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097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丘北县重点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16Word文档格式.docx

小麦种植面积17.8万亩,实现产量618.6万公斤,产值990.1万元,涉及农户680户,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180户。

薯类种植面积5.8万亩,实现产量1125.7万公斤,产值1350.8万元,涉及农户1020户,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25户。

杂粮种植面积15.8万亩,实现产量1129.2万公斤,产值2032.5万元,涉及农户560户。

(二)水产养殖发展情况

丘北县共有水域面积67295.6亩,可养水域57100余亩;

适宜养殖稻田32000亩。

2010年养殖面积34710亩,产量671.6万公斤,产值7221万元。

其中名特优养殖面积9235亩,产量662.6万公斤,产值6440万元,占全年产值的89.2%,涉及养殖户245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大户55户,培育养殖企业1户。

建立水产品苗种繁殖示范基地320亩,流水养殖魟鳟鱼出口创汇基地12亩,电站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出口创汇基地38亩。

(三)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情况

1.蔬菜、辣椒生产基地建设。

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及推广普及的管理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模式,引进了大量名、特、优、新品种和新技术,启动了A级绿色蔬菜生产示范项目,实施了绿色食品产地认证,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外销蔬菜品质,不断开拓市场。

丘北县蔬菜产品均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以上,8个辣椒系列产品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3.34万亩,出口基地备案20.078万亩。

2.电站库区网箱养殖基地建设。

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进企业或个体,发展电站库区罗非鱼网箱养殖,建立出口创汇罗非鱼生产基地。

目前,共引进资金368万元,发展网箱养殖罗非鱼1000口,平均单产800公斤,总产80万公斤,占全年水产品产量的15.9%,实现产值960万元,占名特优水产养殖产值的24.94%。

3.流水养殖魟鳟鱼出口创汇基地建设。

2008年引进外地企业建立流水养殖魟鳟鱼出口创汇基地12亩,投入资金200万元,实现产量3万公斤,产值达300万元。

(三)生产发展潜力

1.种植业发展潜力。

根据丘北县委、政府确定的“1234”经济发展思路,坚持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质效优先的原则,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原则,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广农业集成技术,大力发展辣椒、蔬菜、葡萄、三七、油料等产业,不断扩大种植比重,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辣椒:

着力做好丘北辣椒品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和产品精深加工研究,达到大产业促大发展。

规划布局于树皮乡、天星乡、双龙营镇等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92个村民委(舍得乡除外)共同发展。

“十二五”期末,辣椒种植面积达45万亩,年平均递增2万亩;

单产150公斤,总产6750万公斤,产值10亿元。

—蔬菜:

在全县12个乡(镇)99个村民委发展蔬菜产业,着重从名、特、优、新上下功夫,抓住“云南省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的有利机遇,腻脚、双龙营、八道哨等乡(镇)重点发展夏秋蔬菜,温浏、官寨、平寨、双龙营等乡(镇)的低热河谷槽区重点发展种植冬早蔬菜为主,“十二五”期末,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夏秋蔬菜7万亩,冬早蔬菜3万亩),单产2000公斤∕亩,总产20000万公斤,产值3亿元。

—葡萄:

葡萄产业的发展采取“两条腿走路”办法,以云南太阳魂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在稳定现有的种植面积基础上逐年稳步发展酿酒葡萄;

以洋洞塘生态园艺场为龙头,在375亩种植面积基础上稳步发展鲜食葡萄,品种以美国红提为主,实现较好的产业效益。

—三七:

以创建“文山三七”品牌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重点布局于腻脚、树皮乡、八道哨、锦屏等乡镇,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进外资,推广文山三七标准化栽培技术,发展种植无公害三七。

到“十二五”期末,三七在地面积达2万亩,单产165公斤,总产115万公斤,产值3亿元。

2.水产品养殖发展潜力。

根据丘北县地形地貌、气候、水域类型、水温高低、养殖设施条件状况、市场发展、渔业养殖历史等因素,充分利用中型水库、坝塘和适宜养殖的电站库区水域,稳定养殖水域面积,实施出口创汇渔业养殖、名特优水产品健康养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养殖,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向年产万吨级水产品产量目标迈进。

“十二五”期末,养殖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10000吨,产值1亿元。

重点布局于锦屏、八道哨、双龙营、曰者、官寨、温浏等乡(镇)。

(四)生产组织建设情况

1.生产基地组织建设情况。

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农户(或企业、个体)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积极引进资金,引导发展基地建设。

2010年,以确保粮食安全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全年共发展优势农产品种植148.26万亩,实现总产量29063万公斤,产值302039.3万元,涉及农户233286户次,培育种植大户3533户,培育种植企业(合作社)30户;

