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081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docx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秋高气爽,更胜春光。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老人们如能参与园所的重阳活动,共享天伦之乐,还能培养幼儿爱老敬老的良好品德,让幼儿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温暖长辈的心。

因此此次活动主题为“九九重阳,温暖心房”。

 

活动准备

为让幼儿对重阳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月内可开展相关活动,并将本月作为“九九·敬老月”,丰富幼儿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经验,(也可在本月内由园所组织到敬老院、社区等地身体力行地关爱老人)。

例如: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或大厅、操场;

(2)酿制菊花酒;

(3)学习和掌握几句重阳节祝福的话语,对长辈说几句温暖的话;

(4)家长园地:

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结构

本次活动为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在幼儿园的室内多功能大厅或者室外活动场地进行。

整场活动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安排如下:

具体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

1.幼儿园在节日当天循环播放音乐《感谢》

2.在沿途安排着统一服装的老师引导家长到达指定地点,为参加活动的家长指明方向;

3.此次活动由一名老师和一名大班幼儿来主持。

 

1.故事表演《重阳节的故事》

活动时间:

8分钟

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且听风吟》(见附件音乐1);

道具准备:

剑、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

人员准备:

主人公桓景、妖怪一位、仙人一位、桓景的爸妈兄弟姐妹。

活动过程:

幼儿上台介绍自己扮演的角色,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

幼儿表演时老师可说旁白。

另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桓景,家里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很多人,他们过得非常开心。

可是突然,桓景的家人和邻居都生病了,有的还死了。

听大人说,有一个妖怪,每年都要出来走走,这个妖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人生病。

勇敢的桓景决定学本领,杀掉妖怪。

他听说有座山上住着一位仙人,可以除掉妖怪。

于是桓景就去寻找仙人,并拜仙人为师,每天学习练剑的本领。

一天天过去了,桓景的本领学得很棒。

有一天仙人说:

“九月初九,妖怪又要来了,你赶快回去除害吧!

”仙人给了桓景一包茱萸叶子和一些菊花酒,请乡亲们佩戴茱萸叶子辟邪,并饮一些菊花酒,然后到山上躲避起来,这样妖怪出来就不会染病,也不会被发现。

桓景一个人等在家里。

妖怪来了,看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闻着菊花酒的味道寻到了桓景家。

桓景见到妖怪,飞快地拔剑向妖怪刺去,妖怪被消灭了,从此再也没有妖怪出来害人了。

后来百姓就把“九月初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妖怪”的故事流传下来,从那时起,人们每年都过重阳节,也就有了重九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等习俗。

2.敬菊酒祝福久

活动时间:

根据视频的时间+10分钟

前期准备:

1.节日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酿制菊花酒(酌情可换成菊花茶);

2.教师以采访者的身份,随机采访幼儿,说一说对长辈祝福的话,将全程录成视频;

物品准备:

录制剪辑好的视频、酒杯若干(每个家庭一个)。

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孝亲敬老歌》

参加人员:

全体人员

活动过程:

播放视频短片,渲染气氛;

 

教师端出菊花酒或菊花茶,分倒入小杯中,请幼儿端敬酒杯,向长辈行大礼(鞠躬九十度)。

 

请幼儿慢慢走向长辈,并说经典原文“执虚器,如执盈”,将杯子呈给长辈。

 

长辈饮毕,请幼儿拥抱长辈,将自己内心的祝福表达出来给长辈听。

(家长饮完的酒杯由教师统一快速收走)

菊花酒制作方法

菊花用于酿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盛行。

菊花酒清凉甘美,是强身益寿佳品。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的功效。

民间几种菊花酒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

配方:

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麦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公斤。

制法:

将上药煮烂,连汁和曲、米如常法酿酒。

酒熟压去糟,收贮备用。

功效:

虚劳精损,肾虚消渴,腰背疼痛,足膝酸软,头晕目暗,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肺燥咳嗽。

 方法二

  配方:

菊花、生地黄、地骨皮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

  制法:

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先压细),药汁同拌令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

  功效:

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

  用法:

口服。

每次温服10毫升,日服3次。

习俗介绍——重阳·菊花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

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汉代时就已有了菊花酒,古人也曾在重阳赠菊,祝人长寿。

晋代书籍中也曾记载有人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明清时期,菊花酒更是盛行的健身饮料,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3.青丝鬓佩茱萸

活动时间:

10分钟

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鱼儿戏水》

参加人员:

全体人员(每个家庭一套材料)

活动过程:

1)取2点点胶,均匀粘在发夹上半片,然后在发夹上半片均匀缠上一层绿色皱纹纸;剪出几片萸叶;撕下一点红色皱纹纸,用手团成若干个小红球,做茱萸果,备用。

2)用点胶把茱萸叶和茱萸果粘在发夹上,完成。

3)将制作好的发夹给长辈佩戴(女士可佩戴在头发上做发夹,男士可佩戴在胸前做胸夹)。

如图

如图

习俗介绍——重阳·佩茱萸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4.百尺布作菊画

活动时间:

20分钟——30分钟

材料准备:

多张百尺的白坯布或纸(纸的材料可以选择半生半熟的宣纸或水粉纸等);绘画颜料、毛笔、涮笔筒。

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竹林听雨》

活动过程:

1)将百尺素纸或素布铺在地面或桌面,家长和幼儿进行作菊花画,老师参与其中指导。

2)展示画作,赏菊。

3)在主持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幼儿一起祝福长辈:

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健康、长寿!

习俗介绍——重阳·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

“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5.尝花糕吃花茶

活动时间:

15分钟

前期准备:

提前制作好的重阳花糕;提前泡好的菊花茶(每人一杯)。

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采茶曲》;

参加人员:

全体人员

活动过程:

主持人主持品尝环节,请孩子和家长说一说,吃到了哪些熟悉的食材,并介绍重阳

花糕的习俗。

习俗介绍——重阳·重阳花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饵,即古代之糕。

《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

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

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6.放纸鹞愿吉祥

活动时间:

20分钟

材料准备:

纸鹞若干(每个家庭一个);

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感谢》。

活动过程:

发放纸鹞,老师进行指导,放飞。

习俗介绍——重阳·放纸鹞

放纸鹞是中国局部地区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局部地区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

示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