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209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论文Word下载.docx

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导师签名:

从《李娃传》与《聊斋志异·

摘要:

《李娃传》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行简的代表作,写的是妓女与士子的爱情故事。

《霍女》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写的是霍女与四位男性的故事。

李娃与霍女是不同时代的文人塑造的两位璀璨耀眼的女性人物形象。

学界对她们各自的形象有过很透彻的分析,但很少将这两个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事实上,李娃与霍女的形象是相似的,而以封建文人女性理想作为出发点对这两个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则可以揭示出封建文人女性理想的同一与演变。

因此本文在第二章分析了李娃形象与唐代长安文人生活状态相契合的四个方面,在第三章分析了霍女形象与清代女性生存状况相背离的两个方面。

然后,由此在第四章总结出李娃霍女形象的异同点。

最后,在第五章根据其形象的异同分析封建文人女性理想的同一与演变以及原因,并得出结论。

即从李娃与霍女形象的相同点可以看出封建文人理想女性同一的方向是女性要才貌情德兼备,她们可以带给男性从精神到物质最后回归到精神享受的生活;

从她们形象的不同点可以看出文人理想女性形象演变的趋势是女性生活空间从内宅向外移动,性格从依附向独立发展。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时代因素又有作者个人因素。

关键词:

李娃;

霍女;

封建文人女性理想;

同一与演变

AViewofFemaleIdealofFeudalLiteratiBasedonaStoryofLiWaandHuoNuofStrangeTalesfromaLonelyStudio

Abstract:

AStoryofLiWaisthemasterpieceofBaiXingjian,afamouswriterinTangDynasty.Itisalovestorybetweenaprostituteandanobleman.HuoNvisashortstoryofStrangeTalesfromaLonelyStudiowrittenbyPuSongling,agreatwriterinQingDynasty.ItisastoryofHuoNvandherloveaffairwithfourmen.LiWaandHuoNvarethebrilliantimagescreatedbywritersofdifferentdynastiesinancientChina.Theirimageshaveseparatelybeenanalyzedthoroughly,buthaveseldombeencontrastedtogether.Infact,therearesimilaritiesbetweenLiWaandHuoNv,andintheviewoftheidealwomanofmenofletters,theycanrevealtheidentifyaspectsandtheevolutiontrendoffemaleidealoffeudalliterati.Thus,wehaveanalyzedthefouraspectsthattheimageofLiWaisinanagreementwiththelivingsituationofscholarsinChan’aninTangDynastyinchaptertwo,andwehaveanalyzedtheaspectsthattheimageofHuoNvisinadisagreementwiththelivingsituationofwomeninQingDynastyinchapterthree.Basedonthesetwochapters,wehaveconcluded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LiWaandHuoNvinchapterfour.Fromthecontrast,inchapterfive,wenotonlyhavedrawntheconclusionoftheidentitiesandevolutionoffemaleidealoffeudalliterati,butalsohaveexposedthereasonsbehindthem.Thatis,fromthesamepoints,theidentifyaspectsofidealwomenofmenofletterscanbeconcluded,namely,theidealwomenaretheoneswithintelligence,beauty,taste,andmorality,andtheoneswhobringmencomfortsfromemotionalfeelingtomaterialcomfortstospiritsatisfactions;

fromthedifferentpoints,theevolutiontrendofidealwomenofmenofletterscanbeknown,namely,thelivingspaceofwomeniswidenbymovingfromindoorstooutdoorsandthecharacterofwomenisdevelopedbyshiftingfromattachmenttoindependent;

thereasonofthisphenomenonissearchedfromthetimesandthewriters.

