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05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docx

防治水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知识竞赛题库

防治水题库

一、填空题:

1.根据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来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2.在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3.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3个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

4.温度与湿度比较,湿度对成煤更为重要。

5.矿井的充水条件是充水水源、充水通道。

6.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组成。

7.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

8.井口和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地表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水位。

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温度不能超过的许可范围是26℃。

10.进入工作面及井巷内的水称为矿井水。

11.按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

12.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有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

13.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

在水害情况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14.含水层或含水层系统以外获得水量的作用过程称补给

15.大气降水与地表水是地下水的两种主要补给水源。

16.地下水的动态是指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在各种天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随时间的变化状况。

17.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18.矿物的颜色可以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三种。

19.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有硬度、解理、断口等。

20.挥发份可以判别煤的变质程度。

一般褐煤挥发份为40%~60%,烟煤为10%~50%,无烟煤小于10%。

21.岩石的分层一般以岩石性质的变化作为划分的依据。

22.植物、气候、地理、地壳运动是成煤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23.地下水的温度与其埋藏深度有关,近地表的水温度受气温的影响。

24.煤层注水压力分为__低压 _、__中压__、___高压__三种。

25.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6.地质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可归纳为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基本类型。

27.断裂构造又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类。

28.抽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_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_和水压_。

29.成煤的原始物质是植物。

30.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就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31.生产矿井必须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并规定时间坚持观测。

32.一般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含有植物根部化石,而在顶板岩石中则为较完整的叶部化石。

33.为了反映矿井采矿工作的准备情况及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划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34.从采煤工作的角度,根据采的顶板岩层变形和垮落的难易程度,可将煤层的顶板岩层分为老顶、直接顶、伪顶三种。

35.一般情况下,每月进行1次地表水观测;雨季或暴雨后,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观测次数。

36.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应当坚持日常观测工作;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前,应当每7-10日观测1次;待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后,应当每月观测1-3次。

37.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再分为三种类型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8、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每日观测1次。

39、矿井瓦斯涌出量是确定矿井瓦斯等级,决定瓦斯管理制度以及计算通风的依据。

40.煤炭地质勘察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41.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

42.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是成煤的最有利的条件之一。

43.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44.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45.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间接触关系分为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类。

46.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47.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最具特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48.煤厚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两大类。

49.由泥炭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转变称为煤化作用。

50.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探放水设备,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51.在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52.井下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

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53.矿井瓦斯是指从煤体和围岩中放出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其中CH4是主要成份。

54.矿井以断层做为分界时,必须在其两侧留设防水煤柱。

55.地下开采缓倾斜煤层是指倾角8°-25°的煤层。

二、单项选择题:

1.地下水主要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及(C)等几种形式存在于岩石空隙中。

A水蒸气B水膜C重力水D空隙水

2.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是(B).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A)、潜水、承压水三类。

A上层滞水B饱和水C空隙水D孔隙水

4.矿井根据涌水量大小可分为(B)个等级。

A3B4C5D6

5.永久硬度是指水沸腾后,水中残留(A)的含量。

ACa2+BMg2+CCa2+、Mg2+DNa+

6.煤的组成包括(B)。

A.水分、煤灰B.水分、矿物质和有机质C.矿物质、有机质、焦渣

7.倾覆向斜和倾覆背斜的煤层底版等高线(B)

A.封闭B.不封闭C.不一定

8.地下水即是赋存在地面以下(B)空隙中的水.

A.土壤B.岩石C.石砾

9.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几大类。

(A)

A.三大类B.四大类C.五大类D.六大类

10.煤田地质勘探分为几个阶段(C)。

A.3B.2C.4D.5

11.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采区(B)的正常涌水量。

A3小时B4小时C5小时D7小时

12、矿产勘查工作的最高阶段是(A)。

A、勘探阶段B、预查阶段C、详查阶段D、普查阶段

13.(C)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A.承压水B.上层滞水C.潜水

14.当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工作人员必须迅速撤到上一水平或地面,若来不及撤退时,应寻找一独头(B)巷道,进行躲避,以待救援。

A.平巷B.上山C.下山

15.某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Ⅲ,煤层稳定程度为Ⅰ,则该矿井地质条件分类应为(C)。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不确定

