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270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宁市度普法考试题库文档格式.docx

D.非公有制经济 

7.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8.根据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能对下列哪个人员提出罢免案?

(C)

A.国家主席B.国家副主席C.全国政协主席D.国务院总理

9.下列关于民族乡的说法,错误的是(A)

A.民族乡是一级民族自治地方

B.民族乡具有比一般乡镇更多的自主权

C.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

D.民族乡乡长应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

10.现行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C)

A.基层政权机关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层事业单位

11.根据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产生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协商产生D.全国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

12.根据现行宪法,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提名权属于(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3.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各项人事权中,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是(D)

A.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B.决定国务院副总理

C.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D.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14.以下关于人民陪审员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年满23周岁

B.人民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D.人民陪审员没有任期限制

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由(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国务院审批D.民政部批准

16.根据现行宪法,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A)

A.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以行政命令规定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

17.根据现行宪法,批准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国家机关是(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省、自治区人大常委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B)

A.有权改变或撤销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19.下列主体中,依照我国选举法不列入选民名单的是(A)

A.精神病患者B.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C.劳动教养人员D.吸毒人员

20.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下列哪项?

A司法独立B党的领导C依宪治国D建立法治政府

2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哪里?

(A)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D.司法公正

2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哪个部门?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3.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以何种比例通过?

(B)

A2/3多数B过半数C3/4多数D一致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除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外,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多少年?

(D)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

25.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后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委员长会议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多长时间?

A十五日B三十日C四十五日D六十日

2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多长时间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A十日内B十五日内C三十日内D六十日内

27.授权立法的,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多长时间内,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

A三个月以前B六个月以前C一年以前D十八个月以前

28.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后向下列哪一部门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A人大常委会B主席团C各代表团D国务院法制办

29.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A国务院直属机构B司级以上单位C法制办公室D局级以上单位

30.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主席团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1.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哪一事项作出规定?

A所有地方性事务

B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C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性事务

D国务院规定的地方性事务

32.地方性法规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案的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应由下列哪一级机关规定?

(A)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B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3.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下列哪个部门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4.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下列哪项?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国家主席

3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以下哪一项不可能出现?

A签署公布B终止审议C进一步审议D提请表决

3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下列哪个部门裁决?

A全国人大主席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

37.我国《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该条属于哪种规范?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非规范性法律条文D命令性规范

38.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B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C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同级地方性法规

39.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

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 

)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40.建立健全公众参与、(D)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A、党委领导 

B、领导班子研究C、有关部门计划 

D、专家论证

41.行政机关制定与( 

D)相关的公共政策,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A、国家利益 

B、人民利益C、集体利益 

D、群众切身利益密切

42.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举行(D)日前,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做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43.某直辖市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导致大批职工下岗。

为了自谋生路,许多下岗职工纷纷干起了出租摩托车运输乘客的工作,一时间,“摩的”遍地开花。

市政府却以影响市容为由,公布了一项规定,要求凡是从事“摩的”运营的都应当取得市政府的运营许可证。

对于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正确的说法是:

( 

A、市政府的规定是违法的,因为规定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B、市政府不需要设定行政许可,因为“摩的”现象属于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C、行政许可的设定也应当符合合理性原则,公民的生计比市容的维护重要得多

D、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该直辖市政府有权设定行政许可,所以该规定是合法和合理的

44.黄州市交警大队以赵某违章停车为由,依有关规定,决定暂扣赵某1个月的驾驶执照。

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C)

A、行政强制执行 

B、行政监督检查

C、行政处罚 

D、行政强制措施

45.为了加强治安管理,某治安联防队受公安机关的委托维持当地的社会治安,在一次巡逻中,因发现王某一伙人有结伙殴斗的危险,遂对王某等人进行了警告,但王某不服提出复议,那么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B)

A、治安联防队 

B、公安机关

C、治安联防队和公安机关  D、不能申请复议,谈不上以谁为被申请人

46.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C)。

A、由该部门的本级政府决定

B、由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决定

C、由申请人自由选择

D、由本级政府与上一级主管部门协商决定

47.对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以(B 

)作为被申请人。

A、委托的组织

B、委托的行政机关

C、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D、由申请人选择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或由被委托的组织

48.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没有(B)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义务的决定。

