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297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doc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doc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

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同时有效地积累诗词曲知识。

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介绍体裁——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2、教师泛读

正音峦(luán) 踌(chóu) 蹰(chú)阙(què)兴(xīng)

使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让学生自主品读和翻译课文。

①峦:

小而尖的山。

②山河:

“山”指华山;“河”指黄河。

与现在说的“山河”,泛指国土,不一样。

③表里:

表,外边;里,里边。

古时称潼关之西为关内,以东为关外。

④潼关路:

这里的“路”,作“要地”“重地”讲。

⑤宫阙:

帝王居住的宫殿,这里指秦汉的皇宫建筑。

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这里都是泛指某个王朝的兴起(建立)或灭亡。

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

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

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

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预设提问: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作用是什么?

这里“聚”有什么含义?

这里“怒”又有什么含义?

明确:

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雄伟壮观、地势险要;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引出下文。

聚”:

汇聚。

一个“聚”字就把静止的山峦写动了,山峦仿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让我们感到了山之动势。

怒”,发怒。

一个“怒”字把自然界无生命的流水人格化了,河水咆哮不息,具有强烈的气势,就像是作者震荡的胸臆又仿佛就是为人间不平而大声呐喊。

拟人手法、以动写静,“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评析写作特点——语言精练,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讨论

1、请问这篇课文如果按内容分层,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1-3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4-7句)“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8-9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总写作者的感慨。

2、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

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五、小结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

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