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080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简答:

1、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2、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页)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1页)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章复习题

1、教育的(B)模式是指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

A、一体化B、多样性C、双轨制D、单轨制

3、(C)是指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A、单轨制B、两轨制C、双轨制D、双向制

4、(B)的出现被誉为是“可以和哥白尼日心说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A、全民教育B、终身教育C、平等教育D、大众教育

5、战后世界教育的第二次大发展浪潮是在20世纪(C)年代。

A、60B、70C、80D、90

6、20世纪60年代,世界教育飞速发展,(C)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

A、小学生B、中学生C、大、中学生D、大学生

7、20世纪8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普及中等教育,(D)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A、义务教育B、职业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1、20世纪6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三个突出标志是(ACD)。

A、教育先行B、经济先行C、教育内涵发生变化D、教育高速发展

2、教育机会的平等是指(ABD)。

A、个体起点的平等B、过程的平等C、评价的平等D、目标的平等

3、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BCD)

A、规模迅速增长B、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C、内涵逐渐扩大D、不平等严重存在

4、二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的新特点是(ABCD)。

A、增速快B、总量大C、城市化进程快D、流动性强

1、教育发展:

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30页)

2、双轨制:

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31页)

4、正规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5、非正规教育:

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的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

6、非正式教育:

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积累的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7、教育平等:

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各尽其才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33页)

8、全民教育:

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9、教育民主化:

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36页)

11、教育信息化:

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37页)

六、论述:

1、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背景是什么?

(23页)

(1)政治变革,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峙,形成了持续40年的冷战局面。

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宣告结束。

旧的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形成;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危机、萧条、缓慢发展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不断壮大,同时也经历了动荡、分化和曲折,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3)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电力为代表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人口增长,二战后人口增长呈现出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的特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极不平衡,对教育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

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不同时期?

各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5答:

(1)重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大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教育先行、教育规划、教育大扩张、教育民主化构成了此时期的显著特点;

(3)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4)新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系统,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蓬勃发展的90年代,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成了教育的新的理想。

进入21世纪,世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教育加快发展。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

2、(A)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A、1978B、1979C、1980D、1981

3、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制,中国开始了(C)教育。

A、近代B、近现代C、现代D、当代

6、(A)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总需求。

A、成人高等教育B、终身教育C、职业教育D、继续教育

7、1985年,(B)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8、自1986年我国颁布(B)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基础教育法》D、《青少年儿童保护法》

2、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A)和(B)两种办学形式。

A、普通高等教育B、成人高等教育C、正规高等教育D、非正规高等教育

3、学校教育目的的结构包括(ABC)。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育要求

4、1953年,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闭幕式上提出今后三大任务是(BCD)。

A、要大搞经济建设B、要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C、要学习苏联D、要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

2、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0页)

4、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52页)

5、美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2、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51页)

(1)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4)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成熟;

(5)增强学生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有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

(2)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个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4、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让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4)养成学生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1、如何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际工作中有哪些偏差?

(53页)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五育是融为一体的,很难把一堂课或一项活动看成是德育或智育。

实际上,五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将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2)举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的偏差。

2、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成就?

(1)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的提高,辍学率的下降,青少年文盲的减少;

(2)中学阶段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校生人数的增多,职业技术的发展;

(3)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适龄人口入学率的提高,成人教育的发展;

(4)民办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5)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人数不断增长;

(6)教育经费,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财政拨款制度,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教育经费有了大幅度增长。

七、案例:

某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

你对该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

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我认为该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

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

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

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

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第四章教育育人的发展

一、多选

1.一般认为教育的功能主要由以下几方面(BC)57页

A.促进人类历史的发展B.促进社会的发展C.促进人的发展D.促进科技的发展

3.素质教育有几大任务(ABC)68页

A.发展身体素质B.培养心理素质C.形成社会素质D.培养文化素质

三、名词解释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四、简答

2.教育的主导作用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P59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个体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地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

3.教育对人地位的提升反映在哪些方面?

/教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P61教育对人地位的提升:

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反映在:

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5.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69页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

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

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

五、论述题

1.根据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辩证地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P59

2.试评述“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P59

参考答案: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生理前提(生物性)

(2)社会环境——重要作用(社会性)(3)教育——主导作用(现代性)(4)个人主观努力—动力作用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单择题

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B)。

P72A.准专业B.专门职业C.普通职业D.非专业

2.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是的基本行为规范是(B)。

P74

A.教师的职业道德B.教师的职业技能C.教师的文化形象D.教师的人格形象

3.教师为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C)。

P72

A.高度的政治觉悟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C.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

7.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兴趣广泛和乐观精神属于教师专业化的哪方面(C)74页

A.专业意识B.专业知识C.专业品质D.专业态度

一、多选题

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AB)。

P78

A.新教师的入职辅导B.教师的在职培训C.教师的科研工作D.教师的道德培养

2.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包括是(ABCD)。

74页

A.专业意识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D.专业态度

3.体现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

四、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

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种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生权利:

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利的主体,依法享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学生:

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

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满足学生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

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和质的变化。

五、简答题

1、如何根据教师的成长过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P77

专业知识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重组和更新。

专业才能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的掌握、娴熟及教学能力的形成、提高。

专业情意的发展,即教师专业理想的树立、专业情操的养成、专业性向的调适和专业自我的建立。

3、学生作为一个权力主体,享有哪些合法权力?