KeyWords:

LiWa;

HuoNv;

femaleidealoffeudalliterati;

identitiesandevolution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第一章绪论1

1.1选题目的与意义1

1.2选题特色与创新1

1.3研究方法2

第二章李娃形象与唐代长安文人生活的契合3

2.1佳人才子初相遇——文人狎妓风气盛行3

2.2才子落魄娃伴读——孜孜追求功名利禄4

2.3郎君高中妾引退——门阀制度和《户婚律》的反映5

2.4苦尽甘来终团圆——封建道德的赞歌6

第三章霍女形象与清朝女性生存状况的背离7

3.1霍女“以一从四”与清代女性贞节观念强烈7

3.2霍女交游广阔与清朝女子生活空间狭小9

第四章李娃霍女形象异同11

4.1李娃霍女形象的共同点11

4.1.1风尘女子,身份卑微11

4.1.2容貌绝美,倾国倾城12

4.1.3性格鲜明,品质崇高12

4.2李娃霍女形象的不同点16

第五章封建文人女性理想的同一与演变以及原因18

5.1文人女性理想的同一18

5.1.1爱情上——自由平等的恋人18

5.1.2婚姻上——才德兼备的配偶18

5.1.3事业上——蕙质兰心的辅助者18

5.2文人女性理想的演变19

5.3文人女性理想同一与演变的原因19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附录25

附录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25

附录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7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李娃传》是白行简的代表作,写的是士子与妓女的爱情故事,文辞华丽,情节婉转,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之作;

《霍女》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位似仙实妓的女子——霍女——与四位身份不同的男士之间的故事,在《聊斋志异》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李娃传》的研究,学者众多,角度多样,成就很高;

《霍女》的研究虽比不上《李娃传》,但也颇具规模。

李娃与霍女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是封建文人心中的理想女性。

通过分析《李娃传》可以看出风气开放的唐代文人的女性理想;

通过分析《霍女》可以看出备受压抑的清代文人的女性理想。

通过这两篇小说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环境差别极大的唐朝和清朝生活的不同文人的女性理想的同一与演变。

故本文拟从封建文人女性理想这一角度出发,试图解读《李娃传》和《霍女》,并根据这两篇小说分析出封建文人女性理想的同一与演变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优秀的作品总是需要新的角度来解读。

以往学者研究《李娃传》和《霍女》更多的是局限在横向分析上,如分析李娃的形象,《李娃传》的主题,霍女的形象等等。

此外,关于封建文人女性理想的研究也略显薄弱,在知网上也只有像聂欣晗的《从<

镜花缘>

看清代男权话语中的女性理想》[1]22-25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

因此,本文才从封建文人女性理想这一角度出发,希望能提供一种分析文学作品的思路——纵向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封建文人,毕竟在中国古代社会,文人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

1.2选题特色与创新

关于《李娃传》,主要的研究角度有:

(1)《李娃传》反映的唐代社会状况,包括《户婚律》,门阀制度以及功名利禄对士子生活的影响;

(2)《李娃传》结局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性;

(3)李娃形象分析;

(4)李娃与同时期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对比;

(5)《李娃传》的“创作动机”,创作“时间”,“故事的题材来源、地理环境”[2]73-75。

关于《霍女》,主要的研究角度有:

(1)霍女行为自由与清朝女性生存状况的背离以及形成这种背离的原因;

(2)霍女以性行侠仗义。

根本归结点就是霍女的自由行为。

实际上,这两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经历有很大的相似性,从《李娃传》可以看出风气开放的唐代文人的女性理想;

从《霍女》可以看出备受压抑的清代文人的女性理想。

但是,以往学者对于这两篇小说的研究却是局限在横向分析,缺乏纵向分析。

即使有纵向分析也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的,事实上,即便是在今天的中国,女性意识也并不是非常强烈,更何况在封建社会,因此女性主义应该说是不足以作为实际标准的。

本文则是以封建文人女性理想作为纵向分析的标准,参照其他文学作品和史书对女性生存状况的记录,对这两篇小说做了对比分析。

因此,本文在选题上有两点出色之处:

一是,对李娃和霍女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二是,从封建文人女性理想角度出发并作为归结点。

1.3研究方法

为了充分论证《李娃传》和《霍女》所反映出来的文人女性理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了综合分析法和人物形象分析法,在第二章分析了李娃形象与唐代文人生活的契合以及四个表现方面,在第三章分析了霍女形象与清朝女性生活状况的背离以及两个表现方面。

