其长官分别为布政使,都指挥使与按察使。

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的权利就集中到了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因此,在中央,朱元璋也必须削弱宰相的权利。

洪武十三年(1380年),爆发了“胡惟庸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

明太祖借此杀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亭等,株连三万余人。

从此,中书省和丞相废而不设,将相权分与六部,并提高六部的地位,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个人独裁。

  、原因:

直接原因:

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根本原因:

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1368年,废丞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3、作用: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任何事都是存在着两个方面,废除宰相制度也是如此。

同学们可以现在阅读以下第16页“资料回放”,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丞相制度的废除可以集权于皇帝,维护皇权,避免丞相权势过重,导致政局动荡。

但废除丞相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

回答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我们都知道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管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是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之间的矛盾。

但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期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第17页“学思之窗”的内容。

在废除宰相以后,所有国家大事都是由明太祖一个人处理。

在当时,明太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政事400多件。

而且从“学思之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过分集权于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加严重。

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量加大,希望有人分担。

宰相废除之后,全国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处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

于是,在明朝就建立起了内阁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阁制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2、形成发展的历程

  时期

  名称

  职权

  明太祖时期

  明成祖时期

  明宣宗以后

明太祖最初设置四辅官进行辅佐,他们来自于民间,朴实醇厚,没有政治背景。

但他们缺乏政治经验,无法起到作用。

于是明太祖下令废除四辅官的建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选拨翰林院官员做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并且明成祖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意识地吸收他们参与讨论国家机密,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属官与衙署。

  明宣宗以后,内阁政治地位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掌握了“票拟”之权。

(所谓“票拟”,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给皇帝批示之前,由阁臣替皇帝指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帖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申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写,交付实行,称为“批红”。

  明神宗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权势显赫,削弱六部职权,使内阁首辅权压群臣。

张居正任职期间,也有很大的作用。

  展示材料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

此乃“权臣”,非大臣。

故虽如张居正……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

  3、特点:

非法定机构;

没有决策权

  探究: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不同

  地位

  对皇权作用

虽然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

清朝时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吧,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

下面我们来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一步达到顶峰的?

我们下堂课继续讲授。

  二、清朝:

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军机处

清初,仿照明朝的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

但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它又称“国议”,1637年创建,1792年废除。

努尔哈赤在建后金之初,军国大事都由宗室贵族共同商议,带有贵族军事民族色彩。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八旗旗主全部封王,每次召开会议,他们都会参加。

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共同商议决定的,皇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满清在入住中原以后,政治制度带有奴隶制和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色彩,即君臣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最高的权力机构,权架于六部和内阁之上,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不符合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康熙帝亲政后,在1677年设南书房,由皇帝亲自挑选某些经过精审确定的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已不再交付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由南书房传谕或起草,甚至收纳来自各地的密奏小折,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直接地行使皇权。

这样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材料: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思考:

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从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是用兵西北,防止军事机密的泄露而设置。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因此,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军机处最大的特点可归为:

简,即人员机构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

速,即办事效率高,有旨随时承办,且当日事当日毕;

密,即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自入内。

  五、小结

  六、

  课堂练习

  、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2、(XX&

#8226;

重庆)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明

  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三司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4、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步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