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072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docx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

第六章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1

第二节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3

第三节   非理性主义的兴起7

第四节   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11

黑格尔之后的整个黑格尔学派分裂出来两大思想派别的不同致思方向,这就是所谓“老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右派)和“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左派)的对立,前者不久就被当时的哲学思潮抛到后面去了,而后者则导致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

青年黑格尔派是从黑格尔学派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激进的哲学派别,其成份和倾向性都很复杂,这派人中包括大卫·施特劳斯、鲍威尔兄弟、施蒂纳、卢格等人,早年的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也都曾属于这一派。

这派哲学本身也分裂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大卫·施特劳斯为代表,抓住黑格尔哲学中的“实体”概念大加发挥,认为这是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另一派以布鲁诺·鲍威尔和埃德加·鲍威尔兄弟为代表,抓住黑格尔哲学中的“主体”即“自我意识”概念大做文章。

一、“实体”和“主体”之争

大卫·施特劳斯(DavidFriedrichStrauss,1808—1874)最著名的著作是《耶稣传》(1835

—1836)。

在这本书中,他借用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不过是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的历程、宗教是以表象方式表现绝对精神的观点。

施特劳斯通过用历史的眼光对福音书中耶稣事迹的详细研究指出,所有那些违背人们日常经验和科学规律的奇迹及启示都是不存在的,是实体性的精神使当时的人们(包括福音书的编纂者)不自觉地创造出来并获得大众的信仰的,因而从表层事实上根本无法为其自圆其说,只有通过对人类精神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年仅27岁的施特劳斯在这本书中表达的对宗教的强烈批判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布·鲍威尔(BrunoBauer,1809—1882)与其弟布·鲍威尔(EdgarBauer,1820—1886)

原属于老年黑格尔派,但受施特劳斯激发而转变为更激进的青年黑格尔分子。

布·鲍威尔在其《约翰福音史批判》(1840)等书中提出,福音书并不是其作者们无意识的产物,而是僧侣们有意识的编造,正是一代一代神学家们的欺骗才使得基督教在历史中逐渐形成起来。

因此对基督教的科学态度不应当是寻求人们的主观性背后那虚幻的客观精神实体,而应当对那些历史上编造基督教教义的人的主观意图进行研究,看他们是如何影响和促成了基督教的形成过程的。

由此推而广之,不仅宗教的历史,而且一般的历史都被看作人的主体即“自我意识”的创造活动的产物。

这样,鲍威尔兄弟就把与施特劳斯之间的“实体”“主体”之争扩展到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是什么的问题上了:

推动历史进程的究竟是超越于个体之上的“客观精神”呢,还是个别人的“自我意识”?

从鲍威尔兄弟的主体性原则中还产生出一位更走极端的思想家,他就是以《唯一者及其所有物》(1844)一书著名的青年黑格尔派麦克斯·施蒂纳(MaxStirner,1806—1856)。

他立足于唯我论,把一切社会制度、国家、财产、伦理道德和宗教都说成是唯一的“我”的产物,并可由“我”自由支配;未来的社会应当建立在各个“我”及其私有财产的自由联合的原则上,不应使“我”受到任何束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对这种极端唯心主义的思想作了系统的批判。

与之反复论战的另一位哲学家则是费尔巴哈。

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学和直观的唯物主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代表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未来哲学原理》和《宗教的本质》等。

他的思想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从抽象的思辨哲学转向了感性的哲学人类学,并直接激发了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黑格尔派向实践唯物主义的突变。

对黑格尔“理性神学”的批判 他第一个看出宗教与唯心主义哲学具有内在的本质关系。

他指出,一切宗教、包括基督教的本质其实都是人的本质的抽象的形式,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他从这里就进入了对宗教的唯心主义根源的批判,并进一步展开了对于人的本质的全面探讨。

所以他说:

“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

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

朴素直观的人本主义 但费尔巴哈在对唯心主义的这种批判中忽视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吸收只是诉之于人的朴素的直观。

他把人看作一个三层次的统一体,即:

1)灵与肉的统一,没有脱离大脑的思维;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自然界是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依赖自然而生存、延续和思维;3)“你”和“我”的统一,“你”是“我”的直接的感性对象,与“我”处于外部的交往关系中,因而人是“类”的一分子。

由这种人学观中费尔巴哈引出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回答。

首先肯定自然界是第一性的,精神、思维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其次,人的思维也就必然与存在的特性相一致,而他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他的感官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他完全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官来认识客观存在,与存在达到认识论上的同一性。

