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021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docx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外文学史1998201

中外文学史1998—2011年真题

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专业:

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科目: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40分)

1.现存最早的《诗经》法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_______________《招魂》等。

3.“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_______________班固、张衡。

4.《古诗十九首》最早为_______________收录。

5.西晋太康时期作家中的“二陆”是指陆机和_______________。

6.魏晋时期的文论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和挚虞的_______________。

7.沈宋的作品是我国诗歌中_______________诗成熟的标志。

8.陈子昂在_______________中提出了诗歌革新主张。

9.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0.宋周邦彦的词集名_______________。

11.辛弃疾的词集名_______________。

12.由四部杂剧组成的《四声猿》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3.南戏《琵琶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4.明代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的有以钟惺、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竟陵派。

15.“桐城派”散文主要作家有方苞、____________姚鼐等。

16.近代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_____________。

17.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以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和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_作为标志。

18.被鲁迅誉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_______________。

19.《手推车》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0.《给亡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1.蒋纯祖出自___________的笔下。

22.梅春是___________所著中篇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

23.《西线轶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区桃是___________所著长篇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

25.“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

26.古代希腊的两部史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合称为“荷马史诗”。

27.意大利但丁是___________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___________的最初的一位诗人。

2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___________的喜剧代表作,主人公是___________。

30.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二、名词术语简释(30分)

1.赋、比、兴2.乐府诗3.话本4.唐宋派5.创造社

6.“两个口号”的论争7.“三突出”8.拜伦式英雄(英国)

9.忏悔式贵族——聂赫留道夫(俄国)10.迷惘的一代(美国)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谈谈《离骚》的艺术特色。

2.白居易的讽喻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3.“文学革命”的功绩和局限。

4.“革命文学”论争中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错误及其原因。

5.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浮士德》)经历了哪些“人生阶段”的悲剧,结局如何?

6.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中心图画)是什么?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40分)

1.先秦史书总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指《_____________》一书。

2.最先将屈原等作家编辑成书的是_________,最先为此书作注的是汉代的_________。

3.《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汉代著名辞赋家_________。

4.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中以_________和_________最为著名。

5.“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_________在《_________》中提出的诗歌理论。

6.“诚斋体”是指以_________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7.明代“竟陵派”是指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8.杂剧《望江亭》的作者是_________。

9.清代诗歌创作中主“神韵说”的是以_________为代表。

10.被鲁迅誉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的小说作品是《_____________》。

11.《人间词话》的作者是_________。

12.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主张是_____________,创造社的创作主张是_____________。

13.“七月派”的主要理论家有_____________,主要作家(诗人)有_________。

14.何其芳的代表作包括:

散文《____________》、诗歌《_____________》、评论《_____________》。

15.曹禺在30年代的剧作是《_________》、40年代的剧作是《_________》、60年代的剧作有《_________》、70年代的剧作有《_________》。

16.所谓“中间人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等之类的人物形象。

17.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最重要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古希腊喜剧人阿里斯托分最重要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19.法国作家_________的《中国孤儿》是由元曲中的《赵氏孤儿》改变的。

20.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_________,长篇小说《双城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

21.爱斯梅拉达是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___》的人物。

22.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为_________研究、_________研究、_________研究。

23.乞乞科夫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_________中描写的一个骗子典型。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纪传体2.永明体3.西昆体4.江西诗派5.临川四梦

6.左联7.十七年8.三一律9.狂飙突进运动10.“多余人”形象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建安文学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3.觉新形象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

4.“寻根文学”有哪些倡导者,他们提出了什么理论主张?

为什么会提出这些主张?

5.莎士比亚的创作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何重要作品和基本特征?

6.欧洲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

文学类各专业科目: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诗经》有诗305首,另有_________6首,不计在内。

2.《春秋》记史自鲁_________元年起,至鲁_________14年止。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_________编纂的______________.

