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11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北京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说明:

1、本试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试题,第二部分为主观试题,第三部分为作文;

2、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填涂在机读卡上,第二、第三部分请用签字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考试结束,收机读卡、答题纸和作文纸;

3、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的左侧密封线外指定位置,不填写姓名、班级、学号或字迹不清者酌情扣分;

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共43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每小题3分)

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但知道清明节的人不计其数,而知道寒食节的人寥寥无几。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寒交迫之际,忠臣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帮助他①了难关。

后来重耳当上国君,犒赏天下,但淡于功名利禄的介子推已带着老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知恩图报心切,便亲往绵山恭请,为迫介子推出山而放火。

三日火熄,介子推与其母相抱死于枯柳树下。

晋文公悲恸不已,遂厚葬介子推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

又要求国民在介子推身亡之日,不得生火煮作,②吃冷食,以示纪念。

此后相沿成俗,称为“寒食禁火”,便成了寒食节。

古人关于寒食节的诗词大都有应景伤怀之意。

如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更有东坡先生被贬黄州时所作《黄州寒食诗》一帖二首,言人生苦旅之事,不胜感人。

唐朝孟云卿写道:

“三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断烟火,不独清明为子推。

”这诗已不仅仅是个人伤怀,而是因寒食而关注到了民间的疾苦,又较其他高一层次。

固然,寒食节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渐去渐远,然而每当念起高风亮节、铮铮铁骨的介子推先生,又想起体验人生伤痛、关注民间疾苦的古贤情怀,我总觉得,纪念寒食节还是有着其独特而可贵的③意义。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犒赏(kào)悲恸(dòng)浣溪沙(wǎn)一帖(tiě)

B.犒赏(gāo)悲恸(dòng)浣溪沙(huàn)一帖(tiē)

C.犒赏(gāo)悲恸(tòng)浣溪沙(wǎn)一帖(tiē)

D.犒赏(kào)悲恸(tòng)浣溪沙(huàn)一帖(tiě)

2.文中①②③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度过需现时B.度过须现实

C.渡过须现实D.渡过需现时

3.下面对文中画线成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寥寥无几——寥若晨星B.知恩图报——怀德报恩

C.高风亮节——抗怀物外D.铮铮铁骨——刚正不阿

4.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但后世有许多诗人借寒食节抒发个人情怀,下面四首诗中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关注到社会现象的一首是()

A.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师诸弟》

B.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途中寒食》

C.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日献郡守》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5.下面关于诗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包括“风”“雅”“颂”,其中“颂”内容多为歌颂劳动人民的作品。

B.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都有对仗和押韵方面的严格要求。

C.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抒发一种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6.对下面文段中画线句是否有语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写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

①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与中国老百姓的关系密切,超出其它任何一种文艺形式。

老百姓可以不读小说,不听戏,不看电影,唯独不能没有对联。

有学者说:

“没有一种文学体裁能像对联这样家喻户晓,②能让广大群众所接受。

从这一点上说,这份遗产就值得珍视。

A.①②都无语病。

B.①②都有语病。

C.①无语病,②有语病。

D.①有语病,②无语病。

二、文言文练习(每题2分,共16分)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敛资财以送其行B.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C.蒲苇纫如丝D.府吏见丁宁

8.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同道而相益益:

增加,补益B.夫水,智者乐也乐:

喜爱

C.去今之墓而葬焉去:

离开D.得奋其舌奋:

鼓动,振动

9.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

责备,讥讽

B.更相称美称:

称颂

C.以旌其所为旌:

表扬,赞扬

D.季氏旅于泰山旅:

旅行,寄居

10.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A.佯狂不知所之者 B.故谓之染溪

C.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D.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11.下列各句中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A.然则虽辱而愚之B.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

C.仆始闻而骇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安能屈豪杰之流

A.然皆乱亡其国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C.不能容于远近D.动心骇目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西望武昌诸山B.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C.予得专而名焉D.得其尤绝者家焉

14.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寂寥而莫我知也

惟兄嫂是依

快哉此风!

