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18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粤教沪版Word格式.docx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B

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是它的最大测量值,而不是量程,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而不是弹簧的长度,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中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A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不准确要调零,选项B正确,不合题意;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选项C正确,不合题意;

所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就会损坏测力计,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

“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

晓莉回答说:

“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

请你给小芳出注意,她该怎样办?

()

A.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B.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C.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D.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D

弹力

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没有控制变量,选项A错误;

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时离墙的距离,该距离不易测量,选项B错误;

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也没有没有控制变量,选项C错误;

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运用了控制变量,高度又便于比较,选项D正确;

故选D。

要用控制变量法让同一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比较反弹的高度就可判断弹力的大小,反弹越高,说明弹力越好,反之,弹力越弱。

5、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A.4.2NB.4NC.3.8ND.无法判断

秤钩不受力时,其示数为0.2N,受力后示数为4N,所以力的大小实际为4N﹣0.2N=3.8N

会使用测力计并能正确的进行读数;

在使用测力计前要注意调零,若不指零,则应减去原来测力计的示数。

6、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C.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1N的地方改写成2N

D.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

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2N,应该把两根一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2N了;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7、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A.L甲=L乙=L丙=L丁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D.L丁<L乙<L甲<L丙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

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

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所以有L乙=L丁<L甲=L丙;

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弹簧的伸长量取决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大小,作用在挂钩上的力都是F,则伸长量相同,注意判断弹簧是伸长的还是压缩的。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以用cm、mm等做单位

C.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各种力

D.能发生形变的弹簧只有拉伸时才能产生弹力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选项A正确;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所以不能用长度的单位cm、mm等做单位,而应该用力的单位“N”,选项B错误;

弹簧测力计既可以测重力,也可以测其它形式的力,只要有拉力作用在弹簧上,弹簧的伸长就会显示出这个力的大小,选项C错误;

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的拉伸和压缩都会产生弹力,选项D错误;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不但可以直接测物体的重力,也可以测各种形式的拉力等,它是根据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拉力成正比,一根长10cm的弹簧,受到0.5N的拉力时,伸长到12cm,当它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A.30cmB.6cmC.16cmD.36cm

由题知F1=0.5N,△L1=12cm-10cm=2cm,F2=1.5N;

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得:

F1:

F2=△L1:

△L2

∴0.5N:

1.5N=2cm:

△L2=6cm,所以弹簧的长度为10cm+6cm=16cm;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

10、某弹簧秤中的弹簧断掉了一小段,如果重新安装并调零以后继续使用,测量值与原来的测量值相比较()

A.测量值偏大B.测量值保持不变C.测量值偏小D.前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弹簧变短后其劲度系数会增大,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的伸长变短,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刻度盘,必然会使测量值偏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同一只弹簧在变短了之后,它的劲度系数会增大,在同样拉力时其伸长量会变小,这样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

11、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选取弹簧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不变的量是()

A.弹簧长度B.弹簧材料C.弹簧伸长量D.拉力

实验课题是探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需要保持外在因素的相同.即保持拉力相同,研究增加量与弹簧长度、材料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分析实验,被研究问题是弹簧长度的增加量,影响因素是弹簧的材料、原来长度、横截面积、拉力。

12、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挂重物的重均为10N,如果滑轮的摩擦不计,当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时,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A.10N,20NB.0,10NC.10N,0D.10N,10N

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10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10N,示数也为10N,同理,B弹簧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10N,示数也应为10N.故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13、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力的示意图

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

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14、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

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

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弹簧在两种情况下承受的拉力相同,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和将弹簧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簧,效果一样,因为两个人拉时,某一个人拉相当于固定在柱子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人的力相当,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相等,所以乙图中每个人的拉力是甲图中每个人拉力的一半,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关键知道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和将弹簧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簧,效果一样。

15、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

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

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

F=0N);

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选项C符合;

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

16、如图所示,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测力计示数是_______N。

0~4|0.2|2.8

由图知:

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4N,所以其量程为0~4N;

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左面4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4×

0.2N=2.8N。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1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的工具,其原理是:

弹簧的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______。

力|长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用途和原理。

18、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_。

(填“A”或“B”)