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在第四章分析了李娃与霍女形象的异同点,在第五章分析了文人女性理想的同一与演变以及其原因。

同时,文中采用前人研究成果和史书资料,使用引证法和文史互证法,辅助论证。

第二章李娃形象与唐代长安文人生活的契合

《李娃传》[3]752-780是唐代文人白行简所作,写的是长安倡女李娃与荥阳“郑生”[3]762的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荥阳豪门望族之子弟郑生,因进京赶考,邂逅李娃,两人一见钟情。

郑生穷其所有追求李娃,钱财挥霍殆尽后,被李娃和老鸨设计驱逐,沦落至殡仪馆谋生。

其父荥阳公得知此事,与之断绝父子关系,且几乎将其鞭笞至死。

郑生最终沦为乞丐,于冻寒之夜,奄奄一息之际,被李娃所救。

李娃自赎其身,竭尽所有帮助郑生恢复健康,直至其功成名就。

在郑生赴任前夕,李娃执意引退,力劝郑生另择高门望族之女结为姻亲。

郑生以命相逼,李娃答应相送剑门而归。

至剑门,巧遇荥阳公。

得知事情经过,荥阳公力主郑生迎娶李娃,父子和好如初。

婚后,家庭幸福,邻里和睦,子孙皆为高官,李娃荣封汧国夫人。

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且不说杜十娘、绿珠,就一个霍小玉,也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何以李娃如此例外?

这要从李娃与唐代文人生活的契合说起。

从情节发展上划分,李娃形象在四个方面与唐代文人生活相契合。

情节可划分为:

佳人才子初相遇,才子落魄娃伴读。

郎君高中妾隐退,苦尽甘来终团圆;

相契合的四个方面是:

狎妓风气盛行;

孜孜追求功名利禄;

门阀制度和《户婚律》与文人仕途的利害关系;

封建道德规范的约束。

2.1佳人才子初相遇——文人狎妓风气盛行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狎妓盛行。

很多文人都与妓女交往甚密,像卢照邻、李白、元稹、白居易、杜牧等。

有诗为证,李白《东山吟》云“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4]唐朝时,妓女住在平康里。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二记载:

“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也,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5]20可见,文人狎妓不仅不被诟病,反而是可以夸耀的资本。

文人喜欢狎妓又不受谴责,妓女还有专门的营业地段,自然更是促进了狎妓风气的盛行。

难怪杜牧要说: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感怀诗一首》)[5]20。

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才有了李娃与郑生的美丽邂逅。

郑生“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被视为家里的“千里驹”,满载着家族的希望,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准备在进士考试中大展拳脚。

岂知,一到长安这温柔

富贵乡,花柳繁华地,郑生就忘记考取进士。

一天,无意中见到“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的李娃就“不觉停骖”,“徘徊不能去”,竟然“诈坠鞭于地,候其从者,敕取之”,以便自己“累眄于娃”。

李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郑生“竟不敢措辞而去”。

回去后,“意若有失,乃密徵其友游长安之熟者以讯之”。

朋友说道,“此狭邪女李氏宅也”。

郑生立刻问道:

“娃可求乎?

”朋友说:

“李氏颇赡,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所得甚广。

非累百万,不能动其志也。

”郑生豪爽地说到:

“苟患其不谐,虽百万,何惜!

