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47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docx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题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

1.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

(   )

 解析:

错误  

2.所有的多音字、多音词的读音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都能查到。

(错误)

3. 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都是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作品中的形象。

(正确)

4.汉语拼音pi’ǎo(皮袄)中的(’)叫隔音符号,如果没有它,就变成了piǎo(漂)了。

(正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同步,1-2年级要多认多写。

(错误)

6. “戒”字共7画,笔顺是:

横、撇、横、竖、斜钩、撇、点。

(错误)

7. 请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与否:

 “每”字共八画,它的笔顺是:

横、竖、横折钩、横、点、点、横。

(错误)

8.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

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正确)

9. “学不躐等“的意思是:

教师不要把学生分为优劣、贵贱等级,应该一视同仁,让学生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

(错误)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义务教育适用。

(错误)

 

二、填空题

 1.描写传统节日的七言绝句《元日》,前两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后两句诗是“                           

解析: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

 “孝”字的第五笔是(  ),第六笔是(  )。

 解析:

第五笔是(横钩),第六笔是(竖钩)

3.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

“哉”字的最后两笔是( )( )。

 解析:

“哉”字的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4.体现着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这一法律史       。

解析:

宪法

5. 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

“巨”字的第三笔是(   ),第四笔是(  )。

解析:

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竖折)

6. 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

“贯“字的第一笔是(  ),第二笔是(  )。

解析:

“贯“字的第一笔是(竖折),第二笔是(横折)

7. 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

“拽”字的最后两笔是(  )和(  )

解析:

 斜钩   撇

8.“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都出自《韩非子》,作者韩飞是战国时期  B 的代表人物。

(A)道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应享有生存权、发展权、选举权、参与权、受保护权等权利。

(错误)

10. 请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与否:

 “忏”字共6画,它的笔顺是:

点、点、竖;撇、横、竖。

(正确)

11. 有的偏旁是独体字,如:

土、子、车、木、禾、矢等。

当它们作为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偏旁时,有的笔画就要发生变化,例如,“城”字“土字旁”的第三笔“横”就要改为“提”。

同样,“短”字“矢字旁”第(   )笔(   )就要改为(   )。

解析:

第五笔捺就要改为点

 

三、选择题

1.最喜欢画花鸟虫鱼、要“为百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一代艺术大师是(  B  )。

 (A)张大千       (B)齐白石

  (C)徐悲鸿      (D)黄宾虹

 2.请把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

 (A)宣纸      (B)寒喧   (C)渲泄

3.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教育思想。

 (A)存在主义             (B)要素主义

 (C)实用主义             (D)永恒主义

4.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一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

 (A)叶圣陶                     (B)大江健三郎

 (C)高尔基                     (D)泰戈尔

 解析:

本题应选B

5.“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出于唐代的两位古文作家是(  )

 (A)韩愈和刘禹锡               (B)白居易和柳宗元

 (C)韩愈和柳宗元               (D)刘禹锡和白居易

 解析:

本题应选C

6.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

 (A)弦律   (B)装帧     (C)蜇伏

解析:

本题选B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阅读教学时          之间对话的过程。

”请你从下面选出正确的答案。

(C)

 (A)教师与学生               (B)学生与学生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的代表

 (A)儿童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

 (C)劳动教育中心论           (D)活动中心论

(C)学生、教师、文本        (D)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8.下列关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长江流经西藏、江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区。

(B)长江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C)有乌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

(D)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9.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

 (A)谈笑风生    (B)甘拜下风    (C)一筹莫展

10. 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A)

 (A)狐假虎威            (B)狼和小羊

(C)狐狸和葡萄           (C)农夫与蛇

 11.世纪,(B)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

(A)  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B)  法国的斯图谟                (C)德国的福禄培尔

12.“路漫漫其秀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D)。

(A)《天问》  (B)《招魂》  (C)《九歌》 (D)《离骚》

13.“大名鼎鼎” “鼎力相助” “鼎盛时期”中的“鼎”字的笔画数是( B )