以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为核心,带动渔业产业发展,引进流水养殖鲑鳟鱼出口创汇基地建设企业1户,养殖面积12亩,投入资金200万元;

建立水产品苗种繁殖示范基地320亩,投入资金260万元;

建立电站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出口创汇基地38亩,投入资金368万元。

2.企业组织建设情况。

为加快丘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县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以丘北辣椒加工和葡萄酒生产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一共11家,注册资金2496万元,在职员工2202人,主要生产辣椒系列产品和葡萄酒、桐油等,年生产能力13480.5万公斤,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6314万元(其中出口创汇1591万美元),上缴税收1469.25万元,带动大面积生产发展36.68万亩。

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流通企业11家,注册资金2456万元,在职员工2195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8964万元,上缴税收1371.9万元,带动大面积生产发展36.68万亩。

3.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

近年来,丘北县委、县人民政府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始终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来抓,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已逐步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一种有效载体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可喜的局面。

截止2010年底止,全县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7个,其中:

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7家,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共有会员11646人。

按种植(养殖)品种的不同有:

辣椒专业合作社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6家、水稻种植4家、葡萄种植3家,雪莲果2家、食用菌合作社2家、玉米合作社1家、烤烟合作社1家、水果合作社1家、红豆杉合作社1家;

产销牛为主的合作社8家、生猪产销合作社21家、以产销羊为主的合作社1家。

这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在10个乡镇,24个村民委,分别占乡镇数及村民委村数的83.3%和24.2%。

(五)原料品牌建设情况

到目前为止,获得省著名商标的有4家企业,分别是丘北县达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呼拉圈”(同时获得无公害食品产品认证)、丘北县一吃福食品开发公司注册的“一吃福”、丘北县洋洞塘生态园艺场注册的“高原园艺牌美国红提”、丘北县普者黑酒业公司注册的“啊着底”。

(六)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丘北县加快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重点扶持发展粮食、烤烟、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生猪、肉牛等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丘北特色的农业产业及农业龙头企业。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以开发特色、外向、高效产业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比较效益原则,依靠市场拉动,抓实粮食作物、辣椒、蔬菜、生猪、肉牛、水产等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开发,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培育高效、外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支柱产业群,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生物产业开发利用情况

(一)加工企业及主要产品

丘北县生物产业加工企业主要以加工辣椒系列产品和葡萄酒为主,注册登记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

“丘北县达平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省丘北县云泰食品有限公司”、“丘北县一吃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丘北县永民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丘北县金鑫贸易有限公司”、“云南华灿工贸有限公司”、“云南太阳魂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产品有“达平”、“达平呼辣圈”、“达平油辣椒”、“一吃福”、“圣事达”等辣椒系列产品及“太阳魂”葡萄酒干红和烈酒系列产品。

(二)加工技术水平和行业排名

全县加工企业主要是对辣椒原料进行初加工及生产葡萄酒干红和烈酒系列产品,无辣椒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具有一定规模、资金和带动效果的企业排名是:

“丘北县达平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省丘北县云泰食品有限公司”、“丘北县一吃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丘北县永民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丘北县金鑫贸易有限公司”、“普者黑酒业公司”、“云南华灿工贸有限公司”、“云南太阳魂酒业有限公司”、。

(三)产品品牌及市场营销情况

加工企业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产品研发、基地认定、植物检疫、技术培训等方面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辣椒加工企业,引导其创建省级名牌产品,扩大出口外贸,出口额连续增长。

2010年,有一定规模的辣椒加工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6家,建成有一定规模的辣椒交易市场3个,指导注册登记了天星笼陶和盛达、树皮康达和双赢等5个辣椒专业合作社。

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3.34万亩,出口基地备案20.078万亩,创建了“达平”、“一吃福”等知名品牌,其中“达平”和“一吃福”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达平油辣椒”、“达平呼辣圈”、“达平油辣酱”、“达平营养豆瓣鼓”、“达平纯辣椒面”、“达平糊辣椒面”、“达平辣椒干”、“达平蘸水”获绿色食品认证。

(四)加工科研水平

13家加工企业仅限于辣椒原料产品初加工和葡萄原料产品初加工,无精深加工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

(五)重点建设项目

丘北县工业园区是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于2003年规划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