P81

青少年学生依法享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4、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

P76

专业知识的发展;

专业才能的发展;

专业情意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是其逐渐大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利益为前提;

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

行为的表现较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适应性;

具有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

5、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

P87

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六、论述题

1、结合新课程,试述如何优化师生关系?

P87

1)、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在教学与管理上,师生充分发扬民主与合作,共同进步。

在教学上,教师只不过是先知先觉者,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很多方面的知识或许学生已经超过了教师,因此在课堂上要克服教师的“话语霸权”,讲与不讲什么,讲到何种程度,可以师生双方协商确定,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充实,在感到成就感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在管理上,教师要克服家长式的作风,现在的学生成熟期比较提前,个性活跃,思想前卫,因此对学生的管理不能一味地以训斥、责骂,而应当是刚柔并济,软硬兼施,给学生充分表述的同时,体现教师的权威。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

在现在的学校环境中,有时候感觉到对教育非常地失望,因为曾经教过学生一年或者两年,不再任教他们时,路上碰到老师根本不会与你打招呼;

甚至是在教的学生,碰到了老师也是避而远之;

更极端的是有学生因为老师批评了几句,就要砍老师。

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外,我想更在于教师方面。

有些老师以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好坏,对成绩差的学生冷言冷语,甚至是人身方面的污辱;

对学生不够宽容,犯了错误就是训斥,就是叫家长,所以就有学生把学校的政教处比喻为学校的“派出所”,政教主任就是“派出所长”。

学生也应当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辛,不能以科目的差别来对待任课老师与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对教师最好的尊重。

3)、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以求看问题的全面性。

很多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厢情愿的从自身的角度来看问题,结果本来一个很好的创意与一份激情,结果却是给自己带来无奈,甚至是痛苦。

教师往往很想把自己任教的学科成绩提上去,用心良苦,但可能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学生,于是一概地否定学生,甚至是讽刺学生,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什么事情喜欢从学生而不是自身上找原因,结果是越搞越糟。

学生也是如此,限于现在的年纪与阅历,往往是做事情不考虑后果,走一步算一步,结果是一部分人三年高中学习结束后痛苦流涕。

我与学生讲,你可以对不起老师,但至少你要对得起你的父母亲,因为他们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你;

你在老师与父母亲反复讲了之后,再犯一些低级错误,如果你是老师或者是家长,将会有何感想呢?

所以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看问题的时候都只仅限于自己的立场,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种关系,促进自己成长。

4)、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与学生学会反思,敢于创新,共同提高。

教材几年一变,学生年年在变,教师不能以原有的静止的思路方法来对待变化中的学生。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与管理方面做多方面的反思,以求得更好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

教师要敢于尝试新方法,在教学与管理上大胆创新,以真正得理解教育的真谛: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学生也是如此,需要反思自己一天的成就感,及时纠正不适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完善自己。

当然,学生的一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解读。

学生终身受用的是学习的方法,而非知识本身。

只有如此,才能时刻促使自己学习与思考,才能在双方的互动中获得进步。

2.试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86页

参考答案86页双主体论内容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

一、单选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

A、斯宾塞B、赫尔巴特C、杜威D、陶行知P121

2、美国心理学家----的结构化思想是当代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一个发展。

(A)P124

A、布鲁纳B、杜威C、泰勒D、坎贝尔P122

3、进入近代,思想家----对教育特别是绅士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A洛克B斯宾塞C培根D夸美纽斯P127

4、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在学校课程中,(B)知识应占最重要位置。

P123

A、隐性课程B、自然科学C、人文科学D、社会科学

5、(B)是后现代课程观的代表人物。

A、泰勒B、多尔C、布卢姆D、布鲁纳P128

6、活动课程又称(B),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A、潜在课程B、经验课程C、学科课程D、综合课程P131

7、(D)认为潜在课程的功能就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强烈动机,养成适当的学习态度,积极地实施掌握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A、杜威B、赫尔巴特C、泰勒D、布卢姆P132

8、夸美纽斯时代,他以(B)主义的课程思想设置课程。

A、自然B、泛智C、要素D、人文P135

P137

二、多选

2、卢梭把人的成长分为---,提出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

(ABCD)P124

A婴儿期B儿童期C青春期D青年期

3、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勒指出,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选择,必须考虑(A、B、C、)三方面因素。

A、学生心理发展逻辑B、社会要求C、学科逻辑D教育哲学P122

4、课程论是根据(ABCD)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A、对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B、对个性心理特征的不同认识

C、对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D价值取向P122

5、当代课程从实质上突破了非此即彼的单一性形式,(ABCD)的界限正在淡化。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B、基础与综合C、必修与选修D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P130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