(A)11画   (B)12画     (C)13画

14. 请把各组中正确的一个词语挑选出来。

(A)1民信片      2名信片   3明信片    ( 3 )

(B)1舶来品      2拨来品   3泊来品    ( 1 )

(C)1挖墙角      2挖墙搅   3挖墙脚    ( 3 )

15.“鸿雁传书”的故事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D )

(A)史学家司马迁         (B)汉武帝刘彻

(C)常胜将军霍去病       (D)不辱使命的苏武

16.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关心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指( B )

(A)农民     农村   农产品     (B)农村   农业   农民

(C)农民工   农村   农田       (D)农民  农民工  农业  

17.秦代著名书法家     ,有“小篆入神”“大篆入妙”之誉,他对简化文字及后世文字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相传“泰山刻石”就是他的作品。

( D )

(A)张芝  (B)欧阳询  (C)吕不韦  (D)李斯

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第三学段(小学5-6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B)万字

(A)150        (B)100      (C)70       (D)200

1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____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    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周年。

( C )

 (A)60 90 80            (B)60 89  81

 (C)60 88 82            (D)60 86  83

20. 请选出下列的成语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项:

( B )

(A)望梅止渴——刘邦        (B)乐不思蜀——刘禅

(C)指鹿为马——赵构        (D)韦编三绝——老子

21.请把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A )

(A)扑朔迷离     (B)色厉内韧    (C)安份守己

22. 有一个小女孩,她称呼野象为“哥哥”,她和鸵鸟共舞,甚至豹子、变色龙、狒狒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

这个叫蒂皮的女孩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C)。

 (A)《动物农庄》             (B)《西顿野生动物集》

 (C)《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D)《野性的呼唤》

2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A)篇(段)。

 (A)160    (B)60   (C)70  (D)240

24. 下列诗句出自苏轼作品的是(A )

a)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5.“    ”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始创于1983年,每年一评,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 C)

 (A)百花奖   (B)金鸡奖  (C)梅花奖  (D)金鹰奖

26. 异型词指的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请把下面词语中不是异形词的一组挑出来。

(A)

 (A)按语、暗语   (B)笔画、笔划  (C)掺假、搀假

27. 儒家典籍“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D)

(A)《春秋》 (B)《周易》 (C)《尚书》 (D)《中庸》

28. 对于各省的简称,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B)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C)贵州省简称黔或贵

(D)福建省简称闽或福

29. 下列诗人中哪一位不以写边塞题材著称?

( D)

(A)王之涣 (B)王昌龄(C)岑参 (D)白居易

30. 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A)

(A)九霄  (B)膺品 (C)脏款

31.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全世界流沙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大沙漠。

请问,它位于我国的哪个省(自治区)?

( C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甘肃省

32. 下列四部儿童文学作品,哪一部产自中国?

( B)

 (A)《时代广场的蟋蟀》    (B)《草房子》

 (C)《小王子》            (D)《骑鹅历险记》

3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应体现“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本题应选D )

(A)文史知识的综合运用           (B)科技知识的综合运用

(C)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D)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34.  下列那篇童话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集》。

( D)

 (A)《海的女儿》  (B)《丑小鸭》 (C)《皇帝的新装》(D)《白雪公主》

35. 下列那座建筑是意大利古代著名建筑?

( A)

(A)比萨斜塔   (B)埃菲尔铁塔  (C)卢浮宫   (D)巴黎圣母院

36.选择题

 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都出自(A)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   (D)《庄子》

37. 我国的陆地邻国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共14个。

请问下列哪个国家不是我国的陆地邻国?

