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73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ocx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

张雁玲学号:

13号班级:

10旅专

引言

写作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特别是大陆和港澳cepa安排的实施,外商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国会展业,中外会展企业的合作呈现多层次、全方位态势。

美国、德国、英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都在寻找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或合作建立企业、或合作办会展,形式多样。

另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不仅带来新的资金和投入,更重要的是带来新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会展业更好地发展。

另外,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会展业,对于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有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会展业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尤其是cepa的实施和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浙江会展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所以,我以浙江省展览业的发展现状来作分析。

写作意义

会展业(或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会展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它不仅可以拉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社会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作为一名学旅游管理的学生来说,我们的学科也算是经济类的管理学科,在学会展学这门课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展览业的发展现状来深入了解这行业的发展,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知识学以致用。

另外,在旅游行业发展当中,如果可以好好发挥会展的优势以帮助我们宣传我们的旅游产品,以扩大我们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提高覆盖率。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上网,看纸质资料(报纸,杂志,期刊)

现状分析

浙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有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会展业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所以浙江省的会展业非常发达,每年举行的大型会展不计其数,各行各业的会展举行的如火如荼。

就以xx年为例,浙江省共举行了165个各行各业的大型会展,大大地促进浙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了浙江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浙江会展业以“西博会”、“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为主体,以专业性会展为基础,中小会展日趋活跃,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参与会展的机构和公众日益增加,对会展场馆的建设、投资也渐次展开,浙江省共有25个大型会展场馆。

浙江省会展业swot分析

(一)优势

(一)行业先发优势

浙江是我国大型博览会的诞生地。

西博会的创新精神、成功举办超大型展会的经验和声誉、浙江历来重商的传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史文脉,都对浙江会展业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浙江还是我国首家展览业界行业组织的诞生地。

xx年6月,中国展览馆协会成立大会在浙江举行。

该协会成立时有34个成员单位,至今已发展到200多个成员单位,囊括了展览产业链上组展、场馆、展览服务等环节的重要企业,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展览行业组织。

xx年6月12日国际展览联盟(ufi)执委会哥德堡会议上,协会通过审批成为ufi正式会员。

(二)城市综合优势

在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圈中,以长三角城市圈的经济实力最强。

在我国三大会展城市群(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城市群、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城市群)中,以长三角会展城市群实力最强,发展势头最猛。

浙江的浙江、宁波属上海的会展联动城市,发展前景看好。

xx年,长三角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却创造了占全国19%的gdp、37%的出口份额。

而且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浙江相对富裕。

浙江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条件也较具优势。

浙江旅游业很发达。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浙xx青水秀,历史上即享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名,浙江则被誉为“人间天堂”。

浙江的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三)经济实力优势

浙江开发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即已成为全国居优势地位的经济区域。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特别高的经济活动效率、民间投资意识强等因素使浙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早在10多年前,浙江的经济实力就已重新升至全国领先地位。

在这许多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产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

浙江是全国的外贸大省。

自xx年以来,全省连续9年对外贸易总额保持2位数的增长。

xx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1768.4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283.0亿美元(同年全国实现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占全国的48.9%。

浙江省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达到了69.2%。

(四)专业市场优势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对商业的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浙江人历来有重视经商的传统。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地办起了工业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趋向合理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商品市场的领先发育,继而引发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

(五)地理区位优势

浙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滨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于对外交往,又利于向内扩展。

而且,紧邻上海这一全国首位的经济中心城市,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五流”及产业扩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加上北南两边邻省江苏和福建均为全国经济增长领先省份,可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xx年浙江世界休闲大会和xx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凸显了浙江的区位优势。

据预测,世博会将迎来7000万世界各地的客商,其中将有30%的客人顺道去周边城市旅游,作为上海近邻的浙江、江苏将与上海一同分享世博盛宴。

(二)劣势

(1)会展业管理体制落后,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不足

国际上,会展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

而在浙江,目前还没有相对完善的会展管理机制,也缺乏相对成熟的行业自律组织,办展审批不严,多渠道多层次。

再加上由于大部分会展企业规模偏小,资金不充裕,基本上展会的主办机构都由政府支持,而不是企业独立运作,使得会展业不能很好地融入市场,与市场经济接轨。

过多过滥的政府干预,反映了会展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还不够,还不能适应浙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会展专业人才奇缺

会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会展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专门的会展人去运作。

