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89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Word格式.docx

大于乙的密度,由于它们的高度是一样的,故甲试管底受到的压强较大,可见,在判断液体所产生压强大小时,一定要看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不要受液体重的干扰。

3、如图所示,为一个梯形容器的纵截面,两侧壁高度分别为

a和b,从开口c处向容

().

c.gb

器内注满密度为的液体,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为

【解析】注意深度相同,

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满同一种液体,对底面产生的压强相等,但产生的压力可能不同;

压力的大小与底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gh,这里的h是的指由液面算起至液体中某个位置的深

度•本题的液面在“c处”,故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应为gb。

4、如图所示,指出各图中A、B、C、D四个点的深度.

【解析】只有正确找出液体中某点的深度,才能正确地计出压强。

【答案】hA=(50—20)cm=30cm

hB=40cm

hc=(50—20)cm=30cm

hD=50cm

45N,深40cm的水.

(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g取10N/kg)

是否能区别液体对容器底面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是否会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压力和液体重力。

-22

已知:

S=100cm=0.01cm,G水=45N,hi=40cm=0.4m,h2=10cm=0.1m,

G容器=5N

求:

Pa、p'

(1)Pa=水gh=水gh(h1-h2)

33,、

=1.0X10kg/mX10N/kgx(0.4m—0.1m)

3

=3X10Pa

FG水G容器45N5N3

(2)p=—==—=5X10Pa

SS0.01m2

33

【答案】水中A处压强为3X10Pa,容器对桌面压强为5X10Pa

5、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其中都装有深度相同的水,

(1)比较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比较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

(3)比较其中所装水的重力();

(4)比较装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不计容器重)

【解析与答案】依据液体压强公式和F=pS来比较压强和压强力.

(1)p=液gh,甲、乙中水和h相同,

•p甲=p乙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甲、乙中p和S相同,

注意F甲=pS=液ghS

图甲:

F甲vG甲,图乙:

F甲=G乙.•••G甲vG乙.

(4)对桌面压力为F'

=G水+G容器=G*(不计容器重)

-F甲=F乙

p甲'

>

6、如图所示,M为固定在铁架台上两端开口的梯形管,N为轻质塑料片,被水槽中水

托住,并圭寸住下端开口.若向M几慢慢注入1kg的水正好能将N压掉;

若不注入水,而是

将质量是1kg的金属块轻轻地放在N上,则N将压掉.(填“会”或“不会”)

【解析】如图梯形管,装入1kg水,水的重力为G=mg=10N(g取10N/kg),而水对塑料片的压力F>

10N,塑料片N刚好被压掉.

若放上1kg金属块,对“N”的压力F'

^ONvF

N不会被压掉.

【答案】不会

7、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记录.

(1)实验次数I、4、5说明:

水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

(2)实验次数1、2、3说明:

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

实验次数

深度(厘米)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冋度

差(厘米)

1

朝上

2.6

2

朝下

朝侧面

4

6

5.4

5

9

8.2

【解析】由实验数据记录可以观察到,第1、4、5次实验,橡皮膜在液体内部的深度

由3厘米、6厘米增加到9厘米,压强计的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由2.6厘米、5.4厘米增加到8.2厘米,即压强增大,所以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第1、2、3次实验,

橡皮膜所在液体的深度都是3厘米处,可以得出:

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答案】

(1)深度;

(2)压强相等.

8、如图所示,容器中有液体,凸出的橡皮膜表明

【解析与答案】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有压强.申于液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又易流动,所以在液体内部有压强,对阻碍它流散开的

容器壁也有压强.

容器侧壁的孔是橡皮膜封住的,在没有倒入水的时候是平的,当向容器内倒进一定量的

水时,橡皮膜向外凸出,凸出的橡皮膜表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这道题的答案是: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9、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米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米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2

厘米的圆形漏油孔,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

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

(煤

油密度p=0.8X10千克/米,取g=10牛/千克)

【解析】该题中第

(1)问计算煤油对罐底的压强比较简单,而第

(2)问的难点在于

计算小孔处煤油的压强时的深度h怎样确定•只要区别液体内部深度和高度关系即可,所

以小孔处的深度应是h2=4米一0.5米=3.5米•堵住小孔需要的压力不等于重力,而是按

压力的计算方法F=pS.

(1)由p=gh

所以p底=煤油ghi

=0.8X10千克/米X10牛/千克x4米

=3.2X104帕

22

(2)小孔的面积S=nR=3.14x(0.02米)

—3,2

=1.25X10米

小孔处水深h2=3.5米

p孔=煤油gh2

=0.8X10千克/米X10牛/千克x3.5米

=2.8X104帕

由p=—

S

4-32

所以F=pS=2.8X10帕X1.25X10米=35牛

10、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型管左右液面咼度差/cm

8.0

朝左

朝右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

1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勺数据得出来的。

2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勺数据得出来的。

【解析】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

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这样找出第4次的数据“8.0”是错误的,应该也为“8.2”。

(2)要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就要观察比较数据的相同和不同点。

观察第1、2、3次实验可以看出,深度增加,压强计中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表

明压强增大;

观察第3、5、6次实验,可以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4。

(2)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2、3;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相等3、5、6。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积都相同、高度也相同,

(1)哪个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2)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解析】在这道题的分析和解答中能够体会到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长有关,与液体的总重、盛装液体容器的形状、大小等无关。

而液体的压力则与液体的压强、受力面积有关,与容器内的液体重力无关。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可以从容器的整体分析得出。

(1)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贝U甲=乙=丙,如图所示容器装

的液体深度相同h甲=h乙=h丙.根据p=gh,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甲=乙=

丙。

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S甲=S乙=S丙,根据p=,得F=pS,所以液体对容器

底的压力相等F甲=F乙=F丙。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和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之和•如图所示甲、乙、丙

三个容器中装有的液体重G甲vG乙vG丙,由题意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所以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F'

甲vF'

乙vF'

丙).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S甲=S乙=S丙,根据p=—得出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

(1)液体的压强:

甲=乙=丙。

压力:

F甲=F乙=F丙。

(2)对桌面压强:

丙容器对桌面压强最大,压力:

丙容器对桌面压力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