16.对于地质及开采条件中等复杂的大型矿井,先期开采地段探明的资源/储量按规定应占本地段资源/储量总和的比例为(A)%。

A、50  B、40  C、30  D、20

17.根据涌水量大小一般将矿井分为四类,其中涌水量等于500m3/h-1000m3/h的称为(C)。

A、涌水小的矿井  B、涌水中等的矿井  

C、涌水大的矿井  D、涌水特大的矿井

18.所谓(B)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具有一定压力的重力水。

A、上层滞水  B、承压水  C、潜水  D、含水层水

19.我们常说的炼焦用煤是指(A)。

A、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的总称  B、焦煤  

C、肥煤和焦煤  D、肥煤

20.奥灰水属于(B)水。

A、岩溶孔隙 B、岩溶裂隙  C、孔隙裂隙  D、孔隙

21.从褐煤到烟煤属(A)作用。

A、变质  B、成岩  C、泥炭化 D、煤化

22.煤层厚度及采高的丈量误差应小于煤层厚度的(C)。

A、5% B、2%  C、3%  D、4%

23.根据《矿井地质规程》,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原则上应以下述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C)

A、煤层稳定程度、顶底板、倾角  B、岩浆岩、陷落柱、断层

C、断层、褶皱和岩浆岩(陷落柱) D、断层、陷落柱、瓦斯

2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B4种

A、一般、中等、复杂、极复杂B、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

C、简单、中等、较复杂、复杂

2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B年划分一次。

A、2B、3C、5

2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配备的专业防治水技术人员不少于B人。

A、2B、3C、4

27.矿井防治水图纸和基础台账B个月修正1次。

A、3B、6C、12

28.煤矿雨季“三防”指C。

A、防洪、防汛、防雷电B、防洪、防汛、防排水

C、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29.矿井涌水量观测及水质监测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C次。

A、1B、2C、3

30.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A天观测一次。

A、1B、2C、3

3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C。

A、水害应急预案B、现场处置方案C、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2.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应当B年编制一次,并认真组织实施。

A、5B、5C、8

3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B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

A、周B、旬C、月

34.井筒淋水超过Bm3/h时,应当进行壁后注浆处理。

A、3B、6C、9

35.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B的正常涌水量。

A、4hB、8hC、16h

36.在预计水压大于AMPa的地点探水时,应当预先固结套管,在套管口安装闸阀,进行耐压试验。

A、0.1B、0.5C、1.0

37.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立(A)煤矿防治水机构。

A.专门的B.兼职的C.主管的

38.井下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A涌水量。

A、正常B、最大C、最小

39.井下发生水灾事故,来不及撤退时,应当寻找一个独头的B巷道进行躲避,等待救援。

A平巷B上山C下山巷道

40.矿井防治水工程应当有专门设计,工程竣工后由矿井B负责组织验收。

A、矿长B总工程师C、生产矿长

41.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距离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B米,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B米。

A、20,10B、30,10C、20,5

42.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B小时内排出矿井B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A、20,20B、20,24C、24,24

43.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Cm3/h以上或者造成C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A、100,1B、200,2C、300,3

44、(A)是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A、矿长B、生产矿长C、安全矿长D、地质科长

45、(B)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A、地质科长B、总工程师C、技术科长D、施工队组技术主管

46、<<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要求矿井(A)进行一次防治水排查,幷有排查分析记录。

A、每月B、每季C、每年

47、<<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A)次。

A、1B、2C、3

48、<<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遇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确定(B)进行放水。

A、防水线B、探水线C、积水线

49、违反“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防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防水作业队伍”给予警告,并处以(A)以下的罚款。

A、2万元B、5万元C、10万元D、15万元

50、<<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要求防探水钻孔必须有单孔设计。

设计必须符合(A)的要求。

A、<<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B、<<矿井水文地质规定>>C、<<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办法>>

三、多项选择题。

1.矿井的充水水源有(ABCD)

A大气降水B地表水C地下水D老窑水

2.矿产勘查工作分为(ABCD)阶段。

A预查B普查C详查D勘探

3.断层要素包括(ABD)