而在浙江,从事会展行业的大多是半路出家的,没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会展缺乏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而且在会展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浙江鲜少有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会展课程,到目前为止,浙江也没有培养会展所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场所。

会展人才的奇缺,严重阻碍了浙江会展业前进的步伐。

(3)会展业定位不明,缺乏品牌展会

浙江会展业起步虽然较早,也有西博会,但是品牌展会仍然缺乏。

虽然浙江展会年年办,但是普遍存在重复办展的问题,导致浙江会展每年都有新面孔出现,从而使真正好的品牌展会被逐渐冲散,差的更是屡见不鲜。

没有明确的发展定位,是造成浙江会展业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4)会展和旅游分离

浙江虽然是个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但是并没有将这个优势用在推动会展产业的发展上。

浙江旅游业尚未真正融入会展,会展商没有与旅游业协会充分合作进行营销宣传,形成旅游吸引会展,会展带动旅游的良好局面,而往往是会展商自己组织安排展会中参展人员的衣、食、住、行、游,这样既降低了会展效率,又可能因为不熟悉旅游业务而导致会展满意度下降。

(三)机遇

(1)cepa给浙江会展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xx年1月,香港展览会议协会与浙江会展协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备忘录,双方将定期就两地会展业年度发展报告、全年展会安排计划、企业合作意向等资讯进行资料交换,定期派员或组团互访。

双方利用cepa(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

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机遇,合作发展会展业,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2)浙江政府加大政策支持

近年来,浙江政府为发展会展业对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扩大对会展业的扶持。

首先,设立了会展专门管理机构,研究制定适合浙江会展业发展的近、远期规划,出台有浙江特色的地方性制度、法规。

其次,支持成立会展行业协会等组织,及时汇总、发布浙江会展信息,了解国内外会展业发展态势,为会展最终决策提供依据。

浙江政府还通过会展协会,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咨询、协调和项目评估等工作,规范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会展业健康发展。

(3)具有借上海会展业发展“东风”的机会

上海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是我国第一大会展城市,近年来上海举办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xx年,上海的会展业直接成交额高达550亿元人民币。

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xx年世界博览会在5月1日已盛大开幕,这次世界性的盛会,必将给上海、给整个中国带来无限商机。

浙江紧邻上海,与上海仅两小时左右车程,这个硬优势能助浙江借上海会展业蓬勃发展的东风搞“会展搬家”,即吸引参加上海展会的各地厂商来浙江办展、观展。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浙江将举办一系列第十二届西湖国际博览会的展览项目,包括5月份的中国浙江名茶博览会、8月份的婚庆博览会、9月份的网货交易大会、10月份的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中国浙江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浙江可以借助上海世博这百年机遇,大力宣传西博会,提升西博品牌的国内外知晓度,扩大西博招展招商规模,着力介绍西博特色展会,利用浙江区位、经济、人文等优势吸引、发掘潜在参展商和参观者。

(四)威胁

(1)国内外会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浙江近邻的境外不少会展知名城市如香港、新加坡、汉城、吉隆坡、曼谷等,频频制造会展“大手笔”,吸引了全球的眼光,给浙江造成不小的竞争压力。

另外,国内的会展经济也在世纪之交迅速崛起,并以每年20%的增长率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

“北京国际科技周”、“大连服饰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等知名会展,盛况空前。

各种各样的会展为城市聚集人气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局面,给浙江会展业发展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

(2)省内竞争日趋激烈

省内宁波、义乌、温州近年来会展业发展迅速。

宁波的“中国家具博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温州的“国际皮革展”、“特色农业博览会”,尤其是义乌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其有国家商务部的支持,有大量劳动密集型小商品出口,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并有义乌及周边地区的小商品工业体系支撑,各方面的力量,促使它不断进步与发展。

这些省内知名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代表性展会都对浙江形成了有力的挑战。

结论与展望

着眼于未来我省会展业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紧抓住世界会展中心向中国转移、cepa的全面实施和各种难得的难得机遇,另一方面要积极迎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理清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化、差异化、国际化战略,努力推动我省会展业加快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化战略。

要把会展业当作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功能,为会展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促进会展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大力实施差异化战略。

要积极开拓具有浙江产业特色的会展业发展空间,形成与国内著名会展城市特别是上海不同的会展市场结构,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以中国浙江西湖博览会等著名展会为平台,把综合性会展与专业性会展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会展品牌建设,努力培育更多的国际品牌会展,提升全省会展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是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