感觉论 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才是思维和存在的现实的同一,因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但人的实践在他眼里只是满足日常需要的吃、喝等等行为,甚至是“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赚钱活动,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而这就导致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深刻矛盾,即把人的东西当作动物的东西,而把动物的东西等同于人的东西。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则归之于两性的性爱或情欲,认为这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你”和“我”的关系,在此之上所建立的广泛的你我关系则是“类”的基础。

这就把人与人之间具体丰富的、社会性的感性关系完全归结为抽象一般的生物学关系了。

“爱的宗教” 但正是在两性关系上,最清楚地体现出了费尔巴哈的矛盾。

他一方面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这种关系,将其建立在两性身体解剖和种族的延续上;另一方面却又从意识和精神的角度来引申这种关系,认为由此可以将性爱提升为一种道德甚至宗教,即“爱的宗教”。

局限及“合理内核”马克思和恩格斯评论道: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当然,尽管有这样一些致命的缺陷,费尔巴哈的理论贡献还是不可抹杀的。

他用清醒的理智一下子扫除了黑格尔式的“醉熏熏的思辨”(恩格斯语),结束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促成了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转折。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而发展出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

此外,费尔巴哈的人类学和人本主义思想成为了现代哲学人类学和现代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而他所开辟的感性哲学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马克思的改进)也为现代哲学重视感性体验的全面丰富性的种种思潮指出了方向。

第二节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895)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这里,“实践的”(praktisch)

这个概念包含丰富的含义。

首先,它包含有感性现实的意思。

其次,它包含有自由自觉的意思。

第三,因此它也包含有历史性的意义。

第四,这种实践本身具有社会性的意义。

第五,这样理解的实践就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现实本质,它表明了人的本质的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一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就是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

第六,这样理解的实践同时具有辩证法的发展形式。

马克思的毕生工作,可以说都是为了探索人类实践活动中的这种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规律性,最终是为批判和改造现实社会以实现人的解放提供锐利的精神武器。

下面我们分三个主要部分来阐述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

一、马克思的感性学

马克思还在早年作为青年黑格尔派分子的时候就强调感性个体的自由自发的创造性,这从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可以看出来。

后来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的感性学逐渐成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应当在感性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而建立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因为在他看来,人的感性是对于“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的肯定”,因而感性不仅是对于自然对象的肯定,也是对于人自身的肯定。

他着眼于人的感性活动即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工业和私有财产的运动,从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与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现实关系来考察人的感性,如劳动者(工人)在劳动中的异化感、不自由感,对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的陌生感,对于自己在劳动中沦为动物或非人的压抑感等等。

而从这种消极的、被颠倒的、异化了的感性中,马克思恰好看出人与自然的那种未经异化的关系本来是什么样的,这就是使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在这种生命活动中,人

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但私有制使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关系日益丧失掉了,使其中的感性变得越来越片面和狭隘,使人对动物的优点变成了缺点。

异化使人失去了人的美感,现在被唯一的感觉即对财产的“拥有感”所取代。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人类又如何能够摆脱这一困境呢?

这些问题仍然只能从对人的感性活动的具体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作出回答。

而这就是马克思毕生所从事的工作。

因此,马克思不仅在其早期著作中,而且在他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同样表现出对感性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

在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也说: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当马克思把“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规定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也就是必须要为满足吃喝住穿等等而进行生产时;当他提出“第二个事实”在于,为满足这些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和所使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由此形成了“第一个历史活动”时;当他从历史中分析出“第三种关系”即人本身的生产(繁殖)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时,——他的立足点始终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它们归结为人的“生命的生产”。

所以,马克思的感性本身不是一种静止的直观形式,而是一种充满内在矛盾冲突的活动过程,它有着各种不同的丰富内容,也有由于自身矛盾而带来的片面化、抽象化的趋势,因而体现为一种自我异化并在实践中扬弃异化的历史,但这个历史本身仍然是感性的。

可见,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机械的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的本质不同之处正在于,它的出发点是在能动的、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中创造着历史的人,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抽象对立着的那种僵死的“物质”对象。

因此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它并不排除自然科学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但它把这些思考纳入到对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思考中来,作为其中的一个要素,因而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哲学视野。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把已经准备好的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领域中的结果,而是马克思的整个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属性。

它所描述的恰好是人的自由的规律。

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历史发展的内部动力的观点,如果离开了作为自由自觉的感性存在者的人来抽象地理解,都会变成束缚人的自由的僵死教条。

所谓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无非是亿万人追求自己自由生活的现实活动(劳动和生产方式)。