(D)

 (A)朝鲜 (B)印度 (C)越南  (D)新加坡

38.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句话是对诗人     的评论。

(A)

(A)王维  (B)孟浩然 (C)柳宗元 (D)刘禹锡

39. 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C)

 (A)痉孪  (B)罗嗦   (C)迁徙

40.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传说中的“年”是     。

(B)

(A)一种植物的名称                 (B)一种怪兽

(C)一座古城的名字                 (D)某君王的称号

 

四、连线题

 1.请将以下发明的它们的发明者连线:

蒸汽机            富兰克林

火车              诺贝尔

炸药              瓦特

避雷针            斯蒂芬森

解析:

蒸汽机和瓦特,火车和斯蒂芬森,炸药和诺贝尔,避雷针和富兰克林

2. 作者与其作品连线:

刘鹗            《醒世恒言》

冯梦龙             《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             《老残游记》

解析:

刘鹗---《老残游记》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冯梦龙---《醒世恒言》

3. 下列各乐器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流行乐器?

冬不拉             蒙古族

马头琴            维吾尔族

手 鼓             哈萨克族

解析:

冬不拉——哈萨克族,马头琴——蒙古族 手鼓————维吾尔族

4. 用连线的方式标示出下面教育论著的作者

《爱弥儿》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民主主义与教育》         (捷克)夸美纽斯

《给教师的建议》           (法)卢梭

《大教学论》               (美)杜威

解析:

《爱弥儿》—(法)卢梭;《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

《给教师的建议》—(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

5. 请将下列民歌与其所流行的地区连线:

花儿与少年       陕北民歌

凤阳花鼓         青海民歌

兰花花           安徽民歌

解析:

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凤阳花鼓—安徽民歌兰花花—陕北民歌

6.  请将下列作者与其作品连线

  杜甫      《琵琶行》

 白居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白      《蜀道难》

解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琵琶行》 李白—《蜀道难》

 

五、 简述题。

1. 某老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板书: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问: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话有意思吗?

怎么一个时间就是一句话,连用三个时间写成了三句话?

”一生说:

“这样可以表现出作者焦急的心情。

”一生说:

“作者可能不停的看时间,盼着父亲早点回来。

”老师说:

“是啊,作者连用三个表现时间的句子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

同学们,你们也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自定时间,写一段话吗?

试试看。

  请你对这样教学的看法。

2.学生课外阅读遇到了三个问题:

(1)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读课外书;

(2)缺少经典名著读本和学生喜欢的读物;(3)电视、网络游戏的冲击。

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举措。

3. 有位老师买了一本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他兴趣勃勃地按照“实录”上了同一篇课文,结果发现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课后,该老师感慨道:

没想到套用特级教师的教案效果也不佳。

 这位老师的问题出在哪儿?

结合这个案例谈谈你对如何借鉴别人教案的看法。

4.这是一篇四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节选),文题是《春天》。

  “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

老师面对全班同学作了这样的讲评:

  “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题的结果。

古往今来,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的是动错了脑筋。

这样的讲评合适吗?

请对此作意简析。

5.  叶圣陶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终身有益。

请简述一下你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

6.某老师教《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

课文最后一段写了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暗堡,扫清了我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消灭了敌人,使隆化城获得了解放。

我们能用哪四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大意呢?

(前面三段教学都非常顺利,学生的答案正是老师的心中所想:

道路封锁、请战获准、暗堡炸毁)

 生1:

我们胜利。

 师:

太笼统了。

 生2:

消灭敌人。

 师:

和“我们胜利”是一样的。

 生3:

解放隆化。

 师:

靠近标准答案了,再改一改,

 生3:

(学生沉吟一会儿)隆化解放。

 师:

说得好!

(老师随手在黑板上板书:

隆化解放)

请你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谈谈看法。

7. 吉林省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杨巧云说:

“六年来,我抓了两件事:

一是读书,让学生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

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

”但全区统测结果显示,她所教的班有17人在3000人中名列前茅,杨老师的教学实践给了你什么启示?

8. 请看耨老师在六年级教毛泽东写的《七律 长征》教学片断:

师:

诗中的“远征”指的就是长征。

为什么说是“远征”呢?

生:

我查的资料上说,红军长征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11个省,所以说是“远”征。

  师: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你看,这血一般颜色的箭头,迂回曲折。

这首诗中提到了哪些地方?