溪虽莫利于世

斯固百世之遇也

此自然之理也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A.①⑧⑨/②③④/⑤⑩/⑥⑦B.①②③/④⑤⑩/⑥⑦/⑧⑨

C.①⑧⑨/②③/④/⑤⑩/⑥⑦D.①②③/

/⑤⑩/⑥⑦/⑧⑨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5-17题(每题3分,共9分)

梓人①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②、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③斫之器。

问其能,曰:

“吾善度材。

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

“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

“斧!

”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

“锯!

”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

“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

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

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

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

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

“吾相之功也。

”后之人循迹而慕曰:

“彼相之才也。

”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大哉相乎!

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有删节)

【注】①梓人:

木匠师傅。

②寻引:

度量长短的工具。

③砻:

磨刀石。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职寻引、规矩、绳墨规矩:

测量圆、方的量具。

B.委群材,会众工委:

聚积。

C.盈尺而曲尽其制制:

制造,建造。

D.而能知体要者欤体要:

(事物)要领,关键。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如果不用我,大家就没有人能住进一间房屋。

B.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

C.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那些治理国家的帝王,根本在于用人。

D.犹梓人自名其功

——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明自己的劳绩一样。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梓人自述能指挥建造大厦,作者却发现他竟然不会修理自己的床腿。

B.第二段通过描述梓人指挥修建官署的情形,引出作者大骇,知其术之高超。

C.后三段从议论梓人是匠人中的劳心者,联想到其方法值得天子和宰相学习。

D.全篇主要运用类比的写法,叙议结合,卒章显志,表现作者在政治上的见识。

第二部分(共57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安禄山初为张韩公①帐下走使之吏,韩常令禄山洗足。

韩公脚下有黑点子禄山因洗脚而窃窥之韩公顾笑曰黑子吾贵相也独汝窥之亦能有之乎禄山曰某贱人也不幸两足皆有比将军者黑而加大竟不知是何祥也韩公奇而观之,益亲厚之,约为义儿而加荐宠焉。

——(唐)郑綮《开天传信记》

【注释】①张韩公,张仁愿,因被封为韩国公,世称张韩公。

19.根据前后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桑之落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诗经·卫风·氓》

(2),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国殇》)

(3),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4)“月”是中国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李白尤其钟爱这一意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用“”来描写仙府的壮丽瑰奇之景,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来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愁绪。

(5)春秋二季总易引发诗人的愁思,比如杜甫在春天驻足于武侯祠内,静观“”,聆听“隔叶黄鹂空好音”,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当他在秋日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时,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发出如此感喟:

“,百年多病独登台。

”(《蜀相》《登高》)

20.平凡的世界(每空1分,共5分)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孙少安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制,接着在全村进行了推广,双水村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了好转。

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开办,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少平高中毕业之后,回到双水村当了老师,后来因初中停办,他不得不回家当了农民。

但是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后因他帮助做饭的小翠而得罪了包工头胡永州,这可以看出少平具有

的品质;(人名)因在青海当兵时与一位藏族姑娘相恋违反军纪提前复员,之后在邮政所工作;润叶调到黄原团地委,与丈夫两地分居,润生想要为姐姐润叶和姐夫(人名)的婚姻悲剧做点什么,回城途中偶然遇到了高中同学郝红梅。

五、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21-23题(共10分)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②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③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④。

[注释]①杭州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此月中种也”,中秋之夜,寺中有桂子坠落。

②洛城,即洛阳。

创作本词时刘与白都在洛阳。

③裛,通“浥”,沾湿。

④嚬,通“颦”,皱眉。

2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词开头两句直抒胸臆,后以“山寺寻桂”“枕上看潮”两幅场景抒情表意。

B.“寻桂”一句实中有虚,“看潮”一句静中有动,两句皆景中有人,情趣盎然。

C.刘词中独坐之愁人,与风中柳枝、带露兰草形成意境隽永的图画,构思新巧。

D.两首词同一词调,且都是回忆江南春色之作,但具体内容与情感却不尽相同。

22.请用两个词概括白居易词中表达的对杭州的感情:

、。

(2分)

23.刘禹锡词中“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赏析。

(5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4-26题(共11分)

光污染:

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①。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