”不久,郑生“洁其衣服,盛宾从而往”,登门拜访李娃。

之后二人一起同居了一年左右,钱财挥霍一空。

郑生本是去应试,一见到李娃,不仅忘记了考试,而且还不顾一切地追求李娃,并将备考的钱挥霍殆尽,充分体现了文人的狎妓行为。

2.2才子落魄娃伴读——孜孜追求功名利禄

一年后,郑生“资财仆马荡然,迩来姥意渐怠”。

在老鸨和李娃的精心设计下,郑生被迫离开李娃,沦落到殡仪馆唱挽歌,并参加挽歌大赛。

荥阳公得知此事,“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父弃之而去”。

幸亏前来收尸的朋友发现郑生尚未断气,将其救下,才保了一命。

但是,郑生身体状况糟糕,不能养活自己,最终沦为乞丐。

在风雪交加之夜,奄奄一息之际,无意间行乞至李娃家门前。

李娃听到叫喊声,认出是郑生,“连步而出,见生枯瘠疥疠,殆非人状”,立刻睿智说服老鸨,执意救下郑生,并自赎其身与郑生同居。

李娃租了一个院子,精心调养郑生。

一年后,郑生康复如初,娃谓生曰:

“体已康矣,志已壮矣。

渊思寂虑,默想曩昔之艺业,可温习乎?

”生思之,曰:

“十得二三耳”。

李娃即刻花了百金给郑生买书,“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并竭尽全力督促辅导,“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

在李娃的监督下,郑生并未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刻苦。

一年后,一举高中进士;

两年后,在大比中夺魁,封成都府参军。

郑生身体一恢复,李娃就询问学业,知其已忘大半,立刻带着郑生买书。

之后即令郑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不仅如此,自己也是“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

可见,在读书的过程中郑生定是勤勤恳恳,废寝忘食。

终于,一举成名,两年后封官。

而李娃也说道“今之

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

不仅郑生原本就该考进士,这几年更是拼命考进士,就连李娃都把辅助郑生考中进士当做事业来经营。

荥阳公更是在郑生赶考之前,备了可以花两年的钱财,预备一举不中,来年再战,一副不考中誓不罢休的样子。

可见,当时社会对考取进士的追求有多么狂热。

高宗时,官至宰相的薛元超曾说:

“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

终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5]20官至宰相的薛元超都将“不以进士擢第”作为平生第一恨,可见进士对于唐代士人的重要性。

2.3郎君高中妾引退——门阀制度和《户婚律》的反映

郑生在大比中获胜,封为成都府参军。

故事到这里,按理就该写“从此以后,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偏偏在此时,李娃说道:

“愿以残年,归养老姥。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

中外婚媾,无自黩也。

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

李娃不仅要求离开郑生,而且还劝郑生“结媛鼎族,以奉蒸尝”,即使郑生说道“子若弃我,当自刭以就死”,李娃仍然不肯留下。

最终,郑生苦苦哀求,李娃只是答应相送剑门即归。

这不禁让当代读者生疑,李娃尽心尽力辅助郑生高中并封官,何以郑生以命相逼,李娃也非离开不可?

首先,分析李娃的分手之词,“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

“当”字说明“结媛鼎族”是郑生的最佳选择,而“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说明郑生非这么做不可。

再看薛元超的平生三恨第二恨是“未娶五姓女”。

[5]20由此可以看出“鼎族”和“五姓女”的重要性。

而这一切则归于门阀制度和《户婚律》对于婚姻的现实要求。

中国古代社会,门阀观念由来已久。

门阀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唐代社会的门阀观念比南北朝时期有所削弱,[6]21但是仍然盛行。

新贵们需要依靠旧的门阀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后者亦需前者来扩张势力。

与门阀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用李娃的话说“子行秽迹鄙,不侔于他士”,因此,新上任的郑生实在不能与李娃结为夫妻,必须选择“鼎族”。

更何况《户婚律》(总188条)规定:

“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定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

未成者,从尊长。

违者,杖一百”[7]176,这使父母在儿女的婚姻上有绝对的自主权。

当初,郑生因李娃沦为“挽歌郎”,荥阳公就将其鞭打至死。

如今,李娃又怎敢想象再嫁给已经为官的郑生呢!