要不断加强与国际展览联盟(ufi)等国际会展组织的联系,促进与相关国家和城市在国际会展业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大型国际品牌会展,特别是专业性国际品牌会展及其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继续加强与香港、上海等地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快我省会展企业的国际化认证进程,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努力开拓国际会展市场。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促进我省会展业加快发展

从总体上讲,我省会展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现阶段,政府要在充分发挥市场特别是会展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在整合资源、培育主体、提升品牌、改善环境、规范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是加强会展资源整合,加快会展中心城市培育。

把会展业纳入我省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加快制定我省会展业发展专项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加大各类会展资源特别是会展场馆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全省展览场所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全省展览场所资源的统筹协调,促进主要城市会展业的竞争、整合和优势互补,努力打响浙江会展业的整体品牌;鼓励和支持浙江等重点城市加快会展场馆配套设施、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提升会展场馆的利用率和管理服务水平,真正把浙江培育成为我省会展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努力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一主多副的会展城市发展格局。

参考的网站:

1)重点参考:

中国会展网

//xiexiebang/web/exhi/exhi_search.aspx。

city=4403page=45start=xx-01-01txx-12-312)其它网站:

中国展会网;中外会展;展览会;会展资讯;中国展馆协会;中国会展管理网

第二篇:

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引言:

xx年7月6日到7月9日,我院组织我们专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见习参观活动,活动范围集中在广州深圳地区,参观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越秀公园,南越王墓,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广州白云机场,广州长隆夜间野生动物园,深圳欢乐谷,初步接触了旅游业内的相关行业,了解了一些行业知识,深有体会。

现在选取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作为主要阐述对象,从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广州国际会议展展览中心简介以及我们的挑战与机遇三个方面,汇报见习状况。

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

展览业发轫于商品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

展览活动是经济界定期集聚、检阅行业发展状况、研究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场所和平台,它通过商品、信息、资金、技术供需双方面对面地交流,引导行业发展潮流,扩展行业发展空间,提供市场机会,促进要素流动,从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展览业因而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会展业已成为其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7xx由法国政府组织的第一个国家级规模的工业展览会“工业大众展”以来,国际会展业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为集政治、经济、科技和商业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如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酒店、翻译、广告、装潢等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与信息的交流,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为此,会展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而其给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

我国的会展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根据我国会展业的现状,我国举办的展览会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老牌展览会,如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糖酒交易会等;

2、地方性或区域性洽谈会,如厦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和xx边境贸易洽谈会等;

3、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性展览会,主要有北京国际机床展、北京和上海的国际汽车展、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展和浙江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

4、其它各地方自行举办的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展览会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展览活动空前活跃,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展览的总规模年均增长近20%。

xx年,我国展览业直接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

目前全国已有150多个展览场馆,专业展览场馆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展览集团公司,培育了一些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展览会。

会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多年来制约会展业发展的展出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对展览活动需求的增加,展览会营销功能日益凸显,每年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相关的统计,xx年,在全国90个展览馆,共举办展览会2467个,举办展览会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

如按地区划分,华东地区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

华东地区中,上海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占整个地区的45%;华北地区的展览会举办情况在各省市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均衡,其中北京市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占整个地区的87%,这显示出上海和北京作为会展中心城市的实力;中南地区以广东省为龙头,也是一个展览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该地区其他省市的展览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西南地区中,四川省本年度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占到整个西南地区的62%;陕西是西北地区中展览业发展比较好的省份,xx年其举办展览会53个,占到整个区域的60%;东北地区中,辽宁省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占整个地区的72%。

展览业所涉及的领域较以往更加广泛。

xx年展会数量排在前10位的是以下门类:

房产建材、生产设备、人才招聘、文化体育、新兴技术、医疗保健、服装纺织、旅游酒店、食

品饮料、综合展会。

由此可以看出该年度展览市场的供需热点。

有关数据显示,对xx年全国42个主要展览馆举办的1064个的展览会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在42家展览馆举办的1604个展览中,参展商总量为34万,其中国际参展商为3.1万家,占参展商总数量的8.97%。

参观者总人数为1.2亿人次,其中国际参观者总人数为5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0.44%。

这些数据反映了目前国内的展览会的国际化程度还普遍不高。

在出国展览方面,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出国办展在促进贸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为企业所接受和重视,中国参展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博览会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来自德国经济展览委员会(auma)的统计显示,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参展国之一,参展商总数超过5200家,排名第八。