4.两晋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作家“二陆”指的是陆机和_________。

5.南北朝最后一位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_____。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_________的著名诗句。

7.唐传奇《任氏传》的作者是_________。

8.严羽的诗歌批判论著________________最为后世诗者所称道。

9.《清真词》的作者是_________。

10.明代提出“童心说”的是_________。

11.《陶庵梦忆》是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12.近代诗歌理论中提出“境界说”的是_________。

13.金雯青、傅彩云是近代小说_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

14.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于1917年发表在_________上。

15.《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16.翠翠是《_________》所著_________中的代表人物。

17.《野百合花》的作者是_________。

18.王安忆是_________的女儿。

19.阿紫是金庸所著《_________》中的人物。

20.《还珠格格》的作者是_________。

21.《艺海拾贝》的作者是_________。

22.丙崽是《_________》中的人物。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古希腊神话智能光的月亮神是_________。

A.阿耳忒弥尔B.阿佛洛狄特C.维纳斯D.戴安娜

2.欧洲中世纪文化和学术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A.宗教色彩B.人民性C.讽刺性D.象征性

3.传奇林诗《疯狂的奥尔兰多》是_________的作品。

A.莎士比亚B.拜伦C.阿里斯托斯D.彼特拉客

4.《哈姆莱特》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

A.德国B.英国C.意大利D.丹麦

5.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_________。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唯理主义D.功利主义

6.古典主义时期最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作品是_________

A.《熙德》B.《安德洛玛克》C.《伪君子》D.史嘉本的戏剧

7.感伤主义小说的创作人是_________。

A.理查生B.斯泰恩C.卢梭D.孟德斯鸠

8.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是_________。

A.霍斯曼B.海涅C.诺瓦里斯D.席勒

9.《钮钦根银行》是_________的作品。

A.狄更斯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梅瑞狄克

10.《远离尘嚣》是_________长篇小说。

A.狄更斯B.王尔德C.毛姆D.哈代

三、解释下面词语(共33分)

1.类乐府(3分)2.唐传奇(3分)3.拟话本(3分)4.后七子(3分)

5.南社(3分)6.创造社(5分)7新女性小说(5分)

8.古典主义(欧洲)(2分)9.狂飙突进运动(德国)(2分)

10.“多余人”(俄国)(2分)11.东方叙事诗(拜伦)(2分)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2分)

1.《离骚》一诗的主题是什么?

(5分)

2.王《西厢》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3.怎样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

(10分)

4.怎样理解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4分)

5.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文学创作在中国的影响如何?

(4分)

6.少年维特为什么烦恼(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4分)

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

文学类各专业考试科目: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是五言诗《_________》。

这是一篇_________性的作品。

3、陈子昂关于诗歌革新的见解主要反映在《_________》一文中,其代表作是三十八首《_________》。

4、班固的大赋代表作是《_________》,张衡的大赋代表作是《_________》。

5、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创造社最初的成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个口气的论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的论争。

8、在现实主义问题上胡风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秦兆阳(何直)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邵荃麟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9、被打成“三家村”的杂文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尉的女儿》的作者是_________。

11、《玩偶之家》的作者是_________。

12、《无名的裘德》是_________长篇小说。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最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作品是_________

A.《熙德》B.《安德洛玛克》C.《伪君子》D.史嘉本的戏剧

2、欧洲文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悲剧的文艺理论著作是_________。

A《诗艺》B《修辞学》C《诗学》D《理想国》

3、《哈姆莱特》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

A.德国B.英国C.意大利D.丹麦

4、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

A《顿河的故事》B《一个人的遭遇》

C《静静的顿河》D《苦难的历程》

5、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__。

A理性B教育C人权D自由

6、《丧钟为谁而鸣》的作者是_________。

A德莱赛B左拉C海明威D高尔基

7、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A《百年孤独》B《城堡》C《陪衬人》D《达尔杜弗》

8、感伤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A理查生B斯泰恩C卢梭D孟德斯鸠

9、《红与黑》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A夏倍B于连C维特D唐戈

10、下列作品中属于契诃夫的剧本是_________。

A《跳来跳去的女人》B《底层》   C《万尼亚舅舅》  D《邦斯舅舅》

三、名词解释(每空4分,共24分)

(中国古代文学)1、四家诗2、近体诗3、散曲

(中国现当代文学)4、孤岛文学5、归来诗人

(外国文学史)6、荒诞派文学

四、简答题(共41分)

1、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7分)

2、简述严羽《沧浪诗话》的主要观点。

(7分)

3、简述《桃花扇》一剧的主旨。

(6分)

4、在文学史上关于阿Q形象的意义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8分)

5、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7分)

6、简述《老人与海》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6分)

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

中文各专业考试科目: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语出自《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是________。

3、《________.》的体例属于纪传体断代史。

4、南齐时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人们称为为________。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发动并领到了________。