而且《户婚律》(总191条)规定:

“人各有耦,

色类须同。

良贱既疏,何宜配合”[7]175,即禁止良贱通婚,而郑生是士子,李娃是妓女,二人不能结婚。

此外,《户婚律》(总178条)规定“妻者,传家事,承祭祀,既具六礼,取则二仪。

婢虽经放为良,岂堪承嫡之重”[7]179,这就否决了李娃成为郑生妻子的可能。

更甚者,良贱为婚,所生子女的归属,法律也有明文规定。

据疏文“其所生男女,依《户令》,不知情者从良,知情者从贱”[7]179,这就是说,郑生与李娃的孩子将是贱民。

因此,李娃不管是为了郑生的仕途,还是为了他们的子女,都必须离开,而郑生也必须同意。

由此可以看出,李娃此时选择离开是遵循了社会要求。

2.4苦尽甘来终团圆——封建道德的赞歌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李娃与郑生行至剑门,遇到调任为“成都府尹兼剑南采访使”的荥阳公。

父子相认,和好如初。

荥阳公得知事情始末,极为称赞李娃,力主郑生迎娶李娃。

婚后,李娃“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极为亲所眷尚”,“后数岁,生父母偕殁,持孝甚至”。

最终“娃封汧国夫人”,“有四子,皆为大官”。

至此,谱写了一曲封建道德的赞歌。

从李娃这一角度来看,李娃殷切监督郑生读书,睿智辅佐郑生,不仅获得了郑生的爱情和敬重,更获得了封建家长——荥阳公的认可,得以顺利嫁入豪门望族。

婚后,又持家有方,使邻里和睦,家庭温馨,子孙绵延,门楣光耀,获得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认可,被封为汧国夫人。

及至事迹广为流传,白行简为其作传,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并且留名于世。

即李娃达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从郑生来看,高中甲第,加官进爵,任一方大员,“累迁清显之任”,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对男性的要求。

从荥阳公来看,儿子功成名就,自然就该和好如初。

李娃是儿子的贤内助,所谓娶妻娶贤,李娃当是理想人选,并且依据《户婚律》,父母对子女的婚姻享有绝对的主动权与决定权,荥阳公是有权利让郑生迎娶李娃而不被诟病的。

更何况,从本质上说,没有李娃就没有志得意满、光宗耀祖的郑生,更没有教子有方、门楣光耀的荥阳公。

迎娶李娃,凸显了荥阳公的深明大义、知恩图报,满足了封建社会对封建家长的要求。

可以说,一曲封建道德的赞歌在李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章霍女形象与清朝女性生存状况的背离

《霍女》[8]382-385是清代文人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它讲述了一位似仙实妓的女子霍女“以一从四”的故事。

霍女先从富贵吝啬的朱大兴,穷奢极欲,两年间败落其家;

接着逃到邻村豪纵好客的何姓大户人家,惹得何家与朱大兴因自己打官司;

又奔贫寒无妻的寒士黄生家。

霍女与黄生一起过了六七年的贫苦生活后,先是设计逼黄生把自己卖给一位富商的儿子,却旋即从巨商子那里逃出,为黄生大捞了一笔;

后是假扮黄生的妹妹,为黄生娶妻。

最终,为避免“嫡庶之争”[9]118,飘然离去。

中国女性一直很重视贞洁,不要说嫁了一个又一个,单单没有一次是明媒正娶,就足以让人咋舌了。

何以霍女如此特殊,以一从四呢?

显然霍女的形象与清朝女性的生存状况是背离的。

3.1霍女“以一从四”与清代女性贞节观念强烈

霍女在文中分别与四位男子有过交往。

一夜,家财万贯的吝啬鬼兼好色鬼朱大兴外出回家,碰到霍女强行将其带回家,二人同居。

霍女在朱大兴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挥金如土,将朱大兴的财产挥霍殆尽后于夜间悄然离开,奔至邻村豪纵好客的何姓大户,与何老爷同居。

后,朱大兴因此与何老爷打官司,朋友劝说何老爷“收纳逋逃,已干国纪”,“况此女入门,日费无度,即千金之家,何能久也”?

霍女因此被送回朱家。

不久,霍女又于夜间逃走,奔至寒士黄生家,与黄生同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