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59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题解析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

(1)

解析及答案

1.(2011·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月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解析:

 “山水画”及冒号提示:

先写山,后写水,故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意境”和“在平远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答案:

 A

2.(2011·河南省洛阳市统考)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C.“隐匿了行迹”后面有“发觉不了它”,可见⑤接②,先说难以发现,再说仔细看就能发现,可见②⑤放前面。

后三句,由“看看”到“再看看”,可见③在最前;考虑到由近及远,可判断①在④之前。

3.(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解析:

 

(1)“飞之艰难”与“痛苦着”相连,“艰难地飞着”与“欢乐着”相连。

(2)中三句都是两两相对,有轻微的转折。

“清新怡人”与“无梅香”相对,“柔而有韧”与“无松坚”相对。

答案:

 C

4.(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监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

 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

答案:

 C

5.(2011·海南省洋浦中学月考)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解析:

 第1、2空,应从“画怎样的画”和内容递进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⑤②,第3、4空,要从“人”与“道”对应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③①。

答案:

 C

6.(2011·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

 从“也不存在”中的“也”可推知②在③之后,⑤中的“铺张”和④中的“拥挤”分别与①中的“既不铺张也不拥挤”照应,合理顺序应是⑤④①,①再接“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接才合乎情理。

答案:

 C

7.(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解析:

 本题以定位选择填充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特定语境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如何评说历史”,基本观点是要借评说历史“产生积极的意义”,就应“聚焦历史的重点”。

解题的关键在于联系中心和上下文,扣住“特别是”“故只能”这样表强调和因果关联的词语,从语流和语意的衔接上辨析思考。

答案:

 C

8.(2011·宁夏银川二中月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

 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②;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寂寞”等,故应选⑤与之对照呼应。

答案:

 B

9.(2011·鞍山一中期中)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解析:

 第一段文字是一个描写性语段,描写的对象是白云湖,在所填文字中,①按从大堤到湖心再到大湖之内的顺序,描写合乎观察逻辑。

②的顺序则不合观察逻辑。

第二段文字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中心是“育莲藕”的原因。

③对莲藕的描写顺序不当。

④的描写顺序合理。

答案:

 D

10.(2011·抚顺一中质检)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

 本语段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形象到理论,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

④是总结句,与“这也就是和谐”相连。

答案:

 B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

 ⑤为本段分论点;③④①分别照应分论点中“知耻”和“守信”;②既照应前文的“气节”,又与后面的“这三点”呼应。

答案:

 C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

 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答案:

 C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

(2)

解析及答案

1.(2011·河南省洛阳市统考)

解析:

 运用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

答案:

 (示例)你们是喝着牛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2.(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

要求: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解析:

 本题既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又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综合性较强,而且材料的选用又紧密联系教材,其实可以看做是阅读鉴赏题的延续,这种题目的回答主要是扣住运用什么手法(主要是修辞方面的),达到什么效果(主要是主题的表达)。

答案:

 (示例)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用“残声”“嘶叫”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

3.(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监测)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

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

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

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

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文章题目修改的理由,也就是说题目修改之后的妙处,所以,说明时力求从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鲜明的角度分析。

答案:

 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

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

4.(2011·海南省洋浦中学月考)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60字左右。

答案:

 (示例)

(1)反对该建议。

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有分没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

(2)支持该建议。

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

(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5.(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解析:

 要使补写的语句符合语境,首先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妈妈”第一句话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妈妈”的话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平凡普通的生活现象表达得富有哲理,富有意蕴,并且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所以,补写的语句应该具备这些特点。

答案:

 (示例)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

(或:

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6.(2011·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

从那以后,以“门”命名的各种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等,最近在台湾又出现了因台风救灾不力而造成的“救灾门”,以及可口可乐在华深陷“受贿门”等新闻。

请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简述“门”的含义。

“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

要理解“门”的含义,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关于“门”的来源——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以及后来以“门”命名的事件,要简述其含义,还要考虑题干中结合“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这些要求。

答案:

 (示例)“门”的含义是:

人们在水门事件之后,对国家领导人、企业或者个人遭遇的执政危机、市场危机或丑闻的统称。

7.(2011·宁夏银川二中月考)两位高中生寒假期间在外打工做粗活,遇到他们的熟人后,两人表现各异:

其中甲同学羞愧尴尬,腼腆异常;乙同学则自豪开朗,热情大方。

请各用一个比喻句对两位高中生的上述情态进行描写。

答案:

 (示例)

(1)腼腆者:

甲同学一见到熟人便成了鸵鸟,恨不得把整个头埋进沙堆里。

(2)热情自信者:

乙同学见到熟人后自豪开朗,像一只把成就写在屏上的孔雀。

8.(2011·鞍山一中期中)下面是某校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联欢晚会上的男女主持人的部分开场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请在横线上补写语意连贯而富有文采的语句。

解析:

 该题在补写语句时首先要关照标点符号,明确所需补写的语句所参照的例句;另外,要看具体的时间,根据时间选取相关年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补写的语句除了与上句(或下句)句式一致外,还一定要富有文采。

答案:

 (示例)

(1)一位巨人以超人的胆识,审时度势,打开了祖国尘封的国门

(2)她迎来了紫荆花的清香

(3)六十年是一首歌,用高昂的激情唱响了祖国崛起的宏伟乐章

9.(2011·抚顺一中质检)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

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

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8字以内。

解析:

 作为“公益广告”,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能真正获得广告的高“效益”。

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拟写的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

答案:

 (示例)

(1)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2)雪中送炭三春暖,留守儿童盼关爱 (3)温暖孩子的心灵,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

10.(2011·大连二十四中检测)滨海中学计划举办新年学生运动会成果展示,展示内容主要由“文字”“数据”和“图片”组成。

校方请你用形象化的语言分别为“成果展示”前言中的“数据”和“图片”各续写一句话。

要求:

①内容扣紧运动会特点;②形式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③每小句在15字以内(不包括标点)。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仿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作答时仿作的语句既要符合“运动会”的总体特点,还要切合“数据”“图片”的个性特点。

答案:

 (示例)标杆 丈量了奔跑攀高的百丈豪情 画卷 呈现了冲刺飞翔的十分精彩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答案:

 示例

(一)这种改法很好。

(1)原名只取形,不求神,缺乏民族文化底蕴;

(2)“凤巢”和“龙宫”,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凤相连,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3)龙凤呈祥,寓意美好,有预祝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之意。

示例

(二)这种改法不好。

鸟巢与水立方的名字更通俗,是全世界更多的人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名字。

且已深入人心,全世界人现在都这样叫,已经不能改了。

12.请你从积极的角度对“杯具”一词的使用进行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强有力的消解。

②“杯具”反映的是一种自嘲而积极的双面人生态度,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排遣提供了极好的渠道。

(自嘲或积极答出一点即可)③它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娱乐和乐观精神,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语言手段。

13.阅读下面两则银行职员的招聘广告,按要求答题。

答案:

 都要求银行职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但外国银行更注重职员的内在素质和实际能力,国内银行更看重文凭、学历、相貌等外在条件。

(意思相近即可)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3)

解析及答案

1.(2011·宁夏银川一中月考)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尊称和谦称的区别。

答案:

 

(1)“惠顾”改为“浏览” 

(2)“你”改为“贵”

(3)“可”改为“请” (4)“洽谈”改为“联系”

2.(2011·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月考)年轻的生物学教授李章最近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某报实习记者闻讯后前去采访,期间多次说话不得体,使采访最后不欢而散。

下面是采访片段,请指出其中记者说话不得体的地方(只标序号),并简要说明不得体的原因。

答案:

 ①(您真是好样的!

)太口语化,不合场合;(我代表全国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

)口气太大,不合身份。

②(匪夷所思)用词不准,让人有被贬之感。

⑤(是不是要捐献给希望工程?