2005年开始扩建,至2010年底,建设面积8.2平方公里,预算投资8.2亿元。

已进驻企业8户,主要以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为主。

(六)加工企业分布

丘北县生物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工业园区、县城范围内和普者黑景区周围。

三、流通企业情况

(一)流通企业数量

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流通企业11家,分别是“丘北县达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云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绿色食品冷冻厂”、“云南太阳魂酒业公司”、“双龙油脂有限公司”、“徐三生猪养殖营销公司”等11家,注册资金2456万元,在职员工2195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8964万元,上缴税收1371.9万元,带动大面积生产发展36.68万亩。

(二)专业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辣椒是丘北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为加快辣椒产业发展步伐,生物产业流通以引导和扶持建立辣椒交易市场为主,目前,专业的交易市场尚未建立,但以辣椒交易为主的规模交易市场有6个,分布在锦屏、树皮、天星、双龙营等乡(镇),2010年实现干椒交易27000余万公斤,销售收入约2.8亿元。

按市场规模和交易量划分,行业排名为:

锦屏镇西门辣椒交易市场、树皮乡辣椒交易市场、天星乡辣椒交易市场、双龙营镇辣椒交易市场、天星乡笼陶村辣椒交易市场、树皮乡岔路口辣椒交易市场。

(三)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为加快丘北优势生物农产品流通,县委、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调研,计划在丘北工业园区新建集产供销为一体的辣椒综合交易市场,市场占地180亩,预算投资1260万元。

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产业支撑体系情况

(一)体系建设情况

为加快丘北辣椒产业发展,报经县委政府同意,于2004年成立了经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登记注册的丘北县辣椒研究所,机构规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挂靠县农业局,主要负责全县辣椒规划的编制和辣椒产业政策的研究;

负责辣椒新品种的引进、繁育、试验示范、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负责辣椒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为加工企业做好各项认证工作;

负责与外界科研单位联系和合作等工作,为我县丘北辣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等发挥重要职能作用。

同时,引导和扶持建立辣椒、蔬菜、葡萄、水稻等专业合作社10家,为各项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技投入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科技投入情况

抓住国家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各项支农资金2382.2217万元,破了部门争取资金历史最高记录,其中:

其中:

病虫害控制资金40万元;

灾害救助资金165万元;

技术推广资金215万元;

农业生产资料补贴资金4万元;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366万元;

沼气建设乡村服务网点资金7.2万元;

景区油菜种子化肥补助资金17万元;

2010年抗旱救灾资金270.5万元;

普者黑荷花大道项目建设资金400万元,;

农业生产扶持资金170万元;

村荒农业生产扶持资金90万元,;

技能培训资金40万元;

特殊疑难信访问题资金5万元;

蔬菜抗旱救灾资金50万元;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8万元;

2010年中央预算沼气建设资金118.75万元;

中央测土配方项目资金160万元;

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奖7万元;

油菜良种补贴资金16万元;

鱼苗鱼种款47.7717万元;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资金65万元;

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资金120万元。

2、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

选择市场畅销,适合丘北土壤、气候,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主要以叶菜类(大白菜、意大利生菜、甘蓝等)、花菜类(韭菜、花椰菜、菜苔等)、根菜类(萝卜、马铃薯等)、果菜类(辣椒、西红柿、荷兰豆、茄子、菜豆等)、香菜类(姜、葱、香芹等)等品种为主。

推广应用新技术五项:

一是工厂化育苗和标准化栽培技术。

二是利用防虫网和遮阳网栽培技术。

三是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水管理技术。

四是推广应用无公害农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五是无公害蔬菜立体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越冬蔬菜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早春栽培技术、设施蔬菜秋延后栽培技术、设施蔬菜越夏栽培技术(及冬季保温、增光技术,穴盘育苗,夏季降温、降湿、减光、防暴雨技术);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治技术。

推广辣椒品种选育。

自2005年4月我县与云南农大县校合作以来,根据《文山丘北辣椒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方案,由云南农大组成专家组,深入丘北开展丘北辣椒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等项目集成攻关课题研究,找到了丘北辣椒雄性不育系,侧配出丘北辣椒杂交新品系17个,选育出常规丘北辣椒自交系6个,其中“丘椒一号”等3个自交系已通过省级专家田间鉴评,逐步解决了丘北辣椒品种退化、混杂、品质下降等问题,对加快丘北辣椒产业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自2007年实施基层农业技术体系改革建设以来,我县农业部门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进一步明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目前,全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共40个站所,其中:

县级站所16个,分别为丘北县农业执法大队、丘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丘北县辣椒研究所、丘北县种子管理站、丘北县植保站、丘北县经作站、丘北县农环站、丘北县土肥站、丘北县农机推广站、丘北县农机监理站、丘北县渔业站、丘北县农广校、丘北县农经站、丘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丘北县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站、丘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乡级站所24个,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站12个,畜牧兽医站12个。