6、文学史上称南宋中后期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的词人群体为________。

7、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本事源于唐代________所作的传奇《________》。

8、《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________体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9、陈去病、柳亚子等于________起发起成了文学社团________。

10、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是________,创造社的主要刊物是________。

11.在历史剧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________、田汉的________,曹禺的________。

12、“三红一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和美神是________。

14、悲剧《安提戈涅》的作者是________。

15、奠定古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文学地位的是他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

16、欧洲城市文学中著名的讽刺诗是________________。

17、寓言讽刺小说《天路历程》的作者是________,小说《野性的呼唤》的作者是________,《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________,《漂亮朋友》的作者是________。

18、诗人兰波所属的流派是________。

二、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赋比兴2、乐府3、桐城派4、问题小说5、象征主义

三、简析或简答:

(每题10分,共30分)

1、简析《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2.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同2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有何不同?

3.怎样认识希腊悲剧《美狄亚》中的杀子复仇?

四、论述:

(20分,从以下3题中任意选作1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问题一:

概括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问题二:

前人评价该诗说:

“‘一半’二字,妙不可说。

“试问其”妙“在何处?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李益: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之二)

2.在文学史的背景上,就以下两首诗中的“我“给以论断。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郭沫若:

《天狗》节选)

呵!

我走进/我的支部,/我走进/我的厂房,/我打开/星光灿烂的/《毛泽东选集》,我登上“红旗漫卷西风”的/山岗,/我踏着/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足迹,/我翻过/党的伟大史诗/千山万岭的篇章……(贺敬之:

《放声歌唱》节选)

3、《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原因分析。

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

文学类各专业考试科目: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40分,每空1分)

1.《盘庚》是《________》中的一篇。

2.《诗经》原名《____________》,共收诗__________篇,依__________为标准分为风、雅、颂。

3.“退避三舍”出自《______________》。

4.“江西诗派”的三位代表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__________首先在《__________》一书中称杜甫诗歌为“史诗”。

6.元杂剧演剧脚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7.《白石道人歌曲》是__________的词集名。

8.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派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干预生活”的口号最初提出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锋芒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性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作家被错误的打成“右派”,到了新时期,这类作品中的小说、特写重新结集为《_______________》出版。

10.《萨蒂里孔》是罗马小说家_______________的著名作品。

11.《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英国诗人_______________。

12.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英国诗人_______________。

13.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_______________的著名作品。

14.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15.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被认为是《_______________》。

16.班扬写的著名的寓意讽刺小说是《_______________》。

17.《克拉丽莎》是启蒙主义时期英国感伤主义小说作家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18.狄更斯早期有一部描写孤儿生活的著名社会小说,这部小说是《_______________》。

19.19世纪40年代俄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俄国“自然派”文学的“鼻祖”是_______________。

20.萨克雷无情鞭挞和批判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

21.艾米莉只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_______________》。

22.艾兹拉·庞德的创作对现代派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____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

二、解释(30分,每题5分)

1.楚辞2.西昆体3.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

4.精神奴役的创伤5.骑士文学6.巴黎公社文学

三、简答(40分,每题10分)

1.汉赋产生的渊源和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明代前后七子的主要文学主张是什么?

3.如何区分前期新月派和后期新月派?

各自的代表诗人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在诗歌的理论主张方面有何承继关系,又有呵差异?

4.简述《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四、论述(4分,任选2题,每题20分)

1.比较分析柳永与清真词的结构艺术。

2.80时代初,汪曾祺发表《受戒》时曾说:

“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到了80年代中期,汪曾祺的朋友林斤澜说,汪曾祺的“行情见长”。

请结合新时期文学潮流的背景及汪曾祺的创作,说明这一现象及其原因。

3.论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社会主题。

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

文学类各专业考试科目: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儒家体系的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朝诗人中并称为“大小谢”的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齐代诗人____________。

3、“张王乐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人的乐府诗歌。

4、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____、其词集名为《____________》。

5、苏轼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评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为“诗中有画。

6、《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7、《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者是____________。

8、“一本四折”是____________的结构通例。

9、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作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端以胡适发表《____________》、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_》为标志。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

12、《风萧萧》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塔里的女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3、鲁迅称____________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4、“雨巷诗人”是指____________。

15、金庸武侠小说的封闭之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三突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四次文代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

19、希腊神话中英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