)发问唐突,强人所难。

3.(2011·海南五校联考)

解析:

 类似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看法一类的题目,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一般在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中出现),要答好这类题目,一定要做到态度鲜明、理由充分,语言通顺简明。

答案:

 (示例)

(1)这个游戏有危害。

有的人通宵达旦,熬坏了身体;有的人沉迷于此,荒废了学业;有的人把虚拟当成现实,以偷为荣,滋长了不劳而获的思想。

(2)这是一款成功的游戏。

它让人们感受种植作物带来的乐趣,暂时摆脱浮躁与压力,而且多在与自己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中开展,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体现。

(3)它与其他游戏一样,是工作和生活的调剂,但我们不能过于迷恋,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要有自控力和平常心,要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分开。

4.(2011·海南省四校联考)

解析:

 解答该题要做到观点鲜明,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不能只简单笼统地答“对/错”“好/不好”“同意/不同意”等。

理由要符合情理。

答案:

 (示例)

(1)观点:

在这里建娱乐场所是对逝者、历史的不敬,应立即喊停。

理由:

震后的废墟,是人们缅怀凭吊逝者的地方,是悲痛、伤心之地,建娱乐场所,与环境不符,是对罹难者及其家属的不尊重。

再者,惨痛的记忆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不能粉饰或篡改,修建娱乐场所,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所以,此举可以休矣!

(2)观点:

大地震幸存者也有娱乐的权利,建娱乐场所无可厚非。

理由:

首先,震灾虽然让人悲恸,但灾难不该永远成为生活的包袱和障碍,生活还得继续,活着的人还得过平常的生活,而娱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对逝者最大的安慰就是重建家园,让生活更美好,当地人有权利用现存的资源进行重建。

5.(2011·海南省三亚一中月考)公司张总在主持会议,下面是他办公室的电话留言,如果你是张总的秘书,请整理一份电话记录。

要求简明扼要,不超过50个字。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涉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

必须包含这样几个要素:

①谁来电,②时间,③具体地点,④什么事,⑤回电号码。

答案:

 (示例)广博公司刘董秘书来电,确认明晚6:

30在花园大酒店(现代广场东)共进晚餐,回电15771588。

6.(2011·陕西省秦岭中学期中)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要求语言生动、简明、得体。

解析:

 值得注意的是,该题除了要求语言生动、简明、得体外,还暗含“连贯”的要求,续写的句子应该与语境衔接自然。

答案:

 (示例)艾青风趣地说:

“不管鸡蛋、鸭蛋,总还是蛋,它们之间总含有共同的物质——蛋白质,即使含量不同,都同样具有营养嘛。

”(答案不一,能体现睿智为佳)

7.(2011·陕西省长安一中质量检测)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和准确的能力。

因此,解题时既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又要注意人物的身份。

答案:

 (示例)

(1)您好,我是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想请刘老师去给我们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

谢谢。

(2)爸爸,今天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来过了,想请您去给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文学社给您的请柬。

(意思完整、用语得体即可)

8.(2011·陕西省秦岭中学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按要求答题。

答案:

 

(1)①将“从我国京剧到地方戏曲曲艺”改为“我国京剧和地方戏曲曲艺”

②将“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改为“其最大的忧患是观众的流失”

(2)示例:

地方戏曲也就随之衰落。

9.(2011·益阳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有位学生考取了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老师发了条手机短信表示感谢。

其中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改正。

(找出并改正三处即可)

答案:

 

(1)“你”改为“您” 

(2)“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改为“我能在您的帮助下学习,深深感谢” (3)“造诣是那样深厚”改为“水平很高” (4)“刮目相看”改为“非常敬重” (5)“好好改造”改为“好好学习”

1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8处空白各填一个合适的字。

解析:

 “文史不分家”,此说有理。

《简约主义的先秦史》中所列举的历史人物,高中生在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中都是见过的。

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历史故事,要填字的8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燧人钻木取火、大禹疏河、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荆轲刺秦及孔子仁教,这些人物及其故事可说是耳熟能详,概括性很强的一个关键字不难得出。

解此题要多读几遍题,以产生记忆的惯性,并注意人物间的“对举”,以此觅到解题的途径。

答案:

 补 射 钻 疏(导) 迁 伐 刺 仁

11.下列句子画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解析:

 “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

A项,“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

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

”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

答案:

 D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答案:

 ①有的。

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

②请你放心,我们单位是“信得过商店”。

③请让我来告诉你伪劣2B铅笔与正牌2B铅笔的辨别方法。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4)

解析及答案

1.(2011·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月考)

解析:

 本题的对联拟写必须体现南京、青奥会、植树等内容,要表现出对“青奥会”的憧憬。

答案:

 (示例)希望随小树发芽,青奥伴南京腾飞。

2.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

“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

”从对联角度看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仿写。

要求写对联,就要根据对联的要求来写:

字数相对,词性相同,结构对称,内容相应。

特别要注意内容“有梦”和“无声”的对应特点,“有”和“无”是相反的。

答案:

 修改:

“红花”改为“花红”(或“志远”改为“远志”也可)

理由:

“志远”与“红花”对仗不工整。

3.(2011·河南省洛阳市统考)

解析:

 拟写对联必须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答案:

 (示例)第一联:

中华卷雄风,雄风震寰宇,寰宇卷及雄风

第二联:

比赛场内各国英豪显山露水喜讯传

4.(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

解析:

 本题只作了句式和修辞方面的要求,因此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符。

答案:

 (示例)

(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

(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5.(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检测)

解析:

 仿写的语句上下两句在意义上尽量要做到对照。

答案:

 (示例)

(1)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

(2)做事要精明点,做人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

(3)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怀。

6.(2011·海南省洋浦中学月考)

解析:

 本题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所选节日的特点。

一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二要表现出节日的特点,三要使语句富有文采。

答案:

 (示例)①清明节:

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春意正好,佳节清明桃李笑。

③中秋节:

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7.(2011·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

解析:

 所谓语意有关联,也就是说三个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构成递进关系或承接关系,其意境相同,意蕴相同。

答案:

 (示例)雏鹰如果害怕遭遇风雨冲击,就可能永远难以体验翅膀博击长空时的那一种雄阔壮美。

孩子如果害怕遭遇挫折考验,就可能永远难以收获心灵穿越迷雾时的那一种成熟豪迈。

8.(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

解析:

 仿写前看出材料的内在关联,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语意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且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既然首句是以“春天”为喻体,那么后面三句自然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喻体最为恰当了。

答案:

 (示例)炎炎夏天的凉风 让烦躁郁闷的心灵安静 丰收秋天的沉甸甸 让辛勤耕耘的心灵收获累累果实 萧条冬天的一线阳光 让孤独绝望的心灵感受温暖明亮

9.(2011·宁夏银川二中月考)

解析:

 作答本题选择描述对象的关键是原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应该是全诗的总结句,上句提到“月饼”照应第一节,下句的“月光”自然应该照应第二节,所以仿写的语句应该以“月亮”或“月光”为抒情主体。

答案:

 (示例)中秋/是越走越圆的月亮/每一步/都长长的连着思念

10.(2011·抚顺一中质检)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11.(2011·鞍山一中期中)

解析:

 只要选择恰当的描述对象,仿照例句的形式组织通顺、连贯而富有诗意的语句即可。

答案:

 (示例)欣赏小草 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欣赏大树 自然会在大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或“欣赏雄鹰 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等)

12.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话。

答案:

(示例1)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示例2)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示例3)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专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5)

解析及答案

1.(2011·山东滨州期末)

解析:

 既然图画下面的文字是“中国经济”,那么这些驮着“2010”的鸭子很显然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题干交代漫画转自“2010年1月”的报纸,联系当时的特定情景,其蕴涵的意义就比较明显了,由此对漫画题目的概括也就有了依据。

答案:

 示例:

题目:

春江水暖(经济回暖) 寓意:

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出回暖趋势。

2.(2011·滨州四校联考二)阅读下面的图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解析:

 根据漫画的说明文字和自己的理解,先行选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题目。

说明理由时一定要结合漫画的内容,特别是说明文字加以概括。

答案:

 示例:

(1)“你是我的拐杖”:

这个标题选择了庇隆·辛纳曼的视角;他饱受战争折磨和摧残,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