从宏观来看,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不懈追求,人类才从原始的动物状态走进了奴隶社会的高度文明,并由于同一个动力而上升到封建社会以至于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要跨入到真正自由的王国即共产主义社会。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即“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他们不是要把这一理想强加给社会,而正是从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中看出了人们不断追求范围更大、内涵更具感性的丰富性和真实性的自由这一历史趋向,从而对历史的前景作出了有科学根据的预言。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无疑受到了黑格尔的有关历史是“自由意识的发展”这一深刻观点的影响,但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所考察的是自由“意识”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动力,即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

此外,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的历史观也就克服了黑格尔的封闭性,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系统。

他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范围,不再只是一种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的“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而且同时是一种“实践的”价值论和伦理学,甚至也是一种美学。

不过,马克思也看出,要建立这样一门新型的哲学,实证的、“科学”的维度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后半生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资本论》的撰写、投入到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中去的缘故。

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的形态尽管如此压抑人、摧残人,但其根子还是来自于人对自由的追求,人自由地使自己成为了不自由。

正因为如此,这种异化的扬弃之路也必须从这种异化本身中开辟出来。

资本主义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它通过高效率的工业生产而为自己的被否定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条件。

所以,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研究本身不能不采取实证科学的形式,这是由研究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并不说明马克思就无条件地赞同这种方式,去把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社会完全归结为这种量化的模式。

相反,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规律的研究表明,人的感性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由内涵丰富的具体的劳动蜕变为单一的抽象劳动即“社会一般劳动”,由此形成商品的价值尺度,并反过来以这种一般尺度来规定劳动本身,形成劳动力的价值与剩余劳动价值之间的分离和对立,这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本质中的社会普遍性方面得到片面发展的表现。

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该书的副标题),本身具有一个批判的维度,它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包括定量化、精密化的运作方式)并不是永恒的,而是应当被扬弃的,必将随着人的不可定量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丰富性的全面恢复,而下降为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而且不再是占主导的方面。

从这个立场看,《资本论》所研究的其实并不是物,而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物化”和这种物化的扬弃之途,因而它实际上是经济学—哲学。

虽然这种研究只能运用“抽象力”,但它时刻考虑的是客观过程的感性后果和人性后果。

《资本论》是人学。

三、马克思的辩证法

正如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理解下,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已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历史材料”、“历史事实”的经验概念,而是历史的规律和本质的概念一样,马克思的“逻辑”也不是通常的形式逻辑,而是黑格尔所创立的辩证逻辑了。

这种辩证逻辑从形式上表现为量变到质变、对立面统一、否定之否定的三阶段上升过程(相当于黑格尔《逻辑学》的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个阶段),但实质却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性原则,而这一原则只有从人的立场上看才有意义。

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是自由的法则、历史的法则,“辩证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归根到底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至于“自然辩证法”,则也只有从人的角度看、至少把人作为自然界的目的看才有意义,它不是对于离开人的抽象的自然界而言的,而是对于自然界作为与人相统一的整体而言的。

总的来看,马克思的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包含感性的人学、历史实践的人学和与自然科学一致的人学,它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人,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社会。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则是对唯科学主义的超越,其目标恰好是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真正深刻地揭露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资本主义根源,但他并没有停留于单纯道德的谴责,而是对自然科学的异化和工业的作用作了正反两面的考察和评价,指出了人类摆脱自身困境的出路。

马克思的一些具体结论在今天也许已经过时了,但他的哲学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彰显出更加鲜活的生机。

第三节   非理性主义的兴起

总的来说,欧洲近代哲学都属于理性主义的哲学。

在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中,也已经有某种非理性主义的因素在悄悄地生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力图把非理性的东西如情感、直觉和意志纳入到理性中来加以规定和考察。

另一方面,非理性主义因素还表现在对认识能力本身的限制之上,即表现在某种形式的“不可知论”上。

如休谟的怀疑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都暗示了在科学和知识之外别有洞天,人的认识和实践是两个不可通约的领域。

但他们仍然把实践的领域看作服从理性(日常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一般法则的,虽然不是认识的理性,但仍然是某种实践的知识。

在这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种倾向的一个结合点,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活动既保存了认识论的含义,但又不能归结为认识论,而是同时具有自由的创造性的本体论内涵。

知、情、意在马克思这里还保持着一种古典式的和谐,因而蕴含着后来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但比马克思更早的叔本华,则已经在与黑格尔摆擂台,表达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异军突起,并宣布了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公开决裂和对立。

它们的共同源头,则要追溯到康德。

叔本华的哲学正是返身回到康德而从中引伸出了一条不同于理性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思维路线。

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

叔本华(AuthurSchopenhaur,1788——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

他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一个银行家家庭,最重要的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意志本体论 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他所说的“意志”。

在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他把一切有关“为什么?