 生:

五岭、乌蒙、岷山,还有金沙江、大渡河。

 师:

诗中用了一个词语表达“远”,这就是——

 生:

(齐)万水千山。

请你点评一下这个教学片段中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9.简述题

 在教学《科里亚的木匣》一课中,一生突然举手提问——

生:

科里亚的爸爸到哪里去了?

他有爸爸吗?

师:

课文主要写科里亚会动脑筋,和爸爸无关,所以不用写。

生:

那为什么要写他妈妈呢?

师:

因为科里亚是学着妈妈的样子埋匣子的。

生:

那为什么要写他奶奶呢?

师:

那是因为奶奶和科里亚一起转移的呀。

同学们,我们索性来研究一下吧。

课文里确实没有写科里亚的爸爸和爷爷,想一想,他们都到那里去了?

生:

(沉思后大叫)我知道了,他们打仗去了!

师:

课文中有答案吗?

学生们立刻捧着书本找到了答案:

“科里亚和他妈妈要四年后才能……科里亚的爸爸他们应该说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敌人赶出去。

 请简要评析这一教学片段。

10. 某老师在四年级教学《燕子》,当下学生把“小圆晕”读成了“小圆圈”时(“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圈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细心的同学指出这个错误后,老师面向全班提问:

“为什么这里用‘小圆晕’而不用小圆圈?

能换成‘小圆圈’吗?

”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晕”是指“太阳和月亮周围的光圈”后,老师适时地出示了日晕的图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品出了燕子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纹就像七彩的日晕那么优美、灵动。

  请评析这一教例。

11. 一位来欧式在教现代诗《金色的细雨》一课开始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教学对话的片段:

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雨”字,并说:

小雨通常是细雨(教师边说边在“雨”前加了一个“细”字)。

请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细雨?

学生回答:

毛毛细雨、淅淅沥沥的雨……

  师:

老师今天要介绍的细雨,你们一定没有见过。

请大家看我板书(教师在“细雨”前加上了“金色的”三个字),读课题。

  生:

(读)《金色的细雨》

  师:

读了课题,大家一定有问题要问。

  生:

什么样的雨叫金色的细雨?

(教师在课题后面画了一个“?

”)

  生:

为什么叫金色的细雨?

(教师又在课题后面画了一个“?

”)

  师:

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老师心里明白,课文里也有答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请你对以上的教学片段作分析、点评。

 

六、教学案例

1.20XX年9月7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到北京皇城根小学听了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新型玻璃》,还进行了精彩的评课:

“我觉得,陈老师整堂课进行得很好,她让孩子讨论,让孩子们自己找资料,找答案。

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

“这堂语文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比如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

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

温总理的评课意见与《标准》的哪些理念是相一致的?

对你有哪些启迪?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新《规范》里对新形势下师德规范啬的新要求是()

①热爱学生②爱岗敬业③为人师表④终身学习

2、新《规范》第3条“关爱学生”中新增设的内容为()

①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②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④不挖苦、歧视学生

3、新《规范》要求,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①能够②不能③应该

4、新《规范》要求,教师应()有偿家教。

①能够进行②自觉抵制③偷偷进行

5、教师劳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点有()

A制度性  B长期性   C双向性    D互动性

6、教师幸福的特点有()

A精神性   B关系性    C集体性    D无限性

7、对教师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的是()

A自觉性  B克尽职守 C爱护学生 D团结执教

8、人类美好的情感有()

A 宠爱   B母爱     C师爱     D友爱

9、为人师表的特征有()

A示范性  B严谨性   C激励性   D可操性

10、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批评教育   D、赔偿损失

11、当事人对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先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A)

A、申请复议  B、提出诉讼  C、提出异议  D、提起申诉

12、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B)

A、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13、为帮助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生就学,国家的措施是(D)

A、为其免去全部费用  B、为其免去杂费  C、减少杂费  D、设立助学金

14、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当地(B)批准。

A、教育局    B、人民政府    C、人大     D、学校

3、《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未满(C)周岁的公民。

A、10     B、16      C、18      D、20

15、我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