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258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doc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

-------北京智慧田教育

一、写景的文章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

(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一般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

1、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如参观的顺序、游览的顺序。

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如春、夏、秋、冬、早、中、晚,时间变化,景物也随之变化。

4、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五)、体会文章的修辞手法

1.对比法:

把两个相同或相反的景物,或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目的是突出所要描写的景色。

2.拟人法:

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把所要描述的景物直接当做人来描述,赋予其行为、动作、语言来反应景物变化过程。

二、状物的文章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所以,阅读此类的文章,我们先要在结构上弄清它有那些突出的特点。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一般物体的写作都有一定的顺序,如形状、颜色、滋味、外形、生活习性、结构、用途等,弄清了这些顺序,既能很快地划分段落,还能很准确地把握义章的内容。

 描写顺序,可以从概括到具体,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可以按总——分——总的顺序。

就全篇而言,写静物的一般按照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写动物的一般按照外形、动态、习性来写;写植物的一般按照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写,也可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写,或是写根、茎、叶、花、果来写。

弄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能够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二)、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情感。

也就是通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言情和托物言志。

在阅读文章时,一定通过表面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言什么志。

要善于抓住字里行间的关键语句,特别是文首或结尾的话语。

另外,注意分析作者在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也是理解其写作目的的方法之一。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此类文章通常按照采用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

如《高大的皂荚树》就是按照皂荚树一年四季不同的四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的,写出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经常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总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联想,体会作者借描写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