”的问题归结为在四个层次上寻求认识对象的“充足理由”,这四个层次分别为感性经验、知性逻辑、客观存在和主观意志。

前面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逻辑学和数学的基础;最后一个层次涉及到伦理学(实践哲学,包括政治、历史等等)的基础,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对象(意志)不能单纯当作客体看待,而是主体和客体的同一。

从这里就过渡到叔本华视为“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真理”的意志本体论。

不过,所有这四个层次都还不是世界的本体,而只是世界的“表象”即康德意义上的“现象”,我们所有的知识只能认识这些表象,而不能认识它们底下的意志。

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中依次探讨了这四个知识领域的层次问题;而第二篇“世界作为意志初论”则说明在这些表象底下实际上就是意志在起作用,它们都是意志的客观化的结果。

表象世界按照其不同层次等级而构成了从矿物、植物、动物到人的不同阶段,但它们都是意志的表象,只不过有的是盲目地表象出来,有的是自觉地表象出来。

人则具有最清晰的意志表象,最有资格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因为他有自我意识,能够通过自己对意志的领会来理解万物,直到最盲目的无机的机械物体的运动,从中看出意志的作用,从而认出自己的本质。

美的理念和天才 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是专门探讨一种最高等级的表象,即“理念”。

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理念,在叔本华这里,理念也是超出一切现象和根据律(充足理由)范围之外的,它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

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表象,所以主体对它也有一种“认识”;但由于这种认识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去问“为什么”,而仅仅诉之于静观,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审美。

艺术和美是对意志的忘怀,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获得,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天才。

天才如同疯子,他能够不顾常识的束缚、因而摆脱求生的意志,而让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

审美也正由于摆脱了意志,因而也摆脱了意志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使人感到愉快,审美快感是不带意志的快感。

为。

人生的痛苦与拯救 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是讨论意志的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体,自觉的意志体现在人身上;但人越是自觉,就越是痛苦,他必须不断求生存,恐惧死亡而奋力挣扎。

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它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的满足也立刻导致空虚无聊。

所以人生本质上就是无休止的痛苦。

意志的肯定意义表现在对生命和繁殖(生命的延续)的不懈的追求,它不受任何认识的干扰而赋予人以自由的特点;意志的否定意义则表现在对他人生命的阻碍和剥夺,即不义和罪恶。

由此也就生出伦理、道德、法、正义和国家等等一系列符合“根据律”的表象来,但即使是为了这些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叔本华看来也还是没有跳出根据律的假象。

真正的善只在于对一般的生命意志的尊重,即把自己的个体的意志看作普遍意志,善待一切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但人在这样做的时候,无非是看出所有的生物由于生存意志而遭受着痛苦,因而是对它们的同情和悲悯,所以并不能使人从痛苦中获救。

寂灭与虚无主义 要完全跳出根据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变成“否定意志的意志”,即“禁欲”。

人如果认识到意志的本质,对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自觉地加以克制,对生命意志所逃避的一切都坦然承受,包括对必然到来的死亡的承受,这就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比善和仁爱更高的神圣性,这种人才能达到“充满内心的愉快和真正天福的宁静”。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

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地区洛肯村一个牧师家庭,其著作多以散文和片断的方式写成,代表性的如《悲剧的诞生》(1872)、《不合时宜的思想》(1873—1876)、《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1880)、《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4)、《善与恶的彼岸》(1886)、《道德谱系》(1887)等。

权力意志 作为叔本华的衣钵传人,尼采的意志主义与叔本华一脉相承,但也作了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转向了一种积极入世的英雄主义,使生命意志转变为一种“权力意志”(derWillezurMacht,又译“强力意志”)。

尼采认为,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充斥于宇宙间的权力意志,这既是创造的意志,也是毁灭的意志,它导致万物的永恒轮迴。

但这种意志本身则致力于使自己不断上升为统治世界的力量,人类因此而成为万物的统治者。

人类由于两千年来的惰性,已经丧失了这种统治意识,败坏了自己的权力意志,沉迷于人性的温情和小家子气的伤感。

人类的理性和逻辑则是对意志的最大束缚,它们用一套一套的形而上学体系和概念的思辨使庸人们心安理得,使弱者得到安慰,但却窒息了权力意志的冲撞和爆发。

因此他主张对人类自从进入到文明时代以来所成就的一切进行一番“价值重估”,打破一切自欺和虚构,让人类恢复野性的高贵的力量,由现在普遍庸俗化了的人类提升到“超人”,也就是摆脱了一切怜悯、同情和伤感,不为“自由、平等、博爱”之类的字眼所打动的强者。

酒神与日神 尼采运用自己扎实的古典语文学的功底,把人类堕落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

在他看来,古希腊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