县乡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98人(其中:

副高级32人,聘任29人;

中级137人,聘任125人;

初级129人,聘任129人);

管理人员2人(七级职员);

工勤技能人员10人(其中:

高级工6人,聘用6人;

中级工4人,聘用4人);

参公管理10人。

五、生物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优越。

丘北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界于北纬23°

45′—24°

28′和东经103°

34′—104°

45′之间,年平均气温16.℃,年日照时数1600—2000小时,年降雨量900—1300㎜,无霜期230—294天,海拔782—2501.8米,具有中亚热带气候特征,幅圆面积广阔,土地较为平整,全县500亩以上的坝子有40个,较大的坝子有八道哨、曰者、新沟、双龙营、普者黑、马者龙、天星、树皮等,全县有大小河流100余条,较大的有79条,有中型水库一座,小

(一)型水库2座,小

(二)型水库22座,小坝塘101个,天然湖泊和坝塘133个,全县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主产辣椒、烤烟、花生,适宜多种农作物、蔬菜、水果及药材等生物生长,土地资源、劳力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物种资源等较为丰富,对规划发展生物产业群、产业带具有优越的条件。

2.生态环境优越。

我县植被资源、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特殊,有着“中国辣椒之乡”美称。

生物产业作物布局区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土壤肥沃,环境自然,空气清新,河流无污染,病虫害较少发生,特别宜优势生物作物的生长,这种天然的地理环境生产出来的生物作物产品,营养好、品质高,自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县发展生物产业的是一大优势。

3.交通条件便利。

我县区位优势明显,206省道穿境而过,自实施“路、站、运”一体化工程建设后,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解决了农村发展鲜活农产品长期受困于交通的瓶颈,农产品的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大为缩短。

加上当前正在建设的普炭一级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滇桂铁路新线,我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交通条件十分方便,有利于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生物产业产品快速度流通和外销。

4.群众基础较好。

我县广大地区经济落后,群众致富心切。

而开发生物产业无疑是短、平、快的致富捷径,符合我县的实际,也符合广大农民致富的愿望。

生物产业作物布局区近几年来已开展了相关作物种植试验,已有成熟的蔬菜种植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对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的积极性较高。

5.产业初具规模。

围绕丘北县生物产业产品加工企业,全县已建立以丘北辣椒为中心的加工企业7个,带动发展辣椒种植面积达38.5万亩,到“十二五”期末,丘北辣椒种植将达45万亩,产业发展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6.科技队伍强大。

项目区组织机构健全,目前,全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共40个站所,其中:

县级站所16个,乡级站所24个,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站12个,畜牧兽医站12个。

7.市场潜力巨大。

丘北县生物产业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93万亩以上,产量27094万公斤,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需求,其余主要周边县市和“两广”地区,销售量达6116.2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2.57%,而市场每年需各种生物农产品15000万公斤,常年销售量仅达市场需求的40.77%。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生物农产品市场更加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

8.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丘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把生物产业作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发改、扶贫、土地、科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物产业领导小组,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不利因素

一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自2008年12月以来,丘北县受到偏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先后发生干旱、冰雹和霜冻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700余万元。

二是农业科研、试验和示范经费严重不足。

缺乏科研、试验、示范和培训经费,生物产业新品种推广缓慢,制约着生物产业种质资源开发和品牌打造进程,农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速度不快。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尽管经过多年建设,但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许多乡镇耕地水资源缺乏,“雨耕农业”现状仍未改变,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抵御冰冻、洪涝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能力弱,旱涝保收面积少,水利化、机械化程度较低。

四是农资价格涨浮大,农民增收速度缓慢。

2008年全县氮肥价格同比涨28%、磷肥涨59%、钾肥涨11%,增加农民生产成本,农民增收压力大。

五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总体推进速度慢。

目前,我县效益好、增收优势明显的产业不多且现有产业的效益尚未显现出来,虽有省州龙头企业,但都起步晚、实力弱,竞争力及开拓力不够强,缺乏组织化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精深产品不多,附加值不高,基地带动能力弱。

六是农民素质偏低,科技应用能力有待增强。

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接受慢,传统的耕作方式一时难以改变,加之丘北地多人少,科学管理和规范化程度不高,“广种薄收”的现象依然存在。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防灾减灾能力不强。

水利化程度不高,高稳产农田建设比例小,“雷响田”、“坡耕地”比重大,耕地质量和产出率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设施不全,滞后于生产发展。

(二)结构调整速度缓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农民长期沿袭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地方特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分散、单家独户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