来自中国的观众人数也以每年20%到30%的比例增长。

根据中国贸促会的统计,xx年,全国有107家办展单位赴5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和参加经贸展览会749个,比xx年增长了22%,摊位总数2.7万个,展览团总人数4.5万人。

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出国展览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大规模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展览会一定会脱颖而出。

几年后,我国展览市场的新格局一定会形成,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有序,会展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关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广州东南部新城市副中心琶洲岛,东邻城市主干道科韵路和琶洲塔,西临体育健身公园和华南快速路,南靠新港东路并与万亩生态果园相望,北衔亲水公园。

根据规划,琶洲岛将是一个崭新的国际博览城,会展中心便是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会展中心建筑方案构思以“珠江来风”为主体,凸显建筑物“飘”的个性,象征珠江的暖风吹过大地,使会展中心这个高科技和现代文化的载体飘然落在广州珠江南岸,赋予了静态建筑“飘”的形式美感,暗示了商品科技的动态发展与流变,从而使建筑具有了“非建筑”的多重含义,为广州市民带来了一个旅游、休闲的新去处。

会展中心总用地面积70万m2,会展中心项目共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是一期工程,规模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一流水平的建筑物。

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43900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286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4938平方米,绿地面积108210平方米,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180248平方米,室外展场21890平方米。

建筑高度:

40m,主体二层(局部六层);绿化率:

48.7%;容积率:

0.567%;停车位:

架空层1800个,室外400个;展厅:

128m×90m(架空层3个、首层7个、二层5个);展位:

3m×3m/10200个。

包括六大功能区:

展厅(含南面展厅和北面展厅)、室外展场、珠江散步道、车道、东入口车道及其他用房(含餐厅、办公用房、设备用房等)。

会展中心含架空层、夹层在内共有7层,架空层主要用作展厅,车库、餐厅、设备用房。

首层及四层为展厅及餐厅,二层为珠江散步道和商务用房,三层及

五、六层为办公与设备用房。

建筑物总高度39.5m,首层展厅净高13m,四层净空高度不小于8.5m。

展厅采用了国际通用的3mx3m为最小的展位基本尺寸,设计使用30x30为模数单元,90m为一个大展厅单元,平面构成的每个展厅均由90mx126m的矩形平面。

首层8个展厅,四层5个展厅,架空层3个展厅合计16个展厅。

展厅的组合可由单个或多个灵活变化、互不干扰的5个大厅连续为一体的平面展览空间。

首层与四层展厅都分别再与中央部位贯通东西向的珠江散步道连通。

珠江散步道为一个横贯东西,利用珠江景观的宽30m,长约450m,由玻璃幕墙和大屋顶所构成的室内交流空间,既可作为提供多样信息的场所,可为大众提供休息的舒适的内部空间环境,也是主要的人流垂直、水平交通通道。

会展中心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了项目选址、规模、功能、水平等关键因素后,于xx年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xx年

启动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标工作,xx年4月6日工程正式动工,xx年12月28日建成投入使用,历时20个月。

并于同年成功举办了第5届留交会。

xx年至今,会展中心还成功举办过第

6、7届留交会,第94、9

5、96届广交会,第

1、2届广州汽车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我们进入馆内,由馆内专业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馆场,并为我们详尽的介绍了馆场的有关知识,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初步介绍了一些相关会展知识,了解到会展的举行是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达成协议一般会在半年前;组织展会是由展馆,招展单位,主办单位,参展商,观众,专业买家共同完成,其中展馆,招展单位,主办单位,参展商分工合作,职能明确;参展一般是3天筹展,4天开展,半天撤展;使我们直观具体接触到平时很难有机会接触的专业知识。

我们参观当天恰逢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在馆内举行,入内参观浏览发现馆内布置的确有条不紊,分区明确,并且在馆门口有相关的指南,地图派发,使观众可以对馆内布置清晰明了,商家各出其谋,一般都将商品美观漂亮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且有各式各样的宣传方式,让我们大开眼界,展览办得很美。

让我们获益不浅。

我们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中国展览业在近20多年时间里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就展览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展览业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展览业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着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展览业市场体系形成。

展览业的资源配置、地域布局对行政的依赖度还相当高,行政条块对展览市场的分割造成行业内市场竞争不充分,严重影响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作用的发挥。

我国展览业相对低下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顺畅的投融资机制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由于我国展览业向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开放不够充分,业内原有经营者又受到行业、地区门户的束缚,行业内部资本流动和外部资本流入受阻,投融资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