A.断层面B.断层线C.断煤交线D.断盘E.断距

4.含水层按空隙分为(ABC)。

A孔隙水B裂隙水C岩溶水D空隙水

5.老空积水突水征兆主要有(ACDE)等种。

A.水量补给量较差B.岩缝中见到淤泥C.水为红色D.水味发涩E.发出臭鸡蛋味

6.井下排水设备必须要配备矿井相应能力的(ABC)水泵。

A工作B备用C检修D更换

7.造成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有(ABCD)。

A水压作用B地质构造C隔水层厚度D矿山压力

8.炼焦用煤是指(AB)

A.焦煤肥煤B.气煤瘦煤C.焦煤D.无烟煤

9.含煤岩系中相可分为(ACD)

A.陆相B.沼泽相和山麓相C.过度相D.海相

10.有利于含煤量系形成的气候因素是指(AC)

A.温度B.风沙C.湿度D.沼泽

11.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它与(ABCEFG)等关系密切。

A.岩石学B.第四纪地质学C.地貌学D.气象学E.水力学

12.矿井必备的日常生产用图包括(ABC)

A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B采区水平地质切面图

C采区地质剖面图D采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13.矿井地质勘探应遵循(ABCD)的原则。

A物探先于钻探B井下钻探先于地面钻探

C钻探先于巷探D物探、钻探、巷探相结合

14.“三下”采煤包括(BCD)

A公路下B水体下C铁路下D建筑物下

15.下列各项中,属于成煤的必要条件的是(ABCD)。

A、植物B、气候C、成煤场所D、地壳运动

16.正断层的组合类型有(ABC)。

A、地垒B、地堑C、阶梯状构造D、叠瓦状构造

17.下面岩石哪些属于沉积岩(AD)

A.方解石B.玄武岩C.正长岩D.石灰岩

18.矿井充水的直接水源是(A、C、D)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老窑水D、地表水

19.探测陷落柱的方法有(A、B、C)

A、钻探B、物探C、巷探D、探槽

20.工作面回采前,必须采用(ACD)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等发育情况。

A、钻探  B、化探  C、巷探  D、物探

21.在井下巷道中容易积聚瓦斯的地方是(AC)

A、巷道的上部、顶板冒落地点的顶部  

B、巷道的下部、顶板冒落地点的下方  

C、独头上山的掘进工作面   

D、煤层及围岩的裂隙中

22.在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坚持(ABDE)“四优先”的原则。

A.救人优先B.救活人优先C.救轻伤优先D.防止水害扩大优先E.利于治水复矿优先

23.煤层顶板根据其岩性、厚度及采煤时的变形特征、垮落难易程度可分为(BCD)。

A、浮顶  B、伪顶  C、直接顶  D、老顶

24.目前,我公司多用或比较有效的物探方法有(AC)。

A、坑透法  B、生产补勘C、三维地震  D、槽波地震

25、老空水有(BCD)特点,水体的空间分布几何形态非常复杂,往往很不确切。

A、孤立B、隐蔽C、容易治理D、分散

26、常见的透水征兆有(ABCD)。

B、空气变冷、出现雾气C、顶板淋头水加大A、挂红、挂汗D、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27、矿井水害地质类型划分(ABCD)A、简单B、中等C、复杂D、极复杂

28、水害应急预案内容应当具有(ACD)。

A、针对性B、简单性C、可操作性D、科学性

29、采掘工作面遇到(ABC)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A、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B、接近含水层、导水断C、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30、钻进时发现(ABC)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

A、煤岩松软B、孔内水压、水量增大C、顶钻D、拖杆

四、名词解释:

1.含水层:

能够透水并饱含地下水的岩层。

2.构造:

煤层和其他岩层、岩体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球内部和外部动力作用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微观和宏观变化,产生诸如移位、倾斜、弯曲、断裂等地质现象。

这些主要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岩石变形,变位现象在地壳中存在的形式和状态,称为地质构造,简称为构造。

3.岩层走向:

岩层走向是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展方向,

4.老空积水:

古代的小煤窑及近代的采空区及废弃的巷道,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积存的地下水。

5.岩层倾向:

岩层倾向表示岩层向地下倾斜延伸的方向,

6.岩层倾角: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锐夹角。

7.标志层:

煤系中常有一些岩层,其岩性比较特殊,容易识别,层位稳定。

在同一井田范围内分布广泛,规律明显,它们与煤层或某些地质界线间距比较固定,这样的岩层可以作为寻找或对比煤层的标志层。

8.陷落柱:

由于煤层下伏碳酸盐岩层,被地下水强烈溶蚀形成空洞,从而引起上覆岩层失稳,向溶蚀空间冒落、塌陷,形成筒状或锥状柱体。

9.背斜和向斜是常见的两种地质构造,那么什么是背斜构造,什么是向斜构造?

