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2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4)要懂得珍惜时间。

(5)要从小立志,把梦想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5.为什么终身学习:

(1)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学习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6.学习的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7.阐述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辛苦。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2)学习中有快乐。

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这就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8.

(1)怎样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9.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10.

(1)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③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

②与他人比较。

(3)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②用心聆听,虚心接受。

③勇于面对。

④平静拒绝。

11.接纳与欣赏自己

(1)我们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我们怎样做到接纳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

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12.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通过专注兴趣爱好,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积极合作完成任务来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13.朋友圈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

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14.友谊的影响/作用: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因为朋友,让我们多了些许温暖,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15、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朋友既要共同分享,也要相互分担。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16.友谊的澄清辨别友谊误区: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情。

17.怎样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18.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带微笑。

②记住对方的名字。

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

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⑥要保持好奇。

19.怎样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如果处理得当,冲突会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20.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①保持冷静。

②坦诚交流。

③及时处理。

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⑤换位思考。

21.如何正确看待网络交往:

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但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它可以使人的阴暗心理借助电脑屏幕得以无所顾忌的宣泄,污染交往环境,更无法打开彼此沟通的心灵之门。

22、怎样理性结交网友?

(1)网络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

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

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加强在现实生活中与同伴的交往,增加真实而贴切的感受。

23、为什么不能沉迷于网上交友?

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

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切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下)

1、对教师职业的了解认识<

(1)

(2)是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教师不禁要有丰富的学识,也要有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2、优秀教师的标准

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对待不同风格老师的态度

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4、怎样认识教学相长?

(师生共同进步成长)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7、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8、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尊重老师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3)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4)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10、怎样才能和老师做到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1老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2学生要尊敬老师,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1、怎样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2、家庭的意义/作用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13、孝亲敬长的原因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应该得到爱的回报。

14、如何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15、怎样认识亲情?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3)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不影响亲情的存在。

16、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了哪些变化?

(1)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

(2)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3)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17、亲子之间发生碰撞的原因(加上上一问题的三点)

(4)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在所难免。

18、怎样解决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冲突?

(1)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2)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3)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19、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0、怎样建设和谐家庭?

(1)家和万事兴。

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21、怎样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22、生命的特点?

/怎样认识生命有时尽?

(1)生命来之不易。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2)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从婴儿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4)生命也是短暂的。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5)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23、怎样认识生命有接续?

(1)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2)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人类生命的接续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接续。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24、为什么生命是至上的?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5、怎样做到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就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6、怎样做到爱护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不伤害自己的身体,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7、如何正确认识养护精神?

(1)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3)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我们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怎样守护生命(26问+27问)

28、面对挫折,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29、挫折的消极影响: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30、挫折的积极影响: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31、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①生活中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认识挫折,懂得挫折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平常遭遇,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32、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怎样才能战胜挫折?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34、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5、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的人生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6、怎样做到相互关切(关心)?

(1)人与人只有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才能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才能拒绝冷漠,关切生命。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8、怎样才能让生命更有价值?

(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