A、法律、法规

B、法律、法规、规章

C、行政规范性文件

D、法律

49.诚信执法主要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行为作出过程中必须遵循(A)原则。

A、信赖利益保护

B、公平

C、比例

D、效率

50.地方性法规是(C)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51.《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照法律、法规,参照(A)。

A、规章

B、规范性文件

C、相关国家政策

D、条例

52.行政执法中比例原则的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D)

A、必要性

B、适当性

C、最小侵害性

D、以上三项都是

53.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A)个等级。

A、10

B、8

C、6

D、4

54.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参加年度考核工作人员总数的(C)

A、15%

B、20%

C、10%

D、25%

55.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聘任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D)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十二个月

5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B)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5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C)

A、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B、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

C、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D、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津贴补贴

5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B)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A、社会经济

B、国民经济

C、地区经济

D、本地经济

59.事业单位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的处分期间为(C)

A、六个月

B、十二个月

C、二十四个月

D、三十六个月

6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A)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B、15

C、5

D、3

61.民事诉讼是指(C)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A.国家安全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62.对法官来说,通过审判来还原客观事实,依据的是(D)。

A.被告陈述词

B.原告陈述词

C.证人证言

D.证据

63.任何公民,非经(A)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国家安全机关

64.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不具有的职权是(D)。

A.直接受理自诉案件

B.对公诉和自诉案件进行裁判

C.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

D.对庭审中的不明事项进行侦查

65.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的机关,应当是(C)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

66.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一般情况下,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是(A)

A

A.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

C.不属于违法行为D.无法定后果

67.证明标准(C)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

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

68.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的关系正确是(A)

A只有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

B法治社会要求全体公民只遵守国家法律。

C只要法律体系完善,法治社会就会实现。

D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不在全民守法的范围内。

69.全民守法首先是遵守宪法,习近平总书记(B)时提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A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B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C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D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70.下面说法中不在全民守法范围中的是(A)。

A“杀人偿命”等同态复仇的传统观念

B国家法律

C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

D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必须遵守宪法

71.有关公民信用记录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加强阳光记录,全部公开透明

B在惩戒与隐私保护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公民信用记录被违法利用。

C信用记录事项应当不分标准,一视同仁,

D任何国家机关都有权采集公民信息。

72.党和政府带头守法,国家公职人员模范守法,全体人民积极守法,这体现了(A)。

A全民守法的主体具有多元性

B全民守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C全民守法的实施方法具有系统性

D全民守法具有政治性

73.下列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全民守法建设中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A)。

A吸收中华民主传统文化精华中的法治基因,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形成。

B封建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不符,应当摒弃。

C专制集权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不能学习。

D古代社会十分落后,文化思维与现代是难以合拍。

74.下面有关全民守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

A全民守法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B多元参与、释放社会活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C而多元参与的前提是依法参与,只有形成全民守法的局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才有可能。

D缺乏守法意识、无视法律权威无法形成积极有效的多元参与,相反只会形成混乱。

75.下列表述中与全民守法精神相符的是(D)。

A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思维

B有一些人利用“特权”违背法律行事

C以侥幸心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种种手段逃避法律制裁

D公民积极主张和捍卫自己拥有的法定权利

7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执政党带头守法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B执政党在全民守法建设中仅仅是监督者而不是参与者。

C是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的体现

D执政党带头守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7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A)。

A.安全警示标志B.安全合格标志

C.安全使用标志D.安全检验检测标志

7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不包括(B)。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开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9.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参加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参加工伤保险

B.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C.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C)。

A.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可以收取费用

B.可以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

C.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D.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可以维持原批准

81.下列关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职责履行说法错误的是(D)。

A.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B.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C.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D.无须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

82.下列关于强制生产经营单位消除事故隐患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

B.可以口头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

C.情况紧急时可以不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直接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采取停止供电措施无须提前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83.关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

B.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84.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说法错误的是(B)。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8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但未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B)。

A.可以给予撤职处分B.责令限期改正

C.直接予以行政罚款D.直接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86.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C)。

A.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B.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C.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D.终身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87.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说法错误的是(A)。

A.应当强化职工的主体责任

B.应当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C.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D.应当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88.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B.自愿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C.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D.应当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89.关于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C)。

A.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B.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C.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无须听取工会的意见

D.工会依法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90.关于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B.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C.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D.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有权制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91.关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B.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C.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