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

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

②。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

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

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

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

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

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

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能罹患多种疾病,甚至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

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

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

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

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

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

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

  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

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频繁地出入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会罹患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B.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我国,越是大城市,就越是光污染的重灾区。

C.美国纽约对非商业区的霓虹灯设施在面积和亮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D.面对光污染的现状,作者无奈地认同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论调。

25.依照第四段段首画线处的表述形式,在文章①②横线处分别填入相应内容,说出该段所写的光污染类型及其成因。

(每处不超过20字)(4分)

26.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某跨国集团办公机构的总部。

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

(2条)(4分)

七、阅读下面散文,按要求完成27-30题(共16分)

水之经典

肖复兴

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

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

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

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

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

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

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

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

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

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

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⑥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

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真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澈的净,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⑦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幽深、清冽。

因为它的洗涤,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比本身还要清纯与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塑了自己一番。

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⑧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⑨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

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靡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壳。

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

⑩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

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

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

谁也无法离开水,纵使我们可以离开摩天大楼、豪华别墅,可以放弃汽车电话、电视电影,抛下各种欲望,我们无法离开水。

只是要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一种水。

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

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

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都江堰的水滋养生命,九寨沟的水塑造灵魂,它们都极具个性,堪称“水之经典”。

B.文章写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有独到深刻的思考。

C.④⑤两段承上启下,强调了正是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

D.文章开篇句不加标点,一气呵成,语势强烈,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

E.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作者笔下九寨沟之水的特点。

28.文章第④⑥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

(2分)

29.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作了怎样的高度概括性评价?

这两处水分别给了人们什么启迪?

(4分)

30.作者说“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

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水的人、事、物还有很多,它们能滋养我们的生命,净化我们的心灵,比如书籍。

关于这点,请你从《论语》、《平凡的世界》、《呐喊》、《雷雨》中任选一部,谈谈自己的体会。

(6分)

第三部分(共50分)

八、作文(50分)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700字。

 

北京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答案

1.D.

2.C.

3.D.

4.D.

5.D.

6.B

7.A

8.C

9.D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制:

结构式样。

16.A。

(意思:

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

17.C。

(错在“联想到梓人的方法值得天子学习”。

18.答案:

韩公脚下有黑点子/禄山因洗脚而窃窥之/韩公顾笑曰/黑子/吾贵相也/独汝窥之/亦能有之乎/禄山曰/某贱人也/不幸两足皆有/比将军者黑而加大/竟不知是何祥也

19.答案: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经·卫风·氓》

(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国殇》)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4)“月”是中国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李白尤其钟爱这一意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用“日月照耀金银台”来描写仙府的壮丽瑰奇之景,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我寄愁心与明月”来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愁绪。

(5)春秋二季总易引发诗人的愁思,比如杜甫在春天驻足于武侯祠内,静观“映阶碧草自春色”,聆听“隔叶黄鹂空好音”,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当他在秋日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时,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发出如此感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蜀相》《登高》)

20.答案:

生产责任;砖窑;善良/乐于助人/仗义/不畏权贵;金波;李向前

 

21.(3分)

D(白词写的是秋天景色,刘词并非“回忆”)

选错不得分。

22.(2分)

喜爱(或“赞美”)(1分)、眷恋(或“怀念”)(1分)(两个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3.(5分)

运用拟人手法(或“比喻”、“想象”)(1分),描写了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恍如一位女子正挥手举袖与春天作别;碧绿的兰草沾满露珠,好似少女在惜别之际泪洒罗巾。

(两句诗解说各1分)表达了惜春、伤春(1分)的孤寂、哀愁情怀(1分)。

意思对即可。

24.C(3分)[A项“……就……”不符合文意;B项过于绝对,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结尾句用的是反问,不是认同]

25.(4分)[参考答案]

①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

②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

[评分标准:

本题4分。

共两点,一点2分]

26.(4分)[答案示例]

①外墙装饰不宜通体使用反光材料。

因其在高速路旁,强反射光易引发车祸。

②尽量少用广告灯、霓虹灯。

因为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人工白昼会扰乱甚至破坏一些生物的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