答:

岩层受力后,形态上向上拱的弯曲构造较背斜构造,形态上向下拱的弯曲构造叫向斜构造。

10.煤田:

在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的分布区。

11.落差:

地质上常把铅垂地层断距叫落差。

12.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体和围岩中放出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包括CH4、CO2、N2、C2H6、SO2、CO等。

13.产状:

岩石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称为岩层的产状。

14.断层:

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明显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

15.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的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主要包括变形和强度。

16.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一系列波状弯曲但仍保持着岩层的连续完整性的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简称褶皱。

17.煤系:

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18.矿井涌水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及巷道的水量。

19.节理:

断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

20.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的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主要包括变形和强度。

五、简答题:

1.对断层应观测哪些内容?

答:

(1)确定断层位置;

(2)观察断层面特征;

(3)观察断层的伴生派生构造;

(4)确定断层性质及断层力学性质;

(5)测量断层面产状;

2.矿井发生透水前,有哪些预兆?

答:

①挂红。

②挂汗。

③空气变冷。

④发生雾气。

⑤水叫。

⑥底板鼓起。

⑦顶板来压,淋水加大。

⑧水发浑,有异味⑨有害气体增加

3.在井下如何观测陷落柱?

答:

(1)柱体前的煤岩层特征;

(2)柱面特征;

(3)柱体内特征;

(4)利用已有资料。

4.煤矿常用的煤质指标有哪些?

答:

(1)水分

(2)灰分(3)挥发分(4)胶质层厚度(5)固定碳

5.什么是地质灾害?

答: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6.矿井地质条件类别的确定的依据有哪些?

答:

矿井地质条件类别的确定是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的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包括煤层顶低板条件、煤层倾角和其他特殊地质因素)为辅助依据的。

7.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

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的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8.简述成煤作用的概念。

答:

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

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为成煤过程。

成煤作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9.简述沉积岩山矿物成分分为哪三类?

答:

陆源碎屑矿物、自生矿物、次生矿物

10.煤层对比的方法有哪些?

答:

主要有标志层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岩矿特征对比法、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法、古生物对比法、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法以及地球物理测井对比法等。

11.简述矿井地质条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主要有断层、褶曲、岩浆侵入、煤层稳定程度、煤层顶底版、煤层倾角以及其他地质因素。

12.《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的十六字原则是什么?

答: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13.煤矿防治水工作采取的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是什么?

答:

矿井防治水的“五项”综合防治措施是“防、堵、疏、排、截”。

1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

(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2)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3)矿井涌水量;(4)矿井突水量;(5)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6)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5.发现矿井有透水预兆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答:

发现矿井有透水预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16.地面钻孔需要做哪些安全措施?

答:

使用中的钻孔,应当安装孔口盖。

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并将封孔资料和实施负责人的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

17.矿井正常涌水量是指什么?

答:

矿井正常涌水量是指矿井开采期间,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

18.矿井最大涌水量是指什么?

答:

矿井最大涌水量是指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19.什么是矿井突水量?

答:

矿井突水量是指井巷工程开拓过程或矿床开采时对围岩或顶、底板含水层影响和破坏,产生瞬时溃入矿坑的水量,是矿井在不可预知的充水条件发生时所产生的涌水量。

20.什么是含水层?

答:

含水层是能透过水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21.含水层可分为哪几类?

答:

(1)按埋藏条件可分为: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

(2)按其含水介质的性质可分为:

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岩溶含水层。

22.什么是隔水层?

隔水层厚度指什么?

答:

隔水层就是不能透过并不能给水或只能透过与给出极少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厚度是指开采煤层底板至含水层顶面之间隔水的完整岩层的厚度。

2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哪几类?

答: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24.什么是潜水?

答:

其中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25.什么是承压水?

答:

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之间的水。

26.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答:

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27.什么是孔隙水?

答:

孔隙水是储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第三系少数胶结不良的沉积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

28.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