B|A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

19、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得弹簧原长为2cm,当受到5N的力后,弹簧伸长0.5cm,当受力后长度为3cm时,所受外力大小为(在弹簧限度内)_____。

10N

弹簧原长为2cm,弹簧受力后的长度为3cm,则弹簧的伸长量为3cm-2cm=1cm.又知道弹簧受5N拉力时的伸长量为0.5cm,1cm是0.5cm的2倍,所以所受拉力也应该是5N的2倍,因此为10N。

知道弹簧的原长,又知道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可以求出弹簧的伸长量,再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受力与伸长的关系,可推断出弹簧此时受力的大小。

20、实验课上,茗茗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4cm,现在茗茗和墨墨两人分别用1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____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4|10 

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当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伸长4cm,在这里暗含了一个意思,固定的一端也受到墙的一个拉力,并且这个力与人的拉力相等也是10N;

因此,当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时,受力情况跟原来一样,因此弹簧的伸长量还是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是10N。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1、如图所示,请画出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F的示意图。

如图:

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作用在绳与天花板的连接点、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画力的示意图时,首先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够知道大小就要求出力的大小,在示意图上标出来。

22、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

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

猜想1:

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

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

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

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

3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得到材料、粗细均像相同的两根弹簧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________有关。

拉力大小

(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弹簧的原长|对应的伸长量

(1)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改变拉力大小,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故是研究猜想2;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探究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4)该探究过程需要探究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比较弹簧的伸长量

掌握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23、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

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刻度为0.5N的刻度;

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

(1)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要画出最小刻度为0.5N的刻度,可将AB之间分为8等份;

如图所示;

(2)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可从B点向上数一格即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4、科学研究表明:

金属杆受到拉力会伸长,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现有一金属杆L,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实际使用时要求金属杆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0.4cm.由于直接对这一金属杆测试有困难,故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时样品所受的拉力始终为1200N,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样品进行测试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这样设计有何优点?

可以将金属杆伸长的长度放大(将微小形变放大),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分析样品测试数据可知,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什么因素有关?

金属杆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3)金属杆L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少?

12000N

弹力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1)可以将金属杆伸长的长度放大(将微小形变放大),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分析样品测试数据,比较第一、三栏或第四、五栏可得出:

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金属杆的横截面积有关,在金属杆的长度相同时,金属杆伸长的长度与金属杆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比较第一、二栏或第三、四栏可得出:

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金属杆的长度有关,在金属杆的横截面积相同时,金属杆伸长的长度与金属杆的长度成正比;

从而得出,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金属杆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3)根据题意,金属杆受到拉力会伸长,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并且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金属杆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金属杆伸长的长度与金属杆的长度成正比,与金属杆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可设:

将金属杆L的参数和试题表格中的一组数据代入表达式可得:

由①②可得:

解得:

F=12000N。

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得结论,会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25、有些斜拉桥使用斜拉悬索来固定大桥,这就要求悬索要有很大的抗断拉力。

小明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很想知道上面的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他们便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分析样品C的数据可知,其所受拉力F(单位N)与伸长量x(单位m)遵循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其中比例系数的单位是_________。

对C样品,在它的抗断拉范围内,若施加的拉力为1000N,则它伸长____________cm。

F=2×

106x|N/m|0.05

(2)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受到的拉力与悬索的伸长量均成正比,计算出各样品的比例系数,可以发现不同样品的比例系数不同,其比例系数与悬索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

长度|横截面积

(1)从样品C的实验数据可知:

拉力每增加200N,悬索的伸长量增加0.01cm所以悬索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例关系。

则其关系式为:

F=kx,

所以得出系数k:

,当F=200N,x=0.01cm=10﹣4m时:

由此得出拉力F的关系式为:

F=2×

106x,比例系数的单位为:

N/m;

当拉力是1000N时,悬索伸长量为:

(2)从样品A、C、E的数据知:

悬索的长度相同时,悬索的横截面积越小,受到拉力时悬索的伸长量越大,比例系数越小;

从样品A、B、D的数据知:

悬索的横截面积相同时,悬索的长度越长,受到拉力时悬索的伸长量越大,比例系数越小.因此悬索的比例系数与悬索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会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理问题,